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兵的第一轮齐射,就是战斗开始的信号。在火炮开火时发出的声响传到了战线上的时候,第一排的步兵也开火了。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上,明军步兵用的步枪所发射的子弹,足以射穿一个人的身躯,再射中后面一个人。那些外面包裹着铜衣的弹丸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七前多支步枪同时射击,而且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之内就打完了十发子弹,这密集的弹雨,对任何敌人来说,都是死亡的召唤。

“第一排后退,检查步枪,重新装弹。第二排,上!”

随着前线指挥军官的命令,第一排的明军步兵迅速地从战线前面撤了下来,退到最后,开始检查步枪,并且从弹袋里掏出子弹,压进弹仓。这时候,第二排的步兵已经上前两步,举起了手上的步枪,接着密集的弹雨再次扫向了正在冲过来的敌人。从第一排步兵打出最后一发子弹,到第二排步兵恢复射击,整个过程不到五秒钟,也就是说,明军防线上的射击几乎没有中断过!

面对如此密集的弹雨,别说是奔跑的步兵,就算是速度最快的轻骑兵也无法突破。当然,奥斯曼军人的最大的敌人还是明军防线后的那些火炮。一千多门火炮所编织出来的火网是难以想像的,不到两刻钟,整个战场就已经被炮弹爆炸的硝烟给笼罩了。而在第一轮齐射时,在奥斯曼进攻部队后面组织与指挥的那几百名军官就全完蛋了,而仅仅两刻钟的时间,第一批进攻的三万多奥斯曼军人就全被消灭了,而这其中,超过七成的奥斯曼军人是被火炮的炮弹击毙的,真正被步枪子弹击毙的不到三成!

战斗进行得激烈而短暂,两刻钟的时间,三万名奥斯曼军人就完蛋了,虽然还有一些负伤的奥斯曼军人在战场上痛苦地惨叫着,但是这都没有引起双方的重视。明军并没有急着去处理掉那些没有断气的敌人,而是在冷静地重新组织防线,三排步兵都在检查手里的步枪,表情严肃而又冷酷。对面,奥斯曼军队的那十几个大贵族则都吓得魂飞魄散了。这是明帝国的步兵第一次与奥斯曼军队进行野战。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同盟终于明白,相对而言,明帝国的骑兵虽然在阵地战中很厉害,但是,装备了更多火炮的明帝国步兵,这才是真正的阵地战王者!

“该近卫军登场了,你们也该进攻了!”

这时候,在奥斯曼军队的北面,东面,以及西面已经出现了大规模骑兵行动时腾起的烟尘,这是已经迂回到位的近卫军。

谢正卿看了皇帝一眼,立即就下达了由防御转变为进攻的命令。前线上,两万多步兵,还有后面的两个轻型野战炮团,以及一直呆在战场后面的第一军的骑兵师立即开始行动了。

步兵们迅速地从腰间取下了刺刀,卡在了枪管下的卡子上。接着,三排步兵扩大了间隔距离,第一排的步兵的任务是用刺刀解决掉进攻路线上的那些奥斯曼伤残军人。当然,他们是不会怜惜这些敌人的,而呈长剑状,两侧都有很长的血槽的刺刀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一刺刀下去,任何人都得完蛋。第二排与第三排的步兵则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并且平端着手里的步枪,枪口一致对着前方的敌人阵营。

在重型火炮进行最大仰角射击,尽量把奥斯曼军队压缩到阵营里去的同时,两个轻型野战炮团的数百门火炮也开始跟随步兵转移。这些火炮都是在架在炮车上的,随时可以停下来开火,而每辆炮车上还有十多发炮弹与发射药,足以对敌人进行短时间的压制了。当然,炮兵的后勤官兵驾驶着运载炮弹与发射药的马车跟在了后面。

最先出击的是第一军的骑兵师,一万多骑兵迅速地沿着步兵锋线的两翼冲了出去,这些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击奥斯曼军队的阵地,而是迅速地向奥斯曼军队阵地的两翼运动,并且在在行进的时候还在用马枪向敌人射击。虽然,这种高速运动状态下,马枪的射击精度确实非常糟糕,不过盲目的射击也能造成一定的杀伤力,而且不断响起的枪声,更能够震慑敌人,让奥斯曼军人不敢轻易地向两翼展开,被迫收缩防线。

