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6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治亲政后。废了元后,也厌恶吴克善这位与多尔襄亲近的舅舅,但是毕竟是母族,不好直接夺爵问罪,就赐了另外一个舅舅满珠习礼达尔罕号,将左翼旗政交由那一支,算是夺了吴克善的权。使得卓礼克图亲王成为闲散亲王爵。 
  康熙即位。推封嫡母家族。嫡母就是顺治继后。出自满珠习礼这一支,康熙就将达尔罕郡王晋封为亲王,使得这支地位越加稳固。 
  虽说蒙古人早年,对嫡次之分,并不像汉人那般看重,但是满珠习礼同吴克善兄弟感情还算亲近,不愿因晋爵疏离了兄弟交情,反而让外人笑话,因为两个王府常年保持往幕,子弟之间,也比同其他族人要亲近。 
  因此,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衰布虽是与卓礼克图亲王爵位相同,甚至因执掌旗务。又是公主所出的缘故,说起来身份比卓礼克图亲王还高半阶,但是仍是以子侄礼,主动过来请安。 
  卓礼克图亲王同十六阿哥与曹颙说了一声,随着管家去了,留着儿子阿勒坦格呼勒随曹颙他们清点。 
  直到掌灯时分。这批财物,才清点了三分之一。 
  从早先的晃眼,到现下随意地瞅一眼,曹颙与十六阿哥都有些麻木了。 
  唐朝的笔架。宋朝的玉枕,明朝的香炉,这东西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其中共同点,那就是不是俗物,值钱的很。 
  他们翻了翻其他册子,看出这批财物的特点。 
  除了金子与金器这些物件外,剩下的玉石漆器、砚台摆件什么,再剩下就是几箱子珠宝首饰。像瓷器、琉璃那样容易破损的东西鲜少,偶尔有一两件。都是极看着结实些、不怕颠簸的。 
  虽说现下。还没有人对他们两个说,这是太皇太后早年“赠”慧妃的,但是他们也能瞧出,这些东西,不是蒙古之物,指定是从关里流传出来的。 
  要说这些东西是科尔沁为慧妃预备的“嫁妆”那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十六阿哥在内务府,有机会看到宫廷密档。 
  不管是当年世祖皇帝大婚,吴克善送女进京时的“嫁妆”还是嫡母赫舍里氏进宫时的“嫁妆”十六阿哥都都晓的一二。 
  固然也是华丽多财,但是看着体面,实打实的算起来,压根不如眼前这些财物值钱。 
  这其中。竟然还有几箱子上等衣料。 
  时隔这么久。不知保存得如何,十六阿哥使人先将那几口箱子打开了。 
  这衣服料子中,不知放了什么香料,竟是没有被虫蛀,只有最上面几层变色,像是被水浸泡过。 
  下边的簇新。还保持着鲜亮的疲色。 
  曹颙有兴趣的,则是那箱子字画。虽说这批财物,有百十来口箱子,但是字画书籍。 
  书籍看不出什么特别的,都是民间常见的《千字文》、《百家姓》这些,还有几本佛经。因年头久远,纸张都变得枯黄。 
  这些字画的损毁程度要严重些。除了中间部分几幅保持完好外,不少都有水溃霉点。 
  曹颙轻拿轻放。看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印鉴。眼睛越睁越大。 
  若不是有旁人在场,他真是想跳脚。 
  这才是宜传家的软黄金啊,既不像金子那样招眼,又是实打实的值钱。 
  十六阿哥为求稳妥。安排大家用了晚饭后,连夜清点。 
  曹嗣飞田公公年岁大。就请他先回去休息。 
  田公公犹豫一下;道:“伯爷,老奴尊皇上旨意,已经出宫当差,这下处,还请伯爷安排。” 
  曹颙的帐子,除了他自己一处办公住宿用,就是小满、魏黑他们四个的住处,总不好让这身份不一般的老太监跟他们挤一处。 
  曹颙只能求助地望了望十六阿哥,最后还是十六阿哥让赵丰领他们先去安置。 
  随便寻个内务府司官,多领个帐子出来,对十六阿哥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看着田公公身后两个太监跟着田公公去了,没有“分道扬标的意思,曹颙转过头。低声问十六阿哥道:“这两个小太监是跟定了田公公?” 
