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仁慈的吸引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质。

6。信任 你可愿意冒险?(2)
或许正由于信任是人类的生理元素,它和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研究发现,比较信任他人的人普遍健康状况较佳。如果你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防卫自己、担心自己或家人会有不测,比起你将世界视为温暖的观感来,你当然悲惨得多。一个涉及百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这些55~80岁的男男女女,信任别人的人不但健康较佳,对生活也较为满意,而14年后做的后续研究发现,信任他人的人活得更久。研究小组因此得到结论:信任对人类健康有保护作用。另一个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则指出,比较信任人的学生较有幽默感。
  商界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凭主观臆断,商场上的头条法则应该是谨慎防人,而非信任。然而即使诸多研究抛出同样的问题:信任氛围浓厚的企业,会不会比不信任的企业成功?答案永远是:以信任为常态的企业运作较佳。怎么可能会有其他答案?试想,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绩效较好?是在一个友善、团结的群体里,还是一个人人自危、互相猜疑、对别人的言行举止疑神疑鬼的团体?
  信任的效果在任何行业都能发挥。信任顾客,是良好的生意经。穆罕默德·乔纳士(Muhammad Yunus)是孟加拉国国葛莱敏银行的创办人,他贷款给赤贫的百姓,协助他们创立小企业,例如雨伞、船舶、纱窗、香料或化妆品工厂。他的贷款没有任何规定和限制,无须保证金(客户反正也付不起),也不用签约,只要口头承诺就好。乔纳士对人类的潜质深具信心,结果证实了他没看错。他凭着这股信心,帮助数千人摆脱了贫穷,晋升到一种尊严而独立的生活。这不是慈善,而是很好的生意眼:他的贷款偿还率高达九成九,比一般银行的有钱客户还高。
  信任有种释放压抑和缓解创痛的功能——它之所以有健康效果,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我们身上的恐惧、疑虑、猜忌,不但阻滞了行动,也销蚀了精力。花了可观的心力在担心忧虑和自我防卫上,我们哪有余力发挥潜能、实行新构想、挥洒创意、享受生活?而虽然谨慎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却也可能让它的脚步迟疑或却步不前,严重的话还会让企业无法正常运作,最后只有关门一条路。
  赋予信任,犹如送人礼物。当我信任我6岁的儿子乔纳逊,相信他替我端咖啡来不会洒出来;当我把一本书借给一个同事,指望他一定会归还;当我对朋友倾吐秘密,知道他不会告诉别人;我就是送人一份信任的礼物。我等于对他们说:“你做得到,你值得我信任。”信任这个礼物是我们关系的肯定。它强化了对方的力量,也扩展了他可能的成就。
  我们刚才说过,信任里隐含着风险。付出信任,有如让自己处于一个容易受伤的位置。秘密可能被泄露,咖啡可能溅到地毯,那本书可能永远就此消失。可是,就是因为容易受伤,信任才有价值。因为我们愿意冒险,信任才有了温度,也才弥足珍贵。
  要是我不让乔纳逊帮我端咖啡,或是不借书给同事、不把秘密告诉朋友,那会如何?这或许是聪明的抉择,但也等于将那些人可能有的人生成就删减了一项,说不定还毁损了他们的自信。这也等于将他们拒于千里之外,因为如果我对儿子或朋友有信心、愿意参与他们生活、给予认同,我和他们会亲密得多。我看着乔纳逊两手端着咖啡从房间那头走来,准备拿给客人。他一时分心,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被地毯绊倒。杯里的咖啡剧烈摇晃,惊险万状。他很可能翻倒咖啡、烫伤自己、把杯子掉在客人腿上。可是他没有。咖啡杯安全抵达了目的地。我对他有信心,我愿意冒险。我站在他一边,在他进行探险之际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信任能创造亲昵,不信任则会拉远距离,甚至竖起屏障。

6。信任 你可愿意冒险?(3)
