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
皇太极已经下定了决定,不过严格说起来,他是大清国的第一任皇帝,在确立皇太子的事情上面,非常谨慎,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了大清国后续的发展,确立了皇太子之后,他想着征求意见,让自己更加的坚定,不产生任何的犹豫,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之所以和范文程谈到皇太子的事情,皇太极的主要目的,还是让范文程很好的辅佐豪格,在关键的事情上面、关键的时候,能够尽力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范文程准备跪下行礼的时候,皇太极阻止了,他依旧站在原地,扶住了范文程,这令范文程感激涕零,能够得到如此的信任和礼遇,谁都会感动的。
皇太极说的很是直接,告诉范文程,自己已经做出来决定,立豪格为大清国的皇太子,希望范文程能够很好的辅佐豪格,皇太极直言不讳的说到了豪格的缺点,包括豪格的脾气有些暴躁,考虑问题往往趋向于简单,不喜欢思考复杂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协调能力等等,不过这些不足,都有时间改正。
皇太极说完之后,范文程还是跪下了。
皇太极说到的这些话语,颇有托孤的意思了,也就是让范文程成为辅政大臣的意思,对于一个汉人来说,能够得到皇太极如此高的信任和嘱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了,想想大明王朝。每一任的托孤大臣,都是蛮身海内外的,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也是皇上最为信任的大臣,而且大明王朝的辅政大臣,悉数都是汉人。不可能又异族人的出现。
大清国毕竟是满人的大清国,一个汉人,能够成为辅政大臣,这恐怕是开天辟地的奇迹。
想到了这些,范文程不可能不感动,他哽咽着开口了,表示一定尽心竭力的辅佐皇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文程离开之后,豪格进入了崇政殿。
这一次。皇太极要求豪格跪下了,他的神情非常的严肃,看了豪格好一会。
“豪格,朕已经做出来决定,立你为我大清国的皇太子。”
跪在地上的豪格,身体颤抖了一下,尽管说早有这样的想法,但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他还是难以控制自身的情绪。
看见身体颤抖的豪格,皇太极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也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不满的表情,谁遇见这样的事情,都是会有激动的表现,何况大清国的满人,很少有隐藏自身情绪的,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大都表现在了脸上。
“豪格,做皇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朕有很多话,想着和你说说,不过朕改变主意了。你的年纪不小了,有了很多认识,有些认识,已经固定下来了,朕说了,恐怕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朕要告诫你两点,让你知晓,这左皇帝,并非是为所欲为的。”
“第一点,你必须要能够经受委屈,你肩负的是大清国兴旺的重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要有全面的思考,要能够听得进去好的意见建议,尽管有些时候,这些建议可能会刺伤你的自尊,特别是我大清国有些满人权贵,瞧不起汉人,认为汉人是满人的奴隶,他们不会明白,凭着几十万的满人,怎么可能振兴我大清国,你的脾气不好,朕非常担心这一点,害怕你不能够忍受委屈,导致听不进去意见建议。”
“第二点,慎用权力。很多人都认为,做皇帝,就是掌握了生杀大权,可以随便取人性命,其实那是误解,朕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就算是要处置某人,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绝不会轻易做出来决定,朕很清楚,每做出来一个决定,就有很多人看着朕,看朕是不是秉公处理了,若是朕有太多的地方没有做好,失去的就是一大层人的支持。”
“朕就想着告诉你这两点,其余的事情,你自己去领悟,一旦朕立你为皇太子,你就不能够亲自参与征伐了,除非是特殊的情况,你需要在皇宫里面,协助朕处理诸多的事宜,你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来适应。”
“朕希望你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好朝廷的事宜,处理好大清国的事宜。”
“朕特别提醒你,要知人善任,要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处理好朝廷里面的事情,范文程的能力,你是知道的,朕已经专门嘱托了范文程,多多协助你,你也要多征求意见,不要以为范文程是汉人,从个人能力来说,汉人在署理政务方面的能力,是强于不少满人的。”
崇德七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召集大臣,正式册立皇太子。
时间是那么的巧合,七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崇祯九年的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正式称帝,改元崇德,建立了大清国。
