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错过了,想念了-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ELLE》中国版20年纪念版中,采访了诸如羽西、杨澜、张越这样的成功女性,当谈到对于年岁20的女孩寄语时,她们都提到了“自信”、“坚持”这样的字样。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苦难突袭,又有多少人坚守信念、一杆子到底?而最后的赢家,却是属于那群自信且坚持的个体。
当今的社会,无论是“胜者为王”还是“剩者为王”,期待巅峰,是每个人的理想。时常,在内心会有煎熬,这是必然。人生若总充满喜乐,那“曲径通幽”的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趣,又如何体现?
所以,一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瘴气,更没有面红耳赤。在个人的战争里,是两种声音的妥协,甚而,是两个自己的彼此说服。“罪罚”之间,自有定论,只有这“内心的战争”,此消彼长,促进个体的成熟进步。
20岁时,我们为何鼓励多些苦难,那是因为,在30岁时,我们才能学会何为优雅、何为从容。最终,和平将取代战争,平静将化解喧嚣。当心灵处在某个阶段,无论动静,都有恰切理由。不争、不乱、不辱、不鄙。
当学会了“与自己和解”,那份“罪与罚”,才能成为镌刻记忆的深远伏笔。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融化 升华
有时,在忙碌中,把自己弄丢了。失了心的人,确实苦的可悲。那种挖噬,吞灭了千丈梦想,万尺豪情。
很想寻觅出整段时间,让俗务萧潜,让内心井然,然后,翻出早已渴求的书卷,慢慢默读。林奕华、朱天心、林夕。。。 从书店搜罗来的文集,一直等待阅者前来。
喜欢翻转书页的声响,如薄锦轻擦,婆娑生姿。每每酣读,只觉气蕴通贯、心神舒然。自问,有多久未曾有过这番态势?而我的伏案劳形又坚守了多久?
久坐少动使我的颈椎毛病突地重了起来。晕沉的大脑无法思考,麻痹的肢体不能自如,那种燥与挫,似钝刃,死命切割神经。负气一样,关了电脑,锁了房门,索性让自己被车流湮没。陆离的街灯,切分光暗。而身边百姓,大多僵化面容,只知赶路。在他们的平静背后,也许,承载了更多生活或境遇带来的困惑。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因而,诸如像《财富故事会》、《传奇故事》、《文涛拍案》、《鲁豫有约》、《心灵花园》这样的节目可以创造多个收视高峰。故事里的悲欢聚散,都有主线贯穿,人物的一喜一苦,牵动凡俗如我的心。悲剧,洒几滴眼泪;喜剧,拍几声手掌。故事散后,依然故我。而来自生活的咄咄意外,仍得自行了结。
当你将太多注意力聚焦“灰色”,心灵的温度也便随之阴冷。当思辨结冰,当智慧上锁,那种冰冻,会使人的斗志消弭至极点。
喜欢从容、优雅的朋友,从他们身上,甚而能嗅到淡然气息。也一直揣摩如何淡定,但太多瘴气呛烟,让心情在瞬间跌入泥沼。感性且脆弱的人,实在无法用“常规”捆绑。世间的纤细杂事都会于微毫伤及内心。如此这般,为何要纵容自己的感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此善感,到末了,自毁“生之繁锦”。
终于决定一人前行,不畏多艰。自心的匣子里总放了一颗“冰糖”,它晶莹多棱,折射生活的百态,但它,见不得强温。一遇热,也便消融、直至乌有。爱情似糖,蜜意流淌,这颗内心的“冰糖”,如果在安谧处存放,时间久了,自然会污浊、发霉。倘若长久保鲜,要么置于真空,要么痛快吃掉。但是,一口气吃掉所有甜蜜,那份腻与粘稠,也让人抗拒。
感情不能过久把玩,爱情不能长久搁置。既然一切都有限期,不如将这份情“晒晒太阳”,即使知道早晚融化,但“冰糖”的结晶仍会记取“那时阳光”。待结晶蒸发,延至升华,这份甜美,随空气流转弥散,让生活的四围都被蜜意久远笼罩。
说服自己,需要断然的勇气,拖拖拉拉始终不是最果敢的行事方法。燃了误解、烧了猜忌,我们才好从新出发;清了芥蒂、斩了情丝,我们才能轻装上路。无论情感,还是生活琐屑,都需要“融化”继而“升华”的过程。而这只熔炉,由自心供给。人,本需冶炼,何况那些扰人杂陈?
