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宋-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大人,都督他怎么说的?”张宪也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

陆游这时将信递给张宪道:“张将军,你看看吧!”

张宪接过信纸,一边看,一边忍俊不住,也笑了起来。

“看来!我们还得学戏子一样,给张大人他们演场戏了!”陆游笑咪咪地说道。

就在陆游准备应付调查之时,王童也把岳云布置的任务,将调查情况结果禀报上来了。

那条街的移民补助款被克扣之事,原来是李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担任了地保。在分发这些补助时,将其截留下来用于自己经商。原本他想等赚了钱再填补漏洞。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而这件事。情报部原本是查到了的。只是在上报到台北城内的情报处那里后,就扣了下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王童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探听到,为什么情报处会不再继续上报。

原来,巩义给了情报处负责分拣处理情报的官员指示,要求将其密而不宣。只将证据保留了下来。据王童推测,有可能是怕报上来后,引发巩月漓和李雨柔之间的不快,巩义才要求其不再继续向上禀报的。

岳云听到这里,不禁眉头一皱。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代表情报部已经有了私心,开始有选择性地隐瞒事情了。

而那个吃白食的杨廷芳也没有说谎,他真的是杨月的族人,在杨幺洞庭湖战败后。他就隐姓埋名躲在湖边生活。后来听说杨月当了岳云的夫人,在台湾当了水师高官,才带着一帮狐朋狗友来谋求差事。此事杨月倒是真的蒙在鼓里。现在这些投靠之人暂时被杨月安排在她的舰队任水师官兵。

“如果这些人打水战还有些本事,倒不是不可以用。但那些兵痞脾气,却一定要严厉纠正。我不想岳家军的名声在这些人手中败坏!”岳云厉声道。

片刻之后,他方语气稍缓道:“我会先给月儿、月漓、雨柔打个招呼,让她们在自己的亲朋好友前来投靠时,注意一下如何处理!如果再发现有类似事件,我也就顾不得情面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了!”

半个月后,张泽端终于准备妥当。带着一批同样心存疑虑和商人及文人,到达了红河州的沿岸港口海防。

“这就是海防?堂堂红河州最大的港口,咋会一艘船都没有?”张泽端一行人下了船,踏上了码头,却发现只有他们这一条船。

“不知道,或许凑巧了,商船今天正好全离开了吧。”一名商人猜测道。

“奇怪!这码头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也没人来接待?莫非陆大人不知道我们要来吗?”另一名文人惊疑不定道。

“陆游是肯定不知道的!因为来之前我除了和都督说过,其他官员皆未告知,也未派人通知陆游。我们这次可是要微服私访。查查这红河州的百姓们,到底在陆游的残酷政策下过得如何?如果告诉了他们,让他们来接待,在他们的指引下去视察,又如何能看到真实的民间疾苦呢?”张泽端下船之后。活动了一下筋骨道。

“好吧!那我们不如先到附近一座村庄看看,便可知百姓们过得如何了。我可不信红河州的叛乱有如此严重。”另一名文人说道。

不过。他们刚刚翻过一座山坡,就见一大批百姓惊慌失措地向他们这边跑了过来。这批百姓男女老少都有,不少人还身上有血迹。

众人一见,均吓了一大跳。一名手脚麻利的商人连忙拉住一逃跑之人问道:“朋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叛军又杀来了!你们还不快跑?”那人一下挣脱开来,然后又撒开脚丫子,狂奔似烈风。

“什么?这港口旁边也有叛军?”张泽端吓了一大跳。

他举目向前望去,果见一大批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安南人举着刀枪杀了过来。

“不好,真有叛军!诸位兄台,快往城里跑吧!那里应该安全些!”还好一名年轻的文人机灵,知道海防城的方向。

张泽端和一干文人虽然有些迂腐,却还不认为自己可以靠宣传圣人之道教化这些叛军放下武器。如果他们来了,不听自己的劝说,先一刀砍下了自己的脑袋,岂不冤哉?

