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风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陈存仁的字很欣赏。张宗昌与陶兰泉谈完事后,木村向张宗昌推荐陈,夸陈存仁有学问,是个人才。陶兰泉打趣地说:“他不但文字渊博,而且还陪朱文斗的儿子去嫖堂子,很见过世面。”张宗昌一听“嫖堂子”,兴趣陡升,便说:“小弟弟,我们一起去嫖堂子。”主人陶兰泉说不必,他今天尽地主之谊,把名妓叫到家中陪席。席间张宗昌把最*的“清水花老六”拉在身边,三杯下肚,放浪形骸。席终,张宗昌让随从给每个*发一印花纹的小铜片作纪念。有的*不在意,随手扔了,殊不知那铜片可到上海三马路“山东官银局”兑20块银元。席终,陈存仁想溜,哪料张宗昌坚持要他一起去嫖堂子。陈不愿,陶示以颜色,陈只得陪同张宗昌去群玉坊打茶围、推牌九,混到半夜。
次日,陶兰泉邀请张宗昌到清水花老六家玩,嘱丁老师和陈也去。丁先生说“免了罢,免了罢!”张宗昌眼一瞪:“俺不答应的!”他们只好同去。晚上到群玉坊清水花老六家时,遇到史量才、方椒伯等一批绅士,还有毕庶澄等两个军人。张宗昌一到,毕庶澄忙起立敬礼。张宗昌一瞥眼:“咱们嫖堂子,敬什么礼!”张宗昌召了4个*,喝酒、唱歌、说粗话。一个最漂亮的*是富春楼老六,言行中看出她喜欢容貌俊秀的毕庶澄,张宗昌吃醋,叫嚷:“你这个小娘们喜欢小白脸!”不久,张宗昌以“私通南军”为名在济南将毕庶澄枪毙了。富春楼老六在上海听说后大为悲恸,竟到山东寻访毕庶澄的尸体为他安葬。当时北方报纸将此事哄炒一时,南方的报纸也纷纷转载,蜚声全国。
张宗昌的贪财好色有名,上海竟有一粤籍女明星杨耐梅,愿意北上献身,公然索价10000银元,最后以数千元成交。
张宗昌盘踞山东4年,巧立名目,刮尽民脂民膏。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人称“狗肉将军”。但他一生也做了一件好事,即刊印《开成石经》。
张宗昌当山东省长后,第一件事便是开办山东大学,聘王寿彭(状元)出任校长。开学典礼时,张还郑重其事穿长袍马褂向王状元叩拜,尊为老师。王寿彭当下向张进言:“人生于世,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你的名望已经足够,我还要你留名后世。唯一办法,就是刻书,而且不刻则已,要刻就要刻大部头书。”张宗昌倒也欣然纳谏,于是有了《开成石经》传世。据陈存仁说,卷首有王寿彭为张氏作的序言,由王写了字样(一说杨度,笔者),再让张宗昌抓支毛笔在薄纸上描绘出来。扉页上印有“陆军上将勋一位义威上将军之印”的印信。书影后有“岁次丙寅忍堂刊”8个篆字。
《开成石经》全书七十四册,十四大函,刊印于1926年。据说此书目前世存不到10部,全香港仅有一部,存香港中文大学。鉴此,陈存仁说:“张宗昌虽有万恶,亦曾经做过这样一件善事,虽然这件善事,是受了陶兰泉和王寿彭的影响,但他以一介武夫而能从善如流,也可以算得难能可贵了!”
