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风景-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腚,少时就有爬锡山脱得光溜溜晒太阳的爱好。暑天,喜欢独自在室内*地看书、写字,觉得那样自然舒服。总之,吴给人一种不拘小节、邋遢滑稽的印象。陈又云:无锡惠山、崇安寺捏塑的摇头挥扇的老公公泥塑,就是以吴稚晖的形象为原型的,百姓很喜欢。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存仁“另眼”看名人(4)
吴稚晖反对世人打牌和吸鸦片,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学不会的事很多,就是现在小孩子都会打的麻将,我竟不曾学得成,因为我未满二十岁,就觉得中国有两件事,将为大患,一是鸦片,壮丁变成了废丁。一是麻将,有用的时间,变了没用。麻将更毒于鸦片,鸦片是体面人遮遮掩掩,麻将是大家公开打的,上等人以为雅事,又有东西洋人赞赏。就拿赌博的本身来说,番摊、牌九、轮盘,都要叫警察老爷注意,体面人赌了也算不名誉的。唯有麻将,无贵无贱,无南无北,无男无女,无老无少,无富无穷,无中无外,一致的拥护它。我却愤愤不平,以为如此猖獗,我无力打倒它,至少与它不合作。
吴那时年事虽高,但心态年轻,喜欢谈性事逗乐。他将吕班路的书房命名为“寄”,曾作《寄序》,序文中竟有“虽有佳丽,未有缱绻”句。他喜欢写小篆,陈存仁劝他“小篆写得慢,何不写另一种字体?”吴笑曰:“什么叫篆,只是(男女)缠缠而已。”他居然写出3个不同形状的篆体字“人”(一站立,一工作,一*)给陈欣赏。还以“女为悦己者容”的“容”为例,剖析给陈存仁听:“先是一点代表一个头,次是代表肩和拥抱的两只手,中间两点是胸前突出的两个东西,再下的是代表两条腿,中央的一个口子,是代表那个东西。”说到“那个东西”时,吴稚晖自己也忍俊不禁,笑了;还用无锡方言念他写的那首流传甚广的关于男女*的俚歌给陈存仁听。
40年代末,吴稚晖寄居上海岁月,收入全靠卖字。墨金不贵,求者甚众。写件都由他楼下的“寄舫裱画店”代收,每日多达百件,须花费三四个小时。他写得快,没有积件,今日送钱,明日取货,这倒带动了裱画店的生意。他的润例特别,比别人要多收一成,名为“磨墨费”,送给代为研墨的阿林。吴那时访客少,上午写字,下午无事,便当“孩儿王”,教裱画工的儿子、楼下卖烘山芋小贩的儿子和一个街对面缝裙婆的女儿。他为他们买笔墨、书籍,教国文、英文、算术、写字4课,打发晚年寂寞时光,悦人娱己。
陈存仁认为,吴稚晖之长寿,与他的乐观精神有关,认识到了心理卫生的真谛,“以欢乐畅笑为他的养生之本”。吴有句名言:“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陈觉得吴稚晖是一位“心理卫生的实践者。”
于右任:一支笔杆,绝代*
陈存仁首次拜见于右任(1879—1964)是1929年,其时汪精卫、褚民谊当政,拟废止中医中药,陈作为全国中医界五代表之一进京请愿。时为国民政府常委兼审计院院长的于右任亲接请愿书,慷慨陈词:“(汪、褚)想把中医消灭,这等于洋教徒想消灭全国和尚、道士一样,那怎么可以呢?”这一同情的话令陈存仁铭感五内。
真是缘分,4年后于右任患伤寒症。他笃信中医,特地由宁到沪,寓住老师沈淇泉女公子“沈七妹”家。陈存仁应邀出诊,只花半个月光景使于右任病退身安。于右任见陈存仁钟情书法,话语又投机,闲暇时两人便煮茶论字,谈魏碑,论颜字,议柳体,博古致今风雅之至。陈存仁如沐春风,有缘聆听于右任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于右任为人写字,向不收金。他出行在外,身上从不带钱,但有一只“褡裢袋”,别人用来放银子,他放两枚图章,参加文酒聚会,或遇友人赠文物,他无长物为报,只当场挥毫盖上两方印作答。别人送他钱,他倒来气;但喜欢人送他人工磨好的墨汁,或在照相馆里买一两百张他的照片,他用来签名送人。