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给青春点个赞-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2002年8月31日
秦圣中学大门口。
刘小溪回来了,他带着病态、愁容、疲倦再一次站在了这个让他留恋、憧憬、恐惧过的地方。一年前他因为头晕之症百般无奈的离开了这里,他在同学们的热情相送中留下了难舍的泪水。梁雨、金宁、杨胜、孙萍包括整天和他对着干的大胖子同桌吴彪他都深深地想念着。在他看来,这些人给过他快乐和自由,让他曾经在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时彻底的放松和忘记过。现在,梁雨走了,吴彪也走了,一缕愁思涌上心头,只能在心底深深地叹息时光短暂,岁月无情。
其实刘小溪并不知道,与梁雨再次相遇时已是十年之后了,而与吴彪之间就此再未相见。
人远走他乡,友谊长存心间。
刘小溪放下手上沉甸甸的背包,找个台阶坐了下来,是的,匆匆一别已是一年时光,他需要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进了这个门一切都又重新回到他身边,友情,希望、梦想,包括那个他日思夜想的人,这些都是他放不下,舍不弃,埋藏在心间最深厚的精神支柱。他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他。
瘦了,黑了,似乎更加的矮了,这个一吹风就得找电线杆子抱的人,在休学后的一年里踩遍了附近几乎所有的医院。只要看到医院,他就兴奋,只要兴奋他就进去。目的只有一个,搞清楚头晕的原因,然而所有的医生给予的回答基本一致————没病(可能商量过)。
经常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但让你一天三顿不吃饭抱着嘴流口水(痛的)试试,不被折腾的砸东西骂爹打娘才怪。偏方不好使,只能看医生,虽说个别医生医术不精,也能开点止痛药吃吃。所谓到手的买卖谁肯错过。
那就好办,没病也得开药,只要吃不死,没准还能瞎猫碰上死耗子歪打正着有点效果。顾客是上帝,病人也是上帝,顾客买商品可以自己挑选,病人不能,医生让你打包你就得打包。顾客可以讨价还价,病人不能,一毛不少,只要不是冥币,照收不误,一点也不含糊。
这家不管用,就吃那家的,反正是碰运气,(俗话叫死马当活马医)。医生很大方,在不用换笔芯的情况下,一股脑儿写了两大张,什么药你不用管,去交钱好了。刘小溪站在收费窗口,等待收费单从电脑里打出来。
“先生,六百四十九。”
收员很客气,声音很柔美,长的也不赖,一句“先生“叫的刘小溪骨头发软,血脉喷张,感觉全身的病痛好了一大半。
先生是不敢当的,掏钱是必须完成的。“先生”的称呼可以不要,钱是不能不给的。
刘小溪冷静下来就彻底孽了,掏出身上所有积蓄只有五百块,他把钱抓在手心里,使劲的揉捏,恨不得用化骨绵掌把它揉碎。
不够!”声音很小,很尴尬,想哭,也想笑。
那只能少拿一盒了!”
刘小溪眼看着那位娇声细语,热情过头的收费员小姐把最大一盒口服液收回去,他恨不得立刻上前制止,然后把头塞进窗口,对着pos(刷卡机)使劲的刷上两下。很遗憾,收费员对他的热情已经过去了,开始温度下降,收了钱连目送刘小溪离开的基本热情都没了,也没有让他稍等片刻,换衣服请他出去吃饭这类举动。
现在刘小溪到手的药除了胶囊就是药丸,平时这类药物当糖吃,开始用开水送服,后来直接就点唾沫就可以下去了。什么东西吃多了就会反感,一反感就恶心,一恶心就想吐,何况是药。
本来刘小溪始终对那盒口服液满怀希望,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被那个叫自己“先生”的死女人没收了。
能怎么办,要么回家拿钱,要么用别的药换,难不成上去揍那收费员一顿不成。
这是法治社会,揍人犯法,揍女人犯贱。
刘小溪是“作家”,作家是文明人,不打人,更不打女人。但心里的怨气还是要出的,不然对不起自己。
刘小溪终于使出了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杀手锏——骂。
注意,不是当着人家面骂,而是心里骂,抱着恨屋及屋的原则,刘小溪不但要照顾她,还要在没有事先通知她家人的情况下招呼他祖宗十八代。
这些药被刘小溪整整齐齐的按照高低大小摆放在桌子上(从不叠被子),想起来就吃两个,哪盒顺眼就吃那盒,不到两个月,五百块钱的药就去了同一个地方——墙外边。
不是他想扔,是心里明白吃了也没用。
那好,西药不行来点国产的——中药。
中医讲究问、闻、切、听。
按照程序走吧。
“什么症状?”
