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演业-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几十位将军的跟脚,一时间成为辰河商会所有讨论的焦点。
许都,曹操见报大怒,聚众商议。
曹操将报纸往案上一甩道:“此事相信诸位都看过了,杨锡如此行事,几乎自立一国,如此大逆不道,诸位有何应对之策?”
孔融第一个站出来道:“杨锡行此僭越之举,不容多说,必需请旨讨之,若其行为朝廷不闻不问,那各路诸侯,岂不是可以纷纷效仿,那时我大汉就名存实亡了。”
王朗等当世学者,包括新投的陈琳等人,几乎全部站出,二十余人站出来,要求曹操请旨出兵,并发檄文于天下,号召共讨逆贼。
曹操望去,荀、荀攸、陈群等人赫然都在其中。
所有文官谋士,只有三个人目前没有发表态度,这三人便是许攸、贾诩和郭嘉。
许攸道:“丞相可请旨讨杨,但诸位请看,除了此事,报纸上还另有一事。上将庞统,领二十万大军于外海,若事情急切,二十万大军调回,再加其原本几大战区足足二十万人,共四十万人来袭,何以抵挡?而且,杨锡可并不止四十万军马,还有荆南四郡屯田军六万,其他各地屯田军数万,总兵力超过五十万,若举兵来袭,只怕所过之处皆灰飞烟灭。”
荀反驳道:“杨锡虽兵马众多,然其出师无名,失道寡助,丞相王师,占有天下大义,若举兵,则天下响应。辽东、西凉、交州、益州、荆州,可募兵马不下七八十万,怎不能剿灭区区贼寇?”
许攸正待再说,曹操打断二人争执,询问贾诩和郭嘉二人。
贾诩道:“当年丞相于袁绍如何,兵马相差数倍,亦能战而胜之,可见战事不一定全关兵马多少。但如今之杨锡,于当年袁绍却又不同,应谨慎对待,若一着不甚,则满盘皆输,是以,此事还得慎重慎重,毕竟杨锡此时,却并没有主动来犯。”
曹操看向郭嘉,郭嘉道:“嘉不主张此时出战,就算是要战,亦不是此时。根据推算,庞统领兵马南下,不过十余日,若此时宣战,庞统领二十万大军救,则压力极大,只需等四五个月,庞统大军出武昌海峡,至孟加拉湾与阿米尔征战时,才是最好进击时间。”
此事曹操还真有些为难了,不过贾诩接下来又给他出了个主意。
“杨锡所仰仗者,富庶也,今我必须赢得发展时机,扩充军力,又要抑制其发展。丞相可以此事为由,发文各地,令各地断绝于杨锡商会商业往来,封锁其产品销售通道,拖慢其发展。益州刘璋、辽东公孙康、荆州刘表,这几人却容易说服。除此之外,可派一支水军,扮作水盗,撇清与我关系,封锁辽水,断绝其鲜卑与青州联系,如此一来,辰河商会发展速度,便会慢上许多。”
曹操点头,结合郭嘉与贾诩意见,先不动声色,只暗中请旨,传旨益州、荆州、辽东并有交州孙权,令其断绝与辰河商会商业往来,又着人联系海盗,看能否取得合作。当然,断绝经济往来是笑话,如今天下经济,依托辰河商会日久,且能说断就断,只能采取收税之法。
时有海贼管承,徒众三千余家,兵四五千为寇,本来基地在杨锡的青州基地淳于一带,自杨锡得了此地后,管承领三千余户不知所踪,隐入海岛。
曹操命人与管承联系,准备商谈合作之事。
杨锡早知道有此人,但自从自己得了此地之后,管承撤出,于辰河商会秋毫无犯,杨锡也没有派船只围剿他。
渤海,辽西郡往南海域,离岸百里,在辰河船普及之前,极少有人能够至此。
但如今,这岛上竟然住了上万人,岛主正是管承。
从淳于撤至此岛时,管承也困难过一段时间,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每月开船到沿岸各地劫富济贫一番,也算是有了些积蓄,现在已经有船七十多条,任何人不敢小觑。
管承几乎每半个月在海岸劫掠一次,如此已经持续了半年,不过他从不在同一地点作业,也不劫掠辰河商会。
没办法,辰河商会船实在太多了,隐隐被称为海上霸主,他管承还不想死得太快。
这日,管承照例出工,领船十余艘,人员七百多人,达至海阳县沿海,准备开始劫富济贫。
这次行动目标,却是海阳县大户尹家,据说尹家有良田两千亩,家产在整个海阳县,也算是大户。
这消息的提供者,却是管承岛上的二号人物,二岛主王孟君。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典出击
管承于海阳县将船靠岸,隐藏于海湾,只领六百人,各带弓箭武器,往尹家进发,前进四十余里,终于看见一座大寨。
这大寨用木栅栏围住,却也有十几个兵丁看守,管承不敢大意,虽说早知对方人少,但为了降低损失,管承一般都不光明正大的攻打。
“孟君,今日你我干完一票,估计得休息一个月,看上去这尹家家财不在少数。”
王孟君脸上诡异之色闪过,管承却没有发现。
“大哥,这可是小弟盯了许久的一家,而且,小弟还打听到有一条小道,可绕过寨门,进入其庄园之内。”
“好,那就由你负责带路。”
“必不辱使命!”
