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五十八章 观势(一)
    资华实业增发计划实施有长达三个月的审议期,不过推动沿淮海湾经济带北进、新津港开发的工作,陈宝齐、虞成震他们在市里也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在进行。
    虽然郭成泽初到东华之时,就找过新津县委书记王易平的不愉快,但陈宝齐终究不会没有保留的去信任王易平,在年底的全委会议上,动议调葛永秋到新津担任县委书记。
    当然,葛永秋还需要在王易平的配合下,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捋顺新津的关系,为新津港开发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陈宝齐即使对王易平的信任很有保留,这时候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压制他,而是调任他出任北城区委书记。
    就当前局面而言,王易平从新津县委书记调任北城区委书记,还要算小小的往前挪了一步,只是王易平心里就未必痛快。
    区域发展,规划先行,年底在新津港开发及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沈淮见到已经正式调任北城区的王易平,见他脸上并无开心笑容,挨他而坐,笑问道:“王书记高升,怎么都不给大家露个笑脸啊,是不是怕我们今天揪住你请客啊?”
    王易平心里有些怨气,也不会当众表露出来,说道:“市里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聊新津港的开发,不过,我脑子里还满心想着怎么去振兴北城区老工业基地的事情。任重而道远啊,就怕辜负了市委市政府对我的信任。对了,沈县长要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适合北城区的项目,可千万不要藏着掖着,不拉兄弟一把啊。”
    北城区早年在东华三区七县里经济排名第一,主要就是靠市钢厂一家企业撑着,后期梅溪新区、霞浦崛起,也是钢铁产业拉动,但市钢厂经历12。9喷爆事故之后,陷入的危机,也是北城区的危机。
    北城区三十万人口,九四年时归属区财政的财税收入就超过一个亿,名列三区七县之首,人均财税水平,是霞浦、新津等县的三到五倍,比唐闸、西城区都要高一截。
    然而在过去的失落三年里,北城区的财税收入增长不到10%,远远落后东华市其他区县,很多方面都显得艰难,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东华市经济正沿渚江、沿淮海湾两条线发展,这也注定北城区在将来三五年内还将继续给边缘化,不被市里重视。
    新津县此时的情况,比北城区要略差,但市里正大张旗鼓的推动沿淮海湾经济带北进。
    照资华实业增发方案估算,仅金石融信、天益集团以及市港投集团控制之下,未来三五年内进入新津县的投资,可能就有三五十亿之巨,新津港的崛起指日可期。
    新津县委县政府对新津港开发的真正控制力不会有多强,但水涨船高,大量投资涌进,土地资源变得紧俏,境内建材企业及市场受益,大量路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叫新津县的那几个位子变得炙手可热。
    王易平即使知道这么个桃子轮不到他张口去吃,但眼看着桃长在眼前渐渐要长熟,就这样给光溜溜的调离新津县,心里多少会有些堵得慌。
    沈淮倒不关心王易平他个人的仕途,认真说,陈宝齐也不能算亏待他,只是动作略有些直接了。
    陈宝齐如此直接,沈淮也不难理解:
    此时郭成泽、孟建声在东华的声音还谈不上多强;高天河还在任,而且高天河要想着平平安安的退下去以及他退下去之后高家在东华有所保障,还要依赖于陈宝齐背后的赵秋华——陈宝齐在当前还处于明显优势,先进行人事部署的调整,也是未免郭成泽接替高天河担任市长之后,会有更多的手段钳制他们。
    沈淮更担心北城区的发展问题,这也是熊文斌离开东华时最放不下心的事情。
    省钢集团对市钢厂的重组,应该说算是成功的,大量的三产公司从市钢厂砍下来后,没有说全部关闭,而是由市里出面,进行改制,转为私营或股份制中小企业。
    也是受益时下经济的崛起,受益于业信银行、城商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恢复活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些企业或服务或配套或承接下游的加工精铸,也都已经成为东华钢铁产业集群里重要的一支力量,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以及诸多此前开设于北城区、为市钢厂配套的企业,都迁往梅溪或新浦的冶金产业园区发展。
    这个过程对北城区来说,是产业上的一次大退潮,此前在财税上过度依赖市钢厂的北城区,此时正经历艰难的滞涨期。
    区财政增长停滞,财政供养的党政机关及中小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就严重受到压制;市政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对棚户区改造也停止投入,城区面貌改变缓慢,一切看上去就像恶性循环。
    唯一的亮点就是梅浦大道与徐东高速衔接的城北大道(北环路),以及徐东铁路东延线,皆从北城区穿过,使得北城区交通运输企业的成长较快。
    只是对此时王易平的问计,沈淮也不无急着掏心掏肺的跟他诉说什么,翻看研讨会发放的材料,笑着跟他说:“市里与新津县规划先修嵛津高速,北城区未来就是东华的交通枢纽,这是北城区最大的机遇,王书记还想要我怎么去拉你?”
