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慧父母 天才儿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菲斯见父亲的话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便勉强地同意了。不久,他就走进了中文培优学校(希望中文学校)。不过,令邓兵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为邓菲斯把学习中文看成是一种压力和负担,所以他的厌学情绪一直没有得到改善。邓兵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一边培养他学习中文的兴趣,一边给他减压:“儿子,爸爸让你学习中文,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听说读写,至少能与国内的亲人交流,不是为了参加考试啊。”邓菲斯听后,这才如释重负。从此,他转变态度,努力地学习中文,很快就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邓菲斯上五年级时,约翰?霍斯金大学在全国“天才儿童班”中选拔“天才少年”。邓菲斯不甘落后,他踊跃报名参赛。结果,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中,并获了奖。从小学五年级到升入初中,他几乎每年都参加这样的比赛,而且每次都能获奖。
升入初中之后,孙红觉得有必要让儿子选择和确定未来的专业方向,然后进行重点培养。她是学理工的,她希望儿子也选学理工,以便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邓兵却反对:“我们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强加给孩子,他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吧,我们不要干涉。”随后,他对儿子说:“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尽管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思考,但爸爸希望你有广泛的学习爱好,学习可以博而不精,但必须要有你自己喜欢的。你最喜欢的那个学科,就要把它学得更好,而这个学科也许就是你的最终选择。”
邓菲斯在上小学时,父亲就对他说过这番话,现在重新提起,他就更加懂得父亲的意思:广泛的爱好就是博学,然后再凭着自己的兴趣重点捞鱼,那么捞到的必将是一条大鱼。
在所有的学科中,邓菲斯特别喜欢计算机和数学,所以他对这两门学科格外用功,父亲也经常鼓励他。在他看来,这也许就是他的最终选择。
在美国,初中以上的学生每年都可以参加3次SAT考试,即美国高考。此举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让学生了解未来的高考题型和模式,但这并不作为大学入学考试成绩。邓菲斯也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便在初一那年参加了计算机的考试,结果他得了1500分的高分(满分为1600分),获得了乔治?华盛顿大学为他提供的奖学金。邓菲斯很受鼓舞,第二年他又参加了数学考试,结果得了满分,获得了乔治?梅森大学提供的奖学金。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这一切简直称得上是奇迹。
接二连三的惊喜,给邓菲斯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美综合排名第一的汤姆斯?杰弗逊科技高中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人兴奋不已。邓菲斯却深有感触地对邓兵说:“爸爸,如果不是你引导我对学习产生广泛兴趣的话,我就不会考上这所学校了。虽然我有最喜欢的学科,但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不差呀。放心,我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今年,我考上了美国最好的高中,四年之后我要考上美国最好的大学!”儿子的话令人振奋,邓兵和妻子都由衷地笑了,他们仿佛看到儿子在一点一点地接近最终目标。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武汉男孩轻松获满分进哈佛
邓菲斯进入高中之后,邓兵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在美国,学生能否上好的大学,不仅仅取决于高考分数,更重要的是看其综合素质。美国名牌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推荐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参加课外活动的能力。学生如果没有在领导能力、社会活动等方面留下完美记录,就很难进入顶尖大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厌学少年满分进哈佛(4)
然而现实情况是,邓菲斯在上高中之前,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各门课程。虽然他爱好游泳和拉小提琴,但其他课外活动则相对较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肯定不会受到美国名校青睐。邓兵便把自己的想法和担忧告诉了儿子。邓菲斯问:“爸爸,您觉得我该做些什么呢?”邓兵思考了一下说:“只要是学校允许的事情,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邓菲斯听后调皮地说:“您给的目标太不明确了,能不能为我指一条明路呢?”邓兵沉思了一会儿说:“明路你自己去找,就像你以前对待学习那样,广泛爱好,重点捞鱼。也就是说,学校组织和举行的每一项活动,你都要积极参加,并要做出成绩来,还要创造性地组织开展活动。对于你特别喜欢的活动,你不仅要做出突出的成绩来,还要能组织领导。”
邓菲斯听后,踌躇满志,他当即向父亲表态:“您让我广泛爱好,我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绩。相信按照这个方法,在课外活动方面,我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从此,邓菲斯在修完所有高中的课程以外,还选修了10门大学下放(AP)课程,并在课余时间广泛参加各种学术兴趣活动:每周都上小提琴课和游泳课,还身兼校学术刊物编辑、生物技术俱乐部会长、神经生物协会财务主管等多种职务。
这些活动与工作,邓菲斯做得有声有色,可他还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又参加了学校辩论队。刚进辩论队时,他还显得很腼腆,但经过几次磨炼,他的胆量越来越大了,很快就成了队里的主辩成员。
后来,邓菲斯创造性地发起并领导了学校公共论坛辩论队,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队员。为了能在今后的辩论比赛中取胜,他不仅对新招队员进行了相关培训,还教会了他们辩论取胜的方法:反应敏捷,大胆泼辣。队员们都将他教的方法派上了用场,效果十分明显,他所领导的辩论队在多次比赛中获胜。
