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陛下思考了一下,说道:“当初你就说过文人大学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相对与武人大学而言,嗯,现在最大的阻碍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士族空出来的官位牢牢地控制住,然后,通过文人大学来选拔官员?”

苏宁想了一下,说道:“倒不如趁此机会规定今后官员的选拔都要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只有参加考试,通过选拔,才能当官,士族的那些途径应该全部废除,士族想要做官,也要通过考试的方式,否则就不可以做官,陛下应该趁此机会把官员任免权完全收到朝廷手里,从此想要做官,就要读书,就要参加科举考试。”

李二陛下点头:“这个是可以的,是一定的,科举考试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限制士族,之前做不到,现在可以了,不过,朝中勋贵……”

李二陛下瞧了瞧苏宁,苏宁意识到李二陛下在想些什么,勋贵子弟可以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做官,但是从之后的朝代来看,勋贵子弟作官和科举考试入仕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冲突,士族门阀消失之后,同样出身于寒门的勋贵和普通百姓之间并没有严重的冲突,科举考试奠定的官员职位也是稳定的,上升渠道也是足够的。

苏宁说道:“陛下何须担忧勋贵?封妻荫子,乃是做官的最高追求之一,放到哪儿都少不了,不会因为科举考试大行其道就受到影响,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的官员难道就不希望封妻荫子吗?陛下以为呢?”

李二陛下一想也是,也就思忖着点点头,不做更多要求,随后问道:“那么你所说的各州县的所谓蒙学小学和中学,这个,又该当如何?”

苏宁说道:“陛下,这个需要的时间非常多,首先,要规定一下科举考试的类别和内容,科举考试不会仅仅只考儒家经典,通过这段时间的实际检测,陛下也发现了,朝廷官员所需要的更多的是真正的能耐,而不是学术,学术探讨可以放在学堂里面,而官员要做得更多的是兴修水利,率领农民抗旱抗洪,提高粮食产量,造福一方,这些,都是儒家经典里面没有的。

所以臣以为,科举考试是否可以做一些改变,州县官员的职责也不尽相同,有需要用到农学知识的,用需要用到工学知识的,也有需要用到法律,用到经商的知识,这些都是很有用的知识,陛下倒不如这样做,把一些州县的基层职位都列举出来,根据实际需要把官员的名称和要求列举出来,布告天下,然后让专门方面的人才来考取这个官位。

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招收什么什么人才,州刺史这一类的官员不是考试可以考出来的,科举考试最高的授官应该定为县令,县令需要会的东西那就更多的,职位越高,要考察的东西就越多,儒家之所以兴盛,就是因为汉武帝招收官员只看儒门学识,而大唐招收官员看得更多的是实际能耐,那么为了做官,民间一定会兴起活学活用的学潮。

大唐的科举考试必须要跟上大唐的需求,不仅仅需要实际能力,品德方面自然也需要多加查看,每一次考试所录取的官员,也应该受到陛下的接见,陛下甚至可以亲自出题考察这些被录取者的实际能力,若是可以这样改革科举考试的话,臣相信,大唐一定会和过往有很大的不同。”

五百一十四君臣

把朝廷需要的官员职位给公布出来,然后根据该官职所需要的实际技能,来公开选举最优秀的人才担任此官职,考核的内容自然就是该官职所需要的技能和品德要求,让一群人来竞争一个官职,选取最优秀的那个来担任,然后其他的也非常优秀的几个人或者十个人左右可以暂时记录下来,成为预备官员,哪里有缺失,就补到哪里去。

比如说朝廷需要一个县令,一个县令需要什么知识?农学知识,用以指导农民耕种庄稼;工学知识,所在县所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水利工程或者是修筑道路的工程,都需要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不能少;法律知识,有人前来报案,县令是个昏官,那岂不是尽做混事?人品素质,身为一县之主,不单单需要足够的知识,更需要品德,仁义爱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县令,说到底,大唐如今绝大部分县令都是不合格的县令。

