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演业-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锡要将这批种子发出去,所得棉花,全部辰河工厂以合适的价格回收。
农户也可以不用将棉花卖给辰河工厂,而是自己用,杨锡到时候会传播棉花打被子,做棉衣的技术。
这样一来,那些灌溉不到的旱地,估计又变成宝贝,会有大把人购买开发。
如此还会有人以此为生,诞生一些棉花农场主。
杨锡在轰轰烈烈的发展生产,刘表也没有闲着。
他决定不再对杨锡动武,因辰河区已经足够强大。
而他最重要的敌人袁术,则还占据了他的南阳郡,南阳郡可是大郡,刘表一定要收回到荆州。
于是刘表一面发展生产,也一面调兵遣将,并北连曹操,准备给与袁术致命一击,将袁术赶出南阳,再来收拾辰河商会。
去年年九月,曹操率军攻击青州黄巾,在济北一带将青州黄巾军全部击溃。
黄巾投降,曹操俘获降卒三十余万,男女口百余万,随即挑选青州黄巾之精锐者,组成一支军队,号“青州兵”。
从此,曹操实力大为增强。
与此同时,朝廷闻知刘岱战死,以京兆尹金尚为兖州刺史。
曹操于途中迎击金尚,金尚逃奔袁术。于是曹操彻底占兖州。
刘表早与曹操勾结,准备夹击袁术。
过了年,袁术收黑山军余部和南匈奴于扶罗以为己助,准备进攻曹操。
刘表马上就进逼南阳切断袁术粮道。
曹操也乘机向袁术进攻。
杨锡分析了下形式,这袁术被曹操和刘表夹击,跑到九江郡,也就是到了陆康的庐江郡北边和东边,大部分与庐江郡接壤了。
迟早袁术要杀下来,跟自己面对面,到时候自己要面对刘表复仇,袁术肯定也把自己当作肥羊,那可大大不妙。
还好,袁术虽然强大,但被曹操打败,又被刘表夺了南阳郡,元气大伤,暂时无力南下。
他驱逐扬州刺史陈,自称扬州刺史,李等人把持的朝廷拜袁术为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实际上承认了他的扬州刺史职位。
但实际上他这个扬州刺史,所能控制的,却只有九江郡一郡之地。
豫章郡在杨锡身后,除非他打败杨锡才能进入鄱阳湖。
庐江郡在陆康手里。
他准备厉兵秣马,收拾好行装往东往南扩张。
曹操刘表打不过,扬州这些小虾米,难道还能跳很高不成。
事实上历史上他成功了,但现在有杨锡,他不一定。
第一百一十五章 孙伯符寒酸初出山
倭国,北部,一座大城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之中。
山本一夫志得意满,经过几场战事,如今已然统一倭国大半。
山本一夫觉得如今的国内崇信君权神授,不利于自己的变革与发展,于是在哀仲天皇被他赶往南方的同时,宣布自己成立帝国,名为屠神帝国,以证人定胜天。
其身后的大城,则将成为屠神帝国国都,待自己领兵南下,彻底打败哀仲天皇之后,历史就正式被自己改写。
到时候回军北上,屠神城就恰好建成。
看这数千人在建城,个个热火朝天的样子,山本一夫极为满意。
忽然有军士来报。
“禀报将军,i富士港传来消息,第一条大船已经完工,只等下水试航,请问将军要不要过去?”
