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王朱棣之烦恼-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魇
“篡逆!篡逆!篡逆!”
睡梦中的朱棣一跃而起,额头的汗珠和急促的喘气泄露了他的打死也不愿意倾诉的梦境。寝宫内的太监宫女个个面色平静泰然而立,好像皇帝仍在熟睡。此刻的寝宫,除了这个新上任的皇帝,只有他最宠信的、几十年不离左右的老刘太监能看出是动态的。刘太监快速而无声的走到朱棣床前,掏出锦帕拭去朱棣头上的汗水。
已经是第七十九次了,每当想到方孝孺*的双目,朱棣就从骨头里打一个激灵。活着的方孝孺太可恨,死了的方孝孺就是太可怕了。
回想当年,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新皇?当年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朱允炆刚一上台,龙椅还没坐热乎,就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撺掇下打定了削藩的主意。最先倒霉的是周、代、岷、湘、齐等一系列的藩王,小皇帝好像是成心要摆摆皇帝的威风,一口气抢走了他的叔叔们的地盘和亲王待遇,连个荣誉称号都不给,直接打发他们当老百姓。最惨的是湘王,因不堪受辱便在皇帝的圣旨到家门口之前自焚而死,其实就是死在了新皇帝放的三味真火之中。小毛孩当自己是汉景帝啊?人家汉朝传了四代才动了削藩的脑筋,大明第二代刚接班就内讧了,知不知道你坐的江山是谁提着脑袋打下来的?坐以待毙不是朱棣的风格,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他一咬牙一跺脚,树起燕王的大旗,起兵“靖难”,就是要替皇上铲除身边离间皇室骨肉的“奸臣”。这一仗一口气打了四年,直到建文帝消失在他自己点燃的熊熊烈火之中,不知所踪。
南京已经是血流成河,而且还在继续。但这并不全是自己造成的,当燕王的大旗举进南京城门的时候,南京中央政府的文臣就先自杀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不是逃跑就是躲了起来,虽然方式方法和极端程度不同,但目的是统一的:拒绝燕王!坚定程度不亚于拒绝天花,就差打个横幅出来了。最可气的就是那个方孝孺,其实自己压根没报多大希望他能跟自己合作,得句婉拒话也算面子上挂得住了。没想到那个老头居然一点面子也不讲,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都不杀以后自己还怎么在南京混。
方孝孺跟建文帝,堪称君臣之道的楷模。方孝孺是江南士子的代表人物,建文帝的老师,在朝中威望极高。燕王攻破南京,方孝孺躲在家里,天天给朱允炆烧香,一直对建文帝没有死抱有希望。为了摧毁建文帝朝的旧臣的抵抗,朱棣把方孝孺“请”了出来,劝他跟着自己干,于是有了历史上有名的一段对话,简单的说是这样的:
朱棣:建文帝已经死了。
方孝孺:先帝啊,你死了我好痛心啊!
朱棣:所以我当皇帝了。
方孝孺:先帝啊,你是个好皇帝啊!——你凭啥当皇帝?
朱棣:可是建文帝已经死了。
方孝孺:先帝啊,你的死是大明的重大损失啊!——建文帝就是死了,也轮不到你当皇帝。
朱棣心里默念: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说:反正我已经是皇帝了,以后你就跟着我干吧,我不会亏待你,我给你调三级工资,各种福利翻倍,过年单给你包个红包。你看,我比建文帝大方吧。
方孝孺:先帝啊,我的心里只有你啊!——去死!
朱棣:朕看你是个人才,不想杀你,你要是不跟着我干我也不勉强,写个《我同意朱棣当皇帝》的书面材料就可以了。
方孝孺:先帝啊,你等一等,臣要找你去了啊!——那你还是杀了我吧。
朱棣:你不怕死难道你的家人也不怕死吗!
方孝孺:先帝啊,你等一等,臣全家都要找你去了啊!——我方孝孺的人没有怕死的。
朱棣彻底怒了:朱棣不发威你当我是朱标?!
