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阿拉伯数字当之无愧。

    一个时辰过的很快,众人听起来也非常认真,就连两个二流子,都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杨锡却也没有急着让二人加入到团队中来,一来不了解二人到底什么品性,而来,他还要摸摸底,这二人到底适合干什么还不能确定,杨锡决定两天后的乡里集市,带上二人,接近了解一下。

    古代除了县治的治所县城有集市,其余的乡级单位,都没有固定的集市,只有每隔五日的赶集日,各亭各里,才会聚到一起,互相交换有无,买卖产品。

    五日一次,百姓的柴米油盐,基本在此交换。

    麻山乡集市,在乡府前街,杨锡带了蔡考毛峦二人,早早就出了们,过了黄麻亭,往西北走了十几里,才真正到达集市。

    虽然很早,但各种来交换买卖的农人,已经来了很多,各种本地特产都有,还有卖衣服草鞋的,杨锡看了一下,除了盐和铁器,基本都有贩卖。

    盐铁,朝廷控制的比较严格,不过到了东汉末年和帝以后,盐铁朝廷已经没有专营,二十施行官营私营双轨,但税收比较严重,有厉害的地方豪强走私,不过这种豪强,哪里会到这种集市来买卖。

    杨锡了解过,盐一斤要一百五十钱,比米贵,米一石才一百钱。

    此时的一斤,也大概相当与现在的两百多克的样子,半斤不到,竟然要一百多,而且是粗盐,可见此时的盐价有多高。

    杨锡又了解了一下黄麻纱锭的价格,没有织成布的麻纱纱锭,九钱一斤。这个已经是最低价,一个人一天只能出一斤多勉强两斤,还有之前的清洗工作,这个价格很低。

    一件像样的麻布长衣,大概要一百五十钱,这也算是工钱,没有什么赚头。

    整个集市,就在官道两边,此处官道还算比较宽,有个三四米的样子,两旁有一些民居,许多小贩或者农人,随便搭一个架子或者直接蹲在路边,就算是开始做买卖了。

    杨锡一路走来,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两个跟班聊着什么,也算是获得了许多产品的价格。

    黄豆价格最便宜,一石才五十钱,比稻米便宜一倍,主要这是时候的人,做豆腐的技术还不算成熟,少了许多添加剂,豆腐做出来比较老,吃起来口感各方面还不到位,暂时还没流行起来。

    许多农人篮子里面的瓜果,倒是非常环保,这些往往是最便宜的东西,可在两千年后,极其难得。

    忽然,一个卖纱锭的小贩,映入杨锡眼帘,此人长得清秀,年纪不大,大约十**岁,但却眼睛清亮,时不时的观察着人群,叫卖声就数他最积极。

    杨锡停下脚步,远远的看了足足一炷香时间,此人竟然挺能招揽生意,就一炷香时间,竟然就招揽了两个顾客,那两个顾客估计是附近小地主家的采买奴婢,被他哄的花枝招展,口才可见一斑。

    杨锡远远扫描了一下:“大脑开发度:11%。、身体机能:62。”

    “竟然有这等人物?这少说也是个千万富翁级别啊!”杨锡带了两个跟班走了上去,就地攀谈起来。

    “哟!这位公子!一看您面相就是将来有大富贵之人,就连您家的家丁,都天庭饱满,非富即贵,看起来公子您前途无量啊,来来来!我这纱锭,全麻山乡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您看这成色,绝对是上等,公子您是给家里采购的话,价钱包您满意!”

    这家伙眼力劲儿还不错,一眼就看出杨锡是主,后面两位年纪虽大,确实跟班。

    杨锡也暗笑一声,随便提起一个纱锭掂量了一下,看似随口问道:“老板,你这纱锭最便宜是什么价格?”

    “哟!您可别叫我老板,我只是个小贩,您抬举了,这纱锭给别人都是十钱,今儿我跟您算是对眼,最低价九钱给您,您要多少?”

    “老板!今儿我不是来买纱锭的,有个生意要跟你谈,要不咱们借一步说话,如何?”

