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能这样说。拜占庭新主君查士丁尼二世很无能,导致了拜占庭进攻不力,将唐朝的负担加重。若不是教廷为李威所勾引,不停的发动圣战,承负了一部分压力,大食人就是马克兰、信德等地,也不愿意给唐朝占领。但反过来,若是拜占庭有作为,都有可能真的将大马士革借机攻占下来。

唐朝虽发动了多次进攻,其实说到底,还是实战练兵性质的,打得很偷机。牺牲的最多是波斯人,其次是河中与吐火罗各国的将士。

“他们之间很相似,倭国与新罗没有狂热宗教的支持,然而生性顽强,团结,学习谦逊,凶残。朕说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危害,但只要保持技术的发展,最终有可能会在两三百年后,出现一些粗糙的热武器,那么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优势就会丧失。新罗与倭国不同,他们好学,只要安定下来,就能想方设法,向我国学习知识。不怕一个民族强悍,就怕一个民族强悍又团结,又能谦虚学习。无论那一个民族保持这三样优点,都会很可怕。”

狄仁杰与魏元忠思考了下,李威这句话说得很不假的。与唐朝交好的,或者臣服的国家很多,比如说南海诸国,他们只是夜郎自大,狂妄无知,看到唐朝先进,从来就没有做过追求。新罗与倭国呢,倭国居然漂洋过海,派学生前来唐朝学习唐朝的优秀文化。

三人默契了配合了多少年,李威一看他们表情,知道他们领悟过来,没有多说。

魏元忠思索了一下说道:“但臣以为还是最好等到五年后。五年后大的水利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国家财政能喘上一口气,而过了五年,对方两个国家会变得更加羸弱,也利于我们发起进攻。而且眼下还有两场兵事要发起,虽不大,可多面作战,终是不利。”

于好的进谏,李威从来都是纳谏如流的。又问道:“那个默啜可有消息?”

奶奶的,成了又一个大患了。

十年前让他逃走了,结果这小子跑到乌德鞬山上又拉起一支人马,进行游击战。阿史那道真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可是默啜又逃跑了。过了几年,突然出现,这一次让他藏在暗中,利用草原上一场雪灾,一些部族生存困难,蛊惑了许多部族,参与了叛乱。因为六镇陆续的增加了五六十万百姓,组建了近八万的府兵,他的规模小,没有敢跨过阴山。但将阿史那道真打得狼狈不堪。

直到前年,朝廷看不下去,派了黑齿常之与王方翼亲率了五万军队,才将叛乱再次消灭。但这是外面的看法,实际上李威默视了叛乱的糜烂,进一步提高草原上突厥余部的忠贞纯度。

但也不能让这小子象一条毒蛇一样藏在暗中捣乱,多次派人搜捕,然而到今天居然没有消息。

狄仁杰与魏元忠摇了摇头。

“算了,下一道诏书,凡是将默啜击毙或者生擒者,赏钱五万缗。看他还敢不敢在草原上到处乱跑。”一个默啜,一个论钦陵,让李威头痛了。

马上就要对付论钦陵,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狄仁杰又说道:“陛下,臣与魏相公前来,还有一件事要请求的。”

“为何要用请求?”这两人不象是徇私之人哪。

“陛下,臣与魏相公居于相位达到十年,因此请求陛下让臣与魏相公外放。”

以前李威也说过类似的话,防止权利专于一人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调动人事,这一点母亲做得就比较好。朝堂中的诸相,也在不停的做着调动,只剩下狄魏二人,人事没有变更。

但李威又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从后世的选举制领悟的心得。一任时间四年或者五年,若非有万不得己的情况,顶多两届,这样既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能防止权利的过于集中。调换密集了,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连续政策。调换懒散了,权利往往集于一人之手,特别是宰相。后来的李林甫就是这样专权的。

然而魏狄二人的才能,成了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一直没有怎么挪窝儿。

李威面对二人的请求,却迟疑了。这些年来,朝廷最大功劳的人,不是边关的将士。而正是魏元忠与狄仁杰。有史官都将他们比喻成贞观的房杜。应当来说,这个比喻不算过份的。特别是狄仁杰的变通,这些年,替他化解了许多难题。

但按照制度,两人居相时久,也会形成一个不好的榜样。后世当中,又能找出几个象他们这样的大臣。就是能找出,又能几人有慧眼认识?

