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错过了,想念了-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提醒自己,该写点东西了。博客,暂停了将近一个月,报纸专栏,也进入休眠。独自的时光,总是少的。大把的青春与时光,撕碎了,然后残忍给自己看。当有了空闲,才开始提醒自己,夜未央,仍想念。
想念什么?想念一个从未遇见的人,想念一份从未有过的心情,想念一场不可能的演出,想念一种早晚会来的结局。
工作里,面对不妥的问题,我会质问助手以及出错人。因为开始学习管理的艺术,才明了,只有先修整自己,才能更正他人。流言蜚语,从未怕过,即使有些言语听来可笑,但当它果然涉及到你,那份怒火,还是会来。
很多人觉得,我是一个好脾气的人。那是因为,当时当刻,没有什么好去怒气的。但,当原则被他人破坏,我仍是觉得斯人的“不专业”让人气愤。
每次去想过去,发觉自己真的回不去了。时光不可逆,心态不可还。知道有些东西,无法握住,那为何苦求,然后耗费精力,内心枯竭?明媚着生活,多好。简单着微笑,多美。
在地震中失去肢体的孩子们,面对电视镜头,兴奋地招手。即便割去了手脚,也无法剥夺内心的奔跑;即使舍弃了繁华,也无法削减心灵的葱茏。
因为生活中,我们有榜样,不论年岁,不论性别。在想念的星空下,要学会不再贪图想恋。“回忆,也似魔鬼。”陷入沼泽,无法回头。那份想念,不管对人,还是过往,封存,或者舍弃。倘若每每回忆都是钢刺,何必总伤自己?倘若每每伤心总因回忆,何必总累内心?眼泪,留多了,是种矫情;伤心,冒多了,是种错觉。如果生活错过了阳光,让心情晒晒星光,也是好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妈妈的最美时光 (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题记:2008年1月31日,南昌,小年夜。妈发来信息:“儿子,好好吃饭。”耳边,鞭炮隆隆。身边,人来人回。知道大年三十,又是自己。也明白,妈妈在万里之外,仍旧一个人。“分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我一直坚信。看到了06年元月写下的一封信。很长,是给妈妈的。里面回忆的滋味,苦涩、悲喜,仿佛翻阅旧照片。映像中的人,淡了模样,沉了肩膀。而看的人,淡了凄凉,重了分量。《最美的时光》,是侯孝贤先生的电影。他用时光记载,并于回忆里沉默。当今的我,在岁月里矜言,如同呼吸时,都有微微的痛。
老妈:
这几天还好吧?看天气预报才知道,家乡下雪了。天冷路滑,你如果外出晨练,一定要留神脚下的路冰啊。
真的很抱歉,过几天我要开始教寒假补习班了。虽然过年期间会有三天的整假,但从上海到家乡往返需要两天时间,况且返程的车票实在难定,所以今年的大年三十,我就不能陪你包饺子了。知道你看到这话后,心里会有些失落。一想到过年时你得一个人呆在租来的小屋,形单影只,我心里头,也是无尽的愧疚。
在那间不足40平米的小屋里,你一住就是5年。知道你也是个爱面子的人,所以每次有朋友想来串门,你总是会用各种理由推脱掉。自从和爸爸离婚后,你的日子并不如当初所勾画的那么美好。即便每次电话里,你总用轻松的语调对我叙述近况,但我很清楚你独自生活的伤与痛。
女人最幸福的方式,应该是在最美的时刻遇见一个最爱的男子,然后孕育生命,最后一同体证生活的千姿百味。如果用这个模式往你身上套的话,仿佛“幸福”,就是你最大的奢侈了。老妈,我知道你年轻时是个美女,嘿嘿,这一点从你20岁的黑白照上便看的分明。记得你回忆说,17岁时为了让自己时髦,就偷偷用夹蜂窝煤的火钳来给自己“烫”卷发,虽然弄焦了大半的头发,但你还是觉得心里美滋滋。很可惜,那时的你正赶上“十年*”,“红色浪潮”的迎头翻滚还是让你在15岁便干起了童工,为家里挣“工分”。没有心爱的衣服,没有常规的教育,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持续波折与阻难。
婚姻的不幸可能是对你最大的打击吧。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总是一副凶神恶煞的丑态。每次见到他,肉跳心颤就在所难免。要么由于饭菜问题,要么归因家务小事,只要他看到你闲一会儿,必定会蹦出来挑刺,继而砸锅摔碗。清楚记得,4岁那年,爸爸便和我们分床了。老妈,那时的你,大方、漂亮又懂得打扮,可你还是咬牙忍受着家庭带来的摧残。我问你原因,你淡淡地说:“乖儿子,快点长大吧。等到你考上大学,妈妈的苦日子就到头啦。”所以,我从小便渴望长大。因为只要成人了,这样的家庭悲剧就能彻底消解。
