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国倒计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这次喷发后冰岛立即进入警备状态,位于火山爆发危险区的人们多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的那一头则告知他们——“您所在的位置处于火山爆发的危险区域,请立即撤离”。
  这次火山爆发的地方正是冰岛的农业区,附近城镇的居民都来不及打点好农场,只能匆匆忙忙地逃往专为紧急事件而建的农舍。 这个时候正是冰岛的夏天,地处撤离区的农场往年草木旺盛、一派宁静,可是2010年的火山喷发毫不犹豫地撕毁了这幅美景。
  撕毁美景的主凶是阴鸷的火山灰。
  烟尘弥漫、遮天蔽日,农场“消失”在雾中,道路被火山灰掩埋,路边只余几辆灰头土脸的卡车,一片灰蒙蒙里,偶尔闪过几束汽车的远光灯,卡车司机戴着厚厚的口罩穿出灰暗。冰岛记者把这一场景形容为北欧神话里诸神的末日之战,在那次传说的大战中,月亮和太阳被天狗吃掉,天空一片黑暗。
  火山灰没有满足仅仅在区区冰岛著书立传。
  稳定的风向作用使得冰岛的火山灰并没有降落在本国,反是乘着北风飘向了欧洲,导致与此相隔的北大西洋的欧洲兄弟们也不幸被牵连,并带来一系列几乎造成欧洲经济停滞的重大连锁反应,有人索性就为冰岛起了个绰号“灾难出口国”。
  或许是埃亚菲亚德拉对这次的爆发比较满意,之后一直趋于平静,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为你上演一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例如4月19日,火山口的熔岩与划过天空的闪电混为一体、恐怖得好似科幻片里的“末日”。
  从14日喷发后,冰岛火山团队的观测公报一直就是:“没有迹象表明喷发会终止”。专家的预测应验了。5月7日,休息了“片刻”的火山又再度爆发,黑色火山灰腾空而起、扶摇直上10多千米的高空,就像被关押多年的黑色巨龙怒气冲冲地盘旋而出降临世间。这次爆发带来的新一轮火山灰又再度将西南欧诸国置于阴霾之中。
  此后,埃亚菲亚德拉火山没有什么夸张的动静了。来自冰岛大学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戈德·曼松才对外表示:“冰岛火山*口的温度已经下降到摄氏100度。火山喷出的只有些蒸汽而已,其中并没有观测到火山灰,也没有观测到火山口有熔岩活动,同时火山地震频度趋近4月14日喷发前的水平 —— 火山似乎进入‘休眠’了。” 不过,地球物理学家格维兹·门松也认为,要确定火山喷发结束,恐怕还需很长时间,毕竟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的上次喷发持续了13个月之久,“它当时喷喷停停多次,这一次喷发很难说,很难给出一个时间表”。(见图)
  不论如何,在不到两个月却一波三折的火山事件中,这一声音还是让世界都为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其实,在地球1500座火山中,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相对来说只是一个“保守派”,尚且引起全球轩然大波,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爆发地点不是远在地球一极,而是在大陆上重要的位置呢?如果不是在只有30万人口的蕞尔小国,而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呢?如果爆发的级别不是3级,而是每增加一级威力就增加10倍的更高级别呢?如果不是在一个濒临破产的国家,而是在一个影响全球经济的强国呢?