于是王孟君带着一行六百人,走小道,入山中,准备从山中走捷径入尹家庄。队伍行至半路,忽两旁闪出军马,管承大惊,转头就跑,每走几步,前方又有一彪军马,数量只怕有千余人。
管承掉头四五次,皆被拦截,无奈之下,准备死战,此时,围住自己的军马中,走出一骑,管承定睛看时,只见此人骑高头大马,提枪披甲,身长七尺七寸,气宇轩昂。
那将提枪指着管承道:“某乃曹丞相座下破虏将军李典,贼将是否为东莱管承?”
管承此刻并未骑马,本身战力不说,就算战力与李典相当,这形势下,也不是对手。
再说管承可听过李典威名,这李典随曹操击袁绍、攻袁谭袁尚,战功赫赫,被曹操封为破虏将军,自己此刻定然没有逃路了,当下不敢突围,只得老实作答。
李典道:“今丞相奉迎天子,匡扶大汉,讨伐不臣,你既为我大汉子民,又有些本事,我不为难你,你若率众投降朝廷,丞相必既往不咎,并与你官位,为朝廷效力,若不然,某之枪下,却容不得乱民贼寇。”
管承旁边王孟君道:“大哥,降了吧,据说丞相奖惩分明,胸怀天下,大哥若投了,也可为兄弟们找条正路。”
管承看看周围军马,又看看王孟君道:“孟君,莫非?”此刻他终于想通了,原来今日之事,却是一个局。
王孟君脸一红道:“小弟也是为大哥好!”
管承无奈,只得降了,大军回至藏船海湾时,船早被李典命人夺了,那多出来的十几艘船,却是属于曹营的军船。
于是管承死心,李典又与管承进入海岛,收编其部,宣布曹操任命。
李典走时,自然会将任务交于管承,只让其以海盗名义,对辰河商会会员入辽水船只进行打击,同时又留一营数百军马,与岛上进行监督,管承实际被大棒加萝卜控制。
……
吴郡,震泽(今太湖),自辰河商会得此地后,继续在孙策造船之地,建造船只。
震泽往西三十里,有一户人家,母女二人,相依为命。
“娘,你听说没有,隔壁周大哥,今年十六岁,入伍了,据说加入了屯田军,真是风光。”这说话的女子约莫有十三四岁,长得颇为清秀,就算没有施任何胭脂水粉,也是极为灵动。
屋里一妇女怔怔的看着这小女子道:“小青!为娘知道你的心思,等至明年,为娘为你报名,为娘知道你心思,如今天下太平,为娘只要手脚勤快,能养活自己,你不用担心。”
这被称为小青的女子,姓秦,自六年前搬入此地,屯里只知这一家二口是难民,据说家中男人战死,失了土地和依靠,来这里,却只为地主家中做些针线活,养活了七八岁的女儿和自己。
后来辰河商会到来,接管吴郡,这母女二人登记成了县民,领了十亩良田,如今也算是能自己养活自己。
今女孩日大,十四岁,却已经是一个劳动力了,加之这秦青从小听着辰河商会的传说长大,自有一番心思,也跟着屯里一些大些的男子习武,现在也弄得一手好枪棒。
最近,报纸上竟然说辰河商会打下徐州,两位女子,竟然成了一方大吏,这秦青,更是充满激情了。
秦青此刻心中充满憧憬,但看了看鬓角斑白的老母,内心又软了下去。
“娘亲,青儿还是在家侍奉娘亲好了,虽然外面天大地大,但娘亲年迈,小青却不忍心。”
夫人眉头一横道:“胡说,报纸上都说了,年轻人志在四方,岂能因为母亲,耽误了你的志向,再说,娘亲才三十一,怎地就年迈了?据说公子都比娘亲大三岁,娘亲自己能养活自己。对了,你既然要去闯荡,为娘有件东西,却要交给你。”
秦青一愣道:“啊,咱家还有传家宝吗?”
