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顺口溜(打油诗)漫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周恩来76年1月8日逝世
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
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
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信时心已碎。
(以上顺口溜均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诗歌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恩来总理的沉痛哀悼及对“四人帮”一伙的极度愤恨。
顺口溜还能成为爱情的“催化剂”。现在的少男少女在择偶时往往有一个标准是“风趣幽默”,特别是男人,如果您时不时能顺口溜出一些顺口溜来,那您很容易成为一些美女的“白马王子”,因为她们认为,跟您这样的男人生活,肯定会过得有意思、有味道。
如果您现在还是单身,本人郑重奉劝您一句,再忙也得记住几首顺口溜,增加一点自己的幽默细胞,提高一下自己的品位,指不定在您正顺口溜溜时,那媚眼已经向您抛来了。
把广告词编成顺口溜,一定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您用顺口溜滔滔不绝地推销您的商品的时候,您的声音会荡入本是麻木的耳朵,锁住本是匆匆的脚步,吸引本是游离的目光。不知不觉中,您的商品告罄,这时,您才惊异的发现顺口溜原来有如此的魅力。
下面列举一些我为网友免费编写的顺口溜广告词,也许您正用得着。
推销纯棉袜的:
百分之百纯棉袜,大大小小不断码。
脚臭出汗不用愁,棉袜吸汗又防滑。
抗菌抑菌防脚臭,清清爽爽妻不骂。
十元三双好实惠,穿了都夸顶呱呱。
推销神奇魔术发夹的:
一头长发乌黑亮,起床梳头最麻烦。
蓬蓬松松一团糟,又是打结又是弯。
长发成为一心病,沐浴时刻该咋办?
悉心梳理盘头顶,洗到中途垂肩上。
粘上浴液粘上水,刚洗头发又显脏。
现在有了魔术手,魔术发夹来帮忙。
长长头发头上盘,轻轻一别不再散。
一心一意来洗澡,轻松惬意不惊慌!
合成塑材韧而软,精致小巧颜色靓。
十种发型成于瞬,活泼端庄都好看。
低眉浅笑情相牵,从此长发为君盘!
推销电动削皮器的:
忙碌一整天,力尽又筋疲。
全身散了架,也要饱肚皮。
瓜果和蔬菜,匆匆水中洗。
洗菜很容易,麻烦是削皮。
解决这问题,还得靠科技。
专利产品中,电动削皮器。
两节小电池,天天有动力。
开关轻轻推,省时又省力。
十元钱一个,好货却便宜。
电动削皮器,削皮不浪费。
家人用过后,直夸好东西!
(以上顺口溜均引自:顺口溜吧——)
顺口溜有时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便是例证。
张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学殿大学士,安徽桐城人,其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姓为邻。一次,吴家修房越界,张家与吴家为界墙争执不休。张家遂驰书赴京,要张英出面干涉。可是,张英并未干预,只是寄回一首打油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见诗明理,撤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亦让三尺。互让之地后人称为“六尺巷”。
顺口溜更是反映民生、了解民情的一种渠道。“上山下海问渔樵,要知民情听民谣。”这里的“民谣”就是指顺口溜。2007年的“两会”上,就出现了好些这方面的顺口溜。如“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啥心里没数。”、“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等等,我们可以从这类顺口溜中及时发现一些社会问题,有的甚至是焦点问题。
当您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顺口溜时,您一定会成为一个魅力四射、成熟可爱的人,您的生活一定会趣味盎然!