    杨锡开门见山。

    这白面小伙子一愣,但又见杨锡脸色认真,眼珠子转了三圈,略微思索道:“看来您是找我有别的事,得嘞,今儿我不做生意,随您说说话,交个朋友。”这小贩竟然行事豪爽,也不问原因,顺势就收起一对大篮子,跟杨锡走出了集市。

    到了一个远离人群的路旁,杨锡与此人互相交换了姓名,得知此人姓董,名才,也算是有名有姓之人。

    “董才兄,实不相瞒,今日我来集市,不是来采买,是专程来卖的,卖纱锭!”

    “卖纱锭?莫非辰河小哥家里有人做此副业,这副业可不能赚什么钱,据我了解,这几方圆百里五乡,做我这行贩卖的,上人家家里收购纱锭,价钱可不高,一般也就六钱!”

    “六钱!够了,你六钱收购,还要上门收是吧,人工算起来,各家跑路,估计一年到头,有大部分时间是在采买上,一月能做十天生意算是多了,如果你跟我合作,一月让你做二十天生意,而且,我将一斤纱锭的价格,给你降到五钱!”

    “五钱?不可能,五钱怎么可能有人出售,辰河兄你不要诳我!”这董才一脸不可置信。

    “就是五钱,你不要不信,而且我的货源,连绵不断,四季充足,一日可给你供货百斤,七日后,你到黄麻亭找亭长冠猴,他带你来见我,定然让你满意而归!”

    “一日百斤?”董才倒吸一口凉气,这人难道雇了一百人给他做纱锭,这可是亏本的买卖。信念电转,但董才不得不承认,这太有诱惑力了。

    如果有一日百斤的供货,地址统一,他只要去将这些货运到一个集市,分发给其他几个同行,转眼一斤赚一钱,其他几个同行,却都是省了每月上门收货的时间,虽然价钱不变,但绝对收入也将倍增。

    附近有五个乡,每日都有一个乡有集市,这就相当于自己控制了所有货源了。

    两人各怀鬼胎,最后确定了见面时间,杨锡也就带了蔡考毛峦,继续去逛集市去了,至于另外再看到两三个售卖纱锭的,杨锡也没有再去攀谈。

第九章 辰河神车横空出

    杨锡此刻,可以说是身无分文,原本这身体主人,只在口袋里踹了十钱,就算是三人吃一顿饭菜,都是不够的。

    想着这里的实物,杨锡默默摇头,品种单调,以五谷杂粮为主,关键是,没有辣椒。

    辣椒明代才传入中国,清朝开始普遍食用,目前还在拉丁美洲的哪个旮旯里面没出名。

    杨锡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实现大工业化,否则有生之年,能不能再吃到那么丰富的味道,还真的挺难说。

    “咦?铁匠铺?你二人给我介绍一下!”三人走着,看到一个铁匠铺,上书“罗记铁具”四个字。

    蔡考赶紧抢答道:“公子!这是罗地主家开的,你看这乡府外,也没有几家人敢开设店铺,那边罗记米铺也是罗地主家的产业,看那边,罗记衣铺,这些都是罗大财主掌握,在咱们麻山乡,三老,啬夫大人,都要给罗家面子。”

    杨锡知道,现在铁具珍贵,官府有官营,四人只要缴税,也是可以经营的。至于税额,汉末朝廷的规定税额,已经成了废纸,少的地方收三十税一,高的地方十税一,若是盐商没有实力,还需要向地方政府缴纳一些。

    杨锡听说这是罗地主家的铁匠铺,也没有打消去了解了解的念头,遂带了蔡考毛峦二人进去了解。

    铁匠铺里面基本没有武器,只有一些农具,什么镰刀,斧头,菜刀之类,杨锡问了一些价格,价格确实有些高,此时冶铁业确实不是那么发达。

    “铲子、锄头、耙、镰刀,斧头、锤子、凿子、菜刀、锯、锥子、钉子!”杨锡一件件的默念,记住了价格。“咦!这是什么?”杨锡看到一个三角形的铁工具,有些厚度。

    “哦!这是犁铧,犁田的工具!这一件是二百钱!”掌柜是个精壮的汉子。

    杨锡默默点了点头,这个时候的犁铧,还是直的,犁的设计也是大长直,要两头牛才能拉动。“明年就把曲辕犁做出来吧,这样至少可以提高三五倍的工作效率,也算是将农业发展推动一下。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这玩意儿虽然简单,但一直到唐朝才出现,普遍使用已经到宋代。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玩意儿,可以节省一头耕牛,把两头拉变成一头拉,而且可以犁地更深更透。