七年时间过去,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大清国没有像皇太极想象的那样强盛起来,入主中原更是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了,满八旗几次与江宁营交手,皇太极和苏天成之间,也出现了好几次的对决,基本都是苏天成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情况,不能够继续持续下去了。
皇太极觉得,册立了皇太子,就能够稳固大清国的根本,借用这样的契机,一定能够让大清国得到巨大的发展。
册立皇太极的仪式,并不是很复杂。
皇太极不是特别的注重形式,他更看重的是实际。
代善引领众多的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给豪格行跪拜礼,范文程带领诸多的汉人大臣,给豪格行跪拜礼。
豪格很好的控制了自身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得意忘形的神态。
整个仪式进行的过程中,皇太极特别注意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等人的神情,看到的情形,令他不是很满意,甚至产生了担忧。
多尔衮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情绪,多铎的脸上,有着一丝不服气的神情,至于说阿济格,不仅仅是不服气,甚至还有着愤怒的情绪。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情况,多尔衮的能力是不一般的,而且在满人权贵之中,也是有着不少人支持的,特别是多铎,掌控了镶白旗,能够给予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若是豪格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控制朝廷,改正自身的缺陷,就算是在皇太极龙御归天之后,登上了皇位,也不一定能够稳住大清国的局面。
册立豪格为皇太子,这件事情,皇太极没有同多尔衮商议,远在大明京城的济尔哈朗,都知晓了这件事情,皇太极专门给济尔哈朗送信去了,济尔哈朗也是完全表示支持的,表示会不遗余力的辅佐豪格。
皇太极也曾经想着和多尔衮商议,但多尔衮的某些违背原则的做法,令皇太极寒心,不想和多尔衮交换如此重大的意见了。
身体不好的皇太极,只能够乞求上天保佑,自己能够多活几年,指导豪格好好的署理朝政,让豪格尽快熟悉朝廷里面所有的事情。
册立皇太子的仪式,还包括豪格去拜见皇后娘娘。
豪格的母亲是皇太极的继妃乌喇纳喇氏,并非是皇后娘娘,这里面也牵涉到了后宫的事宜,将来豪格继任皇位之后,如何对待皇后娘娘的事宜,让豪格去拜见皇后娘娘,其实也是让豪格取得后宫的支持,豪格被册立为皇太子,乌喇纳喇氏的地位肯定是有巨大改变的,母以子贵,不管是大明朝,还是大清国,都是一样的道理。
册立皇太子的仪式,一共持续了半天的时间。
皇太极没有可以的大肆宣传,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宣布了保密,当然,豪格成为了皇太子,这个消息,迟早是要宣扬的,但不是现在,因为济尔哈朗还在大明朝的京师,这样的消息泄露出去了,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当然,皇太极也是掌握了时间的,其实三月份就可以进行册立皇太极的仪式,但那个时候,大清国与大明朝的谈判,还没有到结束的时间,一直到四月初,所有谈判的事宜都结束了,济尔哈朗很快就要离开大明京城了,这个时候册立了皇太子,对济尔哈朗不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了。
真正开始宣传的时间,也就是济尔哈朗回到沈阳的时间。
豪格成为了大清国皇太子的事情,还是很快传开了,这毕竟是大事情,不可能隐瞒的,再说了,不仅仅是满人权贵关心,就连诸多的汉人,也是高度关注这件事情的,谁继任皇帝,是什么样的性格,会如何的对待满人和汉人,这牵涉到大家的个人利益了。
皇太极没有阻止消息的流传,这个时候,济尔哈朗已经离开了大明京城,启程回到沈阳了,皇太极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济尔哈朗的远见()
(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总在学习、k33102219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在大明京城大半年的时间,济尔哈朗尝遍酸甜苦辣,这种卑躬屈膝谈判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不过济尔哈朗很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大清国争取时间,而且从某种程度上面说,要是这次的谈判能够顺利,说不定会引发大明朝廷出现一些变故的。
济尔哈朗是全权代表,谈判的事情,不需要请示和汇报,直接就可以拍板的,但为了拖延时间,济尔哈朗还是装作要汇报的样子,在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上面,反反复复的表示要请示,要禀报,自己不能够随便的做出来决定。
谈判延续到后来,就连济尔哈朗自己都感觉到,这出荒唐的闹剧,没有必要继续演下去了,反正谈判没有任何的作用,皇太极不会执行,大明朝廷提出来的条件,尽管答应就是了,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到了谈判的后期,包括恢复建州卫,包括撤销大清国等等条件,济尔哈朗一股脑的答应下来,他也想着早日回到沈阳去了。