山本一夫心中大喜。
“去!自然要去!这是我的宝贝,我当然要去看看,现在我国人口不过三十万,有了大船,就可以往上跨过海峡,去朝半岛掠夺人口和资源。”
再说杨锡这边,铁轨终于建成了,一千台缝纫机也出炉,于是杨锡成立了辰河制衣厂。
制衣厂成立,马上在报纸上广告招聘,于是各县又欢呼雀跃,多有应聘者。
但如今进入辰河工厂谈何容易,最后只招募了三千工人。
一个月后,麻衣价格大幅度下降,百姓不再自己在家中缝制衣物,缝纫机继续生产,并出售到各个行商手中,各地制衣厂纷纷出现。
杨锡吩咐行商们,尽量将这机器输送到庐江、豫章、长沙还有豫章往东的丹阳。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是辰河商会会员单位,方有购买资格。
于是这样一来,这四郡有许多田地不多的小地主,纷纷加入辰河商会,解散奴隶,加入到工业生产战线中来。
杨锡这种渗透方式,互惠互利,给这四郡的经济带来好处,解放了更多劳动力,又增加了产品的社会供给。
杨锡自己则是早在三月份,就已经带了五百台缝纫机,并五十吨棉花种子,领长江舰队北上东莱港。
四月份时,辰河群岛也成立了制衣厂,如此就不用南北调货了。
至于棉花种子,辰河群岛却是不会用来干这种事情的,那是用来耕种粮食的土地。
杨锡再一次拜访东莱太守蔡伯起,商谈合作之事。
让东莱太守将这些种子分发给各地,所产棉花,辰河工厂一律收购。
收购所得税率,三十税一,全部交给东莱郡。
蔡伯起听说这棉花好处,又听说这东西不用水田就能大量种植,顿时毫不犹豫。
他早听说杨锡去年在荆州,击败刘表水军三万,陆兵三万五的消息,已然将杨锡当作一方诸侯对待。
关键这诸侯势力不在本地,过于遥远,自己在掌控之中。
杨锡又赠送了东莱郡大批的铁质曲辕犁和铁耙,打谷机之类的先进农具,让蔡伯起对杨锡这人又是深表肯定。
杨锡又宴请东莱各郡的各大家族和郡中官吏,直接在长江号,黄河号,淮河号上摆了数百桌,并各有礼品相送。
席间,蔡伯起直言道:“辰河公子,你如此慷慨大方,豪率之人,那刘表也算是我大汉名臣,怎会动起刀兵之念,可见才人真是小肚鸡肠,传言有误也。”
杨锡笑道:“不然不然,刘荆州实乃宽厚之人,只不过受了受了小人挑唆,加之并不了解我杨锡为人,兴兵实属误会。”
“公子真是胸襟宽厚!”
杨锡暗想,影帝之路,何其难也。
辞了蔡伯起,杨锡命董丸加紧在东莱港发展商会,广收会员,又命卫瓜再扩充军队,由八千人扩充到一万,自己则又将这几个月新收的难民七八万,全部运回南方。
回到南方,杨锡就开始计划建城之事。
于是张昭、顾雍、庞统等人,均被杨锡传见。
杨锡要建的,不是此时的普通城池,为此,他还在辰河学校专门成立了建筑工程专业。
地下排水系统,街道排列,都要非常合理。
地址则选在辰河港的旁边。
因为鄂县人口最多,目前来说工业农业,基础设施也最为完备。
到四月为止,加上刚刚送到的七万多难民,六县的人口,已经达到六十五万,这个已经相当于当初的江夏郡的两倍多了,光是鄂县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
于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现代化城池,就选择在这里建立。
杨锡在这个城池,再不用木头建造房屋,而是用水泥钢筋。
计划要花一年时间,建成地下水道系统。
具体建设,除了大的项目,小的基础设施则采取招标的方式。
不管是罗兰的罗家,还是黄家胡家,甚至东航纱锭,只要是会员单位,都可以参与到建城的项目中来,这样就集各家之长。
有需求就会有人去干,要不了多久,专门的建设商行,就会出现。
搞基础建设,也是拉动经济进程的一个很好招数。
一架架人力铁轨车,每天来回忙碌,钢筋水泥运往辰河港。
六月,江东,江都。
骄阳真的似火,烧得孙策眼皮子直翻。
守孝三年终于结束,说是守孝,孙策从未忘记仇恨,今年十八岁,可以开始报仇了。
守孝期间,孙策每日训练自己,也在打听刘表和黄祖的情况,当听说被杨锡打的嗷嗷叫时,孙策心中真的有些解恨。
但这是自己的仇,得自己报。
与家人一起搬到江都,也已经就几天,孙策每日都要去拜访扬州名士张。
张是谁?我来给各位介绍一下。
张年轻时游学京都,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又到外黄跟濮阳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老家,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司空荀爽征辟他为掾,他都拒绝应召,避乱来到江东。
恰好此时张也正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
孙策知道凭自己一己之力,要想壮大报仇,那是痴人说梦。
自己父亲孙坚的势力,早被袁术吞了,而且被袁术拉着跟曹操打,跟刘表干,剩下的也寥寥无几。
于是孙策要想办法,找贵人帮忙。这张却是一个有这个能力的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霸王落魄欲借钱
