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演业-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对与杨锡的环球之举一直嗤之以鼻的刘备集团,此刻终于又感觉到了极大压力。
刘备看到报纸报道,报纸上竟然说杨锡环球之举,只此一项,便功盖尧舜,超越三皇五帝、秦皇汉武之功绩,理应为天下共主,请献帝退位让贤。
刘备瑟瑟发抖,文武皆默默不敢做声。
诸葛亮道:“据杨锡亲口说,这土豆竟然可于秋季再种,而红薯,则于交州以南,可二季耕种,无季节之分。且其更说,其会一种棚栽之法,以棚保温,于冬日可种植夏日作物。如此下去,不出两三年,辰河商会便可将二种神粮传遍辰河区,其人口,只怕又会迎来膨胀式增长。”
刘备眼都红了,大喝道:“众位,不管用任何办法,一定要弄到一些神粮之种!”
是啊,若是刘备再不想办法,只需数年,天下可能再无其立锥之地。
但此时杨锡陈兵百万于边界,又严格控制每一颗红薯与土豆,暂不让其流入民间,刘备真不知道能以何种方式,从虎口中抢下肉来。
第四百零五章 顺理成章
刘备被辰河区的强大压制得无以复加,竟然扬言不惜任何代价,要弄到红薯、土豆之种。
但这东西,杨锡看得比城池还要重要,岂会没有防范。
所有红薯和土豆收获之后,各地直接军队看管。
由于辰河商会地盘极大,从东南亚热带地区一直往北到大鲜卑城,气候相差极大,各地种植时间有差异。杨锡为了使出产的土豆与红薯种不闲着,竟花巨大代价,各种运输栽培。
以土豆为例,种植时间南北是不一样的,四月中下旬至五月初,这段时间适合东北地区种植,到秋季收获,通常情况下一年只能种一季,所以称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区。
青州、徐州和荆州北部等地二三月份种植春马铃薯,六七月是收获,杨锡在鄂县,便是六月收获。到八月份又可种植秋土豆,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时候收获。江苏、浙江等中南一些的省份一二月份可以种植春季马铃薯,五六月份收获。九月份的时候种植秋季,十二月份的时候收获。这些地区被称为中原以及中南二季作区。
交州则只能冬季种植土豆,因土豆喜凉,并不适合夏季在热带地区。
但长江往南一直到热带,却又适合红薯两季生长。
是以杨锡的红薯和土豆,基本一年两季,可以几何次方的倍数占领各地旱田。
刘备让众人绞尽脑汁来想办法夺取红薯、土豆种,最后法正提出方案,只能派人去偷。
于是蜀中派出许多行商,进入辰河区,武陵郡便派遣了两三千人,日夜调查武陵郡土豆种植地情况。
经过调查后,小偷们发现,所有示范田,全部用铁丝网围住,且有重兵把守,无论如何,也是近不了身的。
几个月折腾,刘备的小偷们并无任何收获。
至八月份,杨锡的土豆再次下种时,天下已经沸腾了。
各地都知道杨锡手中有神粮,但民间暂时一颗没有。
杨锡暂时将其全部作为种粮,八月份下种,整个辰河区,两种作物已经扩张至三万亩。
大辰河区所有县民,都在期盼着神粮普及。
正当刘备准备再次想办法时,杨锡以辰河商会名义于报纸发表声明,红薯和土豆,将于明年年中推向市场,正式向大辰河区各县分发粮种。
刘备知道了,自己不用着急,再过一两年,辰河区老百姓都会种这玩意儿,自己也就晚一两年而已。
借着神粮之事,更多人在报纸上颂扬杨锡功绩,杨锡觉得时机来了。
八月十五,月圆,杨锡自己在办公室,郑重的书写建国方案,旁边坐着的,为张昭、顾雍和庞统三人。
三人早听杨锡讲了选举方案,各县县长,本来皆由选举人选出。
而杨锡增加的方案是,各郡所有选举人,多了一个权力,那便是选举各郡总督!
尽管几人早猜到这个结果,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只有庞统还稍微冷静一点。
“士元,你怎不觉得意外?”
庞统道:“报告校长!在校长年初募兵五十万时,统便感觉到会有大动作了,估计校长更震惊的,不在此处!”
