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随口一句,却是取悦了康熙。亭子里的气氛瞬间暖和不少。 
  他倒是没有赞扬曹颙的意思,反而冷哼一声,道:“平厌不对,寓意不通,回去将李杜诗词读上几遍!” 
  曹颙听了,躬身应了,到是虚心接受。 
  不为旁的,就为他父亲是个才子,儿子也开始学诗了,他却丝毫没有建树。 
  为了以后在儿子面前的尊严,他就算诗词不精,也不能做个草包。 
  康熙训完人,看来是去了心中邪火,这脸色都松快许多。 
  这会儿功夫,四阿哥已经带着弘历、弘昼过来。 
  想来是两位皇孙已经得了教导,恭恭敬敬地跪下,给康熙请安。 
  康熙叫起,命两人近前,问了两句功课。 
  曹颙冷眼旁观,终于明白康熙为何会看上小弘历。 
  这少年。不过十二、三岁,对答从容。芳华内敛。说句实在话,他眉眼修长。有点女相,但是身板挺着直直的。抿着嘴角,添了几分少年的英气, 
  他没有乍见天颜的畏畏缩缩,也没有少年皇孙的骄奢之气,继承了四阿哥的低调,却没有四阿哥的刻板。 
  再看同龄的弘昼,则是同寻常孩子一样。对于自己这位至尊无上的亲祖父。带了几分畏惧,回答错后,望向严父四阿哥,更是不禁瑟瑟发抖。 
  还是弘历,悄悄地拽了弟弟的袖子,给了他安抚的眼神,才使得他镇定下来。 
  一瞬间。曹颙飞出几分亲切。不为旁的,就为弘历对弘昼的维护提点之意。有长兄之风,跟自家的天佑差不多。 
  少年间的动作,显然也没有逃脱康熙的眼。 
  他目光更加深邃,看着两位小阿哥道:“既都读了唐诗,现下就背一首牡丹诗 
  唐蒋中,最不乏的就是牡丹诗。李杜等名家多做过牡丹诗。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弘历还没变音,带着几分童稚的清脆,朗声读道。 
  不知旁人如何,曹颙在旁,直觉得很雷很雷。 
  牡丹诗那么多首,弘历瞬息之间,就择了这一首,唐朝皮日休的《牡丹》,不知是不是天生“王霸之气。的缘故。”大气得没边了。 
  寻常小孩背这些没什么,皇家的小孩背这个,真要费思量。 
  可是康熙是随口问之,弘历是随口答之,也就免了四阿哥提前筹谋的嫌疑。 
  不管怎么看,只能说弘历“傲骨天成”。没有小家子气。 
  康熙显然也有所感,看了弘历好几眼,方命弘昼背诗。 
  弘昼背的是王维的《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虽无出彩之处,也算过关。 
  晚霞映空,天色渐渐幽暗下来。 
  康熙见过两个孙子,没有再久留,移驾回畅春园。 
  曹颙回城已经来不及,就邀十六阿哥同往自己园子而去。。。。。。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16:10 只看该作者 
373 # 。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四十九章 明媚 

  海淀 曹园 
  就着香椿炒鸡蛋、茎菜丝儿、干炸小黄鱼、拌杏仁,十六阿哥喝了好几碗小米粥,才撂下筷子。 
  “瞧你这小日子,真叫人羡慕。”十六阿哥看着曹颙,若有所悟道。 
  曹颙舒舒服服的靠在藤木摇椅上,摸了摸肚子,道:“十六爷到是好应对,清粥小菜就羡慕。” 
  十六阿哥哼了一声,也学着曹颙的样子。在旁边的摇椅上坐下。 
  “今天,你怎么看?”十六阿哥说道。 
  “步步为营”曹颙的脑子里闪出这四个字,嘴里说出的却是另外的词儿:“风云际会!” 
