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李欣频的变局创意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5年前在印度奥修社区学的“动态静心”“工作静心”,此时就派上用场了。
  记得2009年10月在日月潭外景主持旅游卫视,坐在涵碧楼古船舫上享用早餐,但旁边接连不断的游轮、游艇不定时地飆过,激起的浪总把小船上的杯盘晃得七零八落,不仅一点都不优雅,更狼狈的是还开始晕船了起来。那位掌桨的大哥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尤深:“只要把眼光放在远方不动的山顶上,就不会感到摇晃这么厉害”,的确,只要我把目光放在远处那不动的高点,眼前身体所感受到的混乱与晃动,就不再分散我的注意力、影响我的心绪。
  此外,我经常想象自己是苏菲旋转舞者,身体在高速转动,但内在却能维持静定不动,不被外在高速物换星移的视线弄得晕头转向,转多久转多快都行,神情依然宁静喜悦……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在专业的苏菲舞课上练习,你会找到“动中不动”的智慧与方法。
  晚上就寝时,有时会观想自己回到喜马拉雅山的独修洞窟里(可以参看《雪洞》书中描述),外在风雪尘世已在洞外与我无涉;有时也会观想自己像小王子,回到另一个飘浮的小星球上,回到纯净的太空光带中,望着自己星球上的奇特星空安眠。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尽可能地多睡、多晒太阳、多在月光星空下漫步,尽可能地从身不由己的时间巨轮中,光复片刻浩瀚的大宁静。
  

俄罗斯平衡木的动能,马戏团员玩出目不暇接的惊喜
这次利用在北大教创意课的机会,重温一段《杂耍与疯狂》中马戏团员利用俄罗斯平衡木高空跳跃的表演:两个团员齐力晃动平衡木,让舞者弹飞到高空,然后在落下的瞬间踩稳在还在摇晃、且只有一只脚掌宽的平衡木上。舞者说她全然信任助手们,所以她很自在愉悦地在变动的水平线上,即刻找到新的落脚点与起飞点──这些画面深深触动着我,我假想自己是那位舞者,我该如何在高空中精准感知落点与落时在哪?如何信任并掌握两个助手(地球)的节奏?如何以一只脚的宽度,前后站稳在一支变速的窄木上、然后立即以“当下”的弹力高飞?在这样快速的变局中,我如何瞬间找到立足点,利用低谷的弹力瞬间飞高,然后安全落下?
  同样的,在太阳马戏团的表演中,闭眼的舞者从这三人叠罗汉的顶端,后空翻到几公尺远的四人叠罗汉之上,一样可以让我们思考,该如何从此岸瞬间翻转到未知彼岸的更高山头?马戏团员在空中丢接玩转七到十颗球,教会我们如何在杂沓而来的事物中,掌握好完成的顺序与节奏?如果从“接受变动”升华到“享受变动”,越剧烈的变局对这些人而言,越是千载难逢的好时代!
  

轻装攻顶,享受变动
奥修在《奥秘之书》提到“透过改变,耗尽改变;去经验改变,成为那个改变,不要跟它抗争,跟着它走;借着离开每一样改变的东西,你将会进入你自己,进入那个不变的中心。”
  于是我短期出差的心境,就有了重大的调整,原本密集劳顿的飞行与移居,就转变成了短期度假的心情:享受不同地方美食、不同房间大床、不同浴缸中的放松愉悦,享受驿马星动。此外,我开始调整行李的规格与重量,四次短期旅行中,从原本的25公斤逐次缩减到8公斤,将来目标是3公斤,因为在高速变动中,包袱越轻越少,行动力与可变性就越大。我喜欢《攻顶》书中的一段描述:“我现在住在一幢9000平方英尺的屋子里,里头摆满很多东西,可是当你登山时,你的生活所需却被压缩成一只重量仅50磅的背包,如果你能把生活精简到这么基本的程度,其实也不算重了。”
  旅行与登山,让我们在打包行李时,有机会审视哪些东西是生存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每次在打包行李时才发现,自己重复拥有的东西过多,光行李箱就有8个,大衣10多件,长靴就近10双,但经常会用到的其实就那么几样,其他的都只是白占空间而已。在过去有3年的时间,每年会到印度的禅修中心闭关,每人只分配到一张单人床,一个小铁柜(大约是火车站寄物柜般的大小),一张约笔记型电脑大小的木桌,洗澡则在只容转身的隔间里,得用智慧在狭小的空间中摆放洗漱沐浴用品、脏的衣服、干净的衣服与毛巾……就在这样没电脑、没电视、没电话的空间中活21天,我称之为“没头没脑没身份”的解放时光。