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8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昼虽有些不情不愿,还是乖乖听话,又喝了半碗笋汤才撂下筷子。 

  到底是有些撑住了,弘昼是摸着肚子,出的曹府。弘历少不得说教一番,回到宫里,到底有些放心不下,使人去太医院开了消食丸给弘昼送去…… 

  曹颙回府时,已经是戌初(晚上七点)。 

  外头起了风,开始扬起小雪花。 

  曹颙进屋时,身上就带了寒气,帽子上、肩膀上也有些积雪。 

  初瑜见状,忙服侍他换下补服,又使人端了热水给他洗脸。 

  曹颙虽身上带了寒气,心里却是一团火热。 

  经过数日讨论,海贸条陈终于通过了部议。 

  这通过的海贸条陈,已经不是曹颙最初提议的那个,而是经过十三阿哥提点,做了详尽补充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开放南洋海禁,允许士庶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对样贸易。 

  明日就是户部御前轮值,这份海贸条陈,将由他同张廷玉递到御前。若是皇上批了,那明年就能开放海禁。 

  曹颙最初提出的海贸条陈,就是在进行开放海禁的试探。只有朝廷真正认识了,海贸的收益,才能重视这一块。 

  没想到十三阿哥的胆子更大,直接让曹颙将开放海禁之事补充到条陈中。 

  历史,一点一点改变了么? 

  曹颙的眼睛亮亮的,眼睛有些湿润,耳边想起十三阿哥的话:“我有这个念头,都是因孚若的缘故。从圣祖爷开始,对洋人防范甚严。入广州港的外国船只,必须先到澳门接受检查才能入港。这样关门防范,只是防君子,不能防强盗。若是有朝一日,他们瓜分外其他地方的土地,将主意打到大清,那岂是我们想要关门就能关门的?” 

  国人向来自大,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外国人如蛮夷。 

  只有十三阿哥因王府有洋货铺子,也有门人在广州,对西洋的情况晓得得多些。加上曹颙三番两次,提及洋人用火枪与大炮开道,占领各个地方,开辟为殖民地之事,使得十三阿哥对洋人戒心慎重。 

  初瑜察觉出丈夫的喜悦,心情也跟着欢喜起来。 

  曹颙却不单单是为公事欢喜,还因十六阿哥那边传过来消息,恒生请封世子之事**不离十。 

  待曹颙用了饭,初瑜便提及两位皇子下降之事,还有弘历提议恒生补侍卫之事。 

  这两位皇子并不是头一回来曹府,曹颙倒也不甚意外。只是言及恒生补侍卫时,曹颙犹豫了一下,道:“这个倒是不着急,要不然再等等。” 

  初瑜有些意外,道:“莫非,爷还有旁的打算?总不会真的让恒生去考武举?” 

  曹颙摇摇头,道:“侍卫总要补的,不过要是等些日子,说不定就能越过蓝翎与三等,直接补了二等,说不定还能一等。” 

  初瑜晓得,丈夫从不说虚话,可这说能越过蓝翎与三等侍卫,也有些过了。 

  宗室侍卫中,是有些年岁不大,也能补一等、二等的,那更多的是荣誉、是体面;外臣补侍卫,更多的还是宿卫圣躬,多是一级一级熬出来的。 

  事情将成,曹颙也不怕妻子跟着担心,便将为恒生谋世子位之事对初瑜说了。 

  初瑜先是欢喜,随即却是皱眉:“如此说来,恒生要是受了朝廷册封,就要辟府另居?他一个人,怎么叫人放心?” 

  曹颙摇摇头,道:“不会那么急,就算要在京城辟府,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得的,快了说也要一年半载。你不必太担心,开府是开府,又没说他不能继续在家里住……” 

  话虽这样说,夫妻两个都晓得,以十六阿哥这样热心势头,恒生世子册封下来,指婚的旨意也就快了…… 

  新装的系统7与搜狗犯冲,码字费劲,鼠标老跳,输入也成问题,一小时几百字的度。泪啊。明天重装系统,今天少的两千字,明后天之内补齐。 

  拼了五天,月票还是第七,奖金泡汤了。可月票总数将近一千四,比上个月多三百。^_^。 

  偷笑,真心感谢大家。 

  月初了,小九这回从一号开始努力,恳请大家,将保底月票投个小曹吧,恳求。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谋爵 
   