  既是皇上口谕,只提了田公公,他可不想多留人。 
  民爵府中有太监,实在是扎眼了,这田公公已过花甲之年,好好供养他几年,消停去了。就会渐渐让大家忘了这茬。这两个小太监,可是不过十三、四的年纪。 
  十六阿哥瞥了他一眼。道:“难道一个六品副总管,身边还没有个把使唤的人?你别胡思乱想了,想了也没用,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面前堆积成小山的箱子,心中也隐隐地吃味。 
  这些财物,别说是一座公主府的家底,就是四、五座亲王府的家底也有了。自己这位姐姐,虽没得公主的封号,却是实惠的多。 
  而这些实惠,最终多落在曹颙这小子身上。 
  哼哼,看来,往后这兄弟是没得做了。自己不仅是叔岳父,还是他的亲舅舅。 
  想到向来尊敬的姨母成了异母姐姐,十六阿哥心中的吃味变成无奈。想来,跟他比起来,母亲那边会更别扭,表姐成“女儿。”这叫什么事儿? 
  想着这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十六阿哥真是哭笑不得,先前那点心眼也不知不觉烟消云散。 
  喝了好几盏浓茶顶着。连看着最结实的阿勒坦格呼勒都有些撑不住了,这百十来口箱子才清点完毕。 
  这个时候。外头已经是东方破晓,旭日初升。 
  十六阿哥伸了伸腰,同曹颙携手出了帐子。 
  晨风习习。带着几许清冷,吹到人脸上,使得人也清醒不少。 
  有些话,曹颙的身份不方便说,十六阿哥就不客气地替他代劳,对阿勒坦格呼勒道:“世子。汉人有句话,叫财不露白,省的外人眼气,生出是非。若是往后有人同世子打听这些财物,还请世子帮忙,往少了说。金子说成银子。十亭里说一亭就好。” 
  至于旁人信不信。那不是十六阿哥所考虑的。 
  他只是想着连自己都眼红了,几位兄长还不知什么心思,不得不防。 
  阿勒坦格呼勒虽不明白其中的弯弯道道,但是十六阿哥专程嘱咐了一句,他就拍着胸脯应下。 
  待世子离去,只剩下曹颙与十六阿哥的人,十六阿哥对赵丰与几个。小太监说道:“要是近期有人亲近你们,变着法儿的打探这批财物多寡的,你们能瞒就瞒着。实在瞒不住了就说有黄金五千两。白银十万两,其他的东西,也往少了说。都对好话,仔细别说露了,给曹伯爷生事。”说到最后,带了几分犀利。 
  赵丰等着躬身应了。曹颙晓得十六阿哥是为自己好。虚虚实实的,淡化这笔财物的价值。省得徒生事端。因此,他对小满他们也交代两句。 
  箱子能帖封条。总不好在行营中,将这帐子也贴上封条。 
  但是,这么大一笔财物搁在放着,要是真有人寻机会偷走一个箱子、两个箱子。那损失可是不菲。 
  十六阿哥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对曹颙道:“孚若,这东西如今清点完毕,也不好还在蒙古王公营地搁着,咱们去递牌子请见吧,看看皇阿玛是什么安排。” 
  除了那十万两金子。剩下的东西,往少说也能值个五、六十万两,曹颙也没其他法子。就叫魏黑他们再坚持守一会儿,他同十六阿哥两个去御前请旨。 
  原本他们两个应先回去洗饮更衣,收拾利索再去面君,但是十六阿哥怕等会儿官员多了,人多口杂不好回事儿。就拉着曹颙直接过去。 
  因为天色还早。御帐行营前,没有其他官员候见。 
  十六阿哥请内侍传话请见后,没一会儿功夫,就有人出来穿康熙口谕,宣他们面君。 
  虽说还不到卯正(早上点),但是康熙已经用了早饭,十六阿哥与曹颙二人进去时。魏珠正带着几个小太监,将膳席撤下。 
  十六阿哥用眼角扫了一眼,见席上有两个空着的粥碗,看来皇父胃口不错,心里喜欢。 
  两人跪见。康熙用茶水漱了漱口,才摆摆手,叫二人起身。 
  “曹颙都清点完了?”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目光落在曹颙身上。 
  “回皇上的话,都清点;完了。接下来,该如何处置,还请皇上示下?”曹颙躬身回道。 
  康熙稍加沉吟,道:“就拨五百护军,明日启程,护送回京城。左右现下无事。你也跟着回京。见了你母亲。就将太后赐之事如实告之。” 
  曹颙听了,心中纠结不已,价值百万的财财物,已经让人心里没底;这又加上五百护军相送,就越发惹眼了。 
  偏生这财物。是按照太后遗命,“赐给”他母亲的,并不属于他所有。他有资格代母亲领受,却没资格自作主张;跟皇帝客气客气。 
  他只能做老实状,乖乖领旨。 
  十六阿哥在旁。里寻思着,这财物也“赐”了,内侍也“赐”了,剩下得是不是就要“赐”人口奴婢? 