结束闭关后,对照之下才发现:自己家里放了一大堆不那么必要的东西,让空间变得繁复而拥挤不堪,于是了悟生活越简单,束缚你的物件越少,心就越空旷无忧,就像在平衡木上跳跃的舞者,如果包袱过重,就无法轻盈快速地掌握变奏;想要攻顶,包袱越轻越能保有体力登高;太空梭也是必须分段舍弃燃料舱才能远行;就像“飞鱼” 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以低阻力的鲨鱼装,来突破人类在水中的游速极限──在惊涛骇浪的海面上,可随波起舞的小船,比变动性低的巨船来得更易生存,如果有机会尝试海上冲浪或水上摩托车,就能体验从“接受变动”到“享受变动”的过程。
  《解读地球生命密码》提到:“没有一块大陆不被所发生的一切所触及,没有一个人不被移动,你们之中只有少数人不必迁移,因为基本上你们都会在某个点上重新自我定位……你们第一次搬家,雇用了一辆卡车,塞满所有的家当,尽其所能地留下所有东西,然后才上路。第二次,你们可能有时间打包一辆自用车的东西才上路。再来,你们可能只会带着所有肩上背负得起的东西,徒步离开。最后一次搬家时,你们可能只会带走手上所拿的东西”。
  近期,我身边不少朋友或因为工作、或因为伴侣关系发生变化需要搬家。搬家时,无论是越换越大还是越换越小,我们都会在打包时重新审视身边的物品,反思自己为何对这些东西起欲望,然后跟自己生命发生了怎样的连结,之后的生活还需要这些东西吗?如果不需要可以转送给需要的人,每一次搬家,让自己尽量转送出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以后不再购买类似的东西或者可以买从旧物回收改装的家具,让生活越简单越好──想要走得远、登得高,包袱越轻越好,就像《宝瓶同谋》说的“你需要的越少,你就越自由”。我们也可以从旅行开始练习,如果最近旅行你可以试着只带15样东西看能不能撑过5天,下次只带10样过10天,再下次只带5样过15天,这个练习的极致是:什么都不带地去野地求生!
  

向贫民学习孑然一身的最低生存需求
正因为我们在变动中,包袱越少越好,而且巨变通常来得又大又急,随时都要有孑然一身的准备。海地大地震一夕之间让超过30万人没了生命,近百万人失去财产与住所,幸存者都是2010年第一批生命勇士,率先经验“无常”与“失去”的大课题,而这课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不必等灾难发生后才开始学习“放下”。只要每晚睡觉前利用5~10分钟静思,想象自己身外的人事物一一幻灭消失,只剩下自己这副躯体时,灵魂里还剩下什么?太多人的自我成就,建构在虚幻的外在物质上——拼命赚钱只为了买豪宅名车,如果一夕之间没了,就顿失活下去的依靠与力量,仿佛自己是为车子房子美食金钱而活,彻彻底底成了钱奴。
  我在看极度贫穷的影片时,会把自己置身在那种极端的状态下,假想自己在街上觅食、寻求避雨栖身之处的种种细节与心境。电影《贫民百万富翁》《背马鞍的男孩》片中的孩子,都是在极度贫穷的残酷环境下自求生存。而现实世界中,根据2009年6月22日新华网转述埃菲社报导:“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世界饥民总数已达亿,等于这个世界上每6个人中有1人在挨饿”,《60亿人的幸福互助会》书中也提到:“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美元”,但我们在许多繁荣大城市的餐厅,看到大快朵颐的饕客,以及过量的食物剩在餐桌上形成浪费,一堆人忙着把自己吃撑了然后再花钱减肥──如果有机会到印度贫民窟、或是非洲贫困地区,那里的孩子真的是靠捡食垃圾为生、与流浪狗争食,之前我到印度、非洲旅行时,亲眼目睹到这种真实惨状,至今都不能从脑海中消失。
  如果不点过多的餐,适量的饮食对健康也好,但太多人暴饮暴食是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结果过胖之后,身心状况更糟。所以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观察并记录自己的饮食,看自己老爱过量吃什么样的食物?如果嗜好甜食,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自己内在爱的幸福感不够?如果喜食过辣、过咸的食物,是否感到郁闷需要刺激来大发泄、大提神?如果嗜酒嗜烟,是否最近有想要麻痹痛苦的需求?过油或高胆固醇的食物,是否象征着自己最近能量不足,需要调适与休息?总之,先调整内在,健康的心灵自然会选择健康且适量的饮食,不仅不会浪费粮食,省下的餐费与减肥费还可以捐给贫民灾民,让他们有机会吃饱,这个世界就会更平衡,你受到的反扑也会减少。