陈存仁的杂著中,还写了胡适在1948年国民大会担任临时主席时的“逞能”;银行家陈光甫的创举和长寿的秘诀;船王董浩云为人处世的风范;秦瘦鸥文坛发迹的始末;特务头子戴笠化名邀请陈出诊的逸闻;美人林黛自杀的悲剧;以及陆小曼、*凤等名流的身影。凡此种种,足可谓上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百态的缩影。
征引及参考书目: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花落人亡有人知——乱世才女苏青(1)
苏张双璧
云幕低垂,冷雨敲窗。殡仪馆内,一片森然。
她静静地躺在灵堂里。没开追悼会,没放哀乐,没有花圈和挽联,没有上峰和友朋,当然也没有悼词。膝下众多儿孙中,只来了5位。他们缓缓地从她身边走过,瞻仰她的遗容。几分钟后,她便被推入火海,化作了一缕轻烟……
她叫苏青。曾与宋美龄、张幼仪、胡蝶、阮玲玉、王映霞等同被称为“十个女人的上海滩”之一的苏青。
上世纪40年代,人们称苏青、张爱玲为上海滩女作家中的“双璧”。她俩毕竟是有瑕疵的玉,沧桑几度,尘封入土。直至“三十年河西”,“考古队员”柯灵的一篇《遥寄张爱玲》,使张爱玲复活。俄顷,张爱玲的大小杂著像零珠碎玉,夺目于书肆坊间。犹如一枚纪念章的背面的苏青,也随之跃入人们的视野。
张、苏,这两株“孤岛时期荒芜文坛上并列的奇葩”,她们因观点、旨趣相同成为至交。若就当年的影响而言,苏青不在张爱玲之下,故时称“苏张”。苏青的《结婚十年》、《浣锦集》较张爱玲的《传奇》、《流言》还要畅销。仅《结婚十年》截至1948年,重版便达36次之多!《杂志》(1945年第14期16卷)推出的《苏青张爱玲对谈记》,编者谓她们是“当前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把她们的盛名推到了极致。
这对文坛姐妹,相互欣赏,相互支持,没有同行相嫉,同性相妒的恶习。无论私下或台上不时互为捧场。苏青当着媒体的面声言:“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大看,只看张爱玲的文章。”“我读张爱玲的作品,觉得自有一种魅力,非急切地看下去不可。……它的鲜明色彩,又如一幅图画,对于颜色的渲染,就连最好的图画也赶不上,也许人间本无此颜色,而张女士真可以是一个‘仙才’了,我最敬佩她,并不是瞎捧。”张爱玲评说苏青也不讳言:“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他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你唱我和,愉己悦人。
她们的交情始于《天地》。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名副其实的由女性创办的媒体。
1943年苏青创办《天地》时,张爱玲已在文坛崭露头角。苏青亲函张爱玲“叨于同性,希望赐稿”。张爱玲欣然应允,将《公寓生活记趣》、《谈女人》、《私语》、《我看苏青》和《封锁》等佳作发在《天地》上,一段时间,《天地》期期都有张的文章。张爱玲为《天地》增光添彩,苏青自然投桃报李,在编者按上对张其人其文大加褒扬,还登张的玉照。胡兰成正是先读张的小说《封锁》,后睹其玉照而一见钟情的,由苏青搭桥而使他们出演了传奇的“乱世之恋”。
张爱玲也坦言她与苏青的异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那是个性的关系。”不同在张爱玲习“雅”,孤芳自赏,处世不免做作、拘泥,有时不近人情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苏青,从平民生活泥塘中滚爬出来的小女子,从“俗”,热情率真、大气自然。阅历上较张博杂,有家庭妇女、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出版人多种角色。
私人化写作的苏青,笔下流淌的都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和己身诉求,她写婚恋家庭时,喜用性心理剖析,妙论女人有时大胆到*:“婚姻虽然没有意思,但却也能予正经女人以相当方便。一对男女再没有情义些,同睡在一张床上,总不能相安无事吧!”“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情应该先是*的,然后当慢慢地满足她、安慰她。”苏青语惊天下,断言“虚伪是女人的本色”,“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女人不想永久学娼妇型的!”“四五十年光阴守着一个丈夫或妻子,试想这是什么味儿?”她在《结婚十年》中竟大胆地自露:“我需要一个青年的、漂亮的、多情的男人,夜里偎着我并头睡在床上,不必多谈,彼此都能心心相印,灵魂与灵魂,肉体与肉体,永远融合,拥抱在一起。”因此,她被人谑称“文妓”。而苏青的这种“粗俗”,张爱玲也能“雅纳”:“听上去有些过分,可笑,仔细想起来却也是结实的真实。”苏青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逆风反俗。她肖虎,颇有虎气。某年沪上发生一命案,罪犯詹周氏杀夫碎尸。因其夫詹某是个吃喝嫖赌的无赖,败光家产,还虐待妻子。周氏绝望,杀之,被判死刑。社会舆论沸扬,苏青拔剑为周氏鸣不平,写了篇《为杀夫者辩》,此举招来非议和人身攻击。苏青不屈从舆论重压,又写《我与詹周氏》抗争。苏青为人爽直、幽默,口无遮拦。《秋海棠》作者秦瘦鸥体胖,她见之就说,你不是叫瘦鸥吗,还那么胖?她送他个诨号“肥鸭”。同为女作家的潘柳黛,苏青有点看不惯其做派,此姝腰身又粗,苏青当友人面笑谑她:“你眉既不黛,腰又不柳,为何叫柳黛呢?”