如果说第一军从防御转为进攻如同行云流水般的顺畅的话,那么近卫军的进攻就可以用雷霆万钧之势来形容了。

从三个方向上几乎同时杀到的近四万哥丑幸爷宾蘸沼石盾芯毋州曼军队,不过他们却都在距离奥斯曼军队大概一千步的地方停了下来。接着,每一股一万多名近卫军骑兵按照步兵进攻锋线的方式,排列成了三排战线,而且这些近卫军手里拿的不是战刀,而是马枪。因为骑马作战的原因,近卫军战线之间的间隔稍微大一些,不过这并无太大的影响。接着,三个方向上的近卫军开始稳步推进,战马都在向前走,而不是奔跑,虽然马背上的近卫军官兵仍然不可能如同在脚踏实地的步兵那样精确地瞄准敌人,不过,对于用密集火力作战的战术来说,火力的密度足以弥补精度上的缺陷了。

当然,随同近卫军行动的轻型野战炮团也没有闲着,在近卫军逐步压缩奥斯曼军队的防御阵地的时候,这个超规模编制的野战炮团也在战场的北面转入了战斗状态,也就是停下来,然后由炮兵军官负责校准火炮,然后就开炮射击。

这次,火炮的炮击成为了进攻全面开始的信号。而在震惊之中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奥斯曼军人在炮弹落下来,并且在他们之间炸开的时候,立即就被震醒了。明军从防御转为进攻,几乎没有任何的间隔时间。显然,对于这种高效率高节奏的战斗方式,这些原本是奴隶与农民的奥斯曼军人根本就无法适应,他们更无法适应的是,用手里的那些劣质的冷兵器去与武装到了牙齿的明军作战。

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明军根本就不给敌人任何近距离战斗的机会。虽然,奥斯曼军队中有一批数量不少的弓箭手。

但是,这些弓箭手是按照标准的冷兵器战术配置的,即他们都处于防线的后方,前面由步兵掩护,这显然降低了弓箭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前移的明军炮兵首先照顾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这些弓箭手,可以说,在与没有大量使用火器的敌人作战时,弓箭手是明军最大的威胁,在明军的战术条例中,早就明确的规定,只要战场条件允许,首先打击的就是敌人的弓箭手,以及其他的远距离作战兵力。

这场屠杀从中午进行到了傍晚,十二万奥斯曼帝国的军人,或者说是奴隶,农民更准确一些,他们基本上没有对明军构成多大的威胁,就被彻底地歼灭了,而指挥作战的那十多个奥斯曼帝国的大贵族也无一幸免。当然,也许到最后,连明军官兵都杀累了吧!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五十节 赶尽杀绝

黄昏的时候,战斗结束了,明军除了消灭了十二万敌人之外,还缴获了十五面奥斯曼帝国的军旗。这是十五个大贵族的旗帜,现在,这十五面旗帜都保存在帝国战争博物馆的一个分馆里,与另外上百面同样在战场上缴获的奥斯曼帝国的军旗放在一起。

第一军被留下来清理战场,因为朱祁钰没有明确的要求谢正卿收容俘虏,结果,几千名因伤而失去战斗力的奥斯曼军人全被第一军的官兵在战场上处决了。当时,第一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执行,也没有办法收容战俘。当然,这与朱祁钰,谢正卿两人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这样的战场屠杀事件在当时并不少见,也不可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至少,在十五世纪的时候,不会有任何明帝国的臣民因为军队无辜屠杀战俘而进行抗议吧。

近卫军迅速的撤离了战场,先在距离战场不远的地方停留了一个时辰,主要是让官兵休息,并且准备晚饭。白天的作战行动中,近卫军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进行战前运动,战马连续奔跑了数个时辰。虽然,最后的战斗算不上惨烈(至少对明军来说是这样的),但是,近卫军,特别是战马的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休息一会。

让战马恢复了体力,同时官兵们也都吃上了一顿热饭,动作快的,还小睡了一会之后,近卫军再次上路了。这次,他们的目的的是东面的幼发拉底河上的战场,那是第二军与第九军的战场,而近卫军的任务,就是去协助这两支军队歼灭从摩苏尔出发,准备去进攻大马士革的奥斯曼军队。