一早,外头已经风歇雪住。 
“入冬以来,可是下了好几场雪。”初瑜站在窗前,看了看窗外朦胧的雪景,转身对丈夫道。 
曹颙刚洗漱了,站在妻子身旁,看着外头隐隐的雪色。 
虽说十月立冬,可立冬后还有一阵小阳春的气候,正经的降雪多是冬月、腊月。即便十月偶有降雪,雪量也少,化的也快。 
今天却是反常,不仅下了几场雪,雪量也大。 
直隶一带十年九旱,不过今冬若是雨水充足,明年开春直隶将不被旱情困扰。 
他与唐执玉的农耕计划,也更容易出成绩。 
想到此处,曹颙不由皱眉,莫非真要便宜李绂? 
曹颙心中,有些为唐执玉抱不平。 
若不是皇上将李绂升上来,明年农事经营的好,唐执玉也能去了“署”字,督抚直隶。 
这时,就见乐菊挑了帘子,乐兰、乐桂两个,提提了食盒进来。 
初瑜上前,呆着乐兰几个摆好桌子。 
因天气冷,上的都是肉粥肉包子,好耐寒耐饥。 
曹颙吃了四个羊肉包子,喝了一碗鸡肉菠菜粥,才撂下筷子。 
这会儿功夫,初瑜已经使人找了一件大毛衣裳出来。 
“是不是早了些?”曹颙问道。 
往年多是进了九,才开始换大毛衣裳,现下还有半月才进九。 
“今年不比往常,多穿些,也比冻着强。”初瑜说道:“说起这大毛衣裳,有一件事还需问老爷一声。前几天,二老太太跟太太念叨一遭,说四妹妹陪嫁的大毛衣服不富裕,想向这边借几张皮子。我应了,借不借的没意思,只当咱们给四妹妹添妆。只是府里的皮子,多是有年头的,爷您瞧着,是不是打发个人去盛京一趟,采买些皮子回来。妞妞出门,便也可以换成新皮子。” 
这些家务事,曹颙向来由妻子做主。 
再说,对于自己那个二婶,他也晓得其秉性,说是“借”,不过是变相向他们讨要罢了。 
因是给四姐做嫁妆,计较起来也没意思。 
“二妹妹与王爷前几天打发管事回京送寿礼,应该还没回盛京,让曹元安排个人,等万寿节后同那管事一道去盛京去采买就是,正好也多采买些山货、野味回来做年礼。”曹颙道。 
雍正同康熙不同,登基四年多,都在京里,不曾北巡避暑。 
蒙古王公,都是轮班进京或是遣子弟进京陛见。 
先皇差不多年年都到关外避暑,关外的山货与野味便随之遍及京城。 
这几年皇上不出关,市面上的山货与野味也稀缺起来。 
初瑜应了,曹颙换上大毛衣裳,罩上补服,夫妻两个相伴出来,到兰院给李氏请了安。 
陪着李氏说了两句话,外头天色渐亮,时间差不多了,曹颙便出门。 
今天是户部御前轮班,不需要先到官署,他直接骑马到了宫门外。 
除了张廷玉,其他几位侍郎已经到了,正在太和门前候着。 
见到曹颙,几人忙上前见过。 
曹颙拱拱手,还了半礼,便站在几位侍郎身前。 
除了几位侍郎,太和门外,还有些递了牌子请见的外地督抚。 
其中大半都是曹颙认识的,其中就有唐执玉同李绂。 
按照规矩,皇上在用过早膳后,会先传这些递牌子请见的官员,最后才轮到轮班大学士与六部官员。 
就在曹颙拱手为礼,同几位督抚见过时,便就远处走过两人。为首的是内侍装扮,后头跟着的正是仰着下巴、耷拉着嘴角的天文镜。 
一时之间,众人都望过去,却是目光各异。 
他容长脸,面色紫红,额头上是深深的抬头纹,眯着眼睛,面面相有些刻薄,身上穿着松松垮垮的补服,看着很是单薄,不见什么官威,倒像个倔强的老农。 
走出太和门,他的脚步顿了顿,看着李绂冷哼一声,才对其他人拱拱手,大踏步离去。 
曹颙见状,有些无语。 
天文镜现下只是河南巡抚,有风声说要加封总督,可毕竟还没有加封。 
也就是说,门前这些人,除了唐执玉还有另外一个侯见的巡抚外,其他人都比天文镜品级高。 
天文镜这般托大,果然引起众人侧目。 
天文镜却视若未见,片刻功夫,就只剩下一个身影。 
众人都望向李绂,李绂不由露出几分苦笑。 
看来自由同天文镜之争,皇上已经有了定论。而且这个定论,还是偏着天文镜的,否则他不至于这么得意。 
他能想到这点,自认也有人想到此处,边有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小声议论。 
那个引天文镜出来的内侍果然“不负重负”,传口谕,传召李绂陛见。 
李绂随着那内侍进了太和门,背影挺着直直的,竟带了几分悲壮。 
曹颙则是看了唐执玉一眼,唐执玉正看着李绂的背影,面上带了几分担忧。 
曹颙眨了眨眼,确认没看错,确实是担忧之色。 
换做旁人。曹颙会疑其作态,毕竟现下李绂督直隶,正是唐执玉的顶头上司。 
可眼前之人是认识了十多年的唐执玉,曹颙相信这份担忧之情之真。 
转念一想,他也就明白唐执玉担心李绂的缘故。 
李绂与唐执玉(貌似应该是天文镜吧?)之争,并不单单是两人的义气之争,还是科班正途与纳捐杂牌官之争。 
唐执玉亦是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希望李绂能在这次御前官司中获胜是人之常情。 
同僚这些年,曹颙也瞧出来,唐执玉对于杂捐与正途出身的下属面上看着差不多,实际上还是差别对待。对于前者更防范些,对于后者则是更器重些。 
他如此作为,曹颙也能理解。 
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打小被圣贤书影响,多还蒙着一层遮羞布,爱惜名声如爱惜羽毛一样;杂捐出身的官员,不是权贵子弟混履历外,就是赤裸裸抱着贪墨的念头来的,成才者少。 