  想知道你有没有安全感?打开你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囤积过量的食物,就表示需要重新调整安全感不足的心态,只要让不安的焦虑减少了,就不会购买过多的东西造成浪费。所谓“放下”,最基本的就是去掉那些过度的欲求,先滋润、满足自己的内在,对外在的事物,包括对别人,就不会无意识地索求无度。
  如果可以,每周至少安排1天时间,把当日的支出控制在1美金(合人民币元)之内,体验一下1天只有1美金的状态是什么。*国家的斋戒月是很好的制度,全球穆斯林在这个月的白天禁食,体验饥民的痛苦,进而去慷慨分享与布施给需要的人。
  我每次在打扫房子时,会想象自己是个幸运继承此屋的流浪汉,本来自己一无所有,现在突然有了房子、有床、有水、有电、有食物、有书、有音乐。。。。。。生命从零瞬间一直加总上去,于是每次打扫完房子,就有满满的幸福感。但到晚上睡觉前,还是必须再度放掉所拥有的外在事物:财物、名声、身体……一切只要死亡带不走的都放掉,轻松无碍地入眠。
  若当我白天又掉进追求目标的无明状态时,会观想西藏喇嘛们花几天几夜,以七彩细沙精雕坛城,然后瞬间毁抹殆尽,飞洒进河里的画面──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再怎样灿烂夺目、金碧辉煌,最终也是瞬间火化成灰,回归天地。
  放弃“安土重迁、死守家园”的旧观念,越早学会放下,届时真正面对灾难或是死亡时,就越能轻盈地跳换到新的能量状态。我建议把电影《2012》当成是模拟剧,亲身体验: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巨变,该怎样稳定情绪、判断形势、救己救人、或是安然地接受死亡?
  眼前越来越多的崩解实例,小到个人的观念、工作、财富、关系、健康、对偶像的崇拜,大到一个金融银行、保险集团、医疗体系,将来甚至于教育制度、国家(小岛国因海平面上升而沉没、或是有些国家因金融泡沫、财务黑洞而瞬间宣告破产),都有可能会在我们料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崩毁。如果我们不是自主地学会放下,将来老天也一定会安排“让我们不得不放下”的事件,最后就是死亡:舍下自己的身体、家人、财富……让每个人在离开这所地球学校之刻,最终都能学会放下一切。所以我们就敞开心胸允许一切的崩解,接受一切如梦幻泡影般地全部消失,崩解消失之后,一切得以再生重生,毁不去的爱与经验都是最珍贵的。
  城市越文明,人离大自然越远,于是就更难在变动的地球上生存。试想如果海地大地震发生在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台北这样的大城市,那些过惯富裕生活的都市人,能在无屋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活多久?所以越接近原始自然,活在越简单的状态,适应力与生存力也会越高。
  

Give “Up”,不是放弃,是交托
在过去,我一直是非常努力的人,但经常还是会遇到“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困境,我从一开始“不放弃、愚公移山地钻牛角尖”,到“绕路加速到达目的地”,到后来学会“待在原地欣赏风景,甚至惊觉自己在寻觅的宝藏,原来就是眼前的这块:以为是障碍物后来发现是矿物的巨石。这就正如电影《心灵印记》片尾的那几句话:“我跨越七大海洋、攀越七大高山、走过所有河谷,等我回到家时却惊异地发现,全世界就在我家的花园里,那一小片叶子的露珠里。”
  所以不要莽撞地向外冲、向外闯,先看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中,有没有你想要运用的资源,然后再行动,这就是为何在变动局势之下,想比做更重要,因为之前提过,如果在不对的地方努力,一样是没有收获的。