杨锡点点头。
“好,不给你们卖关子了,我今日的却还有更重要之事,要与你们讲,你们先看吧!”
杨锡丢过自己刚刚写的方案,张昭等人一看封面,直接愣住。
原来那本方案封面上,赫然写着“建国方略”四个大字。
张昭深吸一口气,挽起袖子,将建国方略拿过来,打开。
顾雍、庞统两人凑过来看。
读毕,张昭深吸口气道:“公子!此事真乃出乎意料,开万世之先河,不知那时能否正常运转!”
“子布是说元首选举制度?”
“是的!”
“无妨,定然没有问题,西方罗马,早便行此制度,延续数百年。只有我有军队在手,便能顺利施行此事。”
三人都知道杨锡的底气,在整个辰河区,杨锡如今是神,老牌世家势力几乎被吞噬殆尽,新型商业团体横行霸道,已然成为社会主流。
再加上所有县民,对杨锡几乎处于个人崇拜状态,杨锡说自己要做皇帝,五千万人绝对有四千五百万人拜服。
张昭之疑,顾雍亦有,顾雍知道,杨锡下来的方略,无需质疑。
杨锡又问庞统有何问题,庞统道:“校长之方略,若能长久用之,必使万民一心,席卷天下,学生必终此生,支持校长,完成万古奇功!”
庞统以军礼回。
八月底,辰河商会将建国方略颁布大辰河区,天下又震。
《辰河十日报》九月第一期载:辰河商会掌控区宣布,我区于十月四号感恩节正式建国,曰辰河共和国,实行元首制,由县选举人选举出各郡总督,每五十名县选举人,选举一名郡议员,全国所有郡议员合称议院。议院选举人称议员,各郡议员共同选举出国家元首,议员、国家元首五年一届,任何人不得连任超过两届。
议员年龄必须超过三十岁,持有辰河区县民证十年以上,年龄在六十岁以下(六十五岁便退休了)。
议院选出议长,议院有弹劾国家元首之权,但必须由三分之一议员联名提出,五分之四议员通过。
议员有监督国家行政之权,但并不参与行政。
国家元首掌控全国行政,组建内阁,任命各部官员,同时兼任水陆空兵马大元帅职。元首候选人必须由辰河商会提名,需为辰河商会成员,且有十五年以上县民证。
在报纸本条消息最后,又有两条小消息:第一条乃成立辰河共和国国家卫戍部,简称国卫部,第一任国卫部长为大将庞统。
国卫部负责整个辰河共和**事外交、兵务、国卫教育工作,不参与具体战事指挥,受国家元首指挥,由国家元首委任。
第二条消息,成立国事院,行政全国,国事院院长由国家元首委任,其地位在行政方面,只在元首之下。
国事院院长由十月四号选出之国家元首亲自委任,并开始组建编制。
《辰河法典》为辰河共和国最高法,上至国家元首,下至辰河共和国国民,皆需遵守,任何人无特权。
辰河十日报的这条消息,由辰河商会会长杨锡亲自发布,真实性无需质疑。
消息传出,大辰河区县民奔走相告,各地皆欢天喜地,热烈讨论。
终于建国了,所有人由县民转化为国民,所有人都很激动。
第四百零六章 大国崛起
辰河区好事不断,这几年简直成了话题中心,其余诸侯自然承受着极大压力。
但没有办法,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杨锡似乎终于从名义上也站到大汉的对立面了,这证明了许多士族的想法是正确的,杨锡这是在颠覆,他是大汉贼子。
北方、益州各地士族奔走呼吁,言杨锡大逆不道,妄图颠覆,请皇叔、魏王剿灭南贼,重振朝纲。
他们也不是不知道曹操刘备的苦衷,但若有一丝希望,士族还是不想认栽。
天下大势,似乎愈演愈烈,所有人都不知道,更远之地,却已然如火如荼。
