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平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次是在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下。渭河涨水了,几里宽的扇面,洋洋洒洒地从家门前流过。高大眯着眼睛,朝河里看了看,河心一鼓一鼓的,高大说:水还要涨。如果这河心是塌的,水就要退了;如果河心是鼓的,它还得涨。正在自言自语中,高大的眼睛突然亮起来,脸上平日松弛了的那些皱纹,也一下子突然伸展,放出光来。他看见一只羊鹿子,正在河的对岸喝水。高大将枪斜过来,或者说,将身子拧过来,脖子一偏,瞄了很久,然后放了一枪。“河水有吸引力,因之乎,这枪要稍微抬高一点!”他对我说。我看见,在与我说话的当儿,那只羊鹿子已经中枪,平展展地躺在对岸的河滩上了。
  自从高发生老汉在那个大雾弥天的早晨,推着一辆独轮车,率领一家老少去了黄龙山以后,高村平原的这一片天空,便由高大支撑着。
  高大有过一次当壮丁的经历。国民党征兵,要到山西中条山去打日本人,三丁抽一,结果抽到了高大的身上。高大的好枪法,大约就是那时候练的。中条山大战,将日本人堵在了黄河那边的山西境内,不过关中平原三万子弟兵,也损失惨重。后来有一支,被日本人逼到了黄河边,于是八百关中子弟兵,投河身亡。这就是有名的“八百壮士投江”,拍成过电影的。不过八百人中,侥幸地活下来了几个,高大就是一个。他自小渭河边长大,会水。
  逃回来的高大在媳妇炕上睡了三天。三天头上,扛一杆钢枪走出门。这样不久,他便成了这一带有名的刀客。城里人发一声喊,说“西北乡”造反了。这西北乡说的就是高村以及周围这一块平原。渭河在这里转了个“几”字形的大弯子,令这里成了一个死角。背地方,人来得少,适合起事。
  高大肩一杆快枪的刀客形象,大约至今还在那些老年人的记忆中留存着。他在高村这个大家族中,排行老五,所以人称“五阎王”。高大做过什么厉害事吗?好像做过。当壮丁回来后,听说一个邻村人对他媳妇动手动脚,于是约这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走着,他说,你先走,我到苞谷地里方便一下。而后从苞谷地里,斜插过去,赶到那人前面,一拧身子,只听一声枪响,那人脑袋开了花。
  这桩事是一桩悬案。它到底是人们的猜测,还是实有其事,谁也搞不清楚。高大在世的时候,我几次想问他,都觉得不好启齿。顾兰子那时候在黄龙山,她当然也不知道这事。不过她说,有一天夜里,高大铁青着脸,闯进了门,结果被高发生罚着在地上跪了一夜。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她不知道。她的耳朵里只逮住了一句话,高大说:我不欺侮人,人家就要欺侮我。这句话和这件事情有关吗?顾兰子说她不敢断定。
  那事也许将永远成为这个家族的一桩秘密。
  不过五阎王的恶名,却从此是出去了。这一块地面上,谁家晚上小孩哭,叫一声“五阎王来了”,小孩立即噤声。
  五阎王高大站在渭河边二道崖上,肩着一杆快枪,目睹李先念将军的渡船渐行渐远。这块地面叫胡家滩,距高村五六里地,算是河的上游。
  有凶神恶煞的高大站在那里,人们知道有事,但不知道是什么事。李先念将军就这样过了渭河,他要去延安,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他走了,但是给渭河边的刀客高大留下了后来的故事。
  这故事我们在下面说。
  

第十八章 高大媳妇之死(1)
高大媳妇的死,是这个渭河人家的一个重要的事情,一个永远的伤疤,一个人老几辈都没有释怀的仇恨。高大在寿终正寝,八十高龄后就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仍然牵挂着这件事。“韩大麻子,他怎么是地下党呢?他怎么也被评成烈士呢?他是国民党保安团长!他带人打死了我老婆!如今这世事咋成这样了!这一口气就是咽不下去!”高大在死之前,还这样喋喋不休,死了后也不合眼。
  李先念将军过渭河,一件青布长衫,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大约是走了好些天后,国民党方面才知道了这件事。一层一层地追究下来,后来追究到了地方。地方上要找李先念,李先念早就到了延安,所以能够抓住的,便是那个肩一杆快枪、以一种优雅的姿势站在渭河二道崖子上的高大。