经历生活起伏,我们才能明辨,哪些记忆可以留存,而哪些片段,需要融化、再融化,终至升华。
阅读去年,思量来年(2005年冬天的我)
终于下班了。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八(2005年),还有一天就会等到除夕——一个意味着团圆和欢喜的时刻。于我,此刻,仍是一个人,在房间,面对文字与自心。
已经是第二个没有旁人的冬末了。阿姨在一周前便回到了湖南家乡与家人团聚,而我,因为工作,也因为每月必来的贷款压力,必须舍命工作。
也曾经回头去看自己走过的日子,每一步,都似注定。
问过自己“如果没有这些所谓压力,我此刻会做什么?”。也许,会拿着还算小康的工资毫不犹豫地买下渴望依旧的套装书籍,也许,会买了车票坐上开往旅途的火车,也许,会回到故乡与妈妈、外婆多呆一段时日吧 。。。。。。
当下午同事问假期的打算时,我故作轻松说:“先洗个澡,然后大睡一天。剩下的时间,和一帮伙计happy呗。”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性情的家伙,我不喜欢喧吵的环境,不热衷无谓的聚会,所以,一个人的我,肯定是,继续寂寞。
也问自己为什么要故意孤单。其实,当寂静在身边弥散,心,是无限的自由啊。
下午4点半便到了家里。说是家,其实是阿姨的宿舍。公用澡堂里的热水被邻居洗衣服后无情地用完了,唉。
顶了一身的灰尘,我干坐在床上,放了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来看。高仓健的演技还是如此娴熟认真,你从他眼神与肢体上就能判断出一个演员的专心度。老谋子还是用一贯的朴素述说了一段撩动亲情的好故事。当高仓健把所拍摄的扬扬照片放给孩子监狱里的父亲看时,一张张童贞无掩的图象,让我潸然。可能真的是内心深处也在等待这场放肆哭泣的机会,眼泪,始终遮挡视线。
刚学会如何把冻饺如何煮熟,放了26个入滚水。26是个挺吉利的数字,我觉得。
去年一个人的除夕是在卖当劳度过的。当时,在淮海路上听着烟火烂漫,穿着鲜艳的我,踯躅在最萧条的繁华中。一辈子也忘不掉那天晚上,自己买了份简单的套餐,靠窗去吃,一口一口,哽咽着。
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新年快乐”,有些悲戚吧。
此刻的我,又在面对相似的场景,相似的瞬间,但是,强忍着不让自己决堤。放了音乐,对着电脑文字,虽然些须冰冷,但总算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慰藉啊。
忙的我,有些盲目。这种“盲”的无奈,其实,是自己蛮加上的,本心并不愿如此。再过48个小时,2005年的冬天将开始撤退,而我,至少还在前行。
又一个春天,又一个崭新的日历表格。我,准备好了吗?