上海富商周湘云逝世,其家人求他写墓志,送他只大红包,他坚拒;周家后改送一副文房四宝,他欣然笑纳。于右任还说,他有一个通财之友,是上海名儿医徐小圃。自打民国十年起,他经济上若有困难,一张便条,五十一百,随到随取。不仅如此,一些贫困的陕西老乡、革命同志、落魄文人,凭他的便条都可以在徐处获助。陈存仁好奇,问缘何如此。于右任说:有一年他为陕西人写墓志,那人送他一手卷,他当时糊涂收下。回家展开一看,是文天祥亲笔题写的“慈幼堂”三字,又有元、明、清数十位名人题跋。此物带到上海后,他转送给爱收藏的徐小圃。又说他曾画一匹马,送给南京富翁蒋驴子,只要见他的条子,任何人找蒋,蒋氏也都慷慨解囊。……于右任对陈存仁为他祛病去灾,心存感激,说:“但是我生平没有钱,年轻时以教书为生,现在我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所得薪水,只够很清苦的家用。”于右任说他预备写一本怀素体千字文答谢。陈存仁当即表示“这是一种殊荣,比送诊费贵重得多。”望着于右任一身老布袍,一双老布鞋,一对土制袜,想他那为人写字一介不取的书生本色,再看他飘拂的美髯,陈存仁感叹于右任“真像一幅高士隐逸图”。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陈存仁“另眼”看名人(5)
1948年3月29日,南京举行国民代表大会选举总统。陈存仁是中医界的八大代表之一(首席)。上海的代表们据于右任资历、贡献,提议选于为副总统。陈存仁一到南京,便去拜访于右任。当时,各色有意竞争者拉票成“疯”,李宗仁提供车马服务、孙科包揽旅馆食宿,类似者不计其数,各种请柬满天飞。可于右任呢,囊中羞涩。陈存仁看到于的住所“简陋之极”,但访者川流不息。于右任“买”人情、拉票的方式很独特。屋内是一张大写字桌,若有可能(方便的话),送来者一幅“万世开太平”屏条;另有一张长桌,陈着他的签名照片2000张,上面签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市区域排列,由代表自由检取。他“凭一支笔和声望作为竞选的力量。”直到开始投票前一天,他才发柬给一些代表并作演说:“我家中没有一分钱,所以没有办法和各位欢叙一次,今天的东道,实际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集,我只借酒敬客而已。”
副总统大选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于右任得493票,第一轮即被淘汰出局。他的同乡、原最高法院院长焦易堂一语中的:“他的失败是意料中的事,因为纸弹无论如何是敌不过银弹的。”
为慰藉于右任,陈存仁邀于等友好到马祥兴菜馆小酌。于右任亲点四个菜:凤尾虾、西施舌、咸水鸭、鸭血汤。60年来,这四道菜一直是马祥兴的招牌菜,与于右任的手迹一同成为马祥兴菜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是国人的传统,而陈存仁在追忆于右任时,讲了一件于氏出入花丛,图报知己的往事。
1935年于右任到上海时,改任监察院院长已5年。陈存仁与钱化佛两位老友迎接。于右任提出立即送他到新北门万溢昌旱烟店找一个陕西同乡。不料,寻访不遇。于右任怅然。一问方知他是想找那友人通融点钱,回报一*的。民初于右任在上海办报遭通缉时,这位名叫荷花的*曾为他提供了5个月的食宿……刻下,旧地重游,于右任念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尚且图报,深觉惭愧,想报答那*。钱化佛、陈存仁便带于右任到四马路、群玉坊一带寻访。最后陈存仁把大家带到他的老病号名*惜春家茶叙,惜春为揽生意以代找荷花为借口,纠缠他们两日,并备文房四宝。于右任豪兴大发,为惜春书一嵌联,落款是:“骚心”。于右任又感叹说:“从前苏曼殊在上海时,在妓院中遇到一个诗妓,唱和甚多;还有李叔同,遇到一个诗妓叫李苹香,有好多名作传下来,现在没有这般风雅的*了。”谁想,于右任为惜春写的字被专写娼门消息的《晶报》记者俞逸芬认出。俞不顾陈存仁打招呼,把于右任出入花丛的消息与赠惜春对联一并刊出,说是《于右老花丛寻恩人》。大街小巷,一时沸沸扬扬。于右任闻之,先是不悦,后来转念一想,既是访旧,也不必介意;何况这一登报说不定能找到荷花的下落呢。