朱棣的文臣全部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苦劝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杀了方孝孺就是与南方所有的读书人为敌,后果会很严重。朱棣说:“你们都别拦着我,谁拦着我我跟谁不客气!”终于没有人再敢吭一声了,不服从皇帝的命令后果显然会更严重。
朱棣做到了,诛了方孝孺九族以外还把方孝孺的门生如数杀掉,凑成了十族,加起来一共八百多人,真的把方孝孺的人杀干净了。因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诛十族成了朱棣的一个创新,也把他永远的钉在了暴君的耻辱柱上。
人死了不少,可方孝孺留下的最后的话,就是那三个让朱棣气愤加心虚加自卑到骨头里的“篡逆”,成了他挥之不去梦魇。
民间传说着当初他爹给朱允炆留下三个锦囊,每个锦囊都有一张纸条,第一张就写的是:杀朱棣!还有人大肆宣传他是个堪比桀纣的暴君,对前朝大清洗的暴行亘古未有,方孝孺的惨剧就是例子。朱棣知道,自己杀人虽多,却也堵不上天下人的嘴,只怪他爹太偏心。朱棣显然对自己家族的性格很不满,虽然自己命大当上了皇帝,但毕竟不是名正言顺。朱允炆的旧部还在各地流窜招兵买马,还说什么找到了建文帝,号令各地起兵勤王,送皇帝还朝。反正自坐在龙椅的第一天起,朱棣就没过过安生日子。
“时辰还早,请皇上继续歇息。”刘太监恭恭敬敬的说。
“外面出了什么事?”朱棣的大脑显然还没有从梦中清醒过来,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一边喘气一边问。
刘太监面有难色:“回皇上,外面……外面没什么事。”
朱棣慢慢地躺了下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寡妇妹妹
朱棣再次的入睡显得平静了许多。其实,连寝宫当差时日最短的宫女都知道,皇上他睡不着。
天底下有几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皇帝的寝宫大哭大闹?除非她是宁国公主。
从分贝上判断,这次宁国公主应该是组团来的。朱棣无奈的闭着眼睛,不看不听不理,但却没法不想,虽然这是他希望的。宁国公主是他爹最宠爱的女儿,为了给她找个好婆家,当爹的没少花心思,千挑万选给她招了汝南侯的儿子梅殷当驸马。这个梅殷是个百分百的大帅哥,且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作为,是世家子弟里的四有好青年,很得朱元璋的赏识。不过这样的人难免性格傲慢,生活奢侈,但正好符合了小女生的口味。宁国公主下嫁给梅殷后,小两口琴瑟和谐甜甜蜜蜜,是皇家少有的恩爱夫妻。朱元璋临终的时候嘱咐梅殷好好辅佐年轻的小皇帝,梅殷也是尽心尽力,属于铁杆的保皇派。
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吃过梅殷的瘪,这个人的性格,怎么说呢,有点像方孝孺,不过没方老头那么极端。那时候梅殷正好是淮安的守城司令,淮安离南京很近,策反了梅殷就等于离最后的胜利不远了,所以朱棣派了个使者去淮安城做梅殷的工作,愿意入伙大大的欢迎,不愿意入伙也是自家的妹夫,方便给打开城门,好让燕王回南京给先皇“上香”。朱元璋果然没看错人,梅殷狠狠地教训了燕王的使者,没有杀他,要他回去给燕王讲讲君臣之道,其实就隔着城墙给了他大舅哥一个大嘴巴子。燕王虽然恨,但此时此刻的他已经不计较面子,他最关心的是战争的成败。结果就是,朱棣绕过了淮安,一路连进攻带策反,势无可挡,浩浩荡荡开进了南京城。
燕王得了天下以后,梅殷的淮安城成了孤岛。朱棣虽然对梅殷耿耿于怀,但还不想杀他,梅殷还有兵,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代最缺的都是人才,特别是朱棣这个更新的皇帝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他一次次的下诏请梅殷出来做官,但一次次的石沉大海。已经是皇帝的朱棣不能在允许还有人不把他放在眼里,就对自己的妹妹宁国公主连劝带逼,给梅殷写了一封血书,告诉梅殷只要出来,就不追究。公主的血书显然比圣旨有效,梅殷果然出来了,神情淡定的又跪在了朝堂之上,只不过南面之人已经改变了。
朱棣说:“妹夫啊,这几年你辛苦了。”
梅殷说:“是啊,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又一个大嘴巴。
梅殷做了老百姓,整日宅在家里,配公主品茗下棋,好像再也不问庙堂之事了。
虽然朱棣没有杀他妹夫,但梅殷的话还是在他心里结了个疙瘩,怎么看都觉得这个人谋反是早晚的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特务把梅殷叫走,扔到河里淹死了。宁国公主成了寡妇,当然要跟朱棣没完,整日撒泼打滚的跟他要老公,还知道人多力量大,拉上了本家姐姐妹妹一起给她壮声势。朱棣当然不承认是自己干的,但也没办法摆平正处于丧夫之痛的妹妹。
有人奇怪了,一个娇弱的公主,为什么会胆子这么大啊?