孙策为了接近张,刚开始只是拜见,然后与张商谈一些天下大势。
主要目的,是要张欣赏自己的才能。
这一日,孙策终于讲出了自己的目的。
“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都拥兵自重,各图发展。
没有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被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
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江苏吴县)、会稽(浙江绍兴),报仇雪耻,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张知道孙策说这话,是要请求自己帮他修书一封给袁术,自己还有点面子,于是道:“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服丧在身,对你的事,实在难以帮忙啊。”
孙策见张不帮自己,于是直接跪下开始痛哭流涕道:“张公的大名,名闻遐迩。四方之人,无不向往仰慕。我的这些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帮我。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
于是张受到了感动,将孙策扶起来道:“你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可以先去寿春见袁术,向其讨还兵马,我与你修书一封。加之袁术命你舅父吴景去取丹阳郡,你可以提兵去找你舅父。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时你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扶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亚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目前世难时艰,如果你想建功立业,就应当南渡,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你。”
孙策闻言大喜,遂拜谢了张,将弟弟和老母交给张照看,自己只带了族弟孙河,去往寿春投奔袁术。
孙策至寿春时,已经是七月,一入寿春,马上去拜见袁术。
袁术见了孙策,顿时颇为喜爱,只见孙策身高七尺二寸,不高但非常结实,长得又非常俊美。
孙策和孙河拜见了袁术,袁术道:“想不到伯符都已经这般大了,想当年你来拜见我时,才只有几岁,不过轮廓倒是有七八分相似。你如今投奔于我,是想谋得何种差事?”
袁术知道孙策肯定是来投靠的。
孙策道:“禀将军!策自去年守孝至今,常思父仇,此生若不能杀黄祖、斩刘表,妄为人子,昔日我父亲跟随将军,其部曲数万,后也为将军立下过许多功劳。如今父亲余部基本溃散,将军留之也并无大用,不若就让策再领父亲余部,为将军征战立功,待有机会,还请将军为策做主,能让策亲杀黄祖刘表。”
说到这里,孙策声泪俱下,直接开哭了。
袁术听了也不禁感慨,但要归还他部曲,却还办不到,毕竟孙坚的部曲,早就已经被自己收编整改了,如今剩下的几个部将,程普、黄盖、韩当和朱治,都被自己整成了可有可无的官职,都称都尉。
都尉是啥,本来是很高的官,但到了这时,都尉基本变成虚职,因为朝廷本就已经差不多撤销了这个职位了。
袁术又想到,孙策的舅父吴景,正被自己调往南边的丹阳郡,去攻打周昕,不如就让孙策带着他父亲的这几个老部下,去追随吴景算了。
于是袁术道:“伯符,既然你思量要复仇,我当尽可能帮你。但你父亲的兵马,却早已经散了,归还于你不好办。不若如此,我表你为都尉,你领程普几人,渡长江去丹阳,寻你舅父吴景。我如今表他为丹阳太守,但袁绍却表周昕为丹阳太守,他二人领兵在战,你去帮他,若能在丹阳募兵,回军之时,我再与你上表朝廷,另行任命。”
孙策也知道现实,哪里有吃进去再吐出来的道理,看来只有自己先去丹阳募兵了。于是孙策辞了袁术,带了孙坚的几个大将,朝丹阳来寻吴景。
按照原先的路子,孙策到了丹阳,去泾县募兵,倒是有了几百人,但后来被泾县大帅祖郎袭击,差点挂在泾县,还好程普死命护卫,才得以逃脱。
现在祖郎已经到了江夏,这回事就没得发生了。
但此时的江东,丹阳也好、会稽吴郡也罢,每个郡,都是有许多山越贼寇的。
就包括豫章郡和庐江郡,都有少量。
要想募兵,收拾了这些,都可以得兵十来万了。
但孙策到了丹阳,见了吴景,吴景却正在跟周昕两军对峙,哪里有余力里理孙策这档子事。
吴景调了十几个兵士给孙策撑面子,让他打着都尉的名头,去各乡募兵。
说到募兵,那得有钱。
孙策的家底,也就能募兵几百,再多也养活不了。
泾县外某处营地,孙策自己不知道,在这里,他本来是要被祖郎大帅围攻,一番努力付之东流的。
大帐内,几名大将围成一圈,个个愁眉苦脸。
程普忽然道:“有一个人,可能会给我们资助。”
大伙儿异口同声道:“杨辰河!”
