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桥随笔-用思维的乐趣解构历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普做的第二步是让他的饭馆廉价放量供应红高粱酒。
赵普饭馆里的菜依然可以咸死水牛,而且连主食也没了,这当然是赵普停止供应军粮的功劳。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赵普饭馆里的酒便宜得简直等于奉送,而且是决不掺水的上等红高粱。
往常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去赵普饭馆买酒是要凭号的。通常在辰时发中午的号,申时发晚上的号。每次发号都有定量,每家饭馆中午的号不超过两百个,晚上不超过两百五十个。因为赵普开的饭馆就那么几家,所以有许多老百姓领不到号,就只能从号贩子手里买。等到了饭点的时候,有号的老百姓就蹲在饭馆门口等着跑堂的叫号。被叫到后才能进饭馆里买酒,而且买酒的时候还要搭菜,要想多买点酒还要搭两个甚至更多的菜。但是现在去赵普饭馆买酒不仅不需要号和搭菜,而且无论在什么时间,哪怕是大清早或半夜三更都可以买到。
对于赵普廉价卖酒这件事,百姓开封城里其它饭馆的老板们倒是也很高兴。他们早就不指望卖酒挣钱了,如今赵普卖酒不用搭菜,那么他们的菜就好卖多了。不过他们也没有主食可卖,因为他们也觉得那些粮店的老板太黑了。
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都开始酗酒了,连从来滴酒不粘的大姑娘和小孩子也随身带个酒葫芦,想起来就喝两口。这很正常,粮食不好买,但酒是粮食造的,喝多了也能饱。而且这时候正好是冬天,多喝点酒还能暖和身子,连家里的柴火都省了。不过不吃饭光喝酒非常容易醉,百姓开封城里大多数人都已经整天醉醺醺的了。
喝醉酒的确是件好事,除了管饱和取暖之外,还有很多好处。
首先,喝醉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从赵普廉价供应红高粱酒之后,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见了面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相互打个招呼。开始的时候是问对方“吃了吗”,然后改成“喝了吗”,后来又改成“喝多了吗”。由于走在街上的人太多,老百姓们觉得问不过来,但不问又不合适,于是他们每次出门前都要在脑门上贴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喝多了吗?”的字样。这样一来就省了好大的事,见了面只要点个头或互相看上一眼就可以了。
其次,喝醉酒可以让人忘记不愉快的事。比如现在奇形怪状的老百姓就想不起来以前谁得罪过他,也忘了他得罪过谁,大家见了面就像一家人一样亲热。当然酒醒了烦心事还会想起来,不过也没关系,继续喝醉就是了。
第三,喝醉酒可以让人忘了怎么耍心眼。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都成了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决不藏着揶着。既然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了,人与人之间就真诚了许多,城里的交易也公平了许多。当然那些粮店的奸商除外,因为他们有粮食吃,所以他们不喝酒。
我曾经设想向她摊牌的时候得喝点酒,一方面是为了壮胆,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条后路,万一人家拒绝的话,只要说自己酒后失言就可以了。但后来一想,要是我喝多了的话,也得变成个直肠子,摊牌的技巧很可能丢失殆尽,那样成功的机会就更渺茫了。
喝醉酒也有不好的地方。
首先,喝醉酒影响到的就是百姓开封城的环境卫生。经常有人喝醉了走在路边就呕吐了,别人看见了路边的秽物,心里一恶心就跟着也吐了一滩。如此恶性循环,弄得百姓开封城的路边随处都是呕吐的痕迹。而且负责打扫卫生的人吐得最厉害,因为他们也喝醉了,而且他们比别人看到的秽物都要多。
其次,喝醉酒影响的就是百姓开封城的治安。酒虽然让人忘了耍心眼和说瞎话,但也让人忘了含蓄。每个人说话都直来直去的,根本不管别人听了心里舒不舒服。在喝醉之后,人的气量通常会下降,还特别容易钻牛角尖。有的话在平时听起来就是开玩笑,但在喝醉酒的人听来就变成有针对性或蓄意所为了。所以自从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喝醉了之后,就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人在大街上聊的好好的,突然就扭到一起连撕带咬起来。