李绂去了足有两刻钟,回来的时候脚步依旧坚定,脸色儿却有些泛白。 
已经是卯正二刻(早晨六点半),还不见张廷玉的身影。 
曹颙心里有数,八成张廷玉现下就在御前。 
李绂离去后,雍正又传了两个官员,才轮到唐执玉。 
等到唐执玉从御前退下来,时间已近辰正(早上八点)。 
因曹颙带着几位侍郎,前往御前,正好同他迎面赶上。唐执玉退避一旁,神情却有些恍然,似忧似喜。 
曹颙见状,心里纳罕。 
少一时,到了养心殿外。 
就有内侍出来召,户部几位堂官入内。 
进了养心殿,雍正正坐在龙椅上,面前左右侍立着几位大学士与十三阿哥,张廷玉正在其中。 
曹颙与几位侍郎上前两步,跪请了圣安,而后才退到一旁。 
开放海禁与发展海贸之事,由曹颙亲自递上折子,报禀此事,雍正早已看过,现在又经过部议,自认顺利通过。 
接下来,又由两位侍郎,分别禀了户部其他几件政事。 
整个朝议下来,也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 
这都是拖了张廷玉这个大学士的福,他分管户部,又兼户部尚书,将主要精力多放在户部,使得户部鲜少有悬而未决的公务,朝议自然是顺当许多。从养心殿退下时,张廷玉并没有随同众人出来,依旧留在御前。 
殿外,吏部两位尚书不知何时到的,正在候着。 
不是吏部轮班,吏部两位尚书齐至? 
曹颙心里疑惑,止住了脚步,拱拱手同两位尚书见过,才带了几位侍郎出宫回了衙门。 
还有三日便是万寿节,真要是升迁加恩的旨意,也不会这个时候传召吏部尚书。 
曹颙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却又觉得不可思议,便埋在心中,静观其变。 
当天下午,蒋坚便到曹颙面前,转述了刚听到的大新闻:李绂迁工部右侍郎,天文镜晋河南总督。 
李田之争,尘埃落定。 
天文镜全胜,李绂惨败。 
直隶总督与工部右侍郎,都是正二品,可却是不可比的。 
前者是天下首牧,后者六部中排行最靠后。 
一个是炙手可热,一个是冷衙门副京堂。 
雍正用这种干脆利索的方式,表示着他对天文镜的恩宠与支持。 
“还有消息说,待过了万寿节,堂大人的‘署’字就要摘了。”这一句话,蒋坚却是压低了音量。 
先前,唐执玉同直隶总督失之交臂,蒋坚也曾为他抱过不平,现下这个境况,对李绂来说是够倒霉,对唐执玉来说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曹颙将进京陛见的督抚在心里过了一圈,点了点头,心里也觉得当是如此。 
唐执玉那边,许是早晨在御前便得了口风,神色才会那样复杂。 
落衙之前,曹颙又交代一番。 
明天是裕亲王府上门下大定的日子,曹颙要往东府,同曹项一起待王府来客,要迟些才能到衙门。 
回到府中,府中已经有“不速之客”候着。 
札萨克图汗王府长吏苏德来了,正在客厅候着。 
曹颙听曹元回禀,挑了挑嘴角,没有立时去见客的意思。 
他先去兰院打了个转,而后回了梧桐苑,换下补服,穿上家常衣服。 
“客人已经走了?”因苏德是喀尔喀的人,所以初瑜颇为关注。 
“没,先晾凉他。”曹颙随口道。 
初瑜见他心有成竹,不由莞尔,道:“莫不是十六叔同十七叔那边通了气,在理藩院卡他?” 
曹颙点点头,道:“八九不离十,要不然这个苏德怎么急着上门,连礼数都不顾了,做了‘恶客’。” 
想着十六阿哥对恒生的热心,初瑜心里不由有些泛酸,道:“怎么感觉照看恒生这些年,到头来要被十六叔抢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曹颙心里也有些不自在,还是笑着开解妻子,道:“你不用难受,用不了两年,咱们也会抢个半子回来。” 
