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桥随笔-用思维的乐趣解构历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 《旧五代史 周世宗本纪》:“帝自高平之役,睹诸军未甚严整,遂有退却。至是命今上一概简阅,选武艺超群者署为殿前诸班……自龙捷、虎捷以降,一一选之,老弱羸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这次选拔无疑是赵匡胤扩充实力的关键点。
首先,通过选拔,均衡了后周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军的实力。高平之战前侍卫司兵力约有十万,殿前司约两万,侍卫司实力远远高于殿前司。高平之战后,原属侍卫司的精壮被补充到殿前司,新招募的“天下壮士”也被赵优先选拔到殿前司。殿前司兵员大增,战斗力更有明显提高,所谓“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同时侍卫司经过沙汰后兵额大大下降,殿前、侍卫二司的实力已大致均衡。如果陈桥兵变真的是赵匡胤发动的,那么他所依靠的主要是殿前司的兵力,因此,对赵匡胤负责扩充殿前司一事的意义,实在不能低估。
其次,选拔为赵匡胤建立派系、派出异己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缘。赵匡胤确实在高平之战后,树立了自己的派系,即所谓“义社十兄弟”。虽然“义社十兄弟”的成立与张永德和赵匡胤的日益亲密不无关系,但从《宋史》看,“义社十兄弟” 中至少有六人大是后汉时期投军。高平之战后,他们均在殿前司各军中担任中级将领。这与赵匡胤的选拔必然存在直接关系。
第三,选拔为赵匡胤在殿前司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关系”。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只是被擢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使,职务低于殿前都虞侯。所以单从职务上看,赵匡胤对中级以上的军官应该只有推荐权,而对基层军官则有决定权。所谓“父子分典禁军,一时荣之”云云,应该是属于史家的“饰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太祖掌军政六年,士卒服其恩威……人望固已归之。”所谓“六年”正是从赵匡胤负责殿前司选拔开始计算的。
因此说,高平之战应该是培养赵匡胤野心的温床,并对赵匡胤日后成功实施兵变起到了劈山开路的关键作用。
点检做天子
《宋史 太祖本纪》:“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永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代永德。”
对此事件,当今学者多有研究,并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是推测这一事件赵匡胤所为,如张其凡先生《赵普评传 陈桥兵变的指挥者》等;另一是推测为李重进所为,如邓广铭先生《赵匡胤得国及其与张永德、李重进的关系》。
支持赵匡胤所为最重要的依据是,赵匡胤是这一事件最大的受益者。蒋复璁就明确指出:“三尺木之来,实属可怪,代者为太祖,不是有很大的嫌疑吗?”其它依据还有:一、赵匡胤当时属于张永德一派,但其个人实力也已迅速膨胀,而张永德的存在无疑已经成为赵匡胤继续扩张的绊脚石。二、最让赵匡胤害怕的枢密使王朴于显德六年(公元559年)春辞世,而此时世宗有身染重病,因此野心膨胀的赵匡胤很可能在此时萌发了夺权之念。三、赵匡胤一直在世宗左右,因此大有做手脚的机会。这种说法在当前学术界影响非常广泛。
此说似乎颇有道理,但细经推敲还是发现不少破绽:一、赵匡胤的实力虽扩张迅速,但当世职位、实力、威望高于赵匡胤者不止一人,比如慕容延钊赵匡胤就以兄长之礼待之。因此,就算张永德被罢免,也不一定就由赵匡胤代之。二、《五代史 周世宗纪》和《宋史 太祖本纪》记载,“三尺木”事件应发生于世宗不豫之前,因此赵匡胤在此时野心膨胀实属不可思议。就算“三尺木”事件发生在世宗不豫之后,但世宗当年未满四十,又有谁敢断定不豫之后一定会一病不起呢?三、赵匡胤虽一直在世宗左右,但以武将之身在四方文书中做手脚恐怕也不太容易。且以世宗之精明,赵匡胤做此手脚不被察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这类事情一定不可能是赵匡胤亲历亲为,既然不是赵匡胤亲手干的,那李重进也脱不了干系。