为什么?有人撑腰呗。
谁啊?朱棣自己呗。
按说朱棣已经是皇帝了,应该没人敢给他填堵了,但对这个妹妹,他却也无可奈何。当初跟着老爹打天下的时候,自己算头功不是盖的,但谁让那个憨憨的朱标比自己早生了几年呢?蒙古人坐江山的时候,汉族人成了最低贱的民族,汉族人里的读书人则成了最低贱民族里的最低贱的人群。蒙古人好像特别擅长分等级,民族要分等级,行业也要分等级,但只按他们的逻辑,他们觉得,*还能娱乐身心,当纳税大户,读书能带来什么?为什么读书就能做官?他们想不通,他们蒙古人不读书不是照样做官吗?所以曾经最把自己当回事、最看重名节、最遵守古训的夫子们硬是忍辱负重的当了九十多年的下等人中的下等人,连*都不如,仅仅比垫底的乞丐高一点。
一种力量被压抑久了,一旦释放,便会极度扭曲和变本加厉。蒙古人屁滚尿流的跑回了草原,天下又是汉人的了,夫子们翻身农奴把歌唱,又有机会翻着半部《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立长不立贤!”
“皇上要尊古训,要当万民表率。”
方孝孺们总是像苍蝇一样围绕在皇帝身边,生怕皇帝没有表演出尧舜之举。他爹出身卑贱,生活上不讲究,银子能省则省,但皇帝的标志性行为却一点都不马虎。夫子们翻古书定下的条条框框他老爹照单全收,立了憨憨太子。其实老大朱标是个好孩子,书读的好,善良宽厚,不像他爹,朱棣他们都背地里叫他憨憨,朱标知道了也不生气。他爹也知道这个好孩子肯定会被尾大不掉的开国之臣和朱棣们欺负,就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替他解决了,所以,功臣们几乎被咔嚓了干净了,别的儿子都远远的列了土,特别是几个有能力造反的,都踢到了西北边疆,朱棣就分到了最严峻的北方防线。因为朱元璋杀人太多,硬是把憨憨太子弄得心理负担过重而一命呜呼了,使得朱棣们更是坚定了大哥不适合当皇帝、父皇继承人选择有误的信心。承受着丧子之痛的老皇帝又按制定册立了乳臭未干的长孙,就是朱允炆,着实让他们这些藩王空欢喜了一场。
朱棣的亲娘是个宫女,朝鲜籍,据说还做过是元顺帝的小老婆,最后被朱元璋怀疑行为不端给折磨死了。所以朱元璋并不喜欢这个看似很像他的四儿子。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大不小不是大老婆生的不是当爹的喜欢的,所以按哪条理论都轮不到他当皇帝,人家老百姓分家还是大儿子得的多呢,何况皇家?朱棣有点生不逢时,要是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出身很可能成长为一个混血的单眼皮帅哥,走到哪里都让男生妒忌女生流口水的那种。可惜朱棣出身的太超前了,在变态的看重出身血统名节的明王朝,朱棣纯粹一个野种+杂种,虽然封了王,却依然是夫子们所不齿的。朱棣为了表明自己当皇帝的合理性,就宣传自己是马皇后生的,并命令史官把自己的出生证明写进《成祖实录》。史官照着做了,因为不做的已经被他杀掉了,所以到现在史学家还在争论朱棣的亲娘到底是谁。朱棣这么做的时候也觉得很愧对他的亲娘,历史上非嫡出的皇帝都能在继位之后追封自己的死去亲娘为皇后,一个是抬高自己,还有就是表达自己的孝心。可现在好了,你都说你的亲妈是皇后了,再追封别人你怎么开口?