2005年12月在书店所买的日历本上,现在还是没写一条计划。2006年,在1月29日,正式用中国的方式开始,而我,还是得做些什么来拥抱一下吧。
小时候总会渴望春节,因为新衣新气象,因为新家新红包。现在,心态变了,至少,不会去做不现实的梦了——因为知道,天上没有掉馅饼,永远没有。
明天是腊月二十九了,犒劳自己,不要独自再去蹲家里了,好么?答应自己。
走到街上吧,透透空气,也是好的。
在这个稍稍的空挡,写下这些文字,为了寂寞,也更为了心里的那片守望。
来的时候,再去想吧 (写在2006春电台的日子)
总是有时担心太多,总是觉得自己好累。其实,这样的包袱,还是自找的吧。
为了检查左手麻木的原因,那天,我去了上海知名的医院去检查。人山人海的场景着实把我吓到了。拍X光,做CT,然后还有核磁共振。
怕?有点;甚至觉得,人,为什么不懂得在健康的时候就好好爱自己呢?仿佛爱,只有在离开后,才知道错过了。
早晨,帮我联系医院的医生电话告诉我,核磁共振检查报告一切正常。也许我的左肢麻木是因为工作太过紧张所致。
是的,想想每次工作的强度,便知道自己曾多么透支过。这次的体痛信号也好,它至少告诉我,该休息下咯。
为了梦想,也为了更好地去达成少时的梦想,我最近一直在新的单位实习。看着逐渐接近的梦想,我只能用“绿洲”的光芒来支撑现在的干渴。
新的单位,又是一个形色世界。各种角色都是俱全。我又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大四时代,到了新单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心中忐忑。问自己为什么,可能是真的太在乎这个新工作,可能是自己不懂做事的分寸,也可能是自己根本就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的游走在人际关系之间。
晚上,上海,阴雨。春天的天气,还是孩子脸面,时哭时晴。到郊外的一个大学做活动,在回来的路上,与新同事谈起自己很爱的作家A,同事告诉我,她知道一个小的内幕——这个女作家竟然曾靠自己的身体换取今日的名气。天,不敢相信。原来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盒子”。
因为单位的“老”同事本来就和我的年岁差不多,但碍于“新旧关系”,我还是得必恭必敬地叫声“老师”。特别搞笑的是,傍晚去乘单位电梯,偶碰一个比我小的“老”同事,我竟也条件反射马上叫“老师好”。看着他脸上有些诧异的表情,马上就猜到,自己的这句“老师”太奇怪了吧。
每天,都会发现自己做了许多小“蠢”事,或者挺“傻”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如果自己在意,它们在心里的位置就会由“芝麻点”扩化为“大石头”,整日背个大包袱,必然步履艰难了。
总是在故意为难自己,可每次反省后,又觉得自己好傻喔;总是会担心下一分钟的难题,可每次遇见后,有发现它们都不过如此。时间是最好的粘合剂,即便心灵有裂痕,也可以缝补的毫发无伤啊。
相信时间,也相信自己的力量吧。
唯唯诺诺的感觉真是畏缩啊,不好不好。一定要改。
该来的,早晚是会来。如同3年前,当时即便已经接近梦想,可还是在中途因意外放弃,而今,又次的机会来临,我就不该再次与它擦肩了。
知道自己此刻最应做的是,放开自己,然后,用力去打拼。担心昨天干什么,已经是过去时;忧虑明天干什么,它不过是此刻的影子罢了。那现在呢,是过去与将来的交叉点。
嘿,怕什么呢?别发呆了,等来了,再去想吧。
生命,如此脆弱 (写给天堂的外公)
2006年3月5日下午三点,我外公,去世了。
虽然早在两年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从妈妈电话里得知这消息时,心仍是沉了下去。外公一生耿直,性格孤僻,即便曾做过领导、得过荣誉,可生命消逝后,一切,都随之俱散了。
那两天,外婆家里很忙。亲人们联系着仪式、火化等诸多事宜。妈妈劝外婆:“爸是去享福了。”虽是安慰话,大家听了还是默不做答。
如果人出生就被“判”了“死刑”,那离别只是必然的结局吧。七年前,外公被诊断出糖尿病。这种病即便不是什么绝症,也让外公从此“自暴自弃”。也许是从领导位置上退下后,心理间不能即刻调整;也许退休的生活百无聊赖,没有内容的日子让忙惯的外公不知所措,每次我回到外婆家,总是看着萎靡的外公独自坐在屋檐下。或打盹或听戏曲,他余后的日子,都是在回忆里磨掉了。