推测李重进所为的依据,主要是李重进与张永德不睦。自周太祖郭威到世宗柴荣,对二人的使用始终带有互为制约的含义。张永德虽然在后台方面与李重进不相上下,但官职始终略逊李重进一筹。这就使得张永德的心里一直不爽,故而一有机会就拆李重进的台。《宋史 李重进传》载,张永德经常在宴请将领的时候说李重进的坏话。还曾经说过李重进有奸谋,让闻听的将士们惊骇不已。张永德甚至曾派使者携“密表”向世宗上奏李重进有“歹心”。而世宗对此心知肚明,所采取的态度是“既不信,也不管”。对李重进而言,他对张永德的中伤肯定也不会舒服,因此,“三尺木”事件安全可能是李重进对张永德的报复之举。另外,从世宗对这件事的处理上看,也可以说明世宗已经猜到此事系李重进派系所为,因此任命了张永德派系的赵匡胤代之。
在我看来,虽然李重进的嫌疑很大,但赵匡胤也并不一定就是清白的。我的依据如下:一、以赵匡胤势力扩张的迅速程度,不可能不为张永德所忌。而张永德的存在也确实影响了赵匡胤的继续发展。而如果张永德被罢免,即使替代者不是赵匡胤,但赵匡胤也已经掌握了殿前司的中层将领和基层将领的支持。二、赵匡胤在当时是否萌生夺权之意,并不能成为其制造“三尺木”事件的依据。因为在###上,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以造反为目的的。三、李重进与张永德不睦是人尽皆知的事,对于“三尺木”事件的发生,任何人都会想到是李重进所为。赵匡胤很可能利用了这一点,既扳倒了张永德,又保持了与张永德的关系不被影响。
不论“三尺木”事件系何人所为,赵匡胤毕竟是该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并最终以殿前司都点检的身份发动了陈桥兵变。
范质与赵匡胤
《资治通鉴 后周纪》:“显德五年,癸巳,大渐,召范质等入受顾命。上曰:王著籓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质等出,相谓曰:著终日游醉乡,岂堪为相!慎毋泄此言。是日,上殂。”王育济在《世宗遗诏的匿废与陈桥兵变》一文中提出,所谓“范质等”就是范质与赵匡胤。并提出范质匿召的原因是妒闲忌能,赵匡胤则是担心刚正豪放的王著会影响其谋反的大业。由于两人联合匿召,就导致范质受制于赵匡胤,并对于一切“上书范鲁公(质)”的有关防范赵匡胤的意见给予抵制。
对此,我稍有不同之见。范质能不能受制于赵匡胤?对于匿召这件事,如果是范质与赵匡胤合谋为之的,那结果应该是范质和赵匡胤相互受制才对。怎么会仅仅是范质受制于赵匡胤呢?就算仅仅是范质受制于赵匡胤,这个受制也应该是有限度的。赵匡胤谋逆当然属于限度之外的事了,因为匿召的罪名明显要比合谋造反小得多,而且如果赵匡胤谋逆成功的话,很可能会对范质既有的利益产生影响。如果说范质确实是与赵匡胤合谋造反,那么对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宰相早朝未退,闻变,范质下殿执王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的记载就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了
但确曾有人对赵匡胤的不轨企图上书范质,如殿中侍御史郑起,但被范质等人搁置。我认为范质没有采取措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后汉隐帝当年莽撞出手,无故处死朝中大臣,从而激怒了统军在外的郭威,发动兵变,最后导致后汉灭亡。对于这一历史,范质等人自然一清二楚,并深以为鉴。因此,对于赵匡胤的不轨言行,范质等人也不敢贸然采取措施。二是当时“朝中大小多归心者”,就连宰相王溥也已经向赵匡胤“阴效诚款”,因此就算范质想采取措施,也必将遭到多方牵制。
赵光义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
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正史记载,在陈桥兵变发生的过程中,除赵普外,赵光义(当时应当叫赵匡义)也积极厕身期间,对于赵匡胤禁止将士劫掠的事,也是由赵光义现在赵匡胤的马头前“请以剽劫为戒”的。由此可见,赵匡胤的江山是由赵光义帮着才打下来的。但后人对此有很不同的看法:赵光义根本不在陈桥驿兵变现场。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中有关陈桥兵变的经过,主要依据的是真宗时修撰的太祖朝《国史》,而《国史》的史料则来源于《太祖实录》,确切的说是《太祖实录》(新录)。对于旧录,太宗曾责令史官两次修改,但均为满意。至真宗朝,再次重修。因此,新录完全可能为赵光义继承皇位提供依据,而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赵光义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
另《赵普 飞龙记》记载了陈桥兵变的起因与经过,该书成书时太祖建在,因此赵普不敢故意忽略赵光义的功劳而夸大自己的作用。但《飞龙记》中并无赵光义之名。
据《劭氏闻见录》引《建隆遗事》称:赵匡胤领兵进入开封城之际,赵光义曾奔马出迎。因此,可以推定赵光义在陈桥兵变发生时,应该留在了开封城的家中。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发起者吗?