头上添了一道光环以后,马上又多了一道麻烦,因为就是这个宁国公主,倒是千真万确如假包换比珍珠还真的孝慈高皇后生的。
这样就是,他,朱棣,让自己的同胞妹妹,成了寡妇。
既然是同胞,就应该特别优待,不然你说你是马皇后生的,鬼都不信。宁国公主整日在屋外“父皇啊,母后啊,孩儿的命好苦啊……”的哭嚎,朱棣除了用棉花塞耳朵一点辙都没有。朱棣也考虑过给他可怜的妹妹再找个老公,可想法刚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夫子们的强烈反对:“皇家要做万民典范,岂有再嫁之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现在虽然是皇帝了,因为不名正言顺的自卑,所以更怕被人挑毛病。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满族的皇帝都很好学勤政,说白了就是做贼心虚。所以宁国公主寡妇是当定了。对于宁国公主,朱棣只好采取惹不起只好躲的策略,妹妹来闹一概让太监拦着说皇帝出去公干了。宁国公主也不是傻子,找不到就在皇宫赖着不走。朱棣想尽了一切办法,实在不行就走旁门穿小道,总之不被妹妹逮到就好。朱棣当皇帝当到这份上也算够悲哀的了。 。。
帝王的烦恼
上朝。
户部:要求减免靖难战区老百姓的赋税以示新皇仁德。
朱棣准了。
礼部:要求恢复被建文帝搞下台的王爷们的待遇。
朱棣看了户部尚书的表情一眼,决定以后再说。谁说当了皇帝就不看人脸色了?
锦衣卫:已经逮捕了一百一十六名建文帝朝的“奸臣”及党羽,审讯工作进展迅速,对寺庙的搜查工作也正在展开。
朱棣点点头。
满朝文武的事都解决了,朱棣提出了派使臣出使海外的想法。不想刚一出口就先遭到了礼部的理学发烧友的的强烈反对:“我华夏自古文明重礼,读圣贤书,遵圣人言,以化万邦,八方来朝。蛮夷之地,茹毛饮血,文身露体……”在恢复了优越感的儒生眼里,像朝鲜、安南这样的受天朝教化多年的写汉字遵周礼的算是最高级的蛮夷,蒙古人啊鞑靼人啊好歹沾了一点汉人习气的算是典型的蛮夷,南粤的甚至海外的,那些披发文身光膀子露腿不讲男女之大防的就跟禽兽没什么区别了。堂堂天朝,主动跟禽兽打交道,哪有这样的道理!
朱棣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发现户部的表情比刚才更难看了,就放弃了。出洋显然是个很大的开销,朱棣知道户部的差不好当,干什么都要钱,要钱都找户部,元朝留下了个烂摊子,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赶上这几年的自家的丈,主要产粮区都遭到了战争的破坏,税收大减。先帝定了严刑峻法,对贪污犯剥皮实草,没几个不怕死的敢对公款伸手了,户部就成了最得罪人的差,没钱还好,有钱给谁?给谁都得罪人,只有自己这当皇帝的多照顾了。还有一点,朱棣已经很烦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御书房的太监已经在案子旁边整整齐齐的摆上了今天收到的奏折,跟小山一样。
明太祖朱元璋时,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明初的皇帝非常累。真是不入哪行不知哪行苦,没当皇帝的时候想当皇帝,当了皇帝才发现真不是人干的。他爹是出了名的勤政,光是备忘的纸条一天就能贴一身。朱元璋曾经过一首诗发牢骚:“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文采不足却真实有余。
“有姚广孝的折子吗?”朱棣问。
这个姚广孝是朱棣最喜欢的人之一,是个和尚,文化水平很高,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很懂风水,且没有文人们冥顽和迂腐。因为朱元璋杀过他的几个好朋友,所以也就不喜欢他爹的政策,入伙也早,朱棣很信任他,所以他把姚广孝派去北平,做他的北京城建设总指挥。
朱棣对姚广孝办事很放心,他总是能给他带来好消息。为了缓解自己郁闷的心情,朱棣决定先看看北京来的好消息。
“回皇上,有的。”老刘太监把姚广孝的折子递到朱棣面前。
明朝初期为了防止宦官专权,对太监管理很严,不许太监识字,但问题又来了,皇帝后妃皇子公主们的贴身仆人是文盲,很多工作就没法做,总不能让皇帝自己一本一本挑折子看吧,于是就从民间挑选女知识分子进宫担任文秘陪读等职位。本来朱棣也该配个女助理,但因为自己得罪人太多,谁在身边都不放心,所以还是用自己人。刘太监因为一直跟着燕王,所以有机会识了几个字,算是个半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