  我花了20年学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Give“Up”,表面意思是“投降”“放弃”,但积极意义却是“交付给高层”,每当我遇到努力也没用的情况时(比如与价值观差距很大的人沟通,或是等一个申请案的结果),我就直接Give “Up”,假想我写了一张交托单,丢进一个通天邮筒,然后转身专心做我当下该做的事,不再花脑力去烦心,于是我跟上天分工把事情完成──我尽人事,他行天命。《当生命陷落时》这本书提到:“藏文有个字‘ye tang che’,ye的意思是”全部的,完全的“,tang che的意思是”耗尽“,所以ye tang che就是精疲力竭、受够了、放弃要做得更好、到更好地方的努力,所以就放松了,安住当下,看到自己的实相”。所以当我们面临力所不及之时,要有Give “Up” 的智慧与勇气,然后离开,继续往前走。
  

向量子物理学探索“绝对零点”,在金刚经中体验“无余涅槃”
《宝瓶同谋》说:“进化不是逐渐添加东西,进化涉及真正的转变,涉及基本结构的重组。如果骨头的结构没有跟着改变,那么翅膀一点用处也没有”。
  “放下”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清除脑袋里原已设定的旧轨跡,很快又会恢复旧思维。加上现在游戏规则瞬间改变,只有那些能够迅速以跳跃式思维反应的人,才能随时适应、甚至主导这个新时代。所以进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归零”,因为只有在空性、空无之中,才有机会突变、诞生出全新的一切,而不是复制旧版本。这样,才有机会跳脱轮回,直接跳进新纪元。
  当眼前无路可走,而回头路已被堵死,那么就跳过去吧,跳需要勇气与信任。很多人经常以“水”为例子:当你是冰块时,你的形状已经固定,不好移动,也无法再添加什么;而当你是水,你可以是任何形状,可以添加任何东西、可以流动;但如果加温到了沸点,变成了水蒸气之后就更自由了,无形地享受无边无际,可以飘过水无法越过的沙漠、峡谷,没有阻碍的到达任何地方──但这些转形,都必须放弃对原来形貌的执著,这就是生命中,信任与勇气最有创意的展现。
  依照量子物理学的脉络,以弦理论的概念来看,如果我们要想出一个全新的创意,应该回到“全净空的量子场”(也就是科学推论出“零点”之所在),让自己放在一个“尚未有定义、一切尚未成形”的全空无、彷佛真空的状态,然后才可以“没有成见”“没有固定路径”地发想一切的可能,就像再来一场宇宙大爆炸般的创造力,如此就能发展出新的大脑神经元,创意就能瞬间扩张、繁演出无限可能;倘若没有回到“全净空的量子场”,而是依循旧的轨迹思考事物,那么就失去了原创的最大可能空间,这就是《灵界大觉悟》书中提到的境界:“我发现自己拥有另一项特异功能,只消在心中想象一个空白的空间,我就能离开地球,旅行到一个纯粹由观念构成的世界,在那儿,透过想象力,我可以随心所欲创造任何东西,我创造海洋、山脉和美丽风景,我甚至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人的形象。我创造过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东西,每一件看起来都跟地球上的东西同样真实。”
  Ihaleakala Hew Len在他的的著作《零极限》中提到:“‘零极限’就是回到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什么都不存在,但什么都有可能。在零的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语言,没有行为,没有记忆,没有程式,没有信念,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无……如何用一个全新、无污染的镜头来消融其他镜头,一旦成功了,你就会到达所谓‘零极限’的地方”。
  Ihaleakala Hew Len还进一步解释了“零极限”的概念:“你们可以过两种方式的生活:用记忆,或是用灵感。记忆是旧有程式的重演,灵感则是神性给你的信息。你若要的是灵感,而听到‘神性’的信息与接收灵感的唯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