女人领秦青至屋内,从箱子中翻出一个麻布小包,这小包层层叠叠,很是谨慎。
翻到最后,却只见一张烧了一半多的泛黄纸张,其上有些字迹。
“想必你还有些印象,当年此事发生时,你也有几岁,不至于全忘了。你爹当年不知受了谁的指使,竟然去刺杀当年的小霸王孙策。当时你爹与你那二位叔叔商谈此事时,为娘在外屋听到,但男人做事,女人却不得插嘴。是以为娘只是在你爹走后,从火中掏出了半张信纸,其上字迹也不多,将来你有了实力,若能查明此事真相,便为你爹弄个明白,让其也能瞑目。若是不行,也就算了,不要勉强。”
秦青接过黄纸,小心包回,贴身藏好道:“娘,青儿记得,当年是阿爹亲自将娘亲和我偷偷送走,那阿爹就一定知道后果,却为何还要去刺杀那人?”
“哎!这个就怪不得他人了,你爹也只是为了报答许贡大人恩德,早就做了赴死决心了。但你爹身份低微,就算有这份儿心,也接触不到那么高级别的人物,这幕后之人,才是害死你阿爹的凶手。”
秦青听到这些,只是心中默默记住,也不报什么希望,毕竟这事情过去多年。再有,这半张信纸,才三四十个字,有的还烧掉了一半,且都是讲的如何行事,连落款处,那个字都隐隐只有三分之二了,哪里还能搞清楚是谁的手书。
第二百六十四章 出征
军衔事件,在天下造成巨大反响,诸多士族给曹操压力,建议朝廷出兵,但曹操顶住压力,一个多月后,此事也慢慢被天下默认。
但荆南的零陵、桂阳二郡,却有一些世家渡过长江,移民江北南郡,太守刘度和蒋琬二人请示杨锡如何处置。杨锡令二人放行,不予为难。于是迁走人口三四万,一时把刘表给乐了一下,特意为这些士族划拨土地,让其在南郡生根发芽。
刘表也在荆州治学,不过他的治学,却是针对士族,教学的乃是经史子集。
五月,桂阳、零陵二郡施行里长、亭长选举制度,并正式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全部统一按照《辰河法典》行政,此时却已然没有了阻力。
与此同时,遥远西边,安达曼海,一百五十艘巨舰匀速北行。
舰队行至一处海湾,庞统看看地图,离标识的补给处,应该相隔不远了。于是庞统命船队缓行,忽然,有人来报,言有发现。
庞统领武昌海峡卫戍司令雷子,一起出甲板观看,却见海岸某处,有狼烟冲天,这便是接头的信号了。
庞统令舰队靠岸,早有此地接头人纪灵在此等待。
“末将纪灵,见过庞元帅!”纪灵参见。
庞统道:“纪将军免礼。”这是按照军衔行礼的规矩,军礼也由杨锡规定,纪灵必须行礼,庞统也必须接受。
“纪将军,公子让我给你带来了胸章,这枚金质奖章,是表彰你部奇袭有功,这枚军衔,是你的中将军衔章。”
庞统递过两个玻璃盒子,里面一枚金质圆形奖章闪闪发光,另一枚,却是盾形厚布做成,其上有绣有金星两颗。
纪灵接过盒子,心中大乐,再一看庞统和雷子时,只见二人左胸各都是三颗金星,随即肃然起敬。
如今的辰河商会军人,不为别的,都在暗暗为左胸那块小小的盾形布牌较劲。不说别的,这块布牌,象征着荣耀、级别,也象征着收入。
虽不能传承给下一代,但却极有分量,据说公子正在定军人的退休年龄,就算退休,尉官以上,这布牌,还是有效。
就说只要做到少尉,一个副营长或者营级参谋级别,退休后,就衣食无忧。
纪灵的虎牙和狼牙,在这沿岸有六个基地,此战却不用出战,全部都是负责为庞统的西征集团军提供淡水等补给。
至于粮食,早在庞统南下时,在吴郡便准备好,也有武昌海峡总督田聪,为其张罗了一些。
此次补给,为征西集团军的最后一次补给,至此,纪灵也领了一百虎牙随军,他们现在是需要负责做向导。
因虎牙除了传递消息的任务,还有勘测地形的责任。