有人推论陈桥兵变不是由赵匡胤发起的,而是由赵光义和赵普事先预谋好的,并在陈桥驿当晚向赵匡胤交底,赵匡胤属于被逼当的皇帝。这种论点的依据有三:一、赵匡胤谎报军情,领兵出征实属多此一举。因为以赵匡胤的实力,可以随时让七岁的柴宗训随时死亡,让所有敢于反对他的朝臣名正言顺地“犯罪”受罚。二、陈桥兵变之时,赵匡胤的家眷就在开封城里。因此赵匡胤没有可能在造反的时候,主动把自己的家眷送给对方做人质。虽然我的小说《陈桥随笔》也类似这种说法,但从历史的真相上看,这种说法尚有漏洞。
首先,五代时期凭武力夺天下者,如李嗣源、石敬塘、郭威等,均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和威望,而赵匡胤在当时明显未能达到这种程度。地位声望在其之上的还有张永德、李重进、韩通等多人。在兵力方面,京城中殿前司虽有数万军队,但侍卫司的人数还是要超过殿前司的,而且依照世宗生前的布置,调动京城军队的权力是在韩通的手里。因此,赵匡胤如要成功实施兵变,则必须将军队调出京城。其次,陈桥兵变时赵匡胤的家人确实在开封城,但并不意味着赵匡胤对此没有安排。《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当时赵匡胤将家眷安置在庙里上香。另外,留守在京城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也一定负有保护赵匡胤家小的职责。
另外,从赵匡胤出征的人员安排上,也可以看出赵匡胤的预谋。随赵匡胤出征的将领包括: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步军虎捷左厢、右厢都指挥使张光翰、赵彦徽,留守京城的是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前锋部队是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这一安排从表面上看甚为合理,殿前司和侍卫司都部分出征,便于相互制约,但赵匡胤如此安排实在另有深意。
显德六年十二月,赵匡胤先派韩令坤“领兵巡北边”,慕容延钊率禁军“先行”,进军的目标是河北真定。韩令坤和慕容延钊与赵匡胤的交情都不浅,而这两个人在陈桥兵变之时,等于形成了对河北地区的控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8226;河南方舆纪要序》中就曾指出:“夫河北,足以制河南者也。”这就是说对河北地区形成有效的控制,就可以辖制河南了。随赵匡胤出征的张令铎是出了名的本分人,张光翰、赵彦徽和赵匡胤的私交非浅,这样一来侍卫司步军就等于控制在了赵匡胤的手里。而高怀德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十分紧密,而且就算高怀德不肯归附,在侍卫司步军和殿前司精兵的加持之下,高怀德也必然难有作为。留守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都是“义社十兄弟”的成员,与赵匡胤的交情可见一斑。韩通虽然名义上仍掌握京城军权,但侍卫司人马多已调离。而石守信、王审琦的队伍是绝对不会听韩通调派的。同时,这样的人员调派也有效的形成了河北地区、陈桥驿、京城三处军队相互之间的相互制约,并为控制军士肆意劫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人并非专业的历史工作者,因此上述谬论仅供方家作为餐后消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