引用本文,请做好链接: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顺口溜里看中国的发展
顺口溜(打油诗),作为时代的歌谣,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留下一个时代的烙印,可以看到中国可喜的发展变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此,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贸组织的加入,载人航天的成功,奥运会的举办,金融危机中的持续发展,无不向世人展示,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五十年代全民炼钢,
六十年代全民备荒,
七十年代全民下乡,
八十年代全民经商,
九十年代全民“三讲”。
(引自:顺口溜吧— )
诗中的“炼钢”指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大炼钢铁。当时,苏联“老大哥”对我们翻脸了,从中国撤走了他们的专家。毛主席他老人家人穷志不短,毅然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号召全国人民大炼钢铁,参加人员超过一亿(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至1958年底,共炼出合格钢800万吨。这成绩是喜人的,但代价也是沉重的。滥采煤炭和矿石,滥伐森林,对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备荒”指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连续遭受天灾人祸——一是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浮夸风”、“人民公社化”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浪费了粮食;二是1961——1963年罕见的干旱,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三是抗美援越,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中国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人们的温饱都成了一个大问题,吃野菜、树皮,甚至观音粉成了普遍现象,全国人民一起勒紧裤带度荒。“下乡”指的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泽东的一再倡导下所出现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运动。当时,中国的工业还很落后,发展也很慢,城镇青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去农村解决温饱问题(接受再教育倒是次要的)。“经商”指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商成了人们首选的职业,“下海”成了热门话题。“三讲”指的是*同志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5年11月8日,*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
这首顺口溜是对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变化的一个高度概括。
三四十年代住草房,五六十年代盖瓦房,
七八十年代换砖墙,九十年代变楼房,
家家明亮又宽敞,人人心里喜洋洋。
(引自:顺口溜吧— )
这首顺口溜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老百姓住房条件的发展变化,说白了,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手头越来越有钱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邮政时代:此致敬礼!
电话时代:你是哪位?
呼机时代:电话速回!
手机时代:你在哪里?
网络时代:你究竟是谁?!
(引自:顺口溜吧— )
“邮政时代”,大家联系的方式主要是捎信,即使不“烽火连三月”,往往也是“家书抵万金”。“电话时代”的“电话”指的是最原始的有线电话,需要接线员转接,信号差,声音失真。“呼机”只能呼,不能直接通话,遇有急事只好要求被呼者“速回”电话。这首顺口溜非常风趣地道出了中国通讯发展的历程。
种田不征粮,免费上学堂。
不离北京近,公路挨厨房。
处处耸红楼,家家酒飘香。
神州农家乐,亘古破天荒。
(引自:顺口溜吧— )
2009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这首顺口溜记录了中央惠农政策的逐一落实以及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种田不再交公粮,农民不再交农业税,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学不再交学杂费,都已逐一成为现实。再偏远的山区,也都实现(或正在实现)村村通公路。乡里人也像城里人一样,住楼房,吃香的,喝辣的。更为可喜的是,乡里人也有了“医保”:
一个好汉三个帮,福利政策全家上。
兄弟姐妹身体壮,不测风云也难扛。
老人孩子是弱者,积极参与不用讲。
(引自:顺口溜吧— )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择偶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大姑娘找了个解放军(50年代);
二姑娘找了个红卫兵(60年代);
三姑娘找了个大学生(70年代);
小姑娘找了个生意人(80年代)。
(引自:顺口溜吧— )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子弟兵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最可爱的人”;十年*时期,“红卫兵”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掌握国家命运的实力派,找个红卫兵,也就找到了一个靠山;1977年,“高考”恢复,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悄然来临,普通家庭的子女有了深造的机会,有了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的机会;改革开放后,当老板做生意,让有些人先富起来了,这些“款爷”往往就成了姑娘们的首选。
也有反映我国负面“发展”的顺口溜,也就是针贬时弊的那种。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水质不坏,
七十年代也还可爱,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不洗马桶盖。
(引自:顺口溜吧—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越来越发展了,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这种污染往往最先体现在水质的变化上。
只要阁下留意,就不难发现,许多顺口溜都是中国发展变化的一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治安基本靠狗,休闲基本靠酒,
取暖基本靠抖,娱乐基本靠手,
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
老婆基本靠买,发财基本靠偷。
掌握时间:
六十年代在天上,太阳照得明晃晃;
七十年代在墙上,挂钟嘀嗒嘀嗒响;
八十年代在手上,黑夜也能把点看;
九十年代在腰上,传呼手机随时亮。
(引自:顺口溜吧— )
……
引用本文,请做好链接:/wen05。htm 。。
打油诗让哪些人如鲠在喉
打油诗(顺口溜)相当于诗歌中的“杂文”,歌功颂德者少,针贬时弊者多。国民党统治大陆时,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现在,政府与百姓虽没了敌我矛盾,打油诗不会有很浓的火药味,但有些打油诗让某些人看了往往会如 鲠在喉,不舒服,批评指责又怕别人说自己在对号入座。所以,这些人肯定不会欢迎打油诗的。
酒喝一瓶不醉,舞跳一宿不累,
麻将老K样样会,老婆说啥都对。
(引自:顺口溜吧——)
这首打油诗说的是“有些干部”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日程安排里根本没有工作。他们看了这首打油诗,可能还会“鸣冤”:我喝酒也是在工作啊,跳舞、打牌也是为了工作啊!