  想要知道答案,无疑还是要从这次火山到底造成何种影响出发,也许这将会是下一次火山喷发的影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水火竞相容(1)
由于这次的火山灰随着风向飘到了其他欧洲国家,因此对于冰岛人而言,最担心的不是火山灰。
  火山喷发后,冰岛首相抵达联合救援协调中心,她在这里召集科学家和救援人员。总督察罗格瓦德·欧佛森认为,冰岛人即将面临其他问题——“火山持续喷发,冰川也快速融解,所以当地会出现大洪水。”
  这个预测很快成真,冰岛大学地质学家波尔·埃纳尔松表示,根据升起的浓烟判断,喷出的岩浆已经冲破200米厚的冰层,融解冰川每秒灌注河流超过120立方米的水,在宽阔海岸平原上网状河川势不可挡。情况变得更加恶化,火山造成的大量融水甚至加入了当地所有冰川的季节性径流,对绕行冰岛全境的1号公路造成了破坏性的冲击。这条公路是连接沿岸村镇的唯一道路,因此,工人不得不在公路堤坝上凿穿几个洞口,徒劳地试图抢救桥梁。但是,从新方向涌来的大水依旧迅速吞没更多堤坝,曾是冰岛生命线的这条公路已被截断,根本派不上用场了。
  这种灾难的严重程度,冰岛人知道的更为清楚。就像1996年瓦特那冰川(瓦特纳冰川:在冰岛的东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冰川,仅次于南极冰川和格陵兰冰川。瓦特纳冰川海拔约1500米。瓦特纳冰川不静止的特性成为冰岛的典型风光。目前,瓦特纳冰川以每年800米的速度流入较温暖的山谷中。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瓦特纳冰川地区还分布着熔岩、火山口和热湖。冰岛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冰与火之地”。)突然崩塌,火山在冰层下方喷发,高温熔岩迅速从底部熔解冰川,结果造成规模惊人的洪灾。当时,情况严重到,冰河底部每秒流出万立方米的水,比密西西比河的水量更多,大水推动跟公寓一样大的冰块,加上汽车大小的巨石“同伙”,摧毁所经之处的一切。
  虽然目前情况不如1996年严重,但还是够糟了:环状公路二度遭洪水波侵袭,洪水一波波来袭,每次都留下从冰川脱落的冰块,提醒人们这儿曾发生过的可怕事件。
  空中瘫痪
  谁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家务事”而惊扰了世界,况且这还是冰岛火山“族谱”中排名第五的小辈,但是,这次的火山灰却着实让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空中交通停滞,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原来世界绝不仅仅是平的,因为冰岛事件,世界之间那张无形的网一下子变得异常清晰,各国各区域紧密交织的程度远比人们想象得复杂。这只北大西洋的“蝴蝶”扇了扇翅膀,真的引起了一场风暴。(见图)
  “风暴”开始于4月14日火山第一次狂喷。大量的火山喷发物被抛向万里高空,首先破坏的就是密织繁忙的空中航线。
  通常情况下,当火山喷发强度到3级及以上时,火山灰就有可能进入平流层,大气层的这一部分正是大型客户航行的主要区域。
  从飞行距离上看,此次冰岛的火山灰颗粒上升到8000米以上,已接近或到达平流层的高度。而此次火山灰比一般的火山喷发物对于航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雷克雅未克大学的火山专家贝鲁格·希福森分析了4月14日喷发的第一批火山灰样本,他发现火山灰碎片碎裂得很严重,这是因为熔岩和冰川融水产生了剧烈反应,形成可以传播更远的细小粒子。这种混合了细小的岩粉以及由发烫的岩浆产生的玻璃成分的火山灰,非常细、非常轻。因此,借助风向作用,得以在不受雷电风雨干扰的平流层长驱直入,横扫欧洲大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水火竞相容(2)
火山灰可是出了名的“高空杀手”,对于航行中的飞机而言,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置之于死地。因为飞机的内燃机是通过吸入空气进而产生能量,而火山灰很容易就钻入飞机发动机的零部件。吸入这些粒子的喷射机引擎会遭到重创,就像在沙暴中驾驶汽车一样,发动机的内部零件也会被阻塞。此外,火山灰中的微小颗粒也会影响飞机的空速传感器,使得被尘埃堵塞的这些设备产生错误的读数,影响飞行员的判断。
  4月14日火山喷发后,冰岛火山专家就画出一个庞大的停飞区,科学仪器模拟出的停飞区域范围更广,越过大西洋,所有飞往美国的航班都停飞,并且随着火山灰进一步扩散,预报停飞区延伸到挪威。
  安全起见,爱尔兰、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瑞典等国在第一时间实行了“禁飞”,远超“9·11”事件后的停飞规模。这些国家的机场陆续关闭,仅4月15日一天,取消的航班就将近5000个;4月16日,火山灰覆盖了整个比利时的上空,该国航空也全线关闭。德国、波兰、法国也部分受到影响,甚至连欧洲大陆腹地的捷克也未能幸免。16日,航班取消数量飙升至约17000个;4月17日,西欧、北欧,甚至中欧一些国家的领空继续关闭,欧洲地区超过2/3的航班继续被取消。全球约680万旅客因此只能滞留在全球约30多个国家的300个机场。