陈存仁写这段文字时,还特作说明:“原本可以不写”,因于老出入花丛一事已见报章,因怕读者误会于老“纵情声色”,他就细说原委,以正视听了。
杜月笙:自始至终,支持抗战
杜月笙(1881—1951),上海黑帮帮主,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旧上海滩三大亨。他出入黑道、白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的混事恶魔行径在坊间流传甚广。而陈存仁的回忆,使我们看到杜氏的“另一面”。
陈存仁“另眼”看名人(6)
陈存仁与杜月笙相交,奇在因文字结缘。陈是中医,毛笔字写得漂亮,常被淞沪警厅侦缉队长韦某拉去代写拜杜月笙帖。杜氏欣赏陈写的帖子,陈也想“见识见识”杜,由韦搭桥,始得相识。陈存仁的见面礼很特别,是一本有关杜氏的报纸文章的剪贴簿。杜月笙不识字,让他念,陈就把杜与黄金荣、张啸林在杭州西泠桥畔建武松墓、捐资建校舍、调解静安寺僧争房产的新闻一一读给杜听。杜月笙十分高兴,说请他以后留心,有任何新闻剪下来,补贴上。陈存仁变成了杜家的常客。
陈对杜的第一印象:身材像个弱书生,穿一件熟罗长衫,脚蹬皮质的中式鞋,其他没有特别处,有点“英雄见惯也平常”的味道。陈说杜不识字,只识自己的名字和一至十这10个数目字。又说杜虽不识字,但明事理。杜月笙幼年失怙,家贫,摆水果摊糊口。发迹后却兴办教育,创办的正始中学可招6000名学生。学生多是穷人家孩子,免费;即对收费者,数目也微。陈存仁记忆中学校大礼堂比香港大会堂餐厅还大,上海第一届参政会就在那儿召开。陈存仁认为,杜氏所受的教育得益于听书,如《岳传》、《水浒传》、《七侠五义》和《三国》之类,他的发迹也是由“桃园三结义”开始,因此杜月笙对剧艺界人士很照顾。有趣的是国民政府和蒋介石曾授予他“少将衔”,杜氏十分兴奋,着军服、佩证章拍了一张大照片,刊在《申报》和《新闻报》上。数年后上海演出滑稽戏《小山东到上海》,十分火暴。程笑亭演剧中浦东的“陶巡长”,穿一身警服与杜的戎装照相似,说的一口浦东国语,极像杜月笙口吻,听者无不捧腹。杜的门生觉得这是在影射杜先生,“要去捣乱一下”。杜月笙听后瞪眼喝止:“大家浦东人,有饭大家吃。”并令人接洽要请程笑亭到他家演堂会。程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接洽的人说,杜先生保证不难为他。程笑亭无奈,只好去演,逗得杜氏笑个不止,“重赏而散”。杜月笙本穷人出身,暴富后对弱者比较关心,尤其是鳏寡孤独。早年他给故土浦东地区的寡妇每人发一个“折子”,凭折可到他的账房领月贴7元(两担米的价格),凡领折者去世,“还折”时还赠100元殓葬费。1931年长江大水,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杜氏自列名单,设宴六席,宴请上海富商募金。当场募集75000元,杜氏捐出25000元,凑足10万。当时“仁济慈堂”主席朱子澜将军请杜当董事,杜坚辞不就,只说“有事我都帮忙”。
杜月笙虽是“目不识丁”的粗人,但对文人很尊重,自己的名字由“月生”改为风雅的“月笙”(据说由章太炎改,笔者)。他礼贤下士,陈存仁初识杜时他家里只有一个账房先生,后来才有书记,还延揽精通文墨者到门下做秘书,“六君子”之一杨度即是。章士钊、章太炎等大文人都是他的座上客。
杜月笙的门徒有2000人,势力大。旧上海的群体或个人间发生摩擦,只要请杜先生出面,“闲话一句”,天大的纠纷也能即刻摆平。陈存仁耳闻目睹多次。