  “年大总督,怕是要白忙一场!”十六阿哥眯缝着眼睛,话中难掩讥讽。 
  曹颙则是想着十二岁的小弘历,这未来的乾隆皇帝,可以一心要效仿祖父康熙,结果弄个不伦不类的“十全老人”出来。 
  十六阿哥见曹颙不再答话,晓得他的顾虑,只是心中叹息一声。虽说打小就知道,同为皇子阿哥,也分三六九等,但是如今皇父迟暮,皇兄们风云涌动,他冷眼旁观,滋味儿并不好受。 
  “皇阿玛能厚待手足,因为少年登基,手足又少”如今,皇阿玛儿子多,以皇子封,还能得个贝子;若是以皇弟封,国公也是有的。真要是到了那时,日子拮据,乎若可要帮我。我还盼着有朝一日开府,接额娘奉养。”十六阿哥长吁了口气,道。 
  十六阿哥平素大大咧咧,难得说起这个,如今提及,显然也是瞧出康熙开始挑选继承人。 
  这回,不再是阿哥们入局厮杀,而是康熙真要从中择一。 
  “我不是说了么?十六爷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正是富贵双全的命数。我还等着十六爷照拂,到时十六爷门槛再高,我都要厚着脸皮寻庇护了。”曹颙笑着说道。 
  十六阿哥并不是头一遭听这话,翻了个白眼,道:“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 怎么听着都没谱儿;要是从罗瞎子嘴里出来,那爷就要放三天炮仗!” 
  听到罗瞎子,曹颙觉得耳熟:“就是去年年羹尧回来算过命的那个?” 
  十六阿哥点点头,道:“都说是真正的高人,要不是怕忌讳,我也想寻他算一遭。” 
  神学命相之说,曹颙上辈子也是不信的。 
  这辈子,连借尸还魂都有了,对于玄学也就有了畏惧之意。 
  曹颙心中一动,若是这罗瞎子真精通玄学,那要是有人拿着康熙的八字去算康熙的死期,岂不是也能掌握先机。 
  只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此一来,风险也堪称巨大。但凡有半点泄露,那就是“谋逆”就算是皇子,怕是难保性命。 
  他只晓得康熙是今年驾崩,具体月份,却是不晓得。 
  只凭康熙带弘历回宫抚育半年看,就应是下半年的事儿;因是驾崩在畅春园,所以不会是十月前,因为十月前圣驾在热河。 
  如此一来,也就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那九十天。 
  想着康熙的训斥,还有他手上的老人斑,曹颙心里沉甸甸的。 
  不管旁人如何评说这位帝王,不管他到底有何功过是非,他确实对得起曹家。 
  只有他在,曹家才屹立京城权贵中;他的离去,就使曹家失了根基。 
  自己只有收了懈怠,努力行事,才能使得曹家稳当” 
  白云观,西角门外,值房。 
  这边,原是观中小道士的门房,后来开了西门,此处角门就封了,这两间值房也就闲置下来,成为游方道士的落脚之地。 
  京城大名鼎鼎的罗真人,就栖身在此。 
  传说中,这位罗真人通玄学、知生死,他每次一卦,极为灵验。而且还人不二卦,以方外人自居,不收金银,只收馈食。不管旁人送什么吃的,他都一顿饭吃尽。听说他饭量极大,一顿要吃斗米饭,鸡蛋三百枚一吃而尽。 
  曾有人恶作剧,卦后送他两斗生姜,他片刻功夫,就吃个干净。 
  总之,在世人眼中,这就像大有神通的人物。背后大家称他“罗瞎子”因为他双眼紧闭,从没有在人前睁过眼;当面却是都称他“罗神仙罗真人” 
  这晚,他对面坐着一人。 
  罗瞎子却是没有算上一卦的兴趣,因为他今日的卦已完,在清晨之时。 
  “罗真人,小人是奉命行事,还请真人不要为难小人。”对面那人央磨半晚,见罗瞎子油盐不进,显然失了耐心,抽出腰间的钢刀,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恶狠狠地道。 
  “东七、南三、北六、西四,东南十五、西北十四、西南十八、东北十三。”罗瞎子慢悠悠地的说道。 
  “什么?”对面那人恼道。 
  “劫,居士的劫!”罗瞎子吐出这几个字,就不再开口。 
  那人看着桌子上烛影摇曳,身子一颤,终于明白罗瞎子的意思。 
  他完不成主子交代的任务,又没有对罗瞎子的必杀令,到是对罗瞎子束手无策。 
  罗瞎子是“瞎子”这屋子里怎么点灯? 
  方才罗瞎子所报之数总计八十,那是埋伏在四周的眼线人数吧? 
  如何突围而去,如何不牵扯到主人身上,这不是劫是什么? 