以往科举考试虽然也考核一些实际上需要的才能,但是真正要用到实际上的东西,还是没有考多少,很多人都是一腔热血投入工作,结果被实际问题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弄得一发不可收拾,而真正具备这一能力的县令往往被认为是大材小用了,实际上,做一个县令真的很不容易。

陛下作为皇帝需要的东西反而不是很多,知人善用,有足够的胸襟包容各类人才。知道如何协调朝廷官员的工作,其实越是居于高位者,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就越少,他真正所需要的就是知人善用,因为有足够的人才供他驱使,他只需要合理的使用这些人才去治理国家,而不需要自己事必躬亲。

事必躬亲的结果就像是诸葛亮,虽然赢得生前身后名,但是到最后也是劳累致死,并且连累蜀汉官员得不到锻炼。最终导致蜀中无大将的局面。这也不能说和诸葛亮没有关系,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就是完美的驱使各类人才做事,而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做那些事情也无所谓。

越是基层官员。他们所需要的学识就越多。所需要做的事情就越多。所需要的品德也就越重要,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去实际负责的;而我们现在则是完全反了过来,身居高位者需要最大的才能。而底下的基层官员却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考核,这是本末颠倒的举动,大唐必须要为此做出改变。

上位者需要足够的品德和宽容让底下的能干的年轻官员得到历练和提拔,一个合格的上位者最需要的应该就是宽容和胸襟,这样才能聚合所有的人才共同出力,而能否知人善用和是否宽容大度,才是高级官员的评判标准,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若是军人,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但是文官的话,这一点就非常重要。

高级官员也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走上来的,等这个制度确立了,自然不用担心高级官员没有能耐,但是当他处于一定的位置的时候,就要知道一些事情是自己不需要去做的,一些事情是自己没有必要去做的,应该让后来的那些年轻官员去做,然后一代代的承继下来,让年轻官员保持冲劲,高级官员则要理智和宽容,这是最好的模式。

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李二陛下让苏宁离开了,随后在空无一人的书房里面说了一句:“出来吧!”

一个人从李二陛下背后的屏风处闪了出来,赫然就是李承乾。

“方才苏宁说的那些话,你都听到了吗?”李二陛下淡淡的问道。

李承乾带着莫名的激动说道:“孩儿听到了。”

“有什么感想?”李二陛下继续问道。

李承乾开口道:“三明他,的确是有大才,父皇注重培养三明,是英明的举动。”

李二陛下笑了一下,说道:“我培养苏宁,不单单是为你准备的,苏宁是大唐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你要记住。”

李承乾一愣,连忙说道:“孩儿明白!”

李二陛下点头道:“苏宁方才所说的那个科举考试的改革方案,你可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不要拘束。”

李承乾想了一下,说道:“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孩儿闻所未闻,但是细细一想,却是非常正确的,大唐需要能做事情的官员,而不是整天子曰诗云却一件事情都办不了的人,的确,越往底下,低级官员要做的事情就越多,而高级官员要做的事情往往不是那么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闲职。

这种考试,就是要选拔出大唐最需要的官员,每一个职位都能选拔出最适合它的官员,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之间所需要注重的问题,细细一想,的确是那样,高级官员手下有无数的帮手,每一个部门都有很多属员,真正做事的就是他们,而不是各部尚书和侍郎。

所以这些高级官员应该要知人善用,而且不能嫉贤妒能,他们只需要下达命令,然后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案和结果,就可以了,而他们本身却不用为此做什么事情,这样的高级官员才是最合格的高级官员,理智,宽容,知人善用,胸襟宽广,孩儿以为甚是。”

李二陛下缓缓点头,说道:“他这么一说,我也注意到了,的确是这样,但是,千里马易得,而伯乐不常有,能够容人之人本就不多,胸襟宽广者也不多,说起来的确很美好,但是做起来,似乎并不容易啊!”