当年的法租界当局,对居民处处高压。水电由“法商水电公司”专利经营,克扣职工,月薪只有8至10元。1929年,法租界水电厂工人*,垃圾工也响应。情急之下,法工董局派员请杜氏出面调停。杜有意“摆谱”,不肯。恰一法国邮船抵外滩,搬运工人又*。船上有一外交大员,也只能用救生艇上岸。外交大员申斥工董局头目,工董局拜会吴铁城市长,请吴出面调解;吴担心调解不成有失身份,派员持市长名刺去见杜月笙。杜月笙这才打电话给法租界当局头目,提出的条件是“所有人薪金一律要加一倍”。经一番讨价还价,敲定加薪75%;但法商坚持*期间工人的工资不发。杜月笙当即拍板同意了。然后杜月笙具柬宴请水电、垃圾、码头三行业*领袖,宣布谈判结果。并慷慨解囊,说*期间工资法商不给,就由他包了。当大家对他表示感激时,杜月笙说:“我祝贺你们的胜利,也是中国人的胜利。”一连数月的工潮就此结束。“从此杜先生的威望,震撼全沪。”
陈存仁“另眼”看名人(7)
国民政府成立伊始,财政部长宋子文发行二五库券。上海工商界所认数目,杜氏第一,占总认销数四分之一。宋子文本对杜月笙不屑,没想到他气魄如此之大,遂登门向杜致谢。鉴于当时国民政府收不到租界内洋人的香烟税,宋子文请人传话,希望杜先生帮忙。杜月笙也爽气:“我是中国人,应该出力。”
数月后,一最大的外商烟草公司在浦东设厂,有8000名工人。这家公司根本不把民国政府放在眼里,自筑高墙,“自办警卫,自设水电,不纳地税,不缴差饷。”国民政府无可奈何。忽一日,8000名工人宣布*,厂方态度也极强硬,关门不理,心想工人生活无着,自然会很快复工的。果然,熬了一个月,工人顶不住了,绅商们请杜出面调解。杜月笙觉得时机还不到,同时要求厂方对工人除加薪外,还要厂工会打电报呈请财政部,要求“洋商香烟出租界一步,一定要纳税。”杜又通过关系要财政部下令车、船停运不完税的洋烟。外商没想到这事跟政治搅在一起,弄大了,急了,公司董事会推选华董请杜月笙调停。杜说:“工潮的事容易解决,如外国人不答应纳税,工潮就永远弄不好。”洋厂商既内忧工人*,又外患全国禁销,在僵持一个月后,“不得不完全答应了两项条件”。杜月笙侠义之举“当然为世人折服,于是声名鹊起,名震全国。”
更值得一说的是杜月笙“自始至终,支持抗战”。
抗战英雄马占山将军在山海关打了一场硬仗,消息传到上海,全民沸腾。杜月笙立马汇10万元给马犒赏将士(可惜后来马变节)。杜有个学生叫孙桐岗,在空战中立功,杜拟赠他10万元。而孙不取,建议捐给国家。杜后来个人捐两架飞机给国家(即“月华号”、“月辉号”),开民国献机的先河。
“一·二八”炮响,杜氏领导上海工商机关组织抗敌后援会,支持抗战。当时十九路军供给不足,他连夜召*议,关照电台广播,动员市民捐献。杜又辟出他的福熙路181号大厦,聚集物资,转送前线。他又与其他名流到十九路军后方慰问将士。当得知部队缺少通讯器材时,杜拍胸脯说保证明日办到。可一打听,市场无售,他当晚把自己中汇银行的电话总机拆掉,并分电10人请捐电话机和电线。受他的影响,德商银行买办杨志云把自己仓库中的器材也捐了。杜月笙还捐了一部装甲车送往前线。另据其他史料载:他还通过潘汉年向八路军无偿援助1000只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同时令他的门生不得妨碍共产党的救国运动;还掩护过周恩来的堂弟。
“八·一三”事件后,市面暂复平静,中日之间稍有往来。日方派出军令部长永野修身游说杜月笙,要他组建“中国建设银公司”,资本30万元,愿以51%的股份赠与杜氏。杜月笙拒绝。日人绞尽脑汁,劝其应允,又派日驻沪商会会长船井辰一郎保证“只谈生意,不谈政治”,杜氏不为所动。
早在“八·一三”战前,日本松井大将及土肥原贤二均前往杜宅拜谒,杜氏托病不见。日人对杜恨之入骨。而另一流氓大亨张啸林后来做了汉奸,在民族气节上杜与张有云泥之别。
杜月笙1949年5月赴港。1951年病逝于香港。
张宗昌:百恶一善,刻书扬名
陈存仁结识狗肉将军张宗昌(1881—1932),那才真叫秀才遇到兵。
陈存仁“另眼”看名人(8)
1926年,陈存仁还没有自立门户,随侍丁仲英先生开药方。某日出诊到陶兰泉家,陈的药方尚未开毕,“张大帅”(张宗昌)破门而入,他是陶的故旧。张宗昌的顾问叫“木村”,对陈存仁的字很欣赏。张宗昌与陶兰泉谈完事后,木村向张宗昌推荐陈,夸陈存仁有学问,是个人才。陶兰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