建安十八年(213),阿米尔帝国击败大宛,尽占中亚南部,大宛国从此覆灭。
许多大宛之民东逃过葱岭,至西域国,国主取国师周不疑之计,安抚难民,征为劳力,发以粮饷工钱,参与西域国建设和屯田。
至九月底,大宛难民涌入西域国十余万,皆被安排得非常妥帖。
与此同时,来自西伯利亚的伏尔加帝国,占领咸海地域之后,并不干休,而是继续集兵东进,占据康居国旧地,欲继续向东,侵占西域国领土。
消息传入西域国,马超很是郁闷。
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基业,目前西域国已然有口百万,兵马十三万众,又得国师周不疑,若是有十年时间,马超有把握,西域国可经营的铁桶一般。
伏尔加帝国来势汹汹,一来便是十万大军,且皆为火枪兵,个个身材高大,面白鼻梁高,战斗凶悍。
马超出骑兵五万,其中便有其全部火枪兵,三万支火枪。
五万对十万,且对方悍勇不畏死,马超虽神勇,在巴尔喀什湖斗了两场,损失了三四千人后,国师周不疑亲至。
马超问计周不疑,周不疑分析形势后道:“大王其实可不必与那些白皮人争斗,只需将乌孙之民,全部迁入赤谷城南,天山南麓,那白皮人越过康居国,又得乌孙偌大空地,并无人口,哪里来的粮草补给。不出数月,其兵自退。那时大王可谴一支精兵,于其归路偷袭,必能大败彼军!”
马超听了周不疑计后大赞道:“国师果然神人也,那康居国早破,人口被我迁入赤谷城,今若又将乌孙之民迁走,那岂不是数千里无人烟,其连抢劫都无处可抢,必先退去。”
于是马超命大军分散,帮助各部落迁徙。
各部落早传言有白皮人来,皆人心惶惶,大王派兵来助迁徙,自然无不响应,于是巴尔喀什湖以南千里之地,变成了空无人烟之荒野。
这里要说一下伏尔加帝国,这伏尔加帝国国主名维塔斯,其在伏尔加河建立帝国二十余年,发展亦是不错。
伏尔加帝国以东斯拉夫人为主,属白人种,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发,男子胡须和体毛发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偏高。
东斯拉夫人乃是后世俄罗斯人祖先,本来其并没有形成国度,维塔斯降临之后,花数年时间由部落化为国度,至今三十余年,也将伏尔加帝国发展至人口四五百万。
战斗民族的野心,在维塔斯的血液中流淌,曾经的地球第一大国,让其对土地有着天生的占有欲。
维塔斯要的不是寒冷贫瘠的西伯利亚,他把眼光看向了南方。
当维塔斯得知大汉并没有统一,杨锡还被压制时,他想进来参一脚了。
但他不知道,大汉隐藏着一条巨龙,此龙目前只是潜在深渊,其一旦冲天,会到伏尔加河去洗澡滴。
废话少说,却说伏尔加帝国十万大军与马超战了两场,虽都只是试探性进攻,但也损失了两三千人手。
帝国大军更小心了,但半个月后,大军发现,他们的干粮吃光了,但草原上只剩下草,人影都不见。
一番查探之后,东斯拉夫人知道了自己的处境。
于是他们在回军和继续往南进攻这个选择题面前徘徊。
若是往南进攻,那便要进入天山,那很危险,人生地不熟。
若是回军,那这次劳民伤财的东征,便毫无意义。
东征军大将沃罗别夫选择送讯回国,询问维塔斯陛下,维塔斯斟酌之后,将目光投向了黑河,遂命沃罗别夫退军。
原来维塔斯忽然想,若是从黑河(黑龙江)往南,那该更美妙吧!