想到几个儿女就要婚嫁,初瑜不由恍然,脑子里出现自己及笄外,带了忐忑之心上花轿的情景,不由说道:“让天慧晚嫁也好。” 
虽说曹颙决定晾凉苏德,也不好晾太久,因为外头天色已经暗下来。 
到了前院,就见苏德忧心碌碌的神情,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发呆,连曹颙到了都没发觉。 
“苏大人。”曹颙唤了一声,走进客厅。 
苏德醒过神来,忙站起身来,道“曹大人……” 
两人见礼,宾主落座,曹颙吩咐小厮重新上了茶,方道:“衙门里抽不开身,耽搁的有些晚,倒是劳烦苏大人久等。” 
苏德忙起身,道:“下官不告而来,实是冒昧,这里跟曹大人赔罪了。”说着,已经做了长揖。 
他五大三粗,偏生做这斯文礼节,看着很是笨拙可笑。 
曹颙摆摆手,道:“苏大人不必如此,我这府宅,也不是什么显贵地方,以你我两家的渊源,尽可来得。” 
见他话间有亲近之意,苏德忙道:“就是,就是,若非如此,我们世子爷也不会嘱咐下官,多来拜见曹大人。” 
曹颙端起茶,吃了一口,嘴里也是客气话。 
这回苏德倒是没有兜圈子,直接带了几分恳求,说明了来意。 
原来,今日理藩院那边,十七阿哥传见了苏德,问起札萨克图汗王近支谱系之事,还专程提及两个同老汗王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两位王孙的情况。 
话里话外,流露出的信息,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王府旗,除了苏德,像是还有人进京。 
苏德急得不行,见过十七阿哥后,想要打探,却是找不到门路,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到曹府。 
曹颙听了,道:“袭爵之事,本就不是朝夕之功。苏大人进京才半月,不必太心急。” 
苏德抬起头,见曹颙神色不惊的模样,心里不由懊恼。 
难道还真要拖个三、五月,乃至三年两载不成? 
“曹大人,不看旁人面上,只看霖少爷。我们世子爷最疼霖少爷,这回霖少爷去喀尔喀,住的日子太短,我们世子爷还深为遗憾。等世子爷袭了爵,少不得要进京一趟,到时父子也能团聚。”苏德甚是“情真意切”地说道。 
“父子”? 
曹颙想到恒生在喀尔喀受的委屈,挑了挑眉……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17:28 只看该作者 
438 # 。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世事难料(求保底月票) 

  见曹颙没有准话,苏德心里已经开始问候曹家的祖宗八代。 
  想着数次到京城的见闻,他明白过来,只靠自己空口白牙求人怕是不成。 

  毕竟论起来,曹颙是有恩于汗王府,并不是汗王府有恩曹家,没有因为对方是恩人,就平白使唤的道理。 

  只是汉人真是虚伪,想要好处明说就是,还要装作谦谦君子。 

  他心里生出鄙薄来,面上却越恭敬,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礼单,起身道:“瞧下官一时着急,差点耽搁了正事。听闻过几日便是贵府太夫人寿辰,下官代世子预备了寿礼,还请曹大人不要嫌弃礼轻。” 

  这一句话,就将给曹府的孝敬说成了寿礼,将他上门来央求,说成了是拜寿。 

  转得有些生硬,却也是使得曹颙不好回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