花落人亡有人知——乱世才女苏青(2)
成败在己
苏青(1914—1982)生于浙江鄞县,名和仪,抗战胜利后笔名改用冯允庄。其父冯松雨,庚款留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毕业,学成回国后在上海某银行任经理,但不幸英年早逝。苏青高中是在浙江省立四中读的。她爱好文艺,常在校刊上发表习作,又会吹箫,被同学称为“天才的文艺女神”。她爱国也不落人后,“九·一八”事变,她与同学们一起上街*,发传单。淞沪战后,国事蜩螗,便埋首读书。苏青就读的女子师范改为中山公学(初中)时,男女同校。同窗李钦后长相英俊,外语好,家境富裕。一次他们同台演出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滋生了爱情。李家来说亲,时值苏青的父亲已过世,家境拮据,便同意订婚。1933年苏青蟾宫折桂,考入中央大学外文系,是温州地区所辖6县中唯一的一个。李钦后考入东吴大学法律系,他大概担心这位“宁波皇后”在中大读书会有情变,提出结婚。苏青不愿,但在母亲的苦劝之下,于1934年成亲(这段历史诸多版本说法不一,笔者择善而从)。
婚礼是隆重的,中西合璧。苏青在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中,有精彩的描述。但花好月不圆,蜜月不蜜。苏青是带着李家的“喜”被迎娶的,但她发现丈夫并不怎么体贴她,倒对表嫂瑞仙含情脉脉。苏青怏怏不乐,婚后便返中大上学。可“喜”在一天天变大。校纪难容,苏青不得已退学,在家待产。李家一心以为苏青能生一脉延续家族香火,孰料产下的是个女儿!李家上下脸色哗变。丈夫的不忠,公婆的不屑,小姑的龌龊,苏青算是初尝了人情冷暖。她曾到一小学任教,与她搭档的是年轻帅气的男性,便有人饶舌。人言可畏。她干了三个月便辞职,回家做少奶奶了。
1935年秋,苏青、李钦后筑巢上海,她从幽居的深闺来到了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李钦后还在读书,苏青一人在家,实在无聊透顶。无聊到模拟独幕剧中的人物自己和自己对话,打发寂寞。那时钱是他们最大的难题。丈夫认为既已结婚,就无脸向家中伸手。总是寅吃卯粮,往往为钱斗嘴。一次苏青向丈夫要钱买米,李钦后竟然掴了她一耳光,还说:“你也是知识分子,可以自己去赚钱啊!”她五内俱焚。就为这一耳光,为争取在家庭中的地位,她要找工作,挣钱。每天《新闻报》一到,苏青专看招聘广告,然后写信自我推荐。一份份求职信,像一只只放飞的野鸽子,杳无音信。日坐愁城。她想学外语会话,好谋职,钱哪来?想想每天为小菜钱向丈夫要还要费口水,再向丈夫要学费她更觉自讨无趣了。罢。
那时,上海滩杂志业非常繁荣:《论语》、《人世间》、《宇宙风》、《文饭小品》等等。尤以《论语》影响最大。苏青忽然想到,何不向杂志投稿,赚点小钱贴补家用?加之,苏青刚生了个女儿,正受丈夫、公婆的白眼,怨郁在胸,她需要宣泄。于是她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篇短文《产女》,寄给《论语》。编辑陶亢德慧眼识金,欣赏这篇来稿有股英锐气,且切中时弊。该文开首写道:
古国古礼,无子为七出之一,为*者,无论你德容言工好到怎样程度,可是若生不出儿子的话,按理据法,就得被丈夫逐出去;即使“夫恩浩荡”,不忍逼令大归,你就得赶快识趣,劝夫纳妾图后,自己却躲在“不妒”的美名下噙着眼泪看丈夫和别的女人睡觉。反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花落人亡有人知——乱世才女苏青(3)
陶亢德将篇名易为《生男与育女》,刊在1935年6月16日的《论语》上。首发即中,苏青十分兴奋,还得了5元钱稿费。她自信大增,“女人也能用自己的智慧赚钱”,而且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接着,她又在《论语》上发表了《我的女友们》,剖析自己婚前婚后的心态变化,发出了“女子是不够朋友的”的感叹:“女子是不够朋友的。无论两个女人好到怎样程度,要是其中有一个结婚的话,‘友谊’就进了坟墓。”她的观点,受到年轻读者的追捧。苏青从《论语》起步,迈上了文坛。