虽然天色已经很暗了,但是近卫军的行军速度却并不慢。探路的侦察部队在沿途都留下了标记,并且尽量选择了能够提高行军速度的道路前进。当然,两翼的侦察部队也在小心的注意着周围的环境。近卫军是在奥斯曼帝国军队控制的地区内活动的,虽然这附近的所有奥斯曼军队不是被集中到了几座主要的城市,就是被调遣到了其他的战场上去,但是小心一点总是没有坏处地。

部队前进了不到两个时辰,一名第二军的军官就送来了前方战斗的情报。陈豫在收到了新的命令之后,就立即率领第二军与第九军前去截击摩苏尔的敌人。虽然,命令传到的时候已经晚了一点,不过第二军与第九军都是骑兵军,而且当时陈豫把拖延骑兵速度的炮兵都暂时放在了后面|Qī|shu|ωang|,所以他们在下午的时候赶到了战场。此时已经有一部分奥斯曼军队渡过了幼发拉底河。不过却被第二军地骑兵迅速地赶了回去。接着,第二军与第九军在东岸部署了防线,随着炮兵部队在傍晚时赶到战场之后,明军巩固了在东岸的防线,并且对西岸的奥斯曼军队进行了炮火打击。

“敌人现在还在继续强度幼发拉底河,不过我们已经稳定住了局面,现在陈豫将军正在准备派部队在下游渡河。去袭击敌人的后方。

第九军则在正面负责抵抗敌人。”前来汇报的军官迅速的在地图上标出了战场上的情况,“敌人肯定会在晚上寻找新的渡口,所以,我们不得不扩太了防线宽度。如果天亮之后,敌人在新的渡口渡河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兵力就会很紧张。”

“我们最好在晚上击败这股敌人。”

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关键是,我们怎么在晚上击败敌人。”

“如果第二军能在下游渡河,我们在上游选择一段河水较浅的地方也去西岸,然后与第二军配合,夹击这股敌人。由第九军在正面牵制,我们就有希望在天亮之前击溃敌人,然后在白天与敌人决战。”

朱祁钰点了点头,但是没有急着开口。

“陛下,在战场上游二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河段比较浅,骑兵可以直接淌水过河。”那名第二军的军官迅速的在地图上标出了这一段河道,“我们在这里部署了侦察部队,不过,敌人也有可能选择这里渡河,所以速度必须要快。”

“那么,我们就从这里过去!”朱祁钰在地图上点了一下,然后对那名军官说道,“你立即返回第二军,告诉陈豫,第二军今天晚上必须渡河,然后与近卫军配合夹击敌人。”

随后,近卫军继续上路。这次,行军的速度更快了,几乎是以战场突击的速度在前进。近卫军必须要与敌人抢时间,最合适的渡口距离战场仅二十里,如果奥斯曼军队急于在夜间渡河的话,那么肯定也会选择这个渡口。而当时部署在这一渡口的,不过就几十人的侦察骑兵而已。近卫军必须要提前赶到,不能让敌人顺利渡河。

上半夜的时候,近卫军赶到了渡口,不过,让梁岳与朱祁钰都大吃一惊的是,奥斯曼军队已经在东岸建立了滩头阵地,而且附近没有明军活动。也就是说,奥斯曼军队已经在这里渡河了。这次,朱祁钰与梁岳都没有犹豫,趁着河西岸的敌人还不多的时候,近卫军的一个骑兵师立即就杀了上去,而另外两个骑兵师则开始准备强度幼发拉底河,杀到河对岸去。

近卫军的突然杀到,让奥斯曼军队措手不及。当时,渡过幼发拉底河的奥斯曼军队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东南方向上,那是明军第九军的方向,而近卫军是从西面杀过来的,而这边是奥斯曼军队的后方。

战斗进行得很迅速,四千多奥斯曼步兵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万多近卫军骑兵的对手,不到两刻钟,奥斯曼步兵就崩溃了,除了一千多人狼狈的淌水逃到了河东岸之外,其他的两千多奥斯曼军人都被歼灭。不过,逃过去的奥斯曼军队并没有逃脱厄运,而且他们还冲散了奥斯曼军队设在河东岸的防线,当另外两个帝国骑兵师冲过了幼发拉底河,登上河东些从时候,奥斯曼军队在仓促之间根本就来不及重新组织防御。

两万多奥斯曼步兵被近卫军迅速的击溃了。逃掉的很少,毕竟步兵是跑不过骑兵的,而且近卫军是帝国最厉害的骑兵。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国涛派来的五千骑兵到达了河西岸,并且守住了渡口,最后一个近卫军的骑兵师也渡过了幼发拉底河。第九军的军官还带来了一条消息,陈豫的第二军已经在一个时辰前在下游的渡口到了幼发拉底河西岸,正在向奥斯曼军队的收方迂回,准备包抄这股敌人。

“我们就从侧翼进攻,行军一定要快。不过,在最后进攻的时候,要与西岸的第九军配合,把近卫军的炮兵团也安排在第九军那边,只要控制住局势,就让第九军渡河,然后围歼这股敌人!”