于是,他们和一批随从护卫,立刻就转身狂奔了起来,脸色狼狈之极。

而安南的叛军却是在后面越追越近,一片喊打喊杀声。其中有几名弓箭手还放箭射倒了几名随行护卫,将他们更是吓得屁滚尿流。

可怜这一批养尊处优的文人,他们个个身宽体胖,如何跑得过这些如狼似虎的叛军。就在眼看众人将要共赴国难之时,一批身着黑盔黑甲的岳家军终于赶到了。为首者年约三十多岁,手提一杆亮银长枪,正是红河州的驻防军总司令张宪。

这些安南叛军见到了岳家军的正规军,却是胆子甚大,依然毫不畏惧,嚎叫着冲上前来,双方激战片刻之后,张宪方大喝一声,一枪挑落了对方带队的首领。

其余的叛军见首领战死,顿时丧失了战斗勇气,立刻狂叫一声,掉头就往深山中逃跑。

张宪也没有追赶,只是连忙迎上前,将张泽端一行人救了下来。

众人死里逃生,更见四周摆着数十具尸体,只觉人在梦中一般,惊魂未定。

“张大人,末将救驾来迟。还请各位大人、先生恕罪!”张宪在马上拱手作了一揖道。

张泽端这时方战战兢兢地问道:“张将军,怎么这叛军会在离港口如此之近的地方出现呢?”

张宪一听,方苦着脸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此地民风剽悍,反抗此起彼伏。原本在军事管制下还稍好一点。后来听说不少商人反映,这样军事管制导致他们做生意极不方便。陆大人便在一月前尝试解除军管,却不料这口子一开,各县叛乱此起彼伏,商船也不敢来停泊了!现在叛军几乎是天天都来sāo扰城池。让百姓苦不堪言呢!”

“啊!解除军事管制后,叛军竟会如此猖獗?”张择端不禁有些目瞪口呆,他原本就是打算调查结束后,就向岳云提出,要求全州解除军事管制的。

“张大人,诸位先生,你们先进海防城休息一下吧。现在叛军暂时还是不敢来攻城的!”张宪用枪一指前面的城池道。

众人一听,忙不迭地点头称是,然后跟随着张宪往海防城行去。

待他们离开之后,那地上躺的几十具尸体却突然站了起来,擦干了脸上的血迹后,这些“尸体”望着张泽端等人消失的背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道:“陆大人和张将军要我们演的这场戏,总算开始了。”

张泽端一行人在张宪的护送下,进了海防城。

不过他们东张西望,却见城中空荡荡的没几个人,想必不是躲在家中,就是已经逃亡了。

待得进了海防府衙,却见到处是伤兵和受伤的百姓,不少人满身是血迹,躺在地上呻吟,院内还有一些大夫在诊治。

“张将军,这些受伤的士兵和百姓……”一名文人惊异道。

“都是被叛军打伤的!”张宪一脸沉痛地回答道。

张泽端喝了杯水,立刻坐不住了。他立刻便在海防城内开始转悠起来,看着城内关闭了大半的店铺,街上随处可见的受伤汉族百姓,以及死了亲人,在那哭天喊地的汉族妇孺老人。让张泽端不禁老泪纵横。

他看着这一切,顿时有些懵了。

这和他来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那些向自己控告陆游的商人,说的是安南的叛乱早就平息了,就算偶有零星反抗也掀不起大浪了。可眼前的惨痛情形却是告诉他,这叛乱远比想象的更严重啊!

而且听海防城内的百姓说,原来在“军事管制”下时还好一点,因为安南人都被约束着的,不敢有什么过份的举动。可现在试实行解除军事管制,顿时便让安南人的反抗情绪宣泄出来了,让他们频频举行叛乱,导致在红河州的汉族百姓伤亡惨重,驻军疲于奔命。

张泽瑞不禁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开始问自己,难道是真的搞错了?

p

第四百八十一章黄金两年的发展

张择端随后的一个月内,又独自到了另外几处村庄巡视,结果所有的汉族百姓皆告诉他,叛军依然很多,只有在军事管制下,叛军从安南人那得不到补给,还能稍微平静一些,而军事管制一解除,叛军的活动就愈发猖獗了。