这一刻,居然为难了。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二)

第一百七十四章合(二)

“陛下,请恩准吧。”狄仁杰伏下说道。

李威犹豫了许久,才答道:“不如这样,到明年二月,朕让你为辽东道大总管,魏卿为青海道大总管,这样安排如何?”

魏元忠略懂军事,明年是安抚青海最重要的一年。辽东是为将来着手的。这两项任命,非同小可。也表示了李威对他们的信任。

“臣谢过陛下。”两人开心的伏下。

就是太宗与房杜,还有一些小小的误会,论君臣之谊,自己二人与皇上,可以做为榜样了,即使刘先主与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当然,二人也是卖了命。这些年,李威过着看似苦逼的皇帝生活,但真正苦逼的才是这二人。俯首甘为孺子牛,都不能形容。

“依卿之见,何人才能继承你们为重相?”

“李昭德生性刚强,忠心不二,可以继之。任知古判事清平,也可以继之。娄师德于青海屯田多年,熟悉边事,又熟悉水利农务垦田,也可以用之。薛谦光博涉文史,学问渊博,也可以用之。再者,姚元崇也成长起来,仅是岁数尚嫩,可担任同中书门三足矣。”

“好,就依狄卿之言。”

这项任命还要到明年才能颁发了。

商议了人事调动后,李威下了一份诏书。

岭西诸战中,大食人最苦逼了。最坏的时候,唐朝人突然插足了。这一插,没有给大食恢复时间,也就没有了大食历史上强大的欧麦尔王朝出现。拜占庭好坏难说。

打得很苦,可没有这一次强烈的进攻,历史上会在大食的不断攻击下,拜占庭会最终衰落。恢复了一些地盘,比如北非一半地区,重新成了基督教徒的天下。比如小亚细亚局部地区,向南扩张了部分。

但国内压力很重,民不聊生。

也有一些势力得到好处,唐朝势力向西扩张了。虽然各种打法很让大食人觉得无耻。波斯人得到了一些好处,无论是不是傀儡王朝,政权最少从表面上恢复起来。还有一个势力也捞取了很大的好处。

阿瓦尔人。

本来这是一支将要末落的力量,可在李威的指导下,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拜占庭采取了友好的态度,换取了他们信任。几年下来,在拜占庭与大食打得难分难解之时,他们利用唐朝支持的一些武器,渐渐向东扩张,终于将疆域与易萨部勉强的连接在一起。

这时候阿瓦尔力量十分可观了。

若是君士坦丁堡四世在时,一定会引起警觉,然而新君主的昏暗,坐视了他们的壮大。此时,阿瓦尔人拥有甲兵多达十万人,并且是最凶悍北方寒冷地区的游牧民族,组成的强劲骑兵。

这时候,李威才图穷匕露,向法兰克递交了书信,咱娶了法兰克公主为妃子了,你们要交出杀害我岳父的凶手,内相丕平,否则我会派兵攻打你们。先从道义上占住脚。

距离有些远,去了近三年,使者才回来。被法兰克人狠揍了一顿回来的。

李威大怒。

当然,不可能从唐朝发兵攻打法兰克,那样的话,就是狄仁杰也不会同意。但会派兵,下的诏书就是这份诏书,让王方翼、郭元振、唐休璟三员猛将,率两万军队,前去阿瓦尔人地盘,会合阿瓦尔人的十万军队,兵讨法兰克。

其实还是以夷攻夷的政策。

唐朝不会出主力部队的,可也不可能坐视阿瓦尔再发展壮大了。那么最后反过来会危胁岭西的安全。正好力量不强不弱之时,用部分唐军加强他们的力量,出击法兰克,让欧洲文明再来一个上帝之鞭。

主要是为了催毁文明的,并不是为了地盘。甚至到现在,阿瓦尔人向唐朝表示诚服,李威都没有将阿瓦尔人地盘标在疆域图上。兵战之地,又是苦寒之所,根本无法管理,要之何益

这份诏书还是有人反对的。

多年下来,或多或少明白陛下的用意,比如在波斯,一种很聪明的打法。兵少了我就战一战,兵多了,我退回来,利用城墙与犀利的武器防守。大食都内乱成这种地步,不可能长期驻扎大量军队,你一走,我再打。

是实战练兵的。

早先还能得到一大笔财富,可多年的战争下来,信德也成了一片废墟,战争所获,勉强能维持一下军需的消耗罢了。但得到了大量精兵猛将,许多将领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国内影响也不大,所以反对的声音不烈。

然而这一次去得太远了。法兰克,在什么地方?