朱祁钰命令一下,近卫军立即开始行动。三个骑兵师排列成了宽度近十里地锋线向奥斯曼军队的阵营压了过去。当然,奥斯曼军队此时也已经知道明军在上游渡河了,而且是一支新到达战场的明军。而奥斯曼军队的统帅就算是白痴,这时候也已经知道,他们中了明军的圈套,这里是明军设置好的伏击阵地,而且正在赶来的明军说不定更多。如果战斗拖到了天亮的话,那他们就将遭到彻底地失败。

奥斯曼军队有两条选择,一是继续强度幼发拉底河,在第九军地防线上取得突破。然后进军大马士革。不过,这与送死没有什么分别。第二个选择就是撤回摩苏尔。最后,奥斯曼军队的统帅选择了撤退,救援大马士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新赶到战场的明军肯定就是攻击大马士革的那支部队,显然,大马士革已经沦陷了,而且安条克的那支部队也失去了消息,如果孤军前进的话,那确实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在这个时候,奥斯曼军队要撤退已经太晚了。

近卫军在半个时辰之后就到达了奥斯曼军队的侧面。如同前面的战斗一样,近卫军在接敌之后就放慢了速度,最后干脆停了下来。这次,他们挑战的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地方贵族军团,而是奥斯曼帝国的正规军。虽然,这支正规军中,有很多新兵,甚至有一些不到十六岁的少年军人,但是这毕竟是奥斯曼帝国的正规军,装备了不少的欧罗巴生产的火枪,与这样的敌人作战,自然更为考验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保证撤退,奥斯曼军队也加强了侧翼的防线,用五万多步兵对抗明帝国的近卫军,双方进行了一场用火枪来决定胜负的战斗。不过,对于奥斯曼步兵来说,他们用的火枪根本算不上是利器了。如果是在十年前,他们使用的火枪与明帝国当时生产的火枪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明帝国已经淘汰了所有的老实燧发枪,全部换装了新式步枪与马枪,不管是在威力,射程,还是在发射速度上,都远远的超过了老实燧发枪,这也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斗。

奥斯曼帝国的步兵也很快感觉到了这种巨大的差距。战斗时在夜间进行的,本来战场上的光线就很昏暗,甚至只能依靠月光,以及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亮来辨别敌人。而燧发枪是用黑火药做发射药的,黑火药的缺点很多,而其中的一个缺点就是,在燃烧后要产生大量的浓烟,这将遮挡射手的视线,如果说,在白天的时候影响还不是很大的话,那么在夜晚,这就是个致命的缺陷了。

明军马枪用的子弹里装填的是新的高能炸药,不但威力大,而且射击时产生的浓烟很少,所以几乎不会对射手的视线造成影响。当双方数轮射击之后,情况就非常明显了,明军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敌人的战线,虽然看不清敌人,却能够进行大概射击,相反,奥斯曼步兵都被浓烟笼罩着,还怎么作战呢?当然双方武器的射程也是关键因素,明军完全可以在三百步的距离上开火,就算在夜晚,这个距离上的命中率非常低,但是奥斯曼的步兵只能在两百步的距离上开火,而且在这个距离上,他们所用的子弹根本就无法穿透明军官兵身上的铠甲,以及战马身上批挂的马铠!而在两百步的距离上,明军可以用马枪轻易的射杀对手,不给对手任何靠近的机会。

这样的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五万多奥斯曼帝国的步兵伤亡惨重,而近卫军在经过了阵地战之后,也开始缓步推进了。此时,其他的奥斯曼军队虽然已经开始撤退,但是,他们很快就遭到了已经迂回到了他们后方的第二军的阻击。而在河滩上,奥斯曼军队因为向摩苏尔方向撤退,这个方向上的防御已经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