  没想到,却是猜个正着。这些袭佐领。与爵位不同,不用降袭。 
  曹家本是正白旗包衣,曹颙的父祖辈也是世袭包衣佐领。等到曹家抬到正白旗满州旗。这每旗人口数、佐领数都是固定的,曹家虽仍领着佐领的俸禄,但是并没有管辖旗人,世袭佐领已变得名不副实。 
  如今,这一句话,就是给曹家一今天大恩典。 
  说起来,曹家原本的世袭佐领,在内务府包衣三旗,身份低微,这管辖的也是内务府世仆。 
  如今。抬到满洲八旗,这些袭佐领的分量就今非昔比,在八旗中就有了领兵权与参赞旗务的权利。 
  曹家虽在入关前就入了旗,但毕竟是汉人。这份恩典,就显得格外不一般。 
  在八旗中,能得到这样恩典的汉人,一个巴掌数的过来。曹家不是后族。没有军功,这样的恩典,只能说“旷世天恩” 
  康熙兴致勃勃。曹颙真是胆战心惊。 
  就算要施恩。也当慢慢来,这接二连三的,真是怕人。 
  想都不用想。等消息传回京城,这曹家又耍成为权贵茶余饭后的谈资。 
  十六阿哥见康熙脸上的“慈爱”都想翻白眼了。 
  还想怎么着?就差要昭告天下,曹家伯太夫人身份尊贵,是正宗的金枝玉叶。 
  他就不想想。数十年不闻不问,这一朝加恩。难道他还等着女儿“感恩戴德”地磕头谢恩? 
  别说现下曹颙还糊涂着。李氏更是不会知晓内情;就算李氏晓得了,他怎么解释这突如其来的‘父女情分’? 
  外人可以猜测君心。探究一二;也可以以讹传讹。当成闲话。这局中人该是什么滋味? 
  只要没有明文天下的公主册封旨意,李氏固然是天家血脉,也是“私生女”身份。 
  就算金银财务给了,太监派了,李氏的身份,也还是曹府的伯太夫人。 
  见了内廷女眷。贵人以上,她都要行礼;见了外头的诰命,就是国公府的侧夫人,她也要屈居人后。 
  厚爱越多。只能让她身份更尴尬。 
  之前羡慕这位姐姐得皇父青睐,现下十六阿哥想通透,只能跟着叹气。 
  怪不得曹颙自打昨日开始,眼神就晦暗难明,丝毫不见欣喜。 
  这般“加恩”固然能圆了皇上的慈父心,却是扰乱了曹府的平静。 
  京城,国公府,内院上房。 
  李氏拉着曹颐的手,脸上满是欢喜,长吁了口气,道:“佛祖保结。总算是好消息。寿哥儿已经七岁,是该添个小兄弟了。” 
  曹颐脸上也尽是温柔。轻抚了小腹。道:“晓得母亲惦记,才得了消息,就使人跟母亲报喜。原想着再等一个月,扎胎稳了,就回去看母亲。倒是劳烦母亲来看女儿。都是女儿不孝。” 
  李氏拍了拍她的手,道:“我的儿,你还是好好养着,我还没到老的迈不动步儿。这一胎亲家太太盼了好几年,如今终于怀上,也不枉老太太吃斋念佛求了这许久。” 
  曹颐点点头:“是啊,婆婆虽没说,可我们爷独子过继。固然是皇上恩典,但是总要有子孙承继公公香火。” 
  有句话她没有对李氏说。那就是这一胎要不是儿子,那她就要主动为丈夫纳两房良妾繁衍子嗣。 
  不是为了昭显贤良,只为了报答婆婆十几年视如己出的慈爱。 
  婆婆上了岁数,总不能让老太太见不了孙子就闭眼。 
  虽说按骨肉说,寿哥也是老太太的嫡孙,但是这过继到国公府,就是国公府的小少爷,不是老太太的承继孙 
  李氏哪里想到女儿中想这些,笑着说道:“上回你同你嫂子就赶到一块儿。这会儿又赶到一块儿,你们姑嫂两个倒是有缘。咱们家真是双喜临门,” 
  此时,她对于康熙的“恩典”还一无所知,并不知道,这不久后,曹家的“喜事”就跟响鞭一样。霹雳扒拉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14:17 只看该作者 
366 # 。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九章 “筹备” 