李承乾说道:“既然做起来并不容易,那就以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父亲应该时时刻刻提点那些高级官员,那些大臣。让他们注意一下,不要以诸葛武侯为榜样,精神可嘉,但是做出来,却会害了国家,也要对下属保持足够的宽容,不能嫉贤妒能,做出不好的事情,那样的话,大唐幸甚。国家幸甚。”

李二陛下瞟了一眼李承乾。似笑非笑道:“你现在倒是挺像个皇帝的。”

李承乾一愣,随后面色大变,慌忙下跪道:“父亲,孩儿并无他意。并无他意!”

李二陛下瞧见了李承乾的一愣。知道他并非有意。而是无意之间显露出来的……太子,就是储君,但是储君。到底还不是君,君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是臣,这一点,是必须要坚持的,不能动摇!

摇摇头,笑了笑,李二陛下淡然道:“好了,起来吧,我又没有怪罪于你,你是太子,我让你在这里旁听大臣们的议论,就是要让你多多参与朝政,多学习学习,将来我死了,你当了皇帝,才不会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你不要太过担心了,在做太子的时候,好好儿的学习一下,多读些书,多向别人请教,要虚心,要宽容大度,做了皇帝更要如此,明白吗?”

我死了,你做皇帝,我死了,你才能做皇帝,现在,别惦记的太多,对你没有好处,知道吗?

听出了这个话外之音,李承乾稍微安定了一下,点头称是,站了起来,不敢动弹,李二陛下心中很满意,随后说道:“行了,你理解的也算是很透彻,我很满意,让你来旁听的目的也差不多达到了,另外,你要记住,苏宁和你的年纪相仿,与你的交情也不错,这是我最为欣慰的,你至少还能有一个朋友。

但是,他是臣子,现在你也是臣子,所以无所谓,但是,等你做了皇帝,你就明白皇帝和臣子之间,是有一些差距的,就和旁人揣测的一样,我的确是有着把苏宁好好的培养一下,留给你来用的想法,现在看来,他是个合格的臣子,非常有才华,也不会很骄纵,不过凡是有才华的人,一定会有些不一样的性子,你也要明白。

你做了皇帝,你就要知道,凭着昔日感情来驾驭苏宁,那是不行的,这份感情,有着我在一旁的监督,由着我所施与的压力,苏宁才会格外重视,若是我不在了,没有人监督和在一旁看护,这份感情,就很有可能成为君臣之间的嫌隙。

不仅仅是苏宁,有才的臣子太多了,这些臣子,都是被我所折服,所以才会听从我的命令,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友情,而你的才能和威望,并不足以折服他们,靠着一份友情,也不足以驾驭苏宁这样的鬼才,他会因为你是他的好友而帮助你,并不因为你是皇帝而听命于你,作为朋友这样是合格的,但是作为君臣,这样是不可以的。

你是君,其余人都是臣,你可以施以恩惠和宽容,但是绝对不能放纵,也不能拿着现在的感觉去对待苏宁,你很珍惜这段感情,我知道,这太不容易,但是做一个皇帝,更不容易,如何处理这份感情,以及如何处理君臣关系,我无法给你更多的建议,这个就要看你如何做,做到了这一点,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明白吗?”

李承乾的大脑非常混乱,嘴上答了一句条件反射似的“明白了”,但是心里面没有任何的感觉,还没有得出任何的结论。

皇位之间的传承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不说唐朝,就算是宋代这样给人的感觉软棉棉的朝代,在这些问题上,也相当残酷,宋真宗因为流言差点儿就要对宋仁宗动手,要不是寇准说了一句“你就这一个儿子不把江山留给他还留给谁”,宋代最出色最仁爱的皇帝可能就会死于流言,四十二年的统治也不会开启,一大批名臣恐怕也难以闪亮登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皇位之间的传承,是冰冷的。

李二陛下给了李承乾警告和忠告,让他好好儿的去思考了,作为大唐未来的皇帝,他必须要理清楚这个关系问题,皇帝是孤独的,也必须要孤独,和臣子打成一片的皇帝不存在,因为皇帝要权力,臣子也要权力,没办法调和这个矛盾,天下,是皇帝的家,权力,是皇帝的权力,不能改变。

苏宁离开皇宫后,径直去了河间郡王府,他要去和李孝恭告罪,也要去和李芮涵说一声抱歉,每一次出去,都要告别,都要经历一番痛苦,还真是难受,若是可以一直留在长安倒也是极好的,没有电脑,没有qq和**,打不了电话,没办法聊天,只能痛苦的思念,这种感觉,真是难以承受……

但是,这是必须的,不是吗?