因此,我们可以用两种南辕北辙的目光来看这个世界。第一种,是希望一切安稳,毫无意外;另一种,是接受不安稳是生命一部分的事实,知道追求绝对的安全是痴人说梦。很多古老的故事都涉及一位权大势大的国王,他知道自己处境危险,因为有人想谋反。他试图防范,可是终究失败,因为没有人没弱点。每个阿奇里斯都有个致命的脚踝。第一种目光下,我们用猜疑将自己和他人隔开,第二种则让我们趋近人群,知道大家是生命的共同体。秉持前者心态的人是悲观的,总想找个蔽荫以防攻击、欺瞒、盗窃等罪恶的侵袭,警戒系统永远开启。后者心态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感情比较乐观,甚至认为不安稳正是新奇有趣的源头之一。 
  两种目光都可以解读这个世界。在街上,一个陌生人走向你。这时候你心头怎么想?浪费时间,又是讨厌的推销员,想卖给我无用的玩意儿。也说不定是个流氓无赖?你的警戒铃开始鸣响。你心想该说什么才好,该如何摆脱他或是如何保护自己。你很紧张,说不定还会害怕。他以坚定的步伐向你走来,他看来很危险。可是,不是,他只想要把你踏出车门时掉落的钥匙还给你。警戒系统关上了。
  我们要让这样的警戒系统开启多久?举目四望,周遭尽是警戒和防御系统,这是我们心理状态的反映。监视摄影器把我们的一举一动拍摄下来。遥控的大铁门好像在说:“止步!你是什么人?”海关官员打开行李,让警犬又嗅又闻。商店里的电子监看系统确定我们没偷东西;铁门铁窗外加特制的安全锁;检查伪钞的机器;即使没有盗窃发生也会铃声大作的警铃;机场的安全闸门;巡视城市的直升机;当做路障的铁丝网;一有人经过就放出丧胆吠叫的恶犬。这些防御设施或许必要,却时时做出恫吓,让我们焦虑难安,心神不宁。
  这种警戒设备,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机器,无非是恐惧的体现。侦测装置、路障、锁匙,在尚未出厂前就已在我们内心成形。我们日复一日地使用它、强化它,把大量精力投资在上面,希望它精益求精、效果卓著。即使不再有需要,我们还是继续要它发挥功能。
  我们也可以拆下防御。我去过一家餐馆,里头没有出纳。你用完餐,自己打开收款机把钱放进去,必要的话也自己找零。如此备受信任,那是多大的宠幸!连食物都增加了几分美味。几年后我又去,却遍寻不着那家餐馆。原址已经换成一家保险公司。说不定它过于信任了。所以,我们怎么知道该不该信任呢?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高度信任的人并不是天真,而是具备一种洞见,可以分辨出谁可信、谁不可信。低度信任的人因为缺乏这种能力所以不信任别人——他们干脆对谁都说不,以策安全。这种人的社交生活贫乏得多。一定程度的防人之心显然是健康而聪明的。可是当它变成人格的一部分、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而让我们肌肉无时无地不紧绷,那么它就成了障碍。
  信任和仁慈往往联袂而来。仁慈的人信任别人,愿意冒险。仁慈带领我们亲近他人。付出信任,就是仁慈待人。如果某人一开始看来和善仁慈,可是关键时刻却对我们没有信心,我们对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种仁慈没有实质,只是没有灵魂的表皮礼貌。反过来说,要是他对我们比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我们会觉得精神振奋,因为那股信心能让我们发掘出或许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存在的特质或能力。不仅如此,信任更是圆满感情的精髓。我的朋友约翰·魏特摩(John Whitmore)担任企管顾问,主导过数量惊人的研讨会和研习会。他问过很多人同样的问题:在你一生当中,什么样的关系让你收获最多、激励最深?为什么?答案几乎毫无例外:被信任的关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6。信任 你可愿意冒险?(4)
且看下面这个例子。一项研究以32个成年人为对象,测试信任的效果。1992年9月11日,一场飓风侵袭夏威夷的考艾岛,他们都是幸存者。当被问及:“在飓风过后,信任——无论是对自己、别人或上帝,对你的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分属于8个不同族群的受试者回答:信任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正向的影响力,例如感恩的心、负起责任、互相扶持。研究者指出,信任不但让这些大难不死的人更有自尊,也增益了他们和家人、朋友间的感情。而最大的好处是恐惧减少、安全感增加,这些都是让受试者化险为夷的助力。