我有个同事也经常钻牛角尖,对每个人说的话都特别爱逐字逐句的琢磨,就像苗训给赵匡胤测字那样。所不同的是,苗训测字的结果是赵匡胤是个变态色魔,而她测字的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给她下套,惦记着往死了坑她。可以想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的压力有多大。后来终于被诊断出精神分裂,住进了安定医院。
最后,喝醉酒影响到的就是百姓开封城乃至大周朝的安定团结。在醉酒之后,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话明显多了,胆子也明显大了,平时不敢说的也说出口了。喝醉了的老百姓们整天怨天尤人,当然主要埋怨的内容是粮食不好买。其实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粮食的确不好买。但他们不应该把这件事的责任推到政府的身上,更不该怀疑皇上的圣明,甚至有人居然说出了“皇上就是个小屁孩”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对于酒后胡说八道这个后果,赵普早就预料到了。他派出了密探化乔装成老百姓在百姓开封城里四处转悠。要是听到有人在侮辱政府或皇上,密探就会走上前去亮出证件,然后把那个大逆不道的家伙拉到马路中央,左右开弓的每边脸上打一百个嘴巴。这些密探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每个嘴巴的落点都在同一位置,二百个嘴巴打下来,被打的人的左右脸上就会肿出两个清晰的手掌形状来,要是仔细看,还能看出掌纹和指纹,而且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消肿。
这些都是赵普为了造谣而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赵普认为谣言的成功一定要依托于一个适合的环境。为了打造这个环境,赵普把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真是折腾的够呛。。 最好的txt下载网
6
赵普把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灌得整天醉醺醺的,其实就是说成百姓开封城本身被赵普灌醉了也不过分,因为它确实已经酒气熏天了。
喝醉了的老百姓已经不满足于在路边蹲着吐了,无论站着、坐着甚至走着,他们都能很自然地吐出来。经常可以看到某个奇形怪状的老百姓走在路上,突然停下了脚步,接着一低头就吐了一大滩。如果这个人的肺活量不错,他还会仰起头,把秽物吐到别人的房顶上。这样一来,马路中间、房顶、灌木的枝丫、就连水坑里都是秽物。后来水坑里的小龙虾和螃蟹也都醉了,螃蟹全都直着走,小龙虾走起来全是横着的。
胡说八道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谩骂声响彻了整个百姓开封城,而且所有的谩骂如出一辙。都是从买不到粮食开始,再到大周朝的政府无能,最后以皇上是个小屁孩结束。这是很符合逻辑的,粮食短缺就是因为政府管理不力,政府管理不力就是因为皇上太小,还不能统帅百官。这么看来住在百姓开封城的人素质还是满高的,即使喝醉了说话还能这么有逻辑。其实逻辑性和素质并没有多大关系,倒是和数量关系很密切,第一遍谩骂的时候很可能是比较混乱的瞎骂,但骂到十遍二十遍的时候,傻子也可以总结出其中的因果来了。我现在就绝对她絮叨的条理越来越清晰了。虽然百姓开封城里的人总说一个话题,但他们并不心烦,因为喝醉了的人说话就是爱重复。
骂人的老百姓实在太多了,密探的人手就有些捉襟见肘。百姓开封城刚开始喝醉的时候,赵普派出了一百个密探。他们把自己的脸打成奇形怪状之后,就混迹于百姓开封城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现有人在大放厥词,就冲上去掌嘴,而且每天打不了几个人。但随着大逆不道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密探们的工作量也逐步加大了,最后需要挨嘴巴的老百姓都排起了长队。
密探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打人,到了半夜也不能休息。他们都很敬业,并没有因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质量。每个挨完嘴巴的老百姓的脸上都会留下清晰的手掌印。但是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不少密探的手腕都脱臼了,还有几个密探因为过渡劳累,在打人的现场突然中风死掉了。于是赵普不得不加派密探,第一次加派了一百人,第二次二百人,第三次四百人,第四次八百人,第五次一千六。如果照这个速度加下去的话,用不了几次百姓开封城里的密探就比老百姓还要多了。