可见,好酒贪玩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第二,贪污受贿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跑跑送送,提拔重用;
只跑不送,原地不动;
不跑不送,降级使用。
(引自:顺口溜吧——)
要想得到领导的赏识,并委以重任,走捷径就得跑和送,“跑”可以保持联系,“送”可以密切联系。贿赂重了,委以的“任务”也就重了。
第三,作风*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过去的干部:
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
老婆一个,子女一帮。
现在的某些干部:
吃的是白米饭,喝的是王八汤,
子女一个,妻妾一帮。
(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年揪出的贪官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金屋藏娇,而且藏的一般不止一个,是“一帮”。*、胡长清、邱晓华等包养的情妇都在10个以上。有的则是直接断送在情妇手里:如四川郫县唐昌粮站原站长张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公安局长梁冠中都因情妇而东窗事发。
第四,官僚主义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领导下乡桑塔纳,隔着玻璃看庄稼。
吃的都是四脚爬,搂的一色十七八。
(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领导体察民情的方式就是坐在车子里看一看,连车窗玻璃都不会摇下来!然后回到办公室去发号施令。吃山珍野味理所应当,玩妙龄少女轻车熟路。
第五,玩忽职守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辛辛苦苦国外引进设备,
大大方方花去一笔外汇。
回来一看产地原在国内,
哈哈一笑又交一次学费。
(引自:顺口溜吧——)
出国考察是名,国外游玩是实,到了国外,不买点什么,难堵众人之口,至于设备的性能如何,产于何处,实在不是他们考虑的内容,反正“学费”不会自己交。
第六,弄虚作假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
国务院只好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
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
年初撒个谎,
年终得个奖,
来年提个长。
增产多少全在“嘴”,收入多少全在“水”。
二成事实八成夸,三分成绩七分吹。
上边只管要,下边只管造。
准确不准确,只有天知道。
(引自:顺口溜吧——)
这些打油诗生动地暴露了有些干部的政绩不是靠干出来的,而是靠吹出来的。其“水准”虽赶不上“大跃进”时期的浮夸,但也不是“小儿科”,当警惕!
第七,阿谀奉承者,对打油诗如鲠在喉。
市长嘴一瞥,秘书找小姐;
市长床上躺,秘书站上岗;
市长受了累,秘书付小费。
握着上司的手,点头哈腰不松手;
握着纪检的手,浑身上下都发抖;
握着财务的手,拉起就往餐厅走。
(引自:顺口溜吧——)
寥寥数笔,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些人的谄媚嘴脸。
有的时候,从一首打油诗里就可以发现一种*现象,揪出一个贪官污吏来。
安徽贪官王怀忠出事前,当地就流传“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抓住王怀忠”的打油诗。
正因如此,哪个时代都有人不会欢迎打油诗,甚至惧怕打油诗。好在已有不少的人(包括政府官员)都能正视打油诗了。2007年的“两会”上就有不少代表引用打油诗(详情点:),指出一些存在的社会问题。
引用本文,请做好链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