半身不遂,眼睛失明,手脚失去知觉。。。我一年年的“见证”着病魔的残忍吞噬。无数的医药费如烧纸般泛滥,而外公的病还是越来越重。也知道家乡有许多得糖尿病的老人,但他们患病后仍不放弃生命的价值,锻炼身体,养神益性,十余年后的今天还是非常矍铄健康。外公得病七年,窝在家里始终郁郁不欢。他讨厌吵闹,反感陌生人,就算是我们这些至亲,如果有违逆他的意愿,大吵大嚷仍是家常便饭了。
半年前,妈妈曾在长途电话里提到外公:“你姥爷现在很可怜,长期卧床已经把两边的大胯都磨烂了。而且最近一直不吃不喝,甚至连出气都很微弱。。。人这一辈子啊。。。”从记事起,每次去感慨生活,妈妈总是会说:“人这一辈子啊。”语气间,浸透无奈。
外公,去了。他一生遭遇了无数劫难。幼时家境贫寒,和太祖母多年沿街乞讨。他本来尚有一个妹妹留人世,但幼时太祖母无力照顾便将她寄送给远方的陌生人,至今渺无音信;少年时为补贴家用,便在裁缝铺当帮手,而后缝剪手艺相当不俗;年壮时在纺织部门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国营厂厂长,开始初显锋芒;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因被家乡流氓组织嫉妒,把外公错打为“造反罪人”,长期批斗;80年代到90年代,外公开始领导企业进行最后冲锋,而1998年后,因为岁数关系最终退居二线,常年离休在家,终日沉默。
生命似烟花粲然,悲笑间,万事都如昨夜月。见证了生死后,再想问题,发现曾经烦恼都是此刻的琐屑。生命,如此脆弱。好好珍爱,才能呵护。
太祖母5年前去世,而今,外公终于可以和她相见了。拥抱间,沉郁了七年的外公总算可以舒坦地叫一声:“妈——”。
做人还是做眼球?(写在2006年的夏季)
最近在复习《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考试,一直没有真正的让自己得闲。
这个夏天,仿佛天气一样,煎熬着每个人的心情。上个星期,“火盆”重庆竟然传出了度的高温天气,更是让人咋舌。
热的气象,其实还传染到了电视上。超女、好男、型人。。。各种秀场争相*人们的眼球。即便我也参加过所谓“比赛”,但真的去看,还是想听闻些新鲜的。因此,“超女们”比丑闻,好男们比惨状,型人们比疯狂。也正是由于这些看点,我轻易地记住了林爽、马天宇、施洋的名字。
为了赶得上这场沸扬的滚水,上海《头脑风暴》节目还专门针对“眼球经济”做了访谈,请了袁鸣、洪晃、《新周刊》封主编还有专栏作家沈宏非来细细评读人们的审美观念。
在“评说好男儿”环节,洪晃说的好,她讲:“男人长的好看就是占了大便宜。一个男人如果不想仅凭脸蛋吃饭的话,就一定要‘淘气’。如果只是没有创意的‘淘气’,那叫‘贫’;只有那些有个性创念的‘淘’才能惹人喜爱。”
在谈到当前“*消费”时,洪晃又锋利的指出:“在‘*’必然会成为消费品的时代,你如果长的好看,就能吸引住部分人的眼球。但是,你要懂得如何把别人的注意力长久的放在你的身上。所以,当摄象机对准了你,当你拥有了15秒的表现机会时,就要知道怎样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时机。在对自己进行规划时,不能把类似‘主持人’、‘歌手’、‘演员’当做人生首要定位,因为这些职业太没有独创性,社会根本就不会为了多一个帅哥主持而疯狂。你要懂得如果包装或者‘另辟蹊径’才行。”
洪晃果然是洪晃,一语道破真谛呵。
“眼球经济”的背后,是人们日渐浮躁的心态。抢夺眼球固然是种百花争宠,但倘若所有的人都去博他人注意的话,谁还有踏实的心态?
难怪很多人炒作“读图时代”的来临,因为人的审美神经萎缩了,当然就读不懂先人的金语良言咯。
可喜,还是,可悲? 。 想看书来
如果生死可以预演 (写在2006年夏)
也许是受到台风“珍珠”的影响,上海开始进入雨景。即便天气预报说是“暴雨”,落了一天的雨量,充其量是中雨的档次吧。
前几日的懊热,在凉雨的冲刷下,逃之一空。取而代替的,是阵阵寒爽。
中午出门时,在富锦路上,看到一群路人,还有三辆警车。直觉告诉我,又有事故发生。没错,在路的斜对过,一个刺眼的裹尸带呆呆地放在那里,而人体模样的东西,凸凹着显出轮廓来。
我木立在旁,打着伞,试想着事故的来由:一个20多岁的女孩,骑摩托上班,也许是雨天路滑,更可能是赶时间抢红灯,结果在拐弯处,被一辆机动车撞了个正着。小小的女子,顿时由冲力推拉,抛出马路,而那寂寞的抛物线过后,一个鲜活的生命戛然停止。。。
眼前,橘黄的小摩托早已支离破碎,车座、后视灯、车把。。。稀烂着散落一地。行人的眼光,是怜悯,是震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