邓菲斯的信心更足了,他又率队参加地区和全国的公共论坛辩论赛,并一一取胜。通过多次辩论比赛,邓菲斯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观点的胆量提高了,表达技巧也提高了一大步。
这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结果,邓菲斯深刻体会到了父亲这句话的作用。从此,他便将这句话牢记心间,并在高中时期踊跃地参加各类校外学术竞赛,都取得不菲的成绩:如获全美高中生最高荣誉的“总统学者奖”四分之一决赛权,并获全美优秀学生奖学金;参加全美具有“高中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科学才能选拔赛”,并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参加全美西门子科学数学技术竞赛,并进入四分之一决赛;2006至2008年连续三届参加美国奥林匹克生物竞赛,并进入四分之一决赛。不仅如此,他还获得马里兰州大脑科学知识竞赛冠军,克莱门森大学全美生物知识竞赛第一名……
这一系列的课余活动会占用邓菲斯的很多时间,但他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受到影响,每次测试,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全A!不仅如此,他还格外热衷义工活动。
美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一般都要有做60小时义工的记录,所以从高一起,邓菲斯就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一家老人医院和社会福利院做义工。在那里,他看到了医护人员忙碌和疲倦的身影,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广泛接触和耳闻目睹的感受,他觉得医生这一职业是那么的伟大和高尚,他很快喜欢上了这一职业。于是,他当时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志愿:长大后当医生,维护更多人的健康,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高中三年,邓菲斯在当地医院累计做了130个小时的义工。
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厌学少年满分进哈佛(5)
为了尽快学到更多的医学知识,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个暑假,邓菲斯都争取到了去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国家过敏和疾病传染研究所研究实习的机会。他想在这样权威的医学研究机构里,学到扎实的医学知识,将来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得知他前来实习的目的后都深为感动,并对他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肃然起敬。因此,每次实习结束时,工作人员都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说:“邓菲斯,希望你读完大学后,继续来我们这里工作,我们随时欢迎你!”
四年的高中生活,邓菲斯过得非常忙碌而充实。邓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2007年4月,邓菲斯参加高考之前,他突然问道:“儿子,通过四年的课外活动,你都感受到了什么?”邓菲斯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您那句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四年我一直是这样做的,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我不仅收获了成功和乐趣,而且找到了人生目标。”邓兵忙问:“告诉爸爸,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邓菲斯脱口而出:“我想将来能成为一个生物学家或医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邓兵听后,欣慰地点了点头,因为他一直坚信:在选择专业专长和人生目标方面,孩子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2007年4月14日,邓菲斯参加了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之一的ACT。在这次考试中,全美有万考生参加,尽管竞争十分激烈,但邓菲斯凭借出色的答卷,轻松获得了满分。他不仅成为全美85个满分考生之一,也是弗吉尼亚州唯一一位满分获得者。
2008年4月,邓菲斯陆续收到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6所美国顶尖名校均向他提供了全额奖学金。因为立志从医,邓菲斯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生物和医学预科专业,而哈佛大学的生物医学研究与教育是世界顶尖水平。2008年9月,邓菲斯走进了哈佛大学。
邓菲斯成了国内关注的焦点。2008年7月18日,笔者对邓兵进行了采访,谈及家教理念与经验,邓兵感慨地说:“中美家长教子理念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家长注重孩子的分数,而美国家长则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从全世界教育范围来看,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显得更加重要。要想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就要在学习和课余活动方面广泛培养他们的兴趣,他们喜欢学什么就重点学什么,喜欢干什么就好好干什么。反正,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就一定是最好的!我想,这个理念不仅适用于美国家长,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家长,因为现在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如果中国家长都能按照孩子的兴趣,去发展他们个性特长的话,那么孩子走进像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也不是件难事!”
3。 兴趣是最好老师,追星少年成电视导演
父亲擅长文艺,从小对儿子言传身教,可儿子根本不是这块料。就在父亲决定放弃时,儿子却疯狂追星。父亲极力反对,儿子却一发不可收拾。渐渐地,父亲转变观念,并支持儿子追星,甚至放手让儿子碰钉子。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后,儿子成为电视导演,父亲成了儿子的铁杆粉丝……
儿子五音不全却疯狂追星,父亲冷静转变观念
1999年4月的一天下午,家住武汉的老宋下班刚进家,13岁的儿子小宋就一蹦三跳地跑过来说:“爸爸,同学们都说我长得像刘德华,您看像吗?”老宋懒得迎合儿子的得意忘形,便泼了一盆冷水:“你哪里像刘德华?刘德华长得高大英俊,你又矮又瘦;刘德华是天王级歌星,你五音不全。你说,你们哪里有相像的地方?”