  “高大这狗日的,不但是刀客,还是共产党!”国民党保安团韩团长说。
  这样,正像民间传说的那样,在平原上一个天麻糊明的早晨,韩团长带了县保安团,包围了高大的家。锣当当当地敲起来,狗叫声响成一片,枪子儿呜儿呜儿地在空中飞着。保安团来抓高大,来起高大的那杆快枪。
  高家的院子,是一个五间庄子,东边盖满了房,西边还是空地。在高老太爷发家致富的设想中,西边这些空地有一天也会被盖满的。但是现在,西边的空地上长着一棵枣树,地面上长满了一种叫洋姜的植物。
  庄子的前面是大路,庄子的东边是密密匝匝的庄稼地,青纱帐接天接地,一望无边。
  民间的说法,当韩团长用枪托使劲地磕击大门的时候,惊醒的高大从炕上爬起,一猫腰溜下炕,见大门已经被堵死,墙头上也站满了人,于是没有出屋门,而是就势钻进了炕洞里。
  中国北方农村,那住人的上房,通常会有一面大炕。民间谜语:“一头老牛没脖项,有多没少都驮上。”说的就是这种大炕。北方人冬天的一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这炕上度过,连吃饭也围着炕桌。这炕有一个大得可以钻进去人的炕洞门。炕洞门所以大,是因为烧炕时,要往进填苞谷秆、棉花秆,甚至填一些树枝、树根之类。
  炕洞里面是空的,然后在靠山墙的地方,会有一个用土坯砌成的烟囱,直通到房顶上去。那烟囱也可能大,也可能小,不过一直要通到房顶上去,高出屋顶半人,然后用砖头叠成花墙,半封住,半透气。
  那时候高大还年轻,身手也好,虽然谈不上飞檐走壁这类绝技,但能舒展身子,从烟囱里钻出来,上了屋顶。上到屋顶以后,在这一片房屋中,几个虎跳,到了墙头。溜下墙头,就是白茫茫、莽苍苍的平原上的青纱帐了。
  所以村上的人们,在谈论这个传奇人物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推断是高大金蝉脱壳,钻了烟囱。
  但是还有一种更趋于浪漫的说法,认为高大这么一个要强的角色,他是不屑于钻烟囱的。他是效仿黄龙山土匪的办法,先引燃了火药,火药腾起一道白光,十步之内谁也看不见谁。只要不穿衣服,皮肤是肉色的,于这白光中就像个隐身人似的。所以这五阎王高大,是先点燃了火药,然后在一片炫人眼目的白光中,开了上房门,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逾墙而逃。反正高大躺在炕上的时候,衣服也没穿多少,所以在这白光中,索性脱个精光。这样迎面走来,谁也看不见他。
  关于高大的逃走,在这两种说法之外,还有第三种说法。这第三种说法是说高大当时压根就不在家,而是地下党正在距这里二里地的一个叫西壕里的地方召开会议。他听到了枪声,也听到了高村地面的嘈嘈声,以高大的心性,他立马就会回到村子,来承担事情的,但是,他是地下党,有组织管束着的,身子不自由,不能行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八章 高大媳妇之死(2)
三种说法中,大约以第三种为正说。因为这是我听高大留在这世界上的一条根,我的亲爱的堂哥英说的。他是当事人之一,他经历了高大媳妇之死这个事的全过程。
  但是同时也应该允许民间那些浪漫说法的存在,因为那些说法更适宜于人们理想中的高大。
  高大的媳妇,正像村里人凭记忆所说的那样,是个粗手大脚的关中女人。盆子一样的一张大脸,碌碡腰,墩墩屁股。这是典型的关中女人的形象。人们说,关中地面,连畔种地的村子,互相结亲,有些还是亲戚套亲戚,这样几千年下来,女人缺了灵性,就长成这粗手大脚的拙笨模样了。
  高大媳妇在炕上躺着,身子不是身子,腿不是腿,瘫成了一摊泥。韩团长用枪顶着脑门,问她男人到哪里去了,她舌头像硬了一样,嘴像撬了一样,说不出话。不是她不说话,是说不出。乡间女人,平日只知道生男生女,只知道像个哑巴牲口一样在地里劳动,哪见过今天这阵势。
  见高大媳妇不说话,韩团长于是挥挥手。兵们开始在屋里找,在院子里搜。掘地三尺,细细寻找。旮旯都找遍了,院子都挖成井了,连个人毛都没有。韩团长觉得上房屋这个炕洞口很可疑,于是令一个新兵钻进去看个究竟。新兵很害怕,他先用刺刀对着炕洞口捅了好一阵,一惊一炸的。见里面没有动静,才壮着胆子钻进去。钻进去后,用手摸了一阵,啥也没有,于是钻出来复命。炕洞里满是灰,这新兵的鼻子脸儿,抹得五抹六道的。