  男人慢慢拿起桌上的钢刀,看着眼前这穿着灰袍子、脏兮兮的道士,带着几分懊恼离去,迅速隐身在夜色中” 
  桌子上的蜡烛一下子灭了,屋子里立时幽暗下来。 
  罗瞎子起身,躺在炕上,左手、右手之间,手指翻飞。 
  九日之内,若不能逃脱,也是他的死劫”, 
  没等到到九日,罗瞎子就等到他要等之人。 
  这是一今生辰八字,请罗瞎子算命数的。 
  来人算是熟客,数日前曾来过一遭,显然他晓得罗瞎子的规矩,“同人不二卦”所以叫同来的一个年轻人出面问卦。 
  罗瞎子是不睁眼的,自是叫人念了八字,捏着手指算了半晌,方道:“笔墨。” 
  来客显然早已准备,将纸笔预备好,放到罗瞎子右手边。 
  罗瞎子提笔,连着写了好几张纸,中间还在砚台中沾了几回墨,看得来客中的年轻人讶然不已。 
  等他写完,来客中老成那个,小心将罗瞎子写的这些收好,连带着笔墨巩都装到包袱中,道!“罗神仙我已经在桂香村交了银子,稍后就有人送饽饽过来。” 
  罗瞎子并不吱声,微微点头,算是作答。 
  等到来客出门,外头已经有蓝布马车候着。等到两人钻进马车,那年轻人终是忍不住,低声问道:“亲爷爷,您平素不是最不喜欢“桂香村、藕花村什么的么?” 
  除了御膳房的饽饽,宫外的饽饽,宫中内侍最推崇的就是稻香村的南点。 
  只是宫廷门禁森严,这外食是大忌。他们这些内侍,也只有在出宫后,才能吃上几块。 
  “孙儿,话多了”那老成的人,低声说道。 
  马车中,立时安的静 …… 
  转眼,到了三月十八,万寿节。 
  因正月初六已经办了“千叟宴”这万寿节就显得冷清许多。加上从三月十六开始,礼部祈雨,京城停止宰牲三日,市井上都沉寂许多。 
  虽说康熙下令,停止宴筵,但是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还是起了个大早,前往畅春园恭贺圣寿。 
  康熙升殿,接受百官恭贺后,就散了朝。 
  曹颙则是头一次见到新升任的四川布政使戴铎,传说中这一位就是四阿哥心腹谋臣,后世二月河小说中坞思道的原型人物。 
  只是若是这位老兄真这么重要,四阿哥为何不将他留在身边,反而外放? 
  他哥哥为王府属官,倒是时常抛头露面。 
  在曹颙料想中,戴释即为谋臣,那就当是诸葛亮、刘伯温那样的人物,没想到见到人,感观却是大不相同。 
  戴铎没有端着高深莫测的架子,谈吞文雅,偶尔带了书生意气,若不知早知他身份,更像是个学问高深的翰林。 
  他找曹颙,是为了四川司账目而来,不过是为自己这一任做准备。 
  他是雍王府旧人,待人自有一番手段,没有年羹尧的倨傲,说话之间使人如沐春风。 
  原本以戴铎与四阿哥的关系,他就算不打点户部,也不会有人挑他什么;但是他这几千两银子一撒,却是卖了好,还衬着年羹尧不会办事。 
  那些打点的银子,曹颙没留,都让四川司郎中安排了。孝敬堂官的,分给司官的,都是按照户部约定俗成的规矩办事。 
  他的心里,对这位戴铎好奇到极点,但是顾忌颇深,也就远观。 
  陕川总督是年羹尧不说,还将这位雍王府旧人调任到四川,就在三月十二幸王园后,看着三阿哥、十四阿哥几个要酸死了。 
  没想到,数日后,三阿哥、十四阿哥还没什么动静,康熙圣驾再次幸王园。 
  这一次,曹颙没有赶上。 
  听说雍亲王府弘历阿哥舞剑,得了皇上的圣赞,而后携这个孙子返回畅春园。而后有旨意下,弘历养育宫中,入上书房。 
  听到这个消息的十六阿哥并不意外,他正同几位内务府总管安排四月圣驾出京之事。今年随扈的名单,比去年更多,这一路的车马供应都不是玩的。 
  只是,没想到这弘历不是交由他亲祖母德妃娘娘教养,而是由和妃教养。 
  在后宫嫔妃中,和妃算是年轻的,比王嫔还要小的几岁,几年不过四十来岁。对于这位妃母,十六阿哥只见过一遭,还是康熙五十七年,和妃由和嫔册妃时。 
  早年这和妃宠爱一般,压根无法同王嫔相比,只是因出身满州大姓,名位一直比王嫔高。 
  直到近几年,后宫鲜少再添新人,其他宠妃相继老去,这和妃才宠爱渐深。 
  原因无他,只因这和妃面向特别年轻,四十来岁看着还跟二十许人。 
  既有年轻女子的美貌,身上又沉淀了中年妇人的温婉,自是合了康熙的胃口。 