你很少给我讲自己的恋爱故事。上小学时有次开家长会,在散场的人堆里,你指着一个魁伟英俊的男人对我说:“如果以前那个叔叔不是‘地主出身’,我是应该和他走到一起的。”小小的我看着那个正温文尔雅与老师攀谈的家长,认真地说:“我多希望他当时能和你是一家子啊。”“为什么?”“因为你和他在一块儿,就不用受爸爸的气了啊。”你听了这话,眼眶微红,但又说:“傻孩子,如果我和他一起的话,就不会有你出世了。”我想了下,慢慢地答:“我宁愿自己不出生,也不想让你受罪……”
老妈,我有时在想,一个女人最珍贵的时光应该是20到30岁,而你,在自己最美的时刻,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妥协,甚至选择放弃了自己青春的权利。“离婚”虽然在八十年代初还是会招人闲话,但只要稍微狠心,你就能轻松地结束和爸爸的不幸婚姻。可是,你没有这样做。你的理由是,如果离婚,孩子便会生活在一个缺失母爱的氛围里;如果离婚,孩子会被将来的后妈虐待;如果离婚,孩子在学校里会被老师、同学看不起;如果离婚,孩子会更容易学坏;如果离婚,孩子就会有被毁的可能。。。。。。是的,我知道你的担心,我更明白你的无奈。但是,老妈,当你那时决心咬定撑下去时,有没有想过,你也是个女人,你也有被爱的自由,那时你还年轻,你还可以活的更潇洒啊。为了我这个你视为“心头肉”的孩子,老妈,你把“忍耐”做为自己的铭文,而这一忍,便是18年。
老妈,在那个“冷战”了18年的家里,你快乐过吗?每当爸爸拿了茶杯向你砸来,你从不反抗,只是掂了扫帚把玻璃碎屑清理干净。还记得10岁时的一天,我实在受不住这样的虐罚,便脱口对爸爸大喊,“你让我死了好不好?!我死了,妈妈就可以跟你离婚,然后就不用再活受你的罪啦!”话刚嚷完,爸爸一个耳光便扇了过来,鼻孔喷出的血,顿时染红了我的半边脸。老妈,还记得那一刻你吓的腿软,奔过来护我,最后的几巴掌全落在了你的头上。当时,血泪模糊的我被压在你的怀里,能感觉到你的全身都在哆嗦。童年的回忆,酸涩杂陈,而那一幕幕的阴影中,是老妈你,充当了我守护的翅膀。
对我来说,日子是蹒跚着,匍匐着,一天天碾过成长的痕迹。一直暗暗提醒自己,考上大学那天,一切都可以有个了结。
老妈,你总会用“船到桥头自然直”来宽慰我。当你的小船真是到了桥头,生活果然还是有了转机啊。考上大学那晚,我们躺在一张床上,拉家常地闲聊了整个晚上。从我小时候的种种波折到后来中学时的敏感、多虑,当人用回望的心情去回忆时,竟发现,自己曾经如此坚强。
上大学的三个月后,你打电话给我,平静地说:“儿子,今天下午我和你爸,离婚了。”等了18年的结果,在那刻,成为了最终的完结。老妈,还记得当时我怎么答的么?我说:“老妈,恭喜你重获自由啊!”这话,仿佛是对一个出狱罪犯所讲的祝福。但是,老妈,我们曾经的家确实是个监牢,可你,却没有犯过任何罪行。
家,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从小便一直渴求,渴求它的氛围,渴求它的馨香;陌生,则是因为从小就没有真正感受过家的完整,家的安详。对了老妈,我两个星期前终于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在上海这片异乡,我们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虽然当时贷款买房时你很怕我吃不消,但是,能让你和我一同构建“家”的延续,这本身就是幸福啊。
写到这里,夜已沉了。上海的冬天总是多雨,但一想到咱们即将在上海的团圆,我的心,仍是碧空晴天。上周打电话时,想让你来上海过年,可你又放心不下姥姥,所以只好等房子装修一新时,把大家都接来团聚啊。记得去年夏天,我曾问你“有没有对自己以前的决定后悔过”,你说“只要自己现在活的满意,那就证明以前所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为啥后悔呢?”是的,老妈,咱们都不去抱怨过往的一切,因为,它是成长的必须。可能,“疼痛着长大”,本身便是种财富。
时间不早了,明天又是忙碌的日子。不过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在遥远的上海,儿子我提前祝福老妈:新年快乐,越活越年轻。
晚安咯。
儿子:
杨芮
2006…1…19 夜
字于 上海 。 想看书来
一个春日的灿烂 (写在2006年的情人节)
题记:爱你的距离有多远?天远,地久,但也躲不过你的所求。
爱你的距离有多近?咫尺,对面,但也逃不出你的婉拒。
是心情在作祟,还是情感不够完美,
才会在,该走的时候挽留,或是在,该留的时刻,最终溜走?