  “这狗日的长了翅膀了!他能跑到哪里去呢?”韩团长说。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韩团长决定把高大媳妇从被窝里拉出来,吊到大门口那棵老槐树上去拷问。第一,要她说出自个儿男人藏到哪里去了。第二,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起”枪,没有快枪,就不是高大了。他想得到那支枪,况且,高大是个逃兵,这枪本来就是队伍里的。第三,即使这两样目的都达不到,他想敲山震虎,放一个人样子在这官道上,杀杀西北乡的威风。
  高大媳妇胡乱地穿上了衣服,被国民党兵拖着,拉到了大门处的老槐树底下,先绑了,然后吊起。高大那时候膝下已经有一儿一女了,两个孩子,一人抱住娘的一条腿不丢。韩团长恼怒,先一脚,把男孩踢进高家门口的沤粪池里,复一脚,把女孩踢到官道对面,也就是高家对门那户人家的沤粪池里。
  绑人这件事很简单。不通这一行,你觉得它很难,通了,倒是个很顺溜的事。只见一个兵爷,从高家上房的墙壁上,找来一领火绳子。将这火绳子绽开,拿在手里,用胳膊肘子当量绳的尺子,等呀等,等到两头一般齐了,然后挑了个绳子的最中间部分,两手一提,将绳子从背后越过头,搭在高大媳妇的脖子上。
  捆人的兵爷是站在高大媳妇身后的。绳子搭上去以后,拽住分成两股的绳子,顺着高大媳妇的两个胳膊,一圈一圈地缠下来。缠到手腕那个位置的时候,兵爷伸出膝盖,往高大媳妇的腰眼上一顶。这样高大媳妇就像一只蚂蚱一样,头快要挨住地面,身子则佝偻成了一张弓。
  那绳头儿一直在兵爷的手里攥着。见高家媳妇弯成一张弓了,兵们的膝盖继续用力,然后一边用火绳子,将高大媳妇的两只手,像捆羊蹄子一样勒在一起,挽上一个死疙瘩。
  说书人把这种勒法叫“反剪双手”。在双手被反剪以后,还要尽量地把那两个已经团在一起的胳膊往上抬。兵们现在头上冒着汗珠,膝盖用力顶一下,高大媳妇的胳膊就会往上抬一下。旁边的兵爷们“一二三”地喊着口号加油。直到最后,高大媳妇的胳膊嘎巴嘎巴一阵响,已经抬到快到脖子那个位置了,兵们于是停止了用力,将绳头再穿过最初勒在脖子上的那个环儿,然后绑成一个死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八章 高大媳妇之死(3)
“这叫小绑!”满头大汗的兵们说。
  韩团长睃视了一眼周围黑压压的围观的人群,补充了一句:“还有一种绑法,叫‘大绑’,或者叫‘五花大绑’,下一次西北乡的人,谁再犯了王法,用它治!”
  韩团长的话,说得周围围观的老百姓,人人面面相觑,人群不由得一阵后退。这一阵后退,场子空了点,恰好给这把高大媳妇往树上吊,腾了场子。
  火绳子将人拴牢了,下一步就是往老槐树上吊。
  火绳子拴完人以后,还剩长长的一截。这一截,正是用来吊人的。只见韩团长亲自上手,给绳头上绑了块半截砖,然后一扬手,将这半截砖头往树股上一撂,这绳子就搭在老槐树的一枝树股上了。韩团长蹦两下,抓住这从树股另一头垂下来的砖头,几个兵们见了,过来帮手。
  几个兵们抓住绳头,士兵们齐声叫道:“一、二、三……起!”于是高大媳妇,就双脚离地,蹿两下,身子被吊到半空中了。
  高大媳妇杀猪般的号叫起来。
  韩团长先抽出武装带,朝高大媳妇抽了几下,算是率先示范。抽完了,把皮带搭在肩膀上,到官道旁边一个临时支起的茶摊上喝茶。区有区公所,乡有乡长,村有村长,一保一甲,也都有保长甲长,因此这茶水侍候,保安团走到哪里,都是会有的。
  士兵们现在开始抽打高大媳妇。有武装带的,卸下武装带。没有武装带的,从谁家墙上找来个抽牛的鞭子。还有人懒得动,就近在榆树上掰个树条子。大家噼噼啪啪,劈头盖脸,朝树上吊的这个人打去,权当是占便宜。打一阵,问一阵话,然后再到茶摊前喝杯茶,歇歇手,缓过劲儿再打。
  高大媳妇嘴里胡呜啦着,人在哪里,枪在哪里,她确实是说不清,还是知道,只是不说,这些没有人能说清。你不说就打。于是又一轮武装带、牛鞭子、榆树条抽了过去。
  这是打牛的打法。三个人站成个圈,你往哪边躲都躲不过去,哪边都是正面。高大媳妇在树上吊着,吊死鬼一样地拧圈圈,她的脸不管转向哪一边,都逃脱不了一个打。只一会儿工夫,那张盆盆大脸,肿得更大了,墩墩屁股也比以前更圆了。
  韩团长坐在茶摊上,嘴里品着老胡叶子,眼睛和耳朵却没有闲着。他在听四周青纱林的嗖嗖响动。他明白,快枪高大无论刚才在屋子里没有,这一阵子,他肯定就在四周的庄稼地里猫着。韩团长在心里说,快枪高大,你要是条汉子,看见你老婆这样遭人打,你该显显身子才对!