“头晕”。
“多久了?”
“不知道!”
“大概一年了!”刘小溪他爸给回答了这个看似水平极高的问题。
“嗯!”
老中医拿出听诊器,让刘小溪把衣服撩起来,冰凉的听诊器就塞到了他的胸膛。刘小溪天生怕痒,老中医又是反复折腾,搞得刘小溪哈哈大笑,唾沫溅了老先生一脸。
老先生愤怒的抹去脸上的唾沫,重新开始听诊。刘小溪他爸也怒了:“好好呆着。”
刘小溪咬着舌头坚持完成了这个过程。
“怎么样?”刘小溪他爸询问情况。
老中医点点头,不回答,只是让刘小溪伸出右手。
刘小溪清楚这是搭脉,据说中医的最高水准就在于此。所以刘小溪父子俩都会心的笑了。
老中医也笑了。
“这孩子在外打几年工了,和女朋友相处多久了?”
这次该轮到这父子俩纳闷了,什么玩意?越听越糊涂,初中还没念到一半就给你送钱来了,你老人家非但不请客吃饭,还说些地球人听不懂的话。
好了,戏唱完了,该散会了,谁还听你啰嗦。
刘小溪他爸气愤急了,拉着刘小溪就朝门外走,也没说拜拜,后会有期之类的话。
“别急,这里有几副药,是补体虚的,回去熬着喝,每天两次。这孩子身体弱,再被那些西药折腾下去不得了,咱中药没有副作用,就算治不了你的头晕,起码能补补你的身体。”
“来,过来!”
刘小溪走到老中医跟前,老先生抓着刘小溪胳膊原地看了一圈说:“你看看,都瘦成啥样了,孩子正在长身体,不好好调理将来怎么照顾自己,怎么娶老婆供孩子上学?”
老先生医术怎样暂且不论,单这套热情洋溢的推销就让刘小溪父子吃不消。既然老人家这么关心下一代,作为亲生父亲怎能袖手旁观。
买吧,整整一个月的药。
有时间刘小溪他妈熬,没时间刘小溪自己下手,反正已经习惯了,正常流程比记全班同学的名字还熟悉。
道具:砖头若干(高度合适就行),熬药锅,没有,可以在李明家借(基本都是刘小溪本尊在用,差不多是自己的。)引子,红枣五颗,生姜两片,没有可以用一根大葱代替,是辣的就行(不包含辣椒)。
刘小溪本尊被烟熏得一脸黑,清水变成了墨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002章 愤怒的老人
大半年的中西合璧并没有解决刘小溪的根本问题——头晕,还是走到哪睡到哪,不想吃饭,不想走动。看形势刘小溪长此坚持下去有望成为世界上睡觉时间最长的人(可以申请一下吉尼斯),所谓倒头就睡,不问世事,古人想要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古人做不到的事,刘小溪帮忙做到了。
刘小溪坚持下去,所以暂时还不能申请这个纪录。因为一个人的到来,中断了他的梦,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
这人是他的外公,老人依然健朗,在不用任何人帮忙的前提下可以挑着两桶水走两三里路。今天他不是来挑担子量路的,而是来给外孙刘小溪?治病的——懒病(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在他看来宝贝孙子再这么没黑没夜的睡下去就废了。于是在忙完地里活之后终于腾出时间“收拾”这个懒散的外孙。
老人挑担子不用帮忙,揭被子自然伸手敏捷,一拉就开。刘小溪也很敏捷,一拉又重新盖住,像一滩烂泥一样继续睡(装睡)。刘小溪平时最尊重的人就是这位身体硬朗,伸手敏捷的外祖父。以往每次老人家来,刘小溪都会自觉的端水送茶,嘘寒问暖。现在老人专程步行二里路来看他,他却置若罔闻,全把面前这个看着他长大的人当成空气。