    王易平尴尬一笑,在确定陈宝齐推动沿淮海湾经济带北进的意图之后,沈淮就通过戴泉找过他,希望两县能借这个机会推动从霞浦县境内通过的靖海公路扩建工程启动。
    虽然靖海公路与嵛津高速那条路先修,轮不到王易平他来做主,但他至少可以提前跟沈淮通个风、报个信。
    只是王易平此前以为他会受陈宝齐的重用,继续留任新津,故而明知道陈宝齐、虞成震他们有意先修嵛津高速是想绕过霞浦,也没有及时跟沈淮那边说一声,甚至还刻意帮着隐瞒消息。
    沈淮对王易平只是揶揄两句,更多的是对陈宝齐他们的失望。
    陈宝齐真要愿意遵循发展规律去规划,先修靖海公路,不仅工程相对简易,投资少、工程期短,受惠区域范围也广。
    要是他们一定要坚持先修嵛津高速,除了愈二十亿的超额投资以及丘岭区域的施工难度叫人望而生畏外,超长的工期也无助于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沿淮海湾纵向的交通瓶颈。
    照市里的部署,资华实业向金石融资旗下的多家国资企业增发扩股,就是要融资来承担嵛津高速的建设任务,市里不会额外的拨付建设资金。
    不过,除了嵛津高速建成后长达二十年的经营权外,市里还将在嵛津高速沿线以及新津港规划区划出大片的建设用地,作为对上市公司资华实业承建嵛津高速的报酬。
    嵛津高速真要启动建设,一来不涉及市级财政资源的倾斜分配,二来对嵛山县是直接有利的,沈淮也无法直接站出来反对这样的方案。
    沿淮海湾发展以新浦港为龙头,新津港开发规划研讨会自然少不了要跟霞浦、唐闸等地交流经验,沈淮、孟建声等人才接到通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
    沈淮倒是可以找借口逃掉,或者让别人代他来参加这个研讨会,但他更想知道郭成泽、孟建声对胡林、陈宝齐抛出这个方案会有什么反应,才跑过来凑热闹。
    胡林、陈宝齐他们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资华实业的增发融资,只要资华实增发融资方案不能通过股东大会及证监部门的审议,胡林、陈宝齐他们就还要回到原点上去。
    沈淮现在也没有办法确定徐沛会不会出手阻击资华实业的增发融资,他也没有机会跟徐沛见面,但从郭成泽这边多少能看出些什么来。
    一溜人围着椭圆形的会议桌而坐,沈淮也是有意跟郭成泽、孟建声、冯至初他们凑到一起坐,见郭成泽他们倒是沉得住气,很少发言,认真的记录别人的议论,仿佛对陈宝齐提出的这个方案没有丝毫的不满。
    郭成泽他们越是如此平静,沈淮就知道后半场越值得期待,也是不动声色。
    郭成泽注意沈淮偶尔会打量过来,侧头悄然而问:“沈县长对资华实业承建嵛津高速、启动新津港开发的方案,有什么意见?”
    “现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地方小步快走的多做些试点工作,我看这方案没有什么不好的。”沈淮说道。
    “无论从既有的规划,还是尽快摆脱沿淮海湾纵向的交通瓶颈,拓宽靖海公路更迫切一些,”郭成泽说道,“沈县长,你觉得呢?”
