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王石笑道:“喏,跟阿大出去逛了一圈。”说着,王石将今天下午的发现和见闻一一道出。
村人们也渐渐围了上来,一听居然有盐矿,都高兴起来。
“没想到咱村子附近还有盐矿,这么多年居然都没人发现,啧啧。。。”老村正叹道。
“灯下黑嘛。”有人回话。
“还有那头虎,如果我老头子没料错的话,多半是十几年前那头!”另一个老爷子出口道。
“十几年前?”王石起了兴趣。
“不错。”老村正接话,露出回忆的神sè,道:“十几年前,天下还算太平,咱村子生活也还不错。有一回,村子里连续丢了不少的羊,最后才发现是老虎干的。”
“咱家里就丢了两只羊!”一个老头子愤愤道:“还是俺发现的,俺还给了那老虎一下!还打出血了呢,对了,石头,那老虎头上是不是有伤?”
“你胆儿大!”另一个老爷子啧啧有声道:“大半夜的,也是那老虎不跟你计较,不然你早死了!”
“哼。。。”
老头子们翻老话,扯着扯着就说远了。
王石回想了一下,发觉那大虎头上并没有伤,想来不是老人们说的那只。
摇摇头,王石与村人作别,往家里走去。
第三十三章端午(上)
回到家里的时候,看见一大家子都已经围着桌子坐好,满满的一桌子菜都没动,看样子就等他一个人。
王石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发,道:“你们先吃啊,等我干嘛。”
“你是一家之主。”
李老无视孩子们眼巴巴的神sè,正sè道。
“呃。。。”王石无语,坐下来,拿起筷子,吃了一口,才道:“这下可以了吧?”
待李老颔首,小平子三个才欢呼一声,运筷如飞。
“李老,”王石接过大柱媳妇给盛的饭,道了声谢,一边吃一边对李老道:“以后咱家里就不讲那些规矩了,没意思。”
“那可不行。”
李老坚决不同意。
“人处的位置不同,遵守的规矩就不一样。现在全村的希望寄于你一身,你又与北宫伯玉这种人物相交,与大族豪强地位无异,所以。。。”
“慢点慢点,”王石听了,差点噎住,连忙打断李老的话,道:“我就一农民,要讲啥规矩?大族是大族,豪强是豪强,我可什么都不是。他们的规矩是他们的,关我屁事。”
“不。。。”
“不什么不呀?”王石不给李老说话的机会,道:“反正以后就这样,没啥好说的。”
李老无奈。但王石没看见李老眼中的欣慰。
这茬揭过,正吃着饭呢,小平子哎哟一声扔掉筷子,啪的一下打在手臂上。
“嘶,蚊子!”
摊开手掌一看,一大团血迹。
“这时节,就数蚊子最烦人。”大嫂子抱怨道。
“年年不都这样么。”二嫂子倒无所谓。
一顿饭吃下来,噼里啪啦,连李老都被咬了好几口。
王石倒没什么,以他的武艺,早就练到羽不加身,蝇虫不落的境界。一有蚊子落在身上,身体自然反应,立刻将其震死。但李老他们可都是平常人,一个两个蚊子倒还没啥,但数不清的蚊子一直在耳边乱叫,真叫人心惊胆战。
所以饭后,王石就到柴房拿了一捆干草,在墙角边点燃,压住明火,用烟来熏蚊子。
这下倒是安静的许多,不过也不够完美。
蚊子是少了,但稍微有阵微风吹过来,人就熏得不行,呛得连连咳嗽。
对此,王石也没办法。在这时代没有杀虫剂,没有蚊香,面对蚊子,王石也只能自保。
不过王石想起另外一些驱蚊的方法,譬如什么猪笼草一类的植物。不过想想又否定了。那玩意儿好像南方才有,北方可没有。不可能为了驱除蚊子,专门花一年半载去南方寻找吧?
猪笼草是不能指望了,但艾草也行。
王石还记得小时候,蚊子咬的太凶,老院长就点燃艾草来熏蚊子。艾草点燃的气味不太熏人,而且还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很好闻。
“艾草?”李老闻言,皱眉道:“行不行哦?”