五百一十五雏鹰起飞

战争对于苏宁而言是残酷的,同样也是熟悉的,来到大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仗,杀人击灭了东突厥,一把火烧光了东突厥最后的力量,俘获了东突厥全部的高层,东突厥兵团彻底崩溃,第二场大战不仅仅把大唐北方的诸多部落一扫而空,更是打败了西突厥兵团,策动了西突厥兵变,使之成为大唐的属国,稳步落入大唐的掌控之中。

苏宁就是这样的神秘而强悍,东西突厥都是在他的手上被打败和收服的,虽然他不是主将,但是他却起到了决定性意义,而且他极其擅长以少部分精锐人马击败敌人强大兵团,每每都是以少胜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五百人马灭了东突厥,两千人马策反了西突厥,而在当时,敌人的兵力要远远强于苏宁手中的兵力。

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苏宁没有办法靠着这一千精锐士兵,在地方守军的辅助下平定僚人的叛乱,苏宁的奇谋在大唐军界非常有名,三次奇谋奠定了三次胜局,最后一次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大唐潜在的强大敌人西突厥给控制住了,随后以商代兵,大肆掠夺西突厥的财富,将他们的战争潜力大大压低,使之无力发动对于大唐的战争。

大唐军界对苏宁的奇谋相当称赞,但是也有少部分人对此表示忧虑,比如李靖和李世绩,还有李二陛下,三位都是著名的军事战将,其中李二陛下特别善于以少量军队突击强大敌军。打破其正面列阵,为后续部队的冲击打下基础,击破窦建德就是这样打的,但是和苏宁不一样的是,李二陛下同样具备指挥重兵军团和敌人面对面大战的能力。

能否具备指挥一万人以上的军队和同样数量乃至与更多数量的敌军作战的能力,是判断一个将领是否有资格被成为大将的标准,而能否指挥五万人以上的军队行军作战并且战胜敌军,是评判一个将领有无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的标准,而能否指挥十万人以上的重兵军团和敌人展开决战,那是评判一个军事人物是否可以成为名垂千古的名帅!

古人打仗。步兵靠军阵。骑兵靠突击和冲击,类似于投石机等军器则是用来攻城,这是基本的用兵法则,事实上。不顾队形展开白刃战是取死之道。大战场上。若是离开了军阵,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没有了军阵队形。都会死的很惨,步兵可以结成一个方形阵,骑兵的著名军阵有鱼鳞阵等等。

大唐的军事家们在参谋总部建立之后,也会研究过去的一些胜利和失败的战役,其中苏宁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东西突厥歼灭战被重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苏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其奇谋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原因,乃至于对战后的规划,也在其谋略中有过体现,眼光深远,是大唐新一代军事战将里面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李靖很高兴,毕竟这是他的弟子。

但是随后,理智的李世绩提出,苏宁虽然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主导了战争走向,但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苏宁可以被称为名将,却不能称为统帅,因为苏宁没有指挥过超过一万人的军队作战,甚至于五千人都没有,他所指挥的最大兵力在三千人,而这并不足以体现他具备指挥大兵团和敌人正面对抗的才能。

战场作战,少不了奇谋,但是真正的指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缺少指挥协调各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他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大雅之堂,只能走阴谋路线,而不是真正的名将。

李世绩的评语毫不留情。

虽然李靖气得脸色发青,但是他也明白,苏宁的确缺少指挥大兵团的战绩和机会,也无从体现这样的能力,李靖也早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并且也对苏宁提出了建议和警告,也加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