    杨锡没有在铁匠铺呆太久,离开之后,他去乡府找了三老,三老果然还记得杨锡这个寒门少年,不过也就有些印象而已。毕竟以杨锡的出身,没有继续深造的条件的话,基本就是废了,就算有点才气,也就在乡里帮人算算账而已。

    不过杨锡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搞到了两条墨条,这这解决了大问题,笔暂时用竹签笔,墨水可就是消耗品,关键自己没钱,有的卖也买不起。

    回到黄麻亭,杨锡又开始安排起一些细节问题来。

    蔡考毛峦二人,虽然学习上进度飞快,但对于农活,却真的是兴趣缺缺,最后杨锡决定,此二人先跟自己锻炼体能。

    不过这也不是白教的,两人每天需要帮助砍树两个时辰。其实砍树也是一种体能的锻炼。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杨锡算了一下,也就五点半的样子,自己以前就是这个时间起床,负重二十公斤,五千米跑,这是一天训练的第一步。当然刚开始不可能这样要求,先不用负重跑,每天早晨围着黄麻亭一圈。

    接下来是俯卧撑300个,然后越障碍300次,其实就是翻墙。

    大概十点左右,举石块200下,石块也大概十五公斤左右。

    这些项目,杨锡是绝对不能完成的,不过让人惊喜的是,蔡考毛峦二人,虽然显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境界,却也真的完成了。

    午饭过后,开始练习游泳,杨锡规定,不管用什么办法,穿上衣服,在彩石河游两百个来回。

    这样算是一天的项目完毕,不过工作却没有完毕,两人需要在两个时辰之内,将其他人所收割来的黄麻全部清洗分类,浸泡在河水中,这竟然也是一个训练项目。

    若有不服,随时来搞。

    这是杨锡的原话。

    这样下来,开始几天,自然是会异常难受,但迫于杨锡给他们的打压和诱惑,二人反抗几次被揍趴下之后,只好又继续开始训练。

    如此过了六天,杨锡再次扫描时,惊喜的发现,这两人竟然各增长了一点身体机能。

    “蔡考,大脑开发度:10%。、身体机能:60。毛峦,大脑开发度:10%。、身体机能:58。”

    而杨锡自己的身体机能,也提升了一点,达到了38。

    最让人激动的是,从开始到现在,总共才八天多时间,二师傅派杨邵来报,大木怪出现了。

    杨邵他们叫水力大纺车大木怪,因为此物组装起来之后,太庞大了。用他们从神算天书上学来的数据来算,大水怪长足足差不多十米,高三米,这绝对是个大怪物。

    大纺车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构成。原动部分就是两个巨大的水轮,约三分之一在水中,水轮上有个长木柄,一拉,木叶打开,水流冲击木叶,水轮开始转动,常常的牛皮传送带,带动加捻卷开始运作。

    “原本底盘部分,有一些铁块,杨锡全部用紧致的木材代替,致使这大纺车变成了纯木装置,但是运转起来,声音也特别刺耳,嘎吱嘎吱响个不停。随着杨锡一声开机,早就准备好的杨邵、冠溪、开始操作加料。

    加捻卷绕运转起来,杨锡看到这个情景,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

    二师傅看到此情此景,手微微有些发抖,内心极度震惊,他也算是这个时代的技术人员,但还是第一次看到不需要人力去推动的事物。

    这要是传出去,简直要逆天了。

    他仿佛看到这世界由于此物的出现而改天换地的场面。

    欧洲的珍妮纺纱机,出现就开始了机械工业革命。杨锡回过神来时,看到了无语的场面,所有人,除了二师傅和后面这俩,其余人竟然全部极其恭敬的跪在了大纺车之前。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感谢三丰祖师!”然后大家开始全部一起喊叫起来,感谢三丰祖师。

    杨锡心里苦笑一下,这是哪儿跟哪儿,这是本少爷的杰作好不好,三丰祖师毛关系也没有,他是个练武的!