  1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欧盟非正式财长会议刚刚结束,与会高官的回国问题又成了议题外的热门话题。当欧盟金融事务委员奥利·瑞恩被问及如何返回布鲁塞尔的时候,他的秘书打趣回答“骑马回去”。虽为揶揄,但这一传统交通方式却成为非常时期最“靠谱”的途径。因为陆上交通此刻“一票难求”,尽管票价成倍增长,人们还是蜂拥而至。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15日,数百名乘坐英国航线的旅客焦急地挤在巴黎‘欧洲之星’列车售票处,希望能幸运地买到车票尽早回家。然而,让大多数旅客失望的是,车票已经销售一空。即便有幸买到车票,也是购买的高价票。”一个英国曼彻斯特的商人尼尔·凯戈连续两天一直在车站排队,但他始终未能买到票。由于一票难求,平时从巴黎到伦敦的往返票价才69英镑,那个时候仅单程就涨到223英镑,更有甚者最高开价到307英镑。
  混乱的交通不仅造成旅客的大量滞留,甚至影响到各国的政治外交。
  4月15日,结束了访美行程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了回国几乎将半个欧美绕了一圈,她的专机从旧金山转向火山灰比较少的葡萄牙里斯本再飞往罗马,随后再驱车北上,颠簸了整整1200千米才回到柏林。空路交替使用,先后历时4天。因此,默克尔也不得不缺席了已故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夫妇的葬礼。除了默克尔,约30多国政要也先后取消了卡钦斯基夫妇葬礼行程。
  冰岛火山喷发时,正值英国大选期间,当时几乎有15万人滞留在海外。首相布朗亲自宣布将使用“皇家方舟”和“海洋”号航空母舰去接人民回国,以彰显英国精神。这一举动被称为“和平年代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只是历史以不同的面貌上演。(见图)
  直至21日,75%的航线才恢复运行。可好景不常,5月的二度喷发,又使得火山灰飘向了葡萄牙、巴塞罗那等地,全球航空再次“停顿”,多国取消了以欧洲为目的地的航班。
  在过去20年间,火山灰导致的飞机故障高达80多起。其中,至少20架飞机受损,像1982年印尼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就曾经使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4台发动机停转,幸好机组人员设法使3台发动机恢复工作,并紧急降落,才保住了机上263名乘客的性命。前车之鉴,越来越精密、越来越敏感的航空飞行才不得不提出禁飞之下策。
  此次惹祸的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只是一个小家伙,它在冰岛的兄长父辈,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喷射出比其多出上百倍的岩浆和尘埃。而那些位于美国西北部和日本的火山,一旦喷发,直接就会使周边大城市的机场陷入瘫痪。
  即便再可怕,这些还是人们看得见的。由于人们对火山的认识远远不及其他自然灾难,所以还不确定火山喷发对于距离其较远地区,或者较远的未来,到底构成了什么样的威胁。
  以前,在火山时间内,人类都在通过警讯提醒自己,而现在,警讯仍在继续。
   。 想看书来

火山灰阻塞全球经济通道
经济学家估算,冰岛火山灰导致的空中交通长时间瘫痪已经对欧洲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影响:航空业受重创,旅游、餐饮等其他行业相继遭受牵连。同时,建立在航空运输之上的全球贸易链也暂时脱节。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估算,由于火山灰弥漫影响空中交通,致使全球范围内的航空运营商日损失总计约2亿美元,仅欧洲航线在整个火山灰危机期间损失就高达17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负责人吉奥范尼·比西格纳尼指出,因冰岛火山喷发造成的欧洲领空封闭行动让欧洲航空业元气大伤,起码要三年时间才能缓过来。他说,“对于一个去年已亏损94亿美元、今年预计还要亏损28亿美元的行业来说,这次危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同时,他还呼吁欧洲政府想办法仿效美国政府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所为——向蒙受巨大损失的航空业提供补贴。
  由于巨额亏损,法国航空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法荷航集团)约50万个直接工作岗位和150万个间接工作岗位也将陷入“全面技术性失业”状况。