    “我们怎么觉得不重要,资华实业出资承建,我们总归还是要尊重资华实业的意愿,”沈淮笑道,“再说了,就算是同时修靖海公路,我在这里说了也不算,最终还是市常委会议讨论决定……”
    “市里将沿淮海湾经济带北拓,压在资华实业能增发融资成功上,多少有些风险,”郭成泽眉头轻挑起来,说道,“我觉得市里还是需要有备选方案,要预防资华实业的增发方案万一没能通过,市里不至于陷入被动……”
第七百五十九章 观势(二)
    啊,啊,中秋节双倍月票,兄弟们注意了,跪求月票。前半月比较废,为了双倍月票,俺要拼一把……
    *
    郭成泽跟沈淮说话的声音较低,但也绝没有叫其他人听不见的意思,也不在意叫别人听到这些话。
    很多持中立姿态的与会者,听到郭成泽这话,都安静下来,往这边打量过来,多少能听出郭成泽的话里另有含量义。
    陈宝齐坐在会议桌的一头,也听到郭成泽的这些话,没想到郭成泽在这会儿还阴阳怪气的说这些话,眉头直蹙。
    陈宝齐到底是怕沈淮与郭成泽联手搅局,凌厉的眼神看过来,也没有说什么,就叫屋里的气氛冷凝了几分。
    陈宝齐挟金石融信北进之势,信心十足,而代表胡林站在台前的周益文、戴毅等人,气势也盛——一旦增发融资方案通过,资华实业手里就有新增发二十多亿的真金实银,再加融信银行的北进,能够调用的资本不在梅钢之下,他们如今在沈淮面前,自然也不会再弱了气势,虽然也不直接,眼神都有意无意的挂在沈淮的脸上。
    现在这是郭成泽与陈宝齐之间的对台戏,是徐沛跟赵秋华之间的对台戏,沈淮才不愿意站出来当什么挡箭牌,避开陈宝齐的眼神,低头摆弄手里的笔头。
    见沈淮知情识趣的避开眼神,陈宝齐颇为得意,压着声音,对郭成泽说道:“郭副市长的话,确有道理,不过今天召集大家是来讨论嵛津高速及新津港的开发规划,时间有限,还是不要随意岔开话题的……”
    面对陈宝齐不轻不重的话,郭成泽也只是一笑,说道:“不错,我也只是跟沈县长私下商议两句,没想到声音大了一些;接下来我跟沈县长说话,会注意更小声。”说罢,郭成泽就又要凑过头来跟沈淮说什么,叫陈宝齐看得眉头大皱,也无计可施。
    今天的研讨会名义上还是市政府出面组织,高天河亲自主持,陈宝齐跑过来“旁听”,他就算是市委书记,在研讨会也不能禁止下面低声议论……
    沈淮见郭成泽执意要将他拖进战火,也觉头痛,手按住会议桌,说道:“对郭市长所提的备选方案,霞浦县总体是支持的。倘若市里真要启动靖海公路的拓宽建设,霞浦县这边争取按比例出资,参与路段的建设。不过,市里不管最终决定怎么部署,霞浦县都会无条件配合市里的决定……”
    对嵛津高速方案不反对,对靖海公路拓宽方案也表示支持——沈淮这么说也是表明不参与郭成泽、陈宝齐之间争斗的态度,无论他们谁在市里争得主动权,他都会积极配合。
    陈宝齐对沈淮的话颇为满意,脸色渐缓的看向郭成泽,想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跟嵛津高速不同,靖海公路作为县级公路,不能设收费站作为路权资产进行经营,故而要拓宽靖海公路,通常的办法就是财政拔款进行建设。
    今年东华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将突破三十亿,明年有望突破四十亿,但归属市级财政的数额有限,主要还是集中于唐闸区跟霞浦县。
    郭成泽想要在嵛津高速之外,以拓宽靖海公路为备选方案,就算霞浦县按比例承当一半的建设经费,剩下的两亿多建设资金也要市级财政拨款。
    最大的变通办法,也就学习梅溪当初在渚溪大道运用的建设经验,将工程整体发包给投资商承建,日后再出资或拿土地折算工程款进行回购。
    当然,这两个方案都需要市常委成员多数人同意,才有可能实施——陈宝齐他们有的是反对借口。
    而嵛津高速建设方案,是由资华实业出资承建,地方不用直接出资,又享受极大的好处——即使郭成泽不支持,但也没有借口公开的反对什么。
    现在的形势孰优孰劣,自然也是一目了然。
    不过,郭成泽倒不示弱,接着沈淮的话说道:“既然沈县长这么说,那我这边就着手准备一个备选方案,到时候也算是给市里多个选择。”