九月,沃罗别夫领大军北归,十万大军饥肠辘辘,饿了三天,以野草充饥。
正当军士们有些昏天黑地时,马超来了。
趁着黑夜,马超突袭沃罗别夫大营。
让马超意外的事,国师周不疑,也披挂上阵,其战力,竟然不输自己兄弟马岱。
马超亲斩伏尔加帝国大将沃罗别夫,斩首三万级,俘虏白皮人四万,余者皆不知所踪。
西域国大胜,押送俘虏回归,准备迁回乌孙之民,但周不疑道:“伏尔加帝国实力其实远胜我西域国,如今其大将被大王击杀,大军折损严重,必不能咽下这口气,若大王迁回人口,其必又来犯。大王不如收缩阵线,细细发展,待将来强大时,再往外扩张不迟。”
于是马超听从周不疑计,押着四万白皮俘虏,回至大西域城。
北方战事,发生在辰河商会十月四号元首选举之前。
九月底,各县选举人选出本郡总督和议员,十月三号,各议员齐聚辰河城辰河堡,选举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由辰河商会提名,辰河商会乃辰河共和国主导党派,一党专、政,毫无疑问,杨锡将各地总督,辰河商会重要人物,皆列入国家元首候选人范围,但杨锡全票通过。
随着热烈的掌声落下,杨锡成为辰河共和国第一任国家元首,兼任水陆空兵马大元帅、辰河商会会长。
三日下午,杨锡将早拟好的委任状于议院发布,组建内阁。
张昭为第一任国事院院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任期五年。
其实,杨锡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十月四号的开国大典事宜,宣誓就职、阅兵,一样都不能少。
第四百零七章 大典
十月初四,辰河共和国建国典礼,辰河城十万雄兵陈列,八百热气球悬浮广场天空。
辰河城如今人口超二百万,鄂县老城区成为了文物保护区,只是辰河城很小一部分了。
十点,县民,现在称国民,在国民们震惊的表情中,十一个特大热气球出现在天空,每个热气球上都有一个红字,组成一句话。
“辰河共和国万岁!国民万岁!”
这就有点让人热血沸腾了,此时的辰河城中,人口起码朝三百万,各地酒店客栈几乎爆满,数百万人口看这热气球缓缓从天空飞过,这宣传力量简直了。
普通民众要进入辰河广场肯定不可能,于是周边的山上到处是人,广场周围建筑,直接有人卖着门票。
有些店铺老板,趁机大捞了一笔,就连青、楼都停业了,全部用来做观光用。
这个时候,其实逛青、楼也是一件刺激事。
辰河广场就像一颗明珠,贯穿在辰河大道上,辰河大道宽百米,南北贯穿整个辰河城,此时大道上,每隔三百米,便有一营三千人的士兵。
这里有二十个营,代表各大战区和特种部队、兵工部或是明星部队。
黄射此时为整个六千特种兵团长,虽此时只领两千人在此,但却极为亮眼。
十一点,全场响起巨大的轰鸣声,是三十门轰天炮连放三轮礼炮,震得辰河城地面发抖。
礼炮过后,杨锡领各部部长,二十余名战将出现在县民中心楼顶。
杨锡也就穿一身自己设计的像西装又像中山装的后世服装,这种服装,早在四五年前,便已然开始推广,并不奇异。
如今辰河区,已然流行传杨锡设计的一些奇装异服,开始时接受之人较少,后来县民发现,这种服装方便实用,看着也就习惯了,穿的人也就多了。
县民中心顶楼,装了一个两米高左右大喇叭,这就是扩音器,杨锡领国事院院长张昭、外交部董才、财务部杨邵、廉政部田丰以及军方大将、上将庞统、黄忠、太史慈、等数十名官员将领,排成一排,其自己走到扩音器旁,开始大声宣读。
“我宣布!辰河共和国,今天正式成立了!”
“哗!”数万欢呼声响彻天空。
然后又是一轮礼炮。
杨锡开始宣誓。
“今我杨锡秉承国民之意志,受任辰河共和国元首职,必殚精竭虑,克己奉公,以必生之精力,维护《辰河法典》之权威,所有国民之利益,报国民之信任。”
杨锡顿了几秒,又大声道:“我华夏民族,多灾多难,今南北分离,益州割据,我辰河共和国之使命,即为统一华夏,诛灭诸侯,教化蛮夷,扬威海外!”
这段说完,又是一圈礼炮。
这声势就有些浩大了,广场中央,有个贵宾区,袁术、吕布、郭嘉、蔡邕等人脸色精彩,而外宾区也有数十人,便是澳洲的悉尼共和国国主悉尼与其大使馆各工作人员。
至于曹操那边,杨锡本也去信相请,但曹操哪里会派人来,只有公孙康还给了点面子,派了其弟公孙恭出席。
扶余,却是大王子尉戈迟亲自来了,同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