  还有一项研究,检视几个因意外重伤病人的行为变化。那样的创伤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转变呢?研究显示,这些受试者对别人的信任感升高了,因为他们没有力气也没有行动能力,不得不假手他人照顾。要知悉遭逢重大意外的人心里到底怎么想并不容易,可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他或她的情况不变,对自己的行动和生活不再具有控制权。迫不得已,他们只好顺服。
  我们发现,信任的重心就是顺服。放手任由它去的态度,对我们有深厚的影响。我们憬悟到自己不能控制一切,不如放弃追求稳定的念头(或称稳定的幻觉),于是将自己放空,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样的改变能带来紧张的缓解。放空自己,是重大的心灵突破。我们不但在信任当中找得到它,其他特质当中也能,例如宽恕和爱。而当我们面对看似无解的问题,也能看到它的踪影。当我们放弃一切努力,解答却突然浮现。顺服之后,理解往往接踵而至——我们每每在艺术创作、祈祷、科学思索、冥想当中看到这样的过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非常虔诚的人四处寻求开悟之道。一个圣者路经他居住的村庄,那人请圣者传授他冥想的方法。圣者对他解释:你要从世上隐遁,每天要如何如何冥思,就会达到开悟。那人于是搬去山洞居住,圣者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时光流逝,可是开悟毫无踪影。2年、5年、10年、20年,多年后圣者正好又经过这个村庄。那人又跑去见圣者,说他虽然尽心努力,依然达不到开悟。圣者说:“噢,是我的错,而且错得离谱。那种冥想方式不适合你。你应该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才对。可是现在为时已晚。”
  那人垂头丧气地回到山洞。他失去了一切希望,没有任何期盼,努力和企图心也荡然无存。他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他做他最拿手的事:开始冥想。不久,他惊讶地发现迷雾散去,一个奇妙的内心世界展现在他眼前。他感到光明和重生。就在那一刻心灵的狂喜下,他开悟了。他快乐地离开了山洞,看到周遭的世界整个变了样:带雪的山顶、纯净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他很快乐。他知道自己已达成所愿。在迷人的美景下,他仿佛看到那位圣者正慈祥地对他微笑。
  为什么这人在完全无意尝试的那一刻成功达到了开悟?因为他让自己完全放空。印度神秘主义宗师雷马克利斯那(Ramakrishna,1834~1886,近代印度教领袖)说过,我们必须让自己像树上掉落的叶片,不存重心和标的,随着空气自由旋舞。付出信任,就是把自己放空。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拥有全然的控制。刚开始我们或许会惊慌,而一旦紧张消散,我们就自由了。
  是的,付出信任,就是放空自己。我们知道世事无常,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于是我们不再紧绷,心灵同时开启,以迎接新的可能。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心境,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和熟悉的一切完全脱离。而它也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感受,因为在所有的背叛和失望出现之前,信任别人曾经是我们生命的核心本质。
   。。

7。专心 当下就是唯一(1)
这是个道家的故事。
  有个中年人丧失了心智,什么都记不起来。晚上,他不记得白天做过什么事,隔天,他也想不起昨晚做了什么。在家里他忘了坐下,在街上他忘了走路。无时无刻,刚才发生的事就像被擦去一般,抹得干干净净。
  他的亲人心焦如焚。他们试遍各种药方,请各方大夫、巫师甚至道士做法,可是都束手无策。最后他们请来了孔老夫子。夫子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有个秘方,让我和他独处一阵。亲人照着孔夫子的话做了。疗程颇费一段时日,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那人终于恢复了记忆。
  他虽被治愈,却暴跳如雷。“以前我什么都不记得,心里一片纯净自在。现在,我的记忆压得我喘不过气,数十年的成败、得失、甘苦全都涌上心头。而且因为我记得过去,不由得不忧心未来。”
  “我觉得以前的我快乐得多。把我的忘性还给我!”