许多人甚至掀起身上的伤痕给他看。让他看得甚为痛心。而至于某些商人向他告发的陆游采取一人叛乱全家杀头的作法,这些百姓却是连连摇头,称从未见过。

陆游也找准机会向他诉苦,称有些不法商人见钱眼开,甚至企图向叛军贩运武器。所以他才严加盘查,可能也因此而得罪了不少商人。

张择端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是上了当。听信了一面之辞,错怪了好人。

这让他大为庆幸,暗忖幸好自己来了红河州一趟,查看实情,否则回去之后,还不知道如何向岳云解释呢,如果当真冤枉了陆游,导致红河州已经安定的局势恶化,自己可是百死难辞了。

待三个月后,张泽端调查结束,乘船走后,陆游和张宪才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对岳云可是更加佩服了。他教的这些应付张泽端来调查的办法可真是厉害,把张泽端一行人骗得团团转。

先是弄了一批信得过的士兵在他们面前演戏,然后派人跟踪这个调查团,时不时地在他们视线之内弄几场交战。总算吓倒了张泽端,让他坚信红河州采取这样的高压政策是必须的措施。

只不过。陆游不知道,这些方法都是岳云从后世各单位应付上级检查的办法中搬过来的。也幸亏是张泽端这个直来直去的人来调查。如果换了那些官场老油子来,必然会看出破绽。

将那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压下去后,陆游得以放开手脚,继续推行他的治理红河州的政策。

在保甲制度、连坐制度、奖励告密、对叛乱者斩尽杀绝的共同作用下,没过多久,红河州的社会秩序就稳定了下来。

这时。陆游便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利民惠民政策,立刻就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戴,同时。他又将那些拥护海外都护府,会说汉话的安南人,吸纳入zhèng府之中。协同管理。

这样一来,那些为了能当官,取得更高地位的安南人则拼命学习汉话。同时,大批从金国移来的汉人又不断涌入,在两年之内竟然移进了二十万人,达到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明显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移入的汉民达二十多万人,对整个红河州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安南自古便是中国的领土,在中原王朝的管理下有上千年历史。刚刚脱离中国也不过两百多年。而红河州又紧临大宋,所以在红河州内,汉人和有汉人血统的安南人本来就占了很大比例。

“zìyóu放行”之后,红河州的人口下降到八十万。移走的都是土著安南人,再加上涌进来的二十多万汉民。汉人立刻就成为了红河州的主导民族。

而且由于红河州时常与汉地展开边贸,即使是非汉族血统的安南人也有不少是会说汉话的。在清除掉那些叛乱分子后,在当官和解除军事管制的渴望下。红河州的安南人汉化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以致于陆游都有些怀疑,历史上安南人那么多起义是不是夸大的,咋会让中原王朝吃尽如此多的苦头。

两年之后。红河州二十五县就已经只有九个县仍在实行“军事管制”,其余的皆成了正常的县份。而陆游见红河州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方开始大力招商引资,拓展贸易。使红河州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而老百姓也感觉,在度过最开始严厉的“军事管制”时期后,在海外都护府的管理下,比在安南国王治下过得好得多。也就不再生反抗之心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谁当自己头上的官员都是一样的,关键是看谁能给让他们过得更好。那些为了“民族大义”的愤青毕竟是少数。

到了陆游承诺的五年期限截止时,红河州则完全解除了“军事管制”,全州成为了海外都护府下的正常州,财政还扭亏为盈。岳云甚至从该州还招募了不少士兵用于维护“南洋和平”。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绍兴十六年,海外都护府已经成立整整两年了。

这两年来,海外都护府的台湾、吕宋、琉球、红河四州及西贡、迩摩、横滨、鹿儿岛四个直属领地涌入了大约两百万中原移民,其中原金国治下和宋国治下的移民大概各占一半。

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台湾原有的四个县设置却是有些不合时宜了。岳云和刘一宁、张泽瑞蹉商后,以海外都护府的名义。下令将台湾州由原台东、台南、台北、台东等四个县改为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宜兰、桃园、苗栗、彰化、南投、云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十六个县。全台总人口一百二十万,约占海外都护府人口的六成。