  因为次日就要起行,十六阿哥与曹颙顾不得一夜没合眼,又忙活小半日功夫。不为别的,就为那装了十万两银子的八口箱子。 
  那八口箱子,块头不大,每个却重八百多斤,五、六个青壮才能抬得动。卓礼克图亲王来说,带着不少蒙古奴隶,搬运这些, 
  那些奴隶连汉话都不会说,也没有几个会去寻思主人家到底装什么。 
  这由八旗护军送这批财物回京,就算先装好了车,不用他们搬运,但是一辆车只拉一口箱子,谁都会觉得蹊跷。 
  曹颙与十六阿哥想到这点,就从内务府又腾出二十多口箱子,将这些金子分装,箱子里空余的地方,就用砖头填充。 
  如此一来。一口箱子两、三百斤,就算旁人觉得沉,也只会想到是银子。与十六阿哥让人对外说的,十万两银子的数目倒是大概齐地对上了。 
  曹颙虽领了皇命要回京,但是他毕竟不是早先的侍卫,这户部还有些差事要交接出去。 
  因此,待他回了帐子,沐浴更衣,用了午饭后,便去四阿哥的帐子回事儿。 
  四阿哥并不在帐子里,听说被三阿哥请去,同几位内务府大臣,安排近日行围之事去了。 
  左右还有半日功夫,曹颙也不着急,就先从四阿哥行帐出来,回自己的帐子。 
  小满站在帐子口,正睡眼朦胧地同田公公身边那两个小太监说话。 
  田公公坐在帐子前的凳子上,佝偻着身子,眯着眼睛晒太阳,就像个慵懒的老猫。 
  曹颙这才想起来,早晨在御前时竟忘了回田公公这茬。他不由抚额,都是被康熙护军相送、佐领下人给闹的。 
  田公公见曹颙过来。站起身来,躬身请安。 
  曹颙虚扶一把。请他起了,稍加思量,道:“田总管,皇上口谕,命曹颙明早押解这批财物回京。这一路上,许是要赶得急些。要是公公没有其他安排。可以先随曹颙同行,到热河后再慢慢回京。可使得。” 
  他原本是想将田公公托付给十六阿哥,等到圣驾回京,再领回家的,但是那样的话。就驳了康熙的安排,怕引起那位的不快。 
  要是直接领回家,他怕吓到家里人;再说,还要提前预备房子,再问问岳父与姐姐。看看内侍供养有什么要求、忌讳没有。 
  田公公抖了抖满脸折子,看不是悲喜,尖着嗓子道:“多些伯爷体恤老奴,就尊伯爷吩咐。” 
  说完这一句,他就不再多说,带着两个小太监回去收拾行礼了。 
  看着那佝偻的身影,曹颙不得不怀疑,这老太监堵在自己帐子门口,就是为了等这一句话来的。 
  他抽了抽嘴角,对小满道:“去寻十六爷,请他帮忙的再弄一辆马 
  小满应声去了,曹颙又叫住他,道:“见完十六阿哥,你就回去歇着。” 
  小满揉了揉眼睛,道:“爷小的还是在这边候着吧?鲍爷他们几个都在那边帐子守着,爷身边总要留个人侍候,要不然不便宜。” 
  曹颙摆摆手。道:“不碍事儿,你自去歇,晚饭时起身就好。我也乏了。要眯一眯。” 
  小满去寻十六阿哥不提,曹颙进了帐子,直觉得头昏眼花。 
  他前晚醉酒。昨晚熬夜,今日又折腾半日功夫,现下也有些耐不住。 
  他往床榻上躺了,阖上眼睛,少一时,就昏昏睡去” 
  行营东北,三阿哥行帐。 
  四阿哥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送到口边,用了一口。茶水已经没了颜色,他心中有些不耐烦,抬起头来看了三阿哥一眼。 
  三阿哥以商议行围之事,使人请他过来。坐了半个时辰,这东一句、西一句没丁点儿正经话,迟迟不进入“正题” 
  行围不过是幌子,这正题若是所料不差,就应是慧妃追封皇后之事。至于所谓太后“赐”李氏财物之事,就算三阿哥想要掺合,也说不上话。 
  五千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么? 
  四阿哥撂下茶盏,想起与三阿哥同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