    喊完三丰祖师,老杨和杨氏,两人竟然相拥而泣,他们一看就知道,那加捻卷绕的速度,比起自己那手摇纺车来,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

    其他人也都是农人,知道这怪物的效果,个个兴奋不已,站起来后,纷纷围到杨锡身边来问这问那。

    二师傅道:“锡公子!这天书真是神物,竟然有此等巧夺天工的设计,谢谢公子给我一个参与的机会,还请公子告知,此物如何称呼。”

    “此物虽来自奇技天书,但却自有其名,唤作水力大纺车。”

    “好好好!好名字!水力大纺车,果然是水力果然是纺车,哈哈哈哈!“

    “我看此物,简直就是神物!应该是水力神车!”

    “你知道个屁!这虽然是三丰祖师所留,但三丰祖师那是神仙一样的人物,谁知道再哪里,以后我们不如………不如叫他辰河神车!”田琪突发奇想,直盯盯的看着杨锡,心里已然百般滋味,以前是一起玩泥巴长大,估计以后,距离以天地计了。

    田琪随口一说,杨锡却心中一动,品牌!就是品牌!对!就叫辰河神车,以后全国,全世界都要辰河产!

    田琪没想到自己随口这么一说,竟然被杨锡个确定下来,心里有些暖意。只是众人接下来就看见,杨锡一脸的凝重之色。

    “我现在有些担心了,一旦辰河神车之事传出,不知道会引来多少人羡慕嫉妒,估计到时候会有不少事发生。”

    欧洲发明珍妮机的珍妮家族,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科技成果,结果被人将工厂都挑了,这是前车之鉴。

    众人都是明事理之人,杨锡如此一说,全部陷入了沉思,不说眼红的乡人定然会派人捣乱找茬,这还好解决,厉害的是。这里最大的豪强,罗家,有任何好事,罗家不掺和或者直接抢夺,那就不正常了。

    杨锡回头望向还在激动中的蔡考毛峦二人,仿佛下了某种决定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们一定要建立自己足够的力量,保护劳动成果,从明日起,所有人,施行轮班工作制,蔡考毛峦,我正式宣布你们有资格加入我们的队伍,你二人为护卫,专门负责警戒和护卫辰河神车的工作。神车需要建造一个足够大的木房保护,由二师傅带冠溪和杨邵,继续伐木建房。还有,所有人,轮班工作,所有人每日要进行一个时辰的特种训练,由我亲自带队,我不在时,由蔡考毛峦分组带队。”

    “毛峦蔡考!你二人的工钱,跟他们一样,日三十钱,愿不愿意干!”

    “自然愿意,听公子的!”

第十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水力大纺车成功出世,杨锡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就等明日董才到来,商谈销售之事了。

    第二日,杨锡安排了特种训练之事,自己就在杨家院子,专等董才到来。

    十点左右,果然没让杨锡失望,在冠猴的引领之下,董才出现在杨家小院。刚到小院,董才明显面露失望之色。

    杨家老宅太普通了,满打满算就四五间木房,房后是一排牲口棚,这哪里是地主家,这连大户都算不上。

    杨锡却面色不改,也不解释什么,依旧热情招呼。

    “董才兄!你果然是守信之人,准时到了,来来来,我领你们去看看!”

    董才勉强寒暄了一阵,心情沉重的跟着杨锡一路走到河边,也就盏茶功夫,就听到一阵嘎嘎之声。

    远远的看见有三四个人,围着一个巨大木轮怪物,在操作着什么。杨锡却一边走一边介绍,此物的名称,主要功用。

    到走进看清楚之时,杨锡和冠猴二人已经目瞪口呆了。冠猴虽然听冠溪三人回去说起,毕竟没亲眼看到,哪里能想象得出这种情景。

    此时二人看到一个大纱锭,不到一炷香时间,就从黄麻皮变成了成品,心中震惊无与伦比。

    现在董才知道杨锡一点都不夸张了。

    “辰河兄!此物可是叫做辰河神车?”

    “对!此物是我得神人传授,自行设计开发的之物,我取名为辰河神车!”

    “辰河兄大才啊!此物若是能多有几台,辰河兄的敛财速度,绝对与坐马车相似了!”

    董才11%的大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