“行,怎么不行。”王石笑道。
“那好,明天去割一些回来。”李老道。
“呵呵,叫孩子们去就行。”王石道。
小平子他们这些孩子整天除了玩还是玩,啥玩意儿都玩腻了,这下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立刻就开心的答应了。
在院子里纳了一会儿凉,月明星稀的时候,就回屋睡觉去了。
晚上王石还进了一趟空间,把能收获的都收了,需要处理的杂草什么的,也都处理了。不过空间里作物成熟太频繁,那么多仓库几乎都满当当的了。王石看着这么多的粮食,也发起愁来。最后决定,找个时间用来酿酒什么的,打定了主意,这才真正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王石一家吃过早饭,该干嘛就干嘛去。本来昨天还打算去探探那盐矿,但忽然不太想动弹,就暂时压下,一人在后院躺尸。
晌午,小平子三个就各抱了一大捆艾草回家了。
“石头叔,好多人都在割艾草呢。俺们手快,抢的多,嘿嘿。”小平子三个放下艾草,一蹦一跳到了后院,各自摘了根黄瓜,一边吃着,一边说。
“嗯?”王石眉头动了动:“可能是李老告诉了村正老叔用来熏蚊子,村正老叔又通知了乡亲们吧?”
“不对。”二娃咔嚓咬下一口黄瓜,道:“过节了呢。”
“过节?”王石坐起身:“过啥节?”
“我知道,我知道。”牛儿鼓着腮帮子,道:“端午呢。”
“端午。。。”王石愣了愣,这才想起,今天都五月初四,明天就是五月初五了!
呼啦一下,王石站起身来。
“你们先玩着,我得去准备准备。”话还没说完,王石就奔出了后院。
端午在民间可是个重要的节日,要吃粽子,还有一系列的活动,但王石家一点准备都没有,这可不行。
回到屋子里,先从空间里取了几百斤书快放在仓里。然后自己取了十几斤书快,先用水泡着。刚刚泡好,大嫂子和二嫂子就回来了。
俩妇女原本也没记起端午将近,刚才出去与人聊天,听人说起,这才恍然,所以就急急忙忙跑回来了
见王石正在泡米,大嫂子二嫂子就有点不好意思。
“呵呵,”王石擦干手,笑道:“我也记不得了,还是二娃他们刚才告诉我的。”
正说着,李老和老村正也联袂推门而入。
“哎呀,端午节到啦,石头。。。”老村正扯开嗓子就喊。
“我刚刚才知道呢。”王石走上前,与李老、老村正坐好。
“这些天忙进忙出的,害的俺老头子也没记起,”老村正愁眉苦脸:“一点准备都没有。”
老村正一边说,一边掰指头:“菖蒲、艾草什么的,到处都是,这倒简单。雄黄也可有可无,大家伙都没酒喝。但是祭祀的东西一点都没准备呀!”
“祭祀?”王石摸不着头脑:“祭祀啥?”
“呸呸。。。童言无忌。。。算了。。。”老村正在一边念叨。
“祭祀河伯。说起来,端午要祭祀的神多了去了,不过咱这儿一般都是祭祀河伯。”李老道。
王石恍然。
“那要准备些什么东西?”王石问道。
“各种祭品、祭文。。。”李老数了一大堆出来。
“是不是还有赛龙舟?”王石眼睛一亮。说起来,上辈子王石还没亲眼见过赛龙舟,都是人家口口相传,所以心里一直有着异常的期待。
“赛龙舟?”李老疑惑道:“赛什么龙舟?”
王石哑口。看来这片儿没有赛龙舟的活动,心里不由很失望。
“既然没准备好,意思意思就是了嘛。”王石提出意见。
“那不行。”老村正反对道:“端午是恶日,稍一马虎,全村都要遭殃啊!”
王石又无语。
都是迷信,不过也是传统,王石不好说什么。
“既然这样的话。。。”王石眼睛一亮,提议道:“要不咱全村合起来过一个大端午?”
“哦?这话怎么说?”老村正立刻问道。李老也来了兴致,目不转睛的盯着王石。
“我的意思是,咱全村一起做准备,人多力量大嘛。。。”
“就是。。。呃,把大家伙聚集起来,所有需要准备的事儿都分工下去,很快就能干成。”
“还有还有,”王石越说越有感觉:“咱全村吃流水席,一起吃粽子,就在村口枣树下的空地上摆上几十桌,怎么样?”
“好,不错!”李老抚掌赞道。
“是个办法。”老村正沉吟片刻道:“不过。。。咱村子都种的麦子,好多年没种黍了,没黍米怎么包粽子?”老村正一摊手掌,面显为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听了老村正的话,王石心里有些恍然。看来这时代是用黍米包粽子的。不过黍米是啥,王石还是有些糊涂,只知道是五谷之一,其他的就不了解了,也没吃过。
“嘿嘿,没黍米咱有书快呀。”王石笑道。
“书快?”老村正道:“俺记得先前你家整饬院子就用的书快,难道还有剩余?”