这篇文字,写在06年的情人节前夕。一个人,仍旧。
文字里的涩味,只有身临,才能知晓。
不去纠葛文字的清淡,只求,内心,在书写中,得到些许安慰,
还有就是,点点的自我满足。
这份可怜的满足,再想来,有些悲凉吧。
可是,又有多少爱,不是在期盼中潸然,在苦悲中落幕?
以此文,送给仍旧单身的自己。
生活在温带国家的最大好处,莫过于可以体证四季轮回。冬天的上海,虽然很少落雪,但砭骨的寒冷已让许多北方人都啧啧称叹。每个隆冬,便是期盼春日最热烈的时刻,仿佛爱情。
按照农俗,过完正月十五才算真正把春节闹透。那一锅锅滚实的汤圆,憨态融融地把祝愿都包裹在了味觉当中。
距离情人节只有一天了,倒记时一般。
在过往的25个年头中,竟没一次情人节是和爱人同度。曾经的恋爱时段,总在2月14日之前便告终结。算是无奈,也算是缘分苦短吧。很早前,去听《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只是在歌词间幻想孤独。10年后的今天,当这抹歌名再次鲜明,才明白,一个人的情人节,也是千万方式的一种而已。
有时也会嘲弄自己的感性。一个节日,偏要加入太多刻意,何必呢?
看情人节新闻,“蓝色妖姬”等一些名品花卉如今已开始作假。把玻璃玫瑰涂色,再用粘合剂喷洒闪光粉,20支一束价值千元的“妖姬们”也会被炒出惊人价格来。上海这两天叫嚣最狂的,还是标价18万元的情人节浪漫晚宴吧。一顿仿若吃金喝银的晚餐,一种消受不起的*奢华,也许,不是你我工薪族群可以染指的。
试问,你真的愿用礼物贵贱来衡量爱情吗?你真的只顾浪漫不求现实吗?你真的相信物质泥潭里的金迷纸醉吗?。。。。。。如果爱情果真有价,那这爱,也未免太不值钱了吧!
这个春日,阳光暖熏。此刻的我,只渴求温暖来驱散多月的冬寒。手机里又塞满了祝福短信,即便还是转发之语,对方心里,至少也想到了自己呵。漫步在午后的人流间,突然有种想跑的冲动。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眼光?我是自由的。爱与不爱,全在心头一念,可这一念,至少要对自己负责。
天气预报说,2月14日上海多云转晴,温度7到17度。绝好的出游指数!
那么,洗把脸,吹好头,用最爽洁的状态,灿烂一下今年的“单身情人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只想远观那份花火
花火,在山头,明暗闪烁。内心,在末端,悲喜掺杂。
是那夜,凉风中未尽的话语,抑或,是夏末中未喝完的什锦果茶。在MSN上,他问,你单身的理由,是什么?我说,那是因为,爱情,对我来说,只能是隔山的风景。
从“淘宝”上高价买到了那期《城市画报》,主题是“超级80年代”。就在杂志到手那天,伟在MSN上告诉我,顺利被HIT FM电台录取,并即将成为主持人之一。再翻开这期出版于2006年的《城市画报》专刊,上面的伟,碎长发、自信,身后高柜里的大堆CD一直是我羡慕的所在。轻叹,生活,果然是圆。你从何处出发,最终将找到,这只圆心的所在。
喜欢有目标的孩子,因为他们明确内心所想,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手中的玩具。而我,算不算他们中的一个呢?对于隔岸的花朵,我固然有想去采撷的冲动,但,想要洇渡彼岸,是凶是吉,无从辨别。那我反问,难道,隔水远观,就是良策?