  正是如此。心系过去或展望未来,你就无法活在当下,只能沉溺在时间的洪流里。而时间,我们慢慢发现,是一个深奥的谜。一想到时间,恐怕就能令我们头晕目眩。出世、童年、第一天上学、青春期、交友、恋爱、工作,人的一生有诸多里程碑,看似源远流长,发生过无数的事情,可是也像是忽忽而逝。想想去年吧,刚过去的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何止千百件,有欢乐有悲哀,它也许显得很长,也许显得很短,也可能既长又短。再想想一个小时,一小时当中可以发生多少事!想想一分钟,即使是一分钟,也有千万个念头在心头推挤。那些念头似乎剪不断理还乱,可是稍纵即逝,转瞬即过。现在,想想一秒钟。秒这个字刚说完,这一秒就过去了。可是,那些飞逝的光阴如今安在否?它是短于一秒钟,短于十分之一秒,甚或短于千分之一秒?无论它有多短,它都不可能是当下,因为它已经过去了,要不就是还没出现。当下无声无相,不可捉摸。
  而这个不可捉摸的片刻,是我们真正拥有的一切,也是真正的自我。过去已矣,而未来无论看似多么光明,依然是空中楼阁。仅存的唯有当下,而我们把握不了它。可是,我们又是时时身在当下,无时无刻不在当下。当下其实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因为我们怎么躲也躲不开它的掌握。
  我们只能靠心念躲开当下。有时候,这是一种恩泽。回忆让我们更坚强、更丰富。我们会在后面谈论记忆的章节中看到,我们的历史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一个人若是没有过去,就不可能有未来。老年痴呆症最可怕的症状之一,就是忘了过去。患者置身现在,可是那是一个没有过去的现在,他既不知自己是谁,之前发生的事情也一概茫然。他是被自己的历史遗弃的孤儿。
  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遗产。不过,有时候它会把我们拉离当下。如果我们老想重温过去的快乐时光,我们会进退失据,因为当下这一刻并不同于以往。如果我们不能憬悟人事已非,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腐朽。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过去尽是黑暗和痛楚,那么它就像梦魇,我们会巴不得赶快逃离。可是,这个过去可能力量强大,不但亦步亦趋,还主宰了我们的现在。除非,我们学会真正地活在此时此刻。道家故事中的男人说得对。他的处境提醒我们:唯有全心全意活在当下,我们才有可能自由。

7。专心 当下就是唯一(2)
我们也可以积极规划,瞄准未来。某种程度上,这是种正面的心态。未来有待塑造,它是潜能的疆土,充满了希望和创造力。没有未来,没有规划,我们其实很难称为人。不过,活在未来有如活在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我们可以把未来视为契机,但它也是危机。尽管我们不想进入未来,它依然紧追不舍,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不过我们心知肚明,我们非去不可,不管刹车踩得多用力。未来,可能有许多事要做,所以我们想到就累,因为我们知道,那些事永远也做不完。就是这样的压力,把我们拖离了此时此刻,拖离了我们尚大有可为的当下。
  故事中善忘的男人义愤填膺,是因为他找到了过去,却失去了现在。幸好,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不断重新找到现在。这是个谁都适用的简单妙方:用心做手边的事。没错,这是个古老药方,能驱离一切邪灵。只要我用心做手边的事,不幻想有危险逼近,心无旁骛下,我就能达到专心一意,百分之百活在当下。果真如此,这一刻我就一无所惧,也一无所求。我寻得了完满。
  我曾经目睹,专心如何让一个人或一群人翻然转变。我的朋友安卓雅·波科妮(Andrea Bocconi)是个佛教思维浓厚的心理学者,她在指导某个团体进行步行冥想之际,我在一旁观看。安卓雅正在教学生专心。她要他们来回缓行慢步,一面注意脚下的每个步伐:现在右脚踏地,现在抬起左脚,诸如此类。不到5分钟,整个团体的氛围变了,从分心散漫变为澄净开放。对佛教徒来说,专心过日子就是解脱之道,可以到达最终的自由。只要一点专注,就可以带领我们走很远的路。
  专心于此时此刻的冥想技巧曾经被应用在临床上,例如,减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