“着啊!”王石一拍手道:“我刚刚还在泡书快呢。。。还有不少,都在仓里。”
说着,王石把老村正和李老领进储藏室,打开仓门,好大几袋子书快出现在眼前。
“怕不有几百斤吧?”老村正疑惑道:“先前你弄了多少回来?怎么还剩这么多?”
“弄了不少,一大车呢。”王石胡诌道,扯开话题:“您老是不是该去通知大家伙了?”
“马上去!”言毕,老村正立刻离开王石家,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了家家户户。
二百多号人不一会儿就聚集在了大枣树下。
老村正大声把事儿说了出来,村人么一想,是好事儿,立刻就同意了。
于是分派任务。
煮饭做粽子的立刻去王石家;烤羊烤牛做祭品的立马杀牛宰羊;桌椅板凳等种工具的要家家户户去凑。零零总总,两百多号人,老老少少基本都有活儿干。
第三十四章端午(下)
王石家的十几张八仙桌都搬到了大枣树下,家里的各种调料也都给了烤羊烤牛和做菜的队伍,甚至王石还特意贡献了一些水果,用作祭品。到了下午,王石已经在挂艾草了。
端午节挂艾草、菖蒲,主要就是为了辟邪、驱鬼。
王石将艾草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门前、窗子前都挂上一捆。也是没有雄黄,不然还要在院子周围、墙角等地方撒上雄黄粉,驱赶毒虫毒物。
刚刚把艾草都挂好,老村正派遣小山过来,又交给王石一个任务。
那就是给大枣树也挂上艾草。
王石马不停蹄,立刻就到了村口,麻溜的给大枣树周围都挂上。
大枣树下,二十几张桌子摆成一个圆形,溜溜圆。一些孩子正在其中打闹,嘻嘻哈哈的。村里人家养的土狗似乎已经闻到了饭菜香味,早就在这里晃荡了。
王石还看见了大黄和二黑。
这俩家伙,自从空间里出来之后,就成了野狗。整天不是和阿大它们混在一起,就是不见踪影,完全不回家。看样子是在空间里养成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习惯。
看见王石,这俩家伙尾巴摇的像风车,谄媚的追逐王石的裤脚。
“去去。。。”赶开这俩家伙,王石来到烤羊烤牛的地方。
为了方便洗剥,就在河边打了几个泥灶和架子,准备在这里洗剥烤制。
这时候,该杀的牛羊早就宰完了,而且已经洗剥干净。负责烤制的队伍,有的在生火,有的在用铁钎子把牛羊串起来,往架子上搬。
王胖子见王石来了,一边擦着手,一边开玩笑道:“稀客啊,石头,怎么想起跑这儿来?”
王胖子二三十岁,是村子里唯一胖的人,即便再没吃的,就是喝水,也长肉。所以大家伙就叫他王胖子,至于本名,王石是不知道的。而且这家伙很有做菜的天赋,每次王石家出了新菜式,第二个保准是王胖子家。
“胖子,”王石倒不与他客气,指了指硕大的牛羊,道:“这么大的家伙,烤的熟吗?”
“嘿,你是瞧不起俺的手艺还是咋的?”王胖子不乐意了。
“呃,”王石道:“就是有点怀疑。。。这么大的家伙。。。”
“那咱俩打个赌。”胖子道:“如果烤熟了,你就别吃。”
“那不行。”王石不干了。
两人尽扯些没营养的话。不过这乡野里,人们相互之间一般也就是扯些没营养的话。
在这儿呆了一会儿,看王胖子指挥着大家伙忙这忙那,王石觉得没意思,返身就往回走。
回到家,正好碰上第一锅粽子新鲜出炉。
王石家有足够的书快,所以全村人要吃的粽子都由他来供应。为此,老村正还特地派遣了一队妇女过来帮忙。
不过王石家的厨房太小,大灶口只有一个,所以搞得厨房里很挤。
大牛媳妇和麻嫂两人抬着一大筲箕热气腾腾的粽子从厨房里出来。几个孩子就在一边盯着,似乎做好准备先尝尝,拔个头筹。
顺便解释一下,麻嫂是王麻子的婆娘,因王麻子而得名麻嫂。
“去,去。”麻嫂挥手赶开几个孩子,道:“还不能吃,得先泡泡凉水才行。”
因为书快很有粘性,如果不用凉水泡一下,撕开菰叶的时候,就容易弄得乱七八糟的。就像煮鸡蛋一样,要先用凉水泡泡,才好剥蛋壳。
还有菰叶。
其实菰叶就是高笋的叶子,也就是茭白的叶子。先前老村正他们说去剥点菰叶,王石还没听懂,后来一看,才知道是高笋。
村旁的大河在村后有一段弯道,大河发大水的时候,河水从那里冲过去,在水退了之后,就形成了一片浅水泽。高笋就生长在那里,同时,水泽里还有芦苇伴生。
王石帮忙将四个角的粽子浸入桶里,一边问道:“麻嫂,天黑之前能不能煮完?”