“江西杀神?”又是异口同声。
孙策道:“辰河商会虽然有钱,但此人又怎会资助于我,我与其非亲非故,实力相差又太远,如何说动他肯资助于我?”
程普道:“少主,您有所不知,主公在长沙时,曾与这杨锡有过点间隙,后来不了了之,但在此期间,我却是作为使者,去见过那杨辰河几次。此人做事果决,看刘表的下场就可见一斑。但我观此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其认可之事,必是及其慷慨,加之其是商贾,唯利是图。少主只需与吴景将军打声招呼,让将军同意其在丹阳郡开港经商,那必定有求必应。”
其他几名将领也默默点头。
但孙策却另有考虑。
“如此一来,那岂不是将丹阳郡置于辰河商会的坚船之下,若其挥兵取我丹阳郡,那何以挡之?”
程普道:“这杨锡将来不知道,但直至如今,从未主动兴兵。以此时其实力,坐拥数万水师,称霸长江,再有太史慈等猛将,加上三千铁骑,荆、扬二州,谁是对手?但他就连旁边弱小的庐江郡,都未曾动一地城池。”
“若能借助此人之力,尽得江东,等实力强大时,或结盟或吞之,到时主动权,却在少主手中!”
程普说到此时,孙策已然眼冒精光。
“好,既然如此,我就亲往江夏,拜见此人。”
朱治道:“不可!少主岂可以身犯险,若此人对少主不利,那该当如何是好?”
程普也道:“不若就让末将代少主公走这一遭吧!”
孙策道:“不行!此事还得我亲自去,方显诚意,再者这杨辰河,身为白身,不过十年,已成长江霸主,必有过人之处,我还真想目睹一下此人风采。”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杨杀神初遇孙霸王
九月,鄂县,新杨家。
杨锡最近都一脸喜意,因为蔡琰终于生了,生的女孩。
对于杨锡来说,生男生女一个样。
杨父母却有些不高兴,但杨锡才不理,杨父觉得很纳闷,生个女孩,有什么高兴的,杨锡亲自起名,叫杨念。
思念另一个时空。
孩子还没满月,杨锡自然是天天陪着,这时张昭来见。
“公子!棉花出产了,各地正在大肆收购,主公要不要亲自去查探一下。
说实话,谁都没见过棉花,真不知道,这长出来的白色毛绒绒的东西,是不是杨锡所要的,毕竟这可是董才历时一年多带回的,他们觉得杨锡自己都应该没见过。
杨锡道:“拿一个样品给我看一下,确认后就着纱锭厂开始纺织,那些制作棉被的简易工具都可以开始培训了。”
“好!”
张昭退走。
忽然,又有人来报。
“禀告公子,有人来访,说是您老友!”
“我老友?说名字。”
“禀公子!一个叫程普!一个叫孙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