  韩团长这是想引高大出来。扑了个空,没得到人,也没得到枪,他有些于心不甘。其实这老槐树上吊打高大老婆,只是一场戏,这戏是给高大看的!高大如果稍有些恻隐之心,稍有点血性,他该出来理这事的。
  但是高大始终没有出现。韩团长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四周一望无际的苞谷地,铺天盖地,深不可测,耳朵里听到的,也只有那嗖嗖的风声,贼风顺着渭河的河道刮来,从苞谷花子上一掠而过,发出一阵嗖嗖嗖嗖令人惊悸的声音。
  韩团长一直没有等到高大的出现。老胡叶子是世界上最浓最酽的茶,如今用一种叫挎子的器皿煮了,喝起来更浓更酽。这是平原上人们喝的茶。韩团长喝了个肚儿圆,肚子里也呼呼啦啦,这是茶在克食。茶一克食,肚子就饿了,接着,地方上又为他以及保安团弟兄们准备了简单的午餐。午餐有酒。成命在身,韩团长只是酒水沾了沾牙,就把杯子放下了。放下杯子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该走了,这场戏该结束了。
  快枪高大拿得稳,棋高一着,始终没有出现。这阵子,倒是韩团长有点心虚。说不定,快枪高大此刻正在哪根苞谷棵子下面站着,枪口瞄着自己,准备打黑枪哩!反正今天这一番闹腾,也算是给上峰有个交代了。见好就收吧!开拔!
  国民党保安团把高大媳妇在老槐树上吊了一上午,打了一上午,还是问不出个张道李胡子来。后来也就泄气了。丢下几句吓人的话,说以后还要来,不抓住个快枪高大,誓不罢休。说完以后,吹哨子列队,顺着官道,一溜烟地往东南方向走了。
  高大媳妇还被吊在树上。她已经昏死过去。兵爷们开始打她的时候,她还呻唤着,打到后来,她就不吱声了,像个粮食口袋一样,任你打,只鼻子嘴里,向外吐白沫。白沫吐完了,又吐黑血。
  国民党兵走了很久,村上围观的人才敢过来。大槐树下解下高大媳妇。这时的她,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一双儿女,一人抱着她一条腿,号啕大哭。
  高大媳妇是在天麻糊黑的时候走的。老百姓把这叫“喝汤时分”。也就是说,是晚饭时分。死时她一手牵一个儿女,恋恋不舍,眼睛努力地向屋外瞅着,但是高大并没有出现。
  这个苦命的女人走完了一生。她嫁到渭河畔这户人家以后,大约没有过过一天的安生日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高大媳妇死了。一口薄棺,高大将媳妇葬到了官道旁边,一个三岔路口。然后手拖一双儿女,前往黄龙山,将这两个累赘给高发生老汉留下,然后肩扛快枪,重新回到关中地面,去寻韩团长复仇。从此,红了眼睛的高大,集刀客与地下党于一身的高大,更是成了个天不收地不管的角色。
  凶死的人是不能进祖坟的,这是规矩。怕那血光之灾会惊扰了地下安睡着的老先人们,还怕这血光之灾会给活着的人带来晦气。所以高大媳妇没有进祖坟,她埋在了村东头一条斜斜路上。
  那坟很快就没有了。后来,只有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她的一双儿女会踩着麦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