台北现在已经成为整个东亚最大的港口城市,原有的淡水港早已不堪重负。于是刘一宁便在台北城东部选址,新建了一个叫基隆的港口。这里是比淡水港更适合的深水港湾。可容纳停泊的船只更多。而台北也因此成了整个东亚地区贸易的中心。

海外都护府的所有舰只均已经换成了螺旋桨动力的车船。高宣曾经提出完全取消明轮。在他看来这就是多此一举。但岳云却还是极力主张保留。原因就是希望让船只多一套动力装置。万一出现螺旋桨在战争中被打坏的情况,战舰仍可以用明轮航行。此外,这样也可以麻痹还不知道海外都护府舰队详情的敌人,以为这些战舰仍然只是车船。

海军也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北海舰队和南洋舰队改为了七大舰队,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舰队和驻防舰队。分由李宝、曹宁、高宠、宋忠、吕浩、赵耀、杨月任司令。其中,前六大舰队为主力舰队,驻防舰队则为驻守各地的保安舰队,主要执行剿灭海盗、追捕逃往海上的犯人、护航商船,保卫港口等。但因为海外都护府的港口太多。是以驻防舰队倒成了舰只数量最庞大的战舰队,下面又再分为台湾、琉球、吕宋、红河、西贡、迩摩、鹿儿岛、横滨八大分舰队。而其中台湾驻防舰队的实力最为强大,足以和前六大舰队相抗衡。

岳云让杨月改任驻防舰队总司令,让杨月心中还很是难过了一阵。因为这意味着她今年将没有多少海战可打了。岳云好生安慰了她半天,称主力舰队经常在外奔波作战,会让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幅度减少。让她任驻防舰队司令,就是想把她拴在身边。同时,如果真有什么激烈的海战,一定会让她去参加。这样,才让杨月破涕为笑。

岳云将她拥在怀里,心中也是感觉有些惭愧。让杨月逐渐退居二线,也是迫不得已。她的女人身份倒还好说,自己用人从来都是唯才是举。可关键她的另一重身份却让自己有些尴尬。杨月是自己老婆,她虽然立了很多战功,但军中却总有不少人议论,认为是自己照顾的原因,捡了落地桃子。对她进行封赏升职,总有人认为她是靠的枕头风,不是靠的自己能力。这样的情况,哪怕是在后世也不可避免,何况是在宋代呢?

情报部和财政部也进行了改组,从情报部里分出来了一部分人员组成了监察部,挂在议会下面管辖。专司对官员的调查起诉,部长由议长王童兼任,虽然副部长是巩义,但底下的中低层官员却全是岳云指定的人员,巩义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了。

财政部则只负责预算和拨款,税收一职交由内政部下新成立的税务司收取,市舶司也划归了内政部管辖。虽然财政部仍是六部之一,但权力却是大大减小了。

岳云在实行这两项改组之前,也和巩月漓、李雨柔商谈了很久,取得了她们的谅解。其实两女对于自己父亲的怂恿,要求自己为家族中人安排职位也甚为不满。只是不好意思反对,而岳云的这次改组,正好给了她们一个机会,称夫君已经发现了一些征兆,如果再这样安插亲信进zhèng府,只怕自己就会失宠。

巩千寻和李元山吓了一大跳,小动作倒是收敛了不少。

海外都护府的陆军已经扩充到了六万人,比两年前扩张了六倍,虽然这个数量和金、宋、辽这些动辄带甲百万的大国比起来,要少得多,但却全是精兵。而且步兵已经全部换装了火枪,就连骑兵也装配了短铳。苏永贵已经在岳云的提示下,开始了隧发枪的研制工作。

如果真能把隧发枪研制出来,则火枪兵将可摆脱雨雪天气无法作战的困挠,成为一只全天候的部队。

而且,岳云在这六万正规军外,还建立了大量预备队,他要求海外都护府年满十八岁的男子,每年都必须参加两个月军训,学会使用火枪和基本的搏杀技能。一旦出现大规模战争,便可随时征召入伍。据国防部登记的资料,海外都护府的预备军人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占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可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了。

时光如逝,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是绍兴十六年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完颜亮南侵

绍兴十六年的秋天,金国皇帝完颜亮已经做好了南征大宋的准备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