也有人感到高兴,奶奶的,我们国家的军队都打到法兰克了。这是自古未有的盛事啊。

可很古怪,几位敢于进谏的相公,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

……

李威回到内宫,喊来香黛,说道:“将李洋与李茜喊来。”

“喏。”

一会儿两个洋娃娃带了上来,亲热的喊道:“耶耶。”然后跑到李威膝上撒娇。

这是李威与香黛的两个女儿,混血儿,头发也变成了粟色,皮肤同样不象香黛那种白色,变得柔和起来,只是小眼睛还是碧绿的。也许因为是混血的种,长得特漂亮。

当初武则天很厌恶,你弄革新倒也罢了,收了一个党项女子也就罢了,怎么弄了一个西夷的女子为后宫妃子。难怪我侄儿要她做妾,你不同意。探望过数次,更不喜欢李茜与李洋。

后来长大了几岁,越发漂亮。而且两个小家伙特乖,特腻人,说话奶声奶气,可嘴巴很甜。后宫上下大约觉得稀奇,又粘人,便一起喜欢起来。最后连武则天都改变了态度。

李威数子当中,最喜欢的是长子李潞,奶奶喜欢长孙,武则天同样不例外。而且李潞跟她呆在一起时间最长,多少有感情。然后就到这两个混血儿。

“洋儿,茜儿,跟耶耶一起去大明宫。”

“好啊,好啊。”

香黛只是笑,在宫中呆久了,对上帝也不似那么忠心了。倒是很关心起两个女儿的成长。

来到了大明宫。

武则天也老了。先是赌气,五岳玩了一遍后,真提出又看一看一些著名的佛山道洞。花了朝廷不少钱。李威在朝廷国库经济很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如了武则天的心愿。

玩了五年后,不想再玩了。

无论以前发生了什么事,做儿子的,做到这份上了,武则天还能说什么呢?

坐下来后,武则天逗弄了一下李洋李茜,然后让内侍拿出精制的甜点给她们吃,李威才说道:“母后,听到儿臣下的新诏书吧。”

“嗯,为什么对那么遥远的地方感兴趣。”

“母后,儿臣画的那张世界地图你看到了吧,儿臣又说大地是圆的。为什么没有将它画完呢?其实已画完了,但那个美洲与欧罗巴洲之间的大洋,儿臣刻意没有画出来。从欧罗巴洲到美洲很近,一旦地图流传到外面,必然让他们知晓。可是离我们太远,没有几百年的经营,是没有办法在上面发展势力了。这是留给子孙人口大肆繁衍,无法安顿时,一个美好的大后方。因此儿臣将这份真正的地图封存在内宫,并且说明,美洲大陆上没有五百万以上的移民,不准将它打开。这是做预防的。另外就是此次的安排,催毁他们的文明,让它们停下来发展的脚步。减少未来的一个强敌。”

“你又是如何知道的?”武则天显然来了兴趣。

“是儿臣昔日在民间,一位海外异士驭遍游世界各地发现的。被人们视为邪说,于是没有说。恰巧儿臣遇到了他,他又有种种古怪的法门,于是做了攀谈,又通过思考验证,才渐渐确认这是可靠的说法。”

武则天不大相信。

然而又怎么解释呢?难道真是上天赐予他的知识?但儿子不肯说,也就没有再问。

李威又说道:“昔日儿臣纳香黛为妃,这一次母后应当明晓儿臣心意了吧。”

不纳,有何名义攻打法兰克呢?至于胜败,李威不大管的,甚至吩咐了真正领军的主帅郭元振与唐休璟,以催毁为己任,形势不利,保存实力也是己任。主要是消耗法兰克与阿瓦尔人的实力,不要真傻呼呼的出征法兰克讨公道。

“原来如此。”

“母后,勿要担心。此次出征胜败对我朝影响不大,同时还是有意放出的烟幕,主要还是青海啊。”

“说来听听。”

李威将计划大约的说了一下。但没禄氏的事,还没有说出来。

“对军事本宫不懂,出不了好主意。”

“嗯,但儿臣前来,对母后想说一件事。儿臣启航年号用了十年,因此明年想改年号。”

“改什么年号?”