古时,人们为了庆祝节日、表诉心声,总会将“天空”当成创作的宣纸。不论是花火腾空,还是风筝翱翔,无垠的苍穹寄托了人们对于未知的憧憬与夙愿。面对感情的聚散,是否又能坦然开场,安然谢幕呢?有太多人,为情伤,为爱断肠;有太多篇章,化悲伤,自思量。我们总是在伤口前提醒过去,又总在期待中忘了旧伤。是越战越勇,还是愈挫愈卑,失却了最初的方向?
英国一位男童,名作里斯。年仅8岁罹患白血病。当病入膏肓之际,他提出临终要求:想与自己暗恋的女孩艾琳娜举行“婚礼”。即便这个女孩在过往时间里无数次拒绝过里斯,但此次“临终婚礼”,懂事的艾琳娜一口答应。7月,盛夏。一场8岁孩童间的婚礼隆重举行。从红毯、誓言,再到交换戒指,彼此拥抱……所有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圆满。
里斯结婚那天,他很满足。微笑一直是他唯一的定格。就在这场“婚礼”的次日清晨,里斯安静离开人世。是悲是喜,我们无从评说。至少里斯,这个年仅8岁的新郎,尝到了很多人一辈子无法获得的幸福与甘甜。倘若结局是这般温暖,花火般的温情还是得到了彰显。
远观上海外滩的花火,璀璨、斑斓、而后瞬灭。爱情的下场,也是如此?面对曾经,是该掩面啜泣,还是微笑始终,关键在于内心的决断。散了的,不再求;断了的,不再连。即使寻找借口变为“宅男”、“宅女”,也只是自身内化的表象而已。一间斗室,锁不住满心的嘈杂怨尤,一杯淡茶,冲不完满脑的旧愁陈恋,一盏枕灯,驱不散满心的阴霾雨雾。既然无法拔除情感“劣根”,那就索性在本真的土壤上播下自心的种子,待到春至锦绣来,隔岸花火自荏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爱情,是一种疏离的寂寞
电话那头,D的一句“HI;RAY。。。”,也便开始了这段跨洋的通话。
时间,悄然。而聊天的内容,也是时断时续。毕竟隔了12个小时的时差,毕竟隔了27年的生活差异,这段对话,显得有些仓促、有些被动。
D是一位不错的讲述者,所以,大多时间,都是D在讲,而我,静听。
每个人都喜欢回忆过去,我告诉D,过往时间里的那个RAY,艰涩、离群,甚至在不得已时,才会将那份面具戴地更深。怕失去爱,每个人。连D也是如此。
D曾在聊天时回忆过自己3年前的爱情。一位法国的恋人,一段忘情的追逐。最后,落荒而逃。在我的印象中,美国人大多性情开放,对爱情拿得起,放得下。可D,果然不同。
在近一个月的交往中,D的言语里出现最多的,就是爱情的专注与坚持。也许,越是得不到,对爱的渴求,才会与日俱增。
假如去爱,我们将会失去什么?如果去爱,我们又将收获什么?面临爱情的选择题,每个人,都有踌躇。
当时光横亘面前,我们只能彼此相望。“得到,就是最好的结局?”我一直会问。若即若离的爱情关系,会否,更加稳固?
我是一个越发独立的人,对于情感,始终没有纠葛太多。好友艾柯,每次在MSN遇见我,会称呼到:“会纠结的小孩,你好。”
是的。所谓纠结,就是有些作“茧”自缚。捆绑在身的,正是内心的思绪与烦忧。
相信自己不会总陷入抑郁的漩涡。因为“抑郁”,是片沼泽。每当困入稀泥边缘,我便自发退后,再而静观。情感,对于逐渐成熟的人来说,不再是感官游戏,更不是一时满足。懂得抽离,于爱情的纷繁森林,我们才不会迷失;懂得寂寞,于情感的兵荒马乱,我们才有守有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