“东西,起来!”老人怒了。
刘小溪睡不住了,抱着被子呆呆的坐着。
他抹了抹惺忪的眼睛,惊恐的看着眼前这个人,他认为接下来会是一顿更加持久的训斥。
然而他错了,他没有看到威严,没有听到斥责,却惊奇的发现这个人正在用关爱的目光打量着他。
刘小溪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
“太阳照屁股上了,睡几点的觉,不觉的热吗?你出去看看人家都在地里忙活,你说你,家里不指望你上地干活,你就不知道出去走走,一天到晚就这么睡。”
“头晕!”刘小溪习惯性的摸摸脑门。
老人从箱子上拿过外孙的衣服一边让他穿,一边说:“哪个人有事没事就睡觉,好人都能睡成病人。外面天气这么好,出去晒晒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这都要开学了,你这种状态去了怎么学习,还不三天两头被先生骂?”
刘小溪忽然停止了穿衣服的动作,抱着裤子不动了。
“休学一年,课程早就落下了,去了也是混日子。”刘小溪低声说。
“胡说!”老人皱眉怒道。
刘小溪吓了一跳。
“人家读他的初三,你还是读你的初二,去年没有学好,今年去了好好读,不要老写什么文章,你不累啊?我给孙晓燕打过招呼了,你下课就去她房子,让她给你每天冲一个鸡蛋喝。另外,我也给你爸妈说过了,每周多给几块钱生活费。”
几块钱?生活费?
刘小溪从心里乐了,他知道啃馒头的时光就要到此结束了。但他却万万想不到,几块钱这个数字范围太广。
他尊重外祖父,所以他听他的话,起来了。
外祖父因为他听话,所以嘉奖了他——拉粪!
在外祖父家回来,刘小溪只感到这是受罪,全身像散了架一样,实在不知道是在锻炼自己,还是在折腾自己。
对于一年多都没有下地劳动的刘小溪而言,这种体力活实在吃不消。
还是老本行舒服(睡觉),除了外祖父,天王老子也别想把他叫醒,外祖父他老人家不可能天天来揭自己被子。
时光总是匆忙的,睡觉总是短暂的。因为明天就要开学了!
晚上刘小溪他妈已经准备好了上学该带的东西,让刘小溪清点一下,看有没有遗忘什么。刘小溪象征性的过了一遍,他此刻最在乎的不是这些东西,却是前段时间外祖父许诺给他的几块钱。老妈没有提,刘小溪也不好开口,多半明天早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天一大早,老妈说:“还不走,我看路上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刘小溪还是站着不动。
他妈就觉得奇怪了,好像该拿得都装在袋子里了,包括馒头和西药。
“钱呢,你们不给钱,让我去看戏啊?”
刘小溪有一点火了,他妈估计是忘记了,抱歉的笑了笑回屋拿了一叠钱出来,笑着说:“这事你还记得挺牢的,给,一百八,数数!”
刘小溪点了点,正好一百八,一毛多余都没有。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大声喝道:“不寄车子了,不零花了?”
“嚷嚷,给你两块钱!”
刘小溪接过钱忽然笑了:“以前两块,现在还两块?”
“你背着馒头,就寄个自行车,又不买别的,这还不够?”