没过多久,赵普就发现加派的密探越多,人手反而越不够用,原来有很多密探叛变了。等着挨嘴巴的老百姓在排队的时候,甚至在挨嘴巴的时候嘴里也不闲着,还在絮絮叨叨的骂人。密探们每打一个老百姓,就要听一遍对政府和皇上的谩骂,每天都要听几百遍。听着听着他们就对政府和皇上产生了怀疑,慢慢也相信了政府无能和皇上是个小屁孩。这些密探们每天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干活,完全是依靠对政府和皇上拥护的坚定信念,赵普从来就没给过加班费。如今在老百姓的谩骂声中,他们的信念动摇并且改变了。于是密探们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自觉地站到排队挨打的行列里,和那些等着挨嘴巴的老百姓一起开骂。赵普只得再派出密探的密探来监督密探的工作。密探的密探就是军人开封城里的督察。这样一来,密探叛变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在百姓开封城里,脸上有手印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后来脸上没有手印的人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了,因为那一定是粮店的老板或密探,只有他们不喝酒,也不会胡说八道。脸上没有手印的人只要一走到大街上,就会招来无数鄙夷的眼光,而且他们的后背总是湿答答的,因为落满了别人的吐沫。再后来,就连粮店的老板和密探们也不得不自己打自己嘴巴,让脸上出现手印。
虽然百姓开封城的老百姓都喝醉了,但并不影响他们去赵普粮店的门口等货。因为谁的胃也受不了整天喝醉和呕吐的折腾,大家都盼着能吃上一顿正经粮食。于是,老百姓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有规律。每天起床之后就拿着一个布口袋满怀希望的走向赵普的粮店。看到门口立着“今日无货,明天请早”的牌子,就会伸着脖子向里面问上一句:“什么时候能有货啊?”看到伙计摇头晃脑的唉声叹气,就扭头直奔赵普的饭馆喝酒。喝醉了就开始骂政府骂皇上,然后自觉的到马路上排队等着挨嘴巴。挨完嘴巴后如果时间还够,就再喝酒再骂政府和皇上再挨嘴巴。如果时间不够了,就直接回家睡觉。这个过程每天都要来上一遍或几遍,老百姓们就适应了这种日子,要是有一天他们没挨上嘴巴,自己心里还会觉得有些不舒服。
终于有一天,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得到了粮店里伙计的回答。这个回答在我看来有点答非所问,因为回答的内容并不是“什么时候有货”,“而是为什么没货”。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在知道了为什么没货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去赵普的饭馆喝酒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7
赵普用特有的姿势走进了苗训的帐篷,然后情不自禁的皱了皱眉,因为他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单身男人房间的气味通常不会好闻,那里可能有浓烈的汗味、多日没洗的衣服发出的霉味、四处乱扔的袜子发出的酸臭味、没有扔掉的腐败食物发出的馊味,如果通风不好还可能闻到隔夜的屁味。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就连男人自己也会受不了。赵普闻到的味道还要复杂些,还有血腥味和精液的味道。
血腥味是由于苗训持续不断的杀乌龟。我们都知道,苗训认为赵匡胤喜欢算命,所以自从住进了军人开封城住他就不停的杀乌龟,再用晒干的乌龟壳给赵匡胤占卜。后来赵匡胤把苗训包装成了半神科学家,并让苗训住进了单人帐篷。这样一来,苗训更加觉得赵匡胤确实喜欢算命,而且对他算的命非常满意。要不他怎么会成为半神科学家了呢。这么看来,苗训到了这个时候还没看出赵匡胤的阴谋。
于是,苗训就以加倍的热情继续给赵匡胤算命。以前每天只抽一次竹签和摇一次铜钱,现在增加到了三次,早午晚各一次。以前只是每天早上摔一个乌龟壳,现在也变成了早午晚各摔一个。乌龟壳的需求量一下子大增,所以苗训每天天黑以后都要跑到军人开封城的湖边去捉乌龟。好在那里的乌龟多得是。苗训认为他现在的工作已经得到了赵匡胤的认可,如果他再继续努力,赵匡胤还可能帮他实现更大的追求。