  航空混乱而来的“骨牌效应”也波及到了全球物流业,约占全球价值40%的航空运输商品货物因此被积压,产业链被迫中断。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凯特尔当时曾表示“德国大约40%出口产品通过空运输往国外,此外德国不少工业部门严重依赖国外空运的零部件,禁飞一天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斯帕坦堡,制造厂里的宝马X5、X6系列是一根线的另一头,因为没有从德国空运的零部件供给,因而一直处于流水线的半成品,无法兑换价值。根据美国知名资本市场研究公司杰沙普&拉蒙特证券公司(Jesup & Lamont Securities)的分析员贝克尔估算,全球航空客运及货运业因为火山灰云团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30亿美元。
  就连远在非洲的肯尼亚也无法逃脱这场厄运。蔬菜和鲜花是肯尼亚的主要出口商品,占该国经济收入的20%。肯尼亚每天出口欧洲的鲜花价值198万美元,已经占欧洲联盟国家进口鲜花总量35%。由于空中交通管制,肯尼亚的鲜花业到了崩溃边缘。每天至少有1000万枝包装好的鲜花被扔掉。工人大量失业,当地政府不得不担心原本就很脆弱的社会稳定和安全问题。
  依靠人流的欧洲旅游业,收成也可想而知,那一阶段几乎有超过10亿欧元的损失。
  4月20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欧洲最大旅行社在危机中已损失了近3000万美元。法国负责旅游事务的国务秘书埃尔韦·诺韦利亦表示,空中交通管制到4月中旬给当地旅游业造成3000万欧元损失。法国旅行社协会向政府申请延期三个月交纳3000万欧元税收和社会保障等费用。(见图)
  芬兰旅馆和饭店协会负责人蒂莫·拉皮也表示,“空中交通陷入停顿对芬兰酒店业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去年,由于全球陷入经济衰退,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较差,今年年初还曾出现小幅下滑。如果航空管制持续数周,芬兰很多酒店会因此破产。”
  毫无疑问,欧洲是此次冰岛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重创欧洲经济——事有凑巧,此次“骚扰”了全世界的冰岛,2008年金融海啸时处于最危险境地——“国家濒临破产”,而2009—2010年,欧洲复苏得也不尽人意,是发达经济体中增长最低的一个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初估算欧洲经济体只复苏了1个点,远不如美国的个点。该组织总裁警告说,欧洲面临降为全球经济“乙级队”的危险。
  整个欧洲就像饥瘦的骆驼,任何一根稻草都有可能压垮它。
  冰岛事件会成为这根稻草吗?谁也不敢贸然否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无法卸下的后顾之忧
全球航空停滞并不是唯一被讨论的。
  科学家无法卸下的担心还有:一是埃亚菲亚德拉有可能唤醒另一座更大火山——卡特拉火山;二是此次大面积火山灰可能影响全球暖化格局和进程。
  卡特拉火山被称为埃亚菲亚德拉的“大姐”,虽然两座火山不属于同一个系统,但是两者靠得非常近,这意味着,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下面的岩浆有可能会喷涌到卡特拉火山下的岩浆流中,破坏它目前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更难以收拾的灾难。
  虽然目前卡特拉火山没有爆发的迹象,但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担心。翻开档案不难发现,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两次历史性的(1621年、1981—1983年)大喷发都曾激活过卡特拉火山。而卡特拉火山自身的“发怒周期”也加剧了这一可能性,它距离上一次喷发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卡特拉火山最近一次喷发在1918年,而这座火山喷发的周期是大约40—80年。
  英国基尔大学自然地理学高级讲师理查德·沃勒认为,假若卡特拉火山一旦爆发,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得多:火山灰云团可能无边无际。而对于第一受害者冰岛而言,巨大洪水灾害将铺天盖地而来,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的岩浆已使得覆盖其上的约100米的冰层融化,冰水冲进马尔卡河以致泛滥,一些巨大的冰川碎块随洪水而下,冲毁了道路和桥梁。卡特拉火山口的冰层厚度为600米,一旦其因喷发融化,洪灾后果更不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