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苏青在《生男与育女》中写道:“一女二女尚可勉强,三女四女就够惹厌,倘若数是在‘四’以上,则为母者苦矣!”真是报应,苏青后来一拖拉子连生了4个女儿(一夭),到老五,才是儿子。
一连四女,丈夫怒目相向,公婆横眉冷对,苏青唯有忍气吞声。产女的大潮,冲击着本就岌岌可危的婚姻堤坝。后李钦后的弟弟李钦若因事到上海,暂住哥哥家。李钦后整日在外花天酒地,跳舞找女人,苏青寂寞时找李钦若说话,久而久之,叔嫂两人的关系有点暧昧起来。偏逢李钦后不择手段把邻居、作家徐的太太赵琏花弄到手,证据确凿。苏青忍无可忍,提出离婚,维持10年的婚姻,一朝便烟消云散了。事实证明,李钦后不是良民。解放后,他在法院工作,因贪污罪,被政府处决。离婚后的苏青也曾想重组家庭,曾结识一位颇为富有的对象。有一次当她与男友吃饭时,3个孩子站在门口张望不敢上前。苏青十分伤感,她怕再婚后儿女们会受苦,便坚持不再婚,恪尽为人母的责任。
在婚姻上,苏青是个失败者;然而,在事业上她是一个胜利者,她以十年的痛苦婚姻为代价,写出了《结婚十年》,一举成名。
毁誉由人
苏青虽说与张爱玲齐名,但她的《结婚十年》和《浣锦集》究竟有多高的文学价值?“唤醒了往古今来无所不在的妻性母亲的回忆。”(张爱玲)“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不受传统的束缚,没有一点做作。”(胡兰成)“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王安忆)时下,尚未见权威人士的评论。新近有研究者认为,苏青在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堪称‘前卫’的女性意识”的作家,(毛海莹)“是一个对事业、对精神生活有所追求的女性”。(王一心)
苏青做人的瑕疵,我们当然是不能漠视的。
陶亢德是她在文学道路上的恩人。苏青与大汉奸周佛海及陈公博的相识也是陶亢德介绍的。说苏青走红是《古今》捧的,不无道理。她在《古今》上发的第一篇文章是《论离婚》,堪称绝妙,受到时为上海“市长”的陈公博的欣赏。该刊创办者朱朴,是汪伪交通部次长。朱朴点拨苏青写文章奉承一下陈公博。苏青可能考虑自己一孤身女子在外混事不容易,需要有人庇护吧,在《〈古今〉的印象》一文中,果真吹捧了陈公博一番。忠奸不辨,实在令人心痛(也许她已有所察觉,在后来出版的4部散文集中,均未收此文)。投桃报李,陈公博给苏青介绍工作:或者做他的私人秘书,或者任市政府专员。大概苏青怕陈公博有所图,选做专员,混入官场。尽管她只干了3个月,但代价是惨重的,她由此沾上了“汉奸嫌疑”,这页历史是抹不去的。此时有人以匿名方式寄给她一张10万元支票,苏青曾犹豫,猜想是陈送的,但信封上无写信人的地址。恰那时苏青要养全家老小5口,日子实在不好过,她就饥不择食,收了。生活有所改善后的苏青,不甘寂寞,想出人头地地干一番事业。她审时度势,决定办刊物。刊名定为《天地》,取谈天说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意思。这油然令人联想到是延续《古今》的余绪,一指时间,一指空间,故有人认为这是“天造地设,妙古绝今,可谓巧合之至。”
花落人亡有人知——乱世才女苏青(4)
1943年10月10日,在周佛海、陈公博的资助下,天地出版社兼《天地》月刊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60号601室挂牌开业。
苏青真有本事,把政界、文坛的名流拉来写稿,作者队伍阵容显赫:周作人、陈公博、周佛海父子、胡兰成、谭正璧、秦瘦鸥、朱朴、张爱玲、纪果庵、柳雨生等。
苏青不仅有温州人的能干,又有上海人的精明。她单枪匹马经营的《天地》,创刊号竟一炮走红,脱销后立即加印。她经营有道,马上实施杂志预订,八折优惠客户。新年出“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