算命只需要乌龟的壳。苗训住在大帐篷的时候,总会分出一些乌龟肉和乌龟蛋给他同住的圆脸小伙子们吃。现在他一个人住在小型帐篷里,于是就只好自己把乌龟肉和乌龟蛋全部自己吃掉。苗训可舍不得糟践东西,他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糟践东西比杀了他还难受呢。
由于吃了太多的死乌龟,苗训长了一脸青春痘,虽然他早就过了青春期。鼻血也比往常流得更频繁了。更要命的是他觉得自己的精力异常充沛,性欲也异常旺盛。有时候他和别人聊着聊着天,下身就会鼓胀起来,弄得苗训好不尴尬。这样一来,圆脸小伙子们就更怀疑他是Gay了。为了不让别人误会,苗训就用一根棉线把自己的龟头吊起来,这样即使下身发生了变化,别人也不容易发现。
另外,苗训的充气娃娃被停发了,多余的精力无处发泄,他就不得不经常躲在帐篷里打手枪。打手枪让苗训感到自卑,每个男人心里都清楚,这是最低级的泄欲方式。苗训觉得自己很委屈,他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停发他的充气娃娃,所以就用猛烈的动作来发泄心里的不满。这种以发泄不满为目的的打手枪让苗训亢奋到了极点,结果滋得帐篷里四处都是精斑。
赵匡胤安排苗训住进军人开封城,当然不是因为喜欢算命,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苗训包装成半神科学家,再通过半神科学家的公信力把几十万个圆脸小伙子变成混蛋。因此,赵匡胤给苗训在军人开封城的家当完全依照是半神科学家的标准配置的。
其实赵匡胤也不知道半神科学家究竟需要什么配置,他只是觉得半神科学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应该比较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比较低。关于满足半神科学家的精神生活,赵匡胤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这很正常,除非是已经完全进化了的神仙,要不谁也没这个能力。关于物质生活,赵匡胤觉得半神科学家大都应该喜欢清净,而且也担心苗训在梦里胡说八道,泄漏了他的秘密,所以就给苗训安排了一个小帐篷。虽然只是个在军人开封城里最小的帐篷,但对苗训而言也已经是极大的奢侈了。至于其它的物质需求,既然半神科学家的要求比较低,那就让苗训自己解决好了。
苗训帐篷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其实他的家当本就少得可怜,而且赵匡胤确实没给他添什么新家什。以算命为业时用的幡子横放在行军床的下面,那里还有十几个晒干的乌龟壳。行军床的上边堆着多日没叠的被子。帐篷的正中摆着一个很大的条案,占了整个帐篷的五分之一,几个蒲团码在条案的两侧。条案上乱七八糟的摆了不少东西,一个大竹筒里插着几十枝竹签,小竹筒里有几个铜钱,一个黄铜做的八卦,几十根算筹,还有写了一半的《赵太尉今日运势分析报告》。
关于这张条案有一点补充。给苗训条案的人,就是那个停发他充气娃娃的家伙,因为他负责军人开封城的后勤。虽然这个家伙认为停发苗训充气娃娃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心里还是多少有点过意不去,所以他在下意识认为需要给苗训些补偿。他想了好久才想起来半神科学家至少需要个写字的地方,于是就挑了这张军人开封城里比较大的条案给了苗训。要不苗训就只能趴在地上写分析报告了。这说明这个家伙比赵匡胤想得周到,但也不能怪赵匡胤,他是干大事的人嘛。
苗训并不知道给他条案的就是停发他充气娃娃的人,所以对人家还千恩万谢的,甚至还免费算了一命,说人家将来官运亨通财源广进。如果苗训知道了真相,那他算命的结果就一定变成了诅咒。
苗训帐篷的角落里堆积着不少书,当然都是和他本职工作有关的,而且大多是苗训在成为半神科学家以后偷偷买的。这些书码放的很有道理,最上面的《周易》和《先天图》。我们都知道《周易》之于算命者,就相当于《圣经》之于基督徒,《毛主席语录》之于文革时的中国人。《先天图》是苗训所谓的师傅陈抟的专著,所以当然要放在最明显的位置了。师傅的书有了,师爷的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陈抟的师傅麻衣道者写的《麻衣相法》就放在了《先天图》的旁边。《麻衣相法》的旁边是徐子平的《渊海子平》和《明通赋》,因为他是陈抟公认的朋友。其它的书就码放的比较随意了,包括《丹元子步天歌》、《太乙金镜式经》、《五行大义》、《开元占经》、《金匱玉衡经》、《字触》等等。另外,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