麻嫂发牢sāo道:“你家厨房太小了,灶口就一个,真够麻烦的。。。照俺说,你得把你家的厨房整一整了。”
“呃,是,是。”王石道:“那啥,能不能煮完?”
“能。”
麻嫂答了一句,又与大牛媳妇转身进了厨房。
等到天黑的时候,这个特殊的端午节基本就差不多准备妥当了。
老村正满脸红光,看起来十分高兴。
“俺们村子还从来没这么热闹过呢。”
“还是石头有办法。”
王石笑呵呵的:“那咱以后过节都这么过,怎么样?”
“好主意!”
一行人说说笑笑,就到了大枣树下。
这时候,全村人基本都到齐了。
一大堆木材在二十几张桌子中间点燃,火焰喷shè的老高,将整个村子都点亮了。
村人们都围着桌子做好,嗡嗡的交谈着。
见老村正来了,大家伙都停住了交谈,把目光shè了过来。
老村正大步走到中间,嗯哼了两声,开始讲话。
话说,似乎自古以来,有啥事的时候都流行领导讲话来着。
“乡亲们,咱全村明天要过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节,今晚上就是预热。俺老头子也不多说啥,知道大家伙都饿了,准备开吃吧!”
村人们轰然大笑了起来。
接着,一筐筐粽子搬上来,分到每一张桌子上。一钵钵菜肴也端了上来。有炖的牛杂羊杂,有土豆烧的牛肉,有炖羊肉,等等等等,无比富足。
这一顿下来,王石家的土豆消耗掉五六百斤,整整减少了十分之一。还有红薯也被用在了饭中,所有的米饭、麦饭,都是红薯饭。玉米也用去不少,是烙的玉米饼。
人们先剥开粽子,喜欢甜食的就粘粘麦芽糖,喜欢咸的,就粘粘盐粒。
糯糯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里面还有肉粒,简直美味极了。
大家伙大口大口的吃着,大声说着话,热火朝天。
粽子只能算是点心。
吃完粽子,又是玉米烙饼。
吃一口香甜的玉米烙饼,喝一口牛杂汤、羊杂汤,那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接着是土豆烧牛肉、烧羊肉,还有大家伙贡献出来的野味肉干,有小炒的白菜、青菜,还有凉拌的黄瓜、西红柿,甚至有盐须。
整整吃了两个多时辰,村人们都捧着硕大的肚皮,心满意足的聊着天。
似乎没人有睡意,都围着火堆坐着。虽然有点热,但心里很爽快。
一直到深夜子时,人们才渐渐散去。
第二天天不亮,王石就起来了。
这是他到这个时代以来,过的第一个正式的节日,虽然昨晚上睡得很晚,但他精神却更高昂。
先把家里彻底打扫了一遍,然后就去厨房准备早餐。
因为昨晚上大家伙都吃的多,所以王石只煮了一锅粥,给大家消消油腻。
等李老他们起来的时候,热粥都快冷了。
一家子喝完粥,大嫂子二嫂子准备厨房事宜。李老和王石直接出门,往村口走去。
到了村口,昨天烤牛羊的地方,老村正他们已经在干活了。
这里要搭建一个的祭坛,用来祭祀河伯。
说是祭坛,其实就是用石头搭一个台子。本来用桌子也能代替,但老村正要做一个永久性的,所以就要用石头。原本老村正也没这么想过,不过昨晚上听王石说,以后过节都这么过,所以才临时起意建这么个永久的,以后逢年过节,祭祀拜神都用这。
王石见壮小伙儿们忙得乐乎,自己也不好在一边看着,就过去搭把力,帮忙搬石头。
人多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