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厌学少年满分进哈佛(6)
小宋正要替自己辩解,母亲却在一旁开腔了:“别这么说孩子!我看他的鼻子和眼睛部分确实很像刘德华。”得到母亲的肯定,小宋别提有多开心了,他一扫刚才的不快,在客厅高歌起来:“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夜不流泪……”
儿子的歌声在老宋听来就是噪音,他很不耐烦地把儿子从客厅推进卧室。其实,老宋并不反对儿子唱歌,他还在文艺方面培养过儿子。原来,老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单位的文艺骨干。他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于是从小就培养儿子,可儿子对文艺毫无兴趣,唱歌也是五音不全,一句简单的歌词,教了很多遍,还严重跑调。但是老宋并不甘心,他后来经常在家搞文艺活动,可儿子的表现总不尽如人意。
儿子9岁那年,老宋又搞了一次家庭文艺活动,他让儿子唱一首很早就学过的歌,儿子准备了好半天,结果只唱出几句,而且还严重跑调。老宋失望极了,他埋怨儿子说:“我真拿你没办法,你怎么一点没继承我的艺术细胞呢?”妻子接过话说:“儿子不是一块搞文艺的料,你就别强求他了。我们还是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稳定工作吧。”
老宋冷静地想了想:儿子没有文艺天分,我就是再努力培养他,也无济于事。如果不走“读书成才”这条传统的道路,又能怎样呢?好在他的学习成绩居全班中上游,只要不停地努力,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稳定工作,肯定不成问题。想到这里,老宋就再也没让儿子跟文艺沾边。
儿子学习一直很用功,老宋满心欢喜,可儿子上了初中之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原来,小宋班里有很多同学迷上了听音乐,只要到了课余时间,他们就打开随身听,把耳机插进耳朵里,一边扭动着身子,一边跟着音乐大声演唱。
同学们听得很陶醉,唱歌的样子也很酷,小宋被吸引了过去。渐渐地,他也迷上了听音乐。特别是刘德华唱的歌,他听得如醉如狂。小宋先前也听过刘德华的歌,但那时他没有认真品味,也缺乏鉴赏能力,现在用心倾听后,觉得别有一番情趣。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听歌能排解繁重的课业压力。于是,他不顾五音不全的缺陷,跟着同学们学偶像唱歌。
这一发不可收拾,小宋每天都要把刘德华的歌,来回听唱好几遍。回到家后,他就焦急地搜寻各个电视频道的文艺节目。他在等待刘德华出现,期待他一展歌喉!
老宋注意到了儿子的异常表现,但一向热爱文艺的他,没将这事放在心上。直到儿子初二第一学期末,考试成绩下滑至中下游时,他才找儿子严肃地谈了一次。但这并没有阻止儿子追星的脚步。上了初二,儿子更加痴迷刘德华。尽管唱歌还是跑调,甚至被同学们嘲笑,但在小宋看来,每天能听唱刘德华的歌,让他觉得很快乐。
这天,小宋再次唱刘德华的歌时,一位同学突然大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啊,小宋从侧面看可像刘德华了!”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呼啦啦地围了过来。仔细端详一番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小宋这小子还真是有几分像刘德华啊!”“是挺像的,特别是鼻子和眼睛部分。”“小宋,你干脆改行学唱歌,长大后当明星吧!”……
小宋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他暗自想:爸爸一直说我五音不全,可同学们都觉得我长得像明星,我只要努力学唱歌和表演,为什么不能成为明星呢?回到家见到父亲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把同学们的评论和建议告诉了父亲,但父亲对此却是否定的态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厌学少年满分进哈佛(7)
遭到父亲的喝止,小宋很不服气,他大声抗议:“爸爸,我不信我不是块搞文艺的料,我要立志当明星!”老宋听得心里直冒火:“你小子没有一点文艺天分,怎么当明星?你这是在空想,要是学习成绩再下降的话,看我怎么跟你算账!”老宋刚发完火,妻子也指责儿子说:“傻孩子,你千万别做白日梦,你是不可能当明星的,就是当了明星也靠不住啊。你还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吧!”
小宋听后更不服气,他倔强地说:“你们不让我当明星,我偏要当!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你们看!”小宋说到做到,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他决定包装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首先,他把搜集到的数百张刘德华照片,贴在卧室的墙上,一张张地看,一次次地模仿其姿态。有的照片甚至被他做成塑封,放在床头显眼的位置。其次,荧屏上只要出现刘德华的身影,他就目不转睛地观察:偶像最常做的表情和动作是什么?发型是什么?衣服的品牌和颜色是什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他又一一模仿。此外,他还买了上百张有关刘德华歌曲的光盘。白天,他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跟着随身听唱。放学回家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跟着光盘又蹦又跳地唱……
儿子追星到了疯狂程度,母亲心急如焚,她不止一次地苦苦劝导儿子:“别不务正业,你这样下去只会毁了自己呀!”可儿子把她的话当作耳边风。无奈之下,她希望丈夫能好好管管儿子,可丈夫却沉默起来。原来,看到儿子疯狂追星,老宋也很焦虑,但见儿子模仿明星越来越有样,唱功也越来越好,他冷静地想:就让这小子折腾去吧,看他能折腾出个什么样子来。如果折腾得好,就顺其自然;如果碰了钉子,他肯定会吸取教训,这也有利于他的成长。
父亲的沉默,更加助长了小宋的追星行为。他总想向父母证明自己是块当明星的料,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