  虽说见识过不少美女,但是想到和妃,十六阿哥还是觉得口中发干。想到自己竟然生出过这样的花花肠子,他不禁暗暗骂自己两声禽兽。 
  思量之间,却是有些恍然。 
  幸好二阿哥被废多年,要不然这位和母妃怕是也难逃其手 、 
  虽说关注着“历史”的走向,但是自己的日子还是得过。 
  到了三月底,侧福晋过了“五七”出殡,初瑜产期将至。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她的身子骨看着比正同时壮实不少,但是腿脚浮肿得厉害,走路都要打颤。 
  虽说早先怀天佑与天慧时,她脸上长过斑,都是都不如这次厉害。 
  这次,她不仅双颊上都是蝴蝶斑,胸前更是一片一片。 
  随着产期临近,她脸上的斑点颜色越来越深。 
  天下女子,无不爱惜容貌。 
  她不敢照镜子,也不敢太悲戚,就怕伤到腹中胎儿。 
  想到女儿小时候遭的几年罪,她又带了惶恐。 
  如今,她整日里在佛前祈祷,只盼腹中胎儿健健康康,使得曹家血脉繁盛。 
  战战挂鼓中,熬到了四月,产期已至,孩子却迟迟不肯落地。 
  连着请了几拔太医,都说脉象正常,稍安勿躁。 
  曹颙跟着悬心,想着当年天慧是难产,对于妻子这一胎也就有些害怕。 
  进了四月后,天气渐热,初瑜开始发虚汗,每次里净水擦拭身子,如此这般,还起了热疹。 
  方种公见状,对曹颙说了顾忌。 
  如此下去,孩子还不落第的话,怕是要在胎里做病。 
  曹颙听了,如坠冰窟。 
  女儿失明那几年,连他这个大老爷们,都曾落泪几遭。 
  他真的无法接受,让自己的孩子再遭罪。 
  一夜之间,他满嘴是泡。 
  若是三百年后,不过似乎剖腹产罢了;在现下,却是只能听天由命。 
  还好,老天总算开眼。 
  次日,初瑜开始胎动。 
  这孩子怕是在母体中久了,如今晓得心疼母亲,不肯再折腾。从胎动到落地,总共才两个多小时的功夫。 
  如此,四月十二午时,梧桐苑中响起婴儿的啼哭声。 
  刚落地的婴儿,红彤彤的小脸上带着点点白斑,胎发比其他初生的婴儿要浓密许多。 
  产婆的声音嘹亮而谄媚:“恭喜伯爷,添了个小少爷,”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五十章 麟儿 

  刚落地的婴孩,从早到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觉。 
  看着这小婴孩闭眼嗜睡的模样,天佑、恒生、天慧都屏气凝神。曹颙站在孩子们身后,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模样,脸上不禁带了笑意。 
  “真小”天佑伸出一只手指,轻轻摸了摸婴儿的小脸蛋,轻声道。 
  恒生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婴儿的脸,试图从他脸上瞧出父亲、母亲的样子。听说,血亲之间,长相都有相似之处。从哥哥与妹妹身上,他就能看出来。 
  若是可以选择,他宁愿生在母亲的肚子里,跟哥哥长得相似;不过现下也没关系,他长得高高壮壮,就可以保护哥哥。 
  刚进旗学时,有人嫉妒哥哥的功课好,得了夫子的称赞,想要找事儿。他带着巴拉与赤那,将那人堵在胡同口,装狠耍横一番,就将那人唬得屁滚尿流。 
  他在哥哥面前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背后也带着几分得意。 
  倒是赤那,当晚叫他去校场。缚了条半大的黄狗,令他味刀。 
  “没有真本事,永远是被捕杀的羔羊。只有成为真正的苍狼,才能抵御虎豹。”赤那话声音不大,却是听着恒生心中一颤。 
  堵人之事,他也没有万全之策,不过是受不得哥哥受欺负,加上恃仗自己有两个好侍卫。 
  恒生提着刀,走向那黄狗,这黄狗眼珠黑黑的,直觉得它眼里满是祈求地望向自己。 
  恒生的手发抖,脚步就停了下来。个小脸上竟然露出同黄狗一样的神态。 
  “不能做苍狼,就要做受人捕杀的羔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