“万寿。”

李世民终其一生,没有改年号,但李治却喜欢改年号。这亦无不可,然而听到万寿二字,武则天却呆住了。因为明年正月正是她的七十大寿。

李威又说道:“这些年儿臣一直住在太极宫,可是地汽潮湿。儿臣想搬来大明宫居住,不知道,会不会打扰了母后?”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三)

第一百七十五章合(三)

儿子的小心眼,武则天知道的。

无非孙子都大了,几个后宫的女子又称职。就是他出了什么事,国家大政也不会落在自己手中了。所以生生到了现在,才搬来大明宫居住。

心中有些气苦。

但往好的一面想一想,为自己改年号,恭祝长寿万年,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再说,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能凑一个热闹。

这些年,儿子为了怕自己寂寞,经常将孙子孙女往大明宫打发,走得近。若是住在一起,自己倒真不会着急了。

道:“行,你看着办吧。”

呷了一口茶,说道:“弘儿,东宫的事,你也要考虑考虑了。”

“母后,也有大臣进谏过,非是儿臣不考虑,几位皇儿除了潞儿外,都未长大成人,心性不稳定。东宫乃国家之未来储君,事关江山社稷大事。儿臣不得不慎重。再过十年吧,那时能看到他们成熟的心性与才能,并且还能看到几位皇孙,这样就能勉强的考察两代人。其实儿臣以前与狄卿说过,二十年后,我就会主动退出来禅让,能保国家权利平稳交接,又能指导几年。国家就能平稳过渡了。或者儿臣若是身体不好,也会提前做安排。母后,你想一想,自从东汉以来,几乎每一代新君即位,都是血雨腥风。甚至象南北朝,正是因为此,国家迅速走向灭亡。为害远胜过陈胜吴广之流。”

武则天不能作声了。

十年前说出这番话,武则天不相信的。可十年后说出这番话,不由得武则天不相信。

李威说道:“那么儿臣回太极宫了。”

“好,你去吧。”

……

七月的青海是美丽的,草长莺飞,麦子半黄。

可因为王勮担任了青海道大总管后,青海发生了一系不好的事。

这件事还要从九年前说起,吐蕃太后没禄氏,经过了一系列“痛苦”的交谈,让李威做出了让步。两国重新和好,争议地区搁置不议,和平相处。唐朝与吐蕃不得向对方无故起兵,另外就是开放商道与盐路。

同时还争来了一个更大的好处,李威将王勮的长孙女收为新和公主,下嫁吐蕃赞普。这件事都没有隐瞒,公开了王氏的身份。太原王家的女子,不是公主,也是公主了。

仅让太原王家嫁女,背后的……无人得知。

唐朝下嫁公主,尽管是假公主,也做得很隆重,陪嫁了大量的布帛、丝绸、茶叶、瓷器,还有经书,金银。就是没有工匠,没禄氏在欢好时讨要,李威都没有同意。再要俺就系裤子。

并且振振有词,怕了你们吐蕃人了。当初文成公主下嫁时,陪嫁了多少工匠,教你们吐蕃人耕种,纺织,冶炼,制作。结果呢,这些工匠给你们吐蕃带来翻天复地的变化后,却成了地位卑贱的工奴,过着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生活。咱不同意,要想你们吐蕃真正过好日子,得真正受我们唐朝节制,而不是眼下这种局面。

让没禄氏无比幽怨。

但此次出使,使没禄氏赢得了巨大的声舆。

王勮付出了牺牲,也赢来了官场飞黄腾达的机会,一路左迁,四年前拜为中书门下三品。

然而他写得,政务却欠却了一些。犯了一个错,让言官看到后,弹劾了。于是贬为青海道大总管。

应当来说,这项任命也没有错的。

两个和议以后,唐朝不断的出击,不是青海南,而是持续的屯兵,或者迁移游牧民,去了海北。屯的田很少,主要是为了放牧的。青海马好,是青海湖四周特殊的天气、地理环境与水土,这才出好马的。放在河东,饲养战马效果打了七折还不止。

反正河西已经成了一片荒芜,吐蕃国内环境很不好,唐朝却在不停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盛。吐蕃人不敢再次侵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