    “这样也好,市政府的工作也要郭副市长多费些心。”陈宝齐见郭成泽不见棺材不掉泪,也不好硬说什么,只是强调他此时还只是“副市长”。
    现在毕竟只是研讨会,陈宝齐也不能强堵住郭成泽的嘴巴不让他说话。即使市常委会议,郭成泽也有提交出动议的权力,但最终能不能通过,形成决议,还是要摆到常委会上见真章,现在他只能摆出一副走着瞧的姿态,将话题再拉回到正路上来。
    沈淮微微呶嘴,知道陈宝齐还是失之大意了,再看周益文、戴毅等人的神情,想来他们也完全没有意识到最大的破绽在哪里。
    不过,到这时候,沈淮也差不多确认,只要郭成泽正式接替高天河全面主持市政府工作,徐沛少一层顾忌,极有可能会出手。
    只要徐沛最终出手打击资华实业的增发方案,陈宝齐他们现在热心搞出来的事情,就会回到原点,所谓新津港规划方案也要重新调整。
    而将来围绕新津港规划方案的调整权,陈宝齐跟郭成泽之间,必然也将要有一番争夺——沈淮也知道他想完全的置身事外,断没有可能,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形势没有什么再好观望,沈淮有些意兴懒散,就想着抽个空子溜走。
    这时候周益文从桌下递了一张纸条给陈宝齐,沈淮看到这一幕,也不知道周益文还有什么妙策,如此迫不及待的现在就要与陈宝齐说。
    陈宝齐看过周益文传过来的纸条,便将纸条传给受邀参加研讨会的梁荣俊,眼睛里似有询问之意。
    周益文作为天益集团的董事长,是代表胡林站在台前的人物;梁荣俊是省钢集团副总理,代表省钢全权管理在东华的所有业务。
    沈淮注意到梁荣俊似有为难之色,最终似有些迫于无奈的轻点了点头。
    坐在沈淮左手边的黄新良,看到这情形,在本子写下一段话问沈淮:“省钢会有配合动作?”
    沈淮点点头:
    新津港不是说开发就开发的,嵛津高速建成后路权的经营,也不是说经营就经营的,新津港与嵛津高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最终还是要为产业发展所服务。
    说白一些就是大产业发展带动大物流的需求,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才是推动物流体系源源不断运转的核心动力之一。
    见梁荣俊微微点头,陈宝齐将周益文传给他的那张纸条拿回来,夹到笔记本里,手按着笔记本,不急不缓的看着围会议桌而坐的众人说道:
    “有则消息本不想在这次研讨会上宣布,不过这也涉及到新津港未来大的产业规划方向,有必要事前讨论一下,”见大家的目光跟好奇心都吸引过来,陈宝齐继续说道,“市里跟省钢集团正着手商议将市钢厂整体搬迁到新津进行扩产的方案……”
    听陈宝齐这么说,沈淮看了梁荣俊一眼,看他脸上并无振奋的神色,而刚才他脸上的无奈表情也表明省钢集团内部对此还是有争议的。
    沈淮心里暗想,大概是陈宝齐、周益文急于打压郭成泽的气焰,才提前公布这则消息吧?
    听到这则消息,郭成泽与孟建声两人的脸上多少有些惊疑,而冯至初则往沈淮看过来,想知道沈淮听到这则消息会有什么反应?
    面对冯至初的窥测,沈淮只是微微一笑,平静的对待市钢厂的迁建扩产方案。
    当然了,其他人的反应就没有沈淮这么平淡了,听到陈宝齐宣布这个消息,都颇为振奋,纷纷交头结耳议论此事。
    东华这几年经济强势崛起,工业规模不仅超过渚江对岸的平江市,甚至直逼徐城,这是地方官员在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就主要得益于一个接一个的大型工业项目的实施,这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事情。
    现在东华的工业规模差徐城就剩一线,不管各自的派系立场,只要是东华的官员,谁心里都想一鼓作气的超过去。
    如果嵛津高速、新津港加市钢厂迁建扩产项目同时启动建设,东华的工业规模在接下来两三年间超过徐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