“我外爷说让你给我加钱,你。。。”刘小溪无语了。
“给,给,买菜钱。”
刘小溪接过整理的整整齐齐的一叠纸币,不是五毛,就是一毛,两毛,零零散散综合在一起三块多,加上开始给的两块,一共五块四毛整。
虽然抢了老妈的买菜钱,心里不爽,但很快就被自己的各种理由给平复了。
钱到手就得走,再赖着就是找抽。
老爸出去打工了,驴蛋他爸不可能把你当回事。这次一个人上路,念了一年还不懂整个交钱流程,还不如回家继续睡觉。
寄车子从原来的每周两毛钱涨到了三毛,不要紧,这次升级为款爷,小小的三毛钱不再话下。交完这个钱还有五块一毛钱,就单买辣子条就可以买51根,超级牛逼。按照每顿饭一根算,一天两餐(那时一天两顿饭),二五一十,还会余下大把的钱。
说是用来补助生活就是补助生活,坚决不在学习装备上浪费一毛。圆珠笔坏了,不要紧,笔筒扔掉,买根笔芯凑合;橡皮没了,不要紧,吐口唾液解决;练习本没了,也难不住,书后面的空白处可以将就。剩下的钱干什么,当然是补充能量,每顿五毛钱的饸饹,五毛钱的豆腐脑都是美味。
送学生的人走的差不多了,刘小溪起身,提着背包(里面是馒头和药)慢腾腾的走进大门。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003章 又是二班
现在,刘小溪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交学费,也不是找宿舍,而是去榜单上找自己分配的班级。因为学校的情况是这样的:初一,分为四个班级,初二三个班级,初三三个班级;初一升初二是要重新调配班级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初一这帮学生实在太过优秀,没等到升上初二的通知就自己毕业了(辍学)?。学校也不管,反正不走完就行;家长也不管,不念拉倒,不是老子不供你,是你自己要跑路。
很遗憾,刘小溪将两边墙上的黄纸看了好几遍,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名字,只看到自己的两个表妹和一个堂妹的名字?。
中院那株雪松似乎更加高大,更加茂盛了,树上的麻雀也叫得更加热闹了。雪松右侧第一个教室是他熟悉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那群和他患难与共,悲喜相融的人。休学的一年里,他偶尔也会跟着村里的同学们来学校,和他们东拉西扯,询问他们的学习;他们追问他的健康。但最多的还是托人带信,他相信他们会看到他的挚诚,会懂得珍惜这份友情。事实的确如此,即便是在一个期末快要结束的备考日子里,只要有刘小溪的信,董国华总会站在台上打断大家的思路,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念完几千字的信。尽管很忙,但大多数人总会抽出时间回信,这让刘小溪在面对痛苦的一年中感到了持续的温暖和力量。
他匆匆的走到教室门口,发现空间变窄了,桌椅换成了二层床架,几个人正在抢占自己的位置。刘小溪纳闷了,但他很快明白,这个暑假期间学校重新规划了一切。他找到自己的村党(一个村的)李磊(外号三石)?,在他口中才弄明白了前因后果。
学校盖好已经四年?,但由于存在安全隐患校方一直没有批准师生入住。但由于学生越来越多,教室勉强凑合,住宿就成了最严重的问题。去年刘小溪在的时候受了一年多的罪,男生没有宿舍,只能睡教室,教室床少人多,很多人就自发拼凑桌椅将就,春夏秋冬动作一致。一大早男生没起床,就被无情的踹门声惊醒,然后是谩骂、挑逗。女生太威猛,男生太羞涩。估计是学校考虑到男生们的曝光率太高,所以向上级汇报了学校的特殊情况。接着是一帮调查教学楼安全隐患的专家下来勘察具体情况,最后告诉校方,没事,三五年之内不会坍塌。学校放心了,请领导吃了饭,热情的送走了。原先瓦房里的教室就被安排成为男生宿舍。
榜上无名的刘小溪只能去找孙老师,休学的手续当初是她帮忙办理的,现在回来了,也得问问她把自己放到哪里去。对于刘小溪而言,安排在哪个班都一个样,都要重新开始,更何况这些人他不认识,也压根就不想认识。
“初二二班。”?孙老师说。
“班主任是谁?”刘小溪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