中军指挥巨舰上,纪灵将这一带的情况一一汇报,完毕之后,雷子、纪灵和庞统则闲聊起来。
纪灵首先道:“恭喜庞元帅,此次行动成功之后,庞元帅或许就是我辰河区第一位大将了。”
庞统微微有些得意,但他知道真实情况。
“纪将军却算错了,此次出征,庞某其实是代元帅,公子本欲亲自出征的,只不过徐州未稳,公子要亲自坐镇,是以才临时调来庞某。再说公子早料到,此战毫无悬念,这功劳,却是白拿的,哪里这般容易荣升大将级别。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纪将军所领的是特种部队,如今金质奖章一拿,下一步,离上将军衔,却只是时间问题,或者就在此战之后。”
纪灵心道,果然如此,据说拿到金质奖章,下一步就是上将军衔。
雷子举杯道:“得先预祝纪将军了,此战若无纪将军,少不得还得有些麻烦。”
两人喝了,庞统微微一笑,露出缺了一个口子的上门牙,也跟着喝了一杯。
加尔各答城,阿米尔正苦思着什么。
他现在不太清楚杨锡到底发展的如何,甚至连杨锡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在来此之前,中国区代表叫辰河,还有那山本一夫,总该为辰河制造了一些麻烦才对。
他有自信,自己独处一块大陆,应该发展最快,二十年多年,他已经统一印度,甚至威胁中亚和西亚。
“就是基础发展还刚刚开始,不过我如今拥有这么多人口,只要稳定下来,度过战争后的大饥荒,不出五年,便能全面稳定,说不定到时候可以激活中级科技树。”
要是杨锡知道阿米尔的想法,肯定会嗤之以鼻的说他想太多了,中级科技树,可没这么简单,估计跟政体还有关系,他这封建帝国,若是不改变,永远也别想激活中级科技树。
杨锡有自信,自己各方面,比起阿米尔来,除了武器方面,其他各方面都先进一个级别。
阿米尔只不过多做出来火药枪而已,这玩意儿陆地作战,威力极大,但杨锡可没想现在就跟阿米尔打地盘争夺战。
拖垮你就行。
现在的辰河区,各地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徐州如今打下来,自然也要开通铁轨。
杨锡要在徐州,建一条上连青州,下达广陵郡的铁轨,以沟通青州、徐州、广陵,然后往东连通九江、庐江一直到西陵的铁轨。
其他地方都已经完工,正在发展支线,只有徐州还在规划当中。
现在规划遇到困难了。
徐州和九江、广陵郡之间,有条淮河,淮河很大,要修桥却难。
什么泗水、沂水之类的河流,杨锡选择河宽水浅之处,可以用混凝土造模铸造桥墩,采用浇筑焊接钢架接口的办法,建造桥梁,铺设水泥大桥。
但淮河那么大,这就难办了。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一般是六月至九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杨锡计算,如果在五月至十月在淮河筑基桥墩,那想也不用想,那时不要洪涝灾害就已经烧香了。
此河的干旱期在冬季和春季,春季一过,便是梅雨季节,此时却不能动手。
建设部长刘巴调走后,原辰河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胡灼,成为建设部部长。
杨锡亲自领着包括胡灼在内的建设部骨干成员三十多人,沿淮河考察、统计,最后确定,在下邳国的徐县和淮临之间河段,一处宽大处修建大桥。
此桥一旦建成,将沟通徐州与九江郡,不管是铁轨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