就在谈判快要结束的时候,济尔哈朗接到了皇太极的密函。
密函说到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确立皇太子的事宜,皇太极准备确立豪格为皇太子,第二件事情是关于江宁营征伐草原的事宜,包括察哈尔部落被彻底剿灭,草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件事情是有关谈判的事宜,尽早结束,没有必须继续拖延下去了。
除开第三件事情。其余两件事情,对济尔哈朗的震动都是很大的。
豪格出任皇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上,这有可能对大清国未来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特别是皇太极上次突然的昏迷之后,豪格甚至与多尔衮出现了言语上面的冲突。济尔哈朗很清楚,多尔衮对皇太极是绝对服从的,不管是从威信和能力方面说,多尔衮都无法和皇太极匹敌,而且皇太极是信任多尔衮的,这样的关系,能够长时间的维持下去,可一旦皇太极龙御归天了。那就说不清楚了。
多尔衮肯定是不服豪格的,一旦豪格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不是会对多尔衮展开清算,或者说多尔衮会奋起放抗,甚至是另起炉灶,那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不过皇太极如今将豪格扶上马,带着豪格熟悉朝廷里面的事情,慢慢的为豪格树立起来威信。也许事情会出现转机的。
不管怎么说,豪格成为了大清国的皇太极。局面有可能出现动荡,这是要高度重视的,想必皇太极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苏天成带领江宁营,进攻草原部落,而且剿灭了察哈尔部落,这件事情。对草原部落的影响是巨大的,肯定令草原的局面出现了变化,大清国独统草原的格局,会出现巨大变化,一些草原部落的态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大明京师的时间长了。济尔哈朗也听说了不少苏天成的事情,知道大明的崇祯皇帝,是非常信任苏天成的,大明内阁大臣之中,唯独苏天成是带领军队,在外面作战的,这样的情况,在大明朝的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由此可见,苏天成在大明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这样的情况,对大清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有些时候,济尔哈朗也分析苏天成,要说苏天成也是大明朝廷的奇迹了,殿试榜眼,但从来没有在朝廷里面为官,一直都是外放,所建立起来的功勋,远远超过了朝廷里面的诸多文武大臣,有关苏天成剿灭大明流寇的事迹,酒楼和茶楼里面,很多说书的,都讲到了这些事情,苏天成所表现出来的睿智,以及预判的准确性,令济尔哈朗感觉到吃惊和心寒。
济尔哈朗代表大清国,前往大明京师谈判的时候,应该是两边偃旗息鼓的时候,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苏天成带领大军,前往草原征伐,大乱了大清国的部署,也搅乱了皇太极的计划,这个拖延时间的举措,不可能完全实现了。
皇太极的两个目的,济尔哈朗是非常清楚的,一方面是争取到喘息的时间,凝聚力量,另外一个方面,是更加重要的,那就是通过俯首称臣的举措,迷惑大明朝廷,迷惑崇祯皇帝,让崇祯皇帝对大权在握的苏天成产生怀疑的心理,要知道苏天成的权力太大了,肯定是威胁到皇权了,只要崇祯皇帝感觉没有什么威胁存在了,就有可能动手清理内部了。
可惜这两件事情,目前都没有看见迹象。
苏天成每次行动,都能够抓住关键的地方,譬如说征伐草原,草原部落是大清国重要的依靠,要是草原出现变故,大清国的实力将会被极大的削弱,在接到皇太极的密函之后,济尔哈朗曾经就明军进攻草原的事宜,提出来了抗议,可惜的是,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承认大清国,也就不会承认草原归属于大清国。
济尔哈朗不知道,皇太极还在做着什么样的准备,虽然皇太极的密函之中,没有点名态度,可他明白,自己必须要马上离开大明京城了,要是大清国立下皇太极的消息传来,自己无法解释,大明朝廷也会怀疑谈判的诚意。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济尔哈朗有些心灰意冷了,谈判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因为苏天成征伐草原,让这一次的谈判,被看做是笑话了。
到了三月底,济尔哈朗主动提出来,谈判的事宜,可以结束了,签下文书之后,自己会回到沈阳去,开始执行这些决定。
负责谈判事宜的大明官员,当然高兴了,可以说这次的谈判,比预期的效果好很多,虽然说谈判的时间很长,为了很多的问题,双方发生过不少的争执,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济尔哈朗代表后金,几乎答应了所有的要求,特别是恢复建州卫的提议,要知道,恢复建州卫之后,卫所的驻地就是沈阳。
大明负责谈判事宜的官员,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大清国,这不属于谈判的内容,大明朝廷压根没有承认什么大清国。
济尔哈朗还必须要考虑到回到沈阳的态度问题。
前些天,他收到了多尔衮的密函,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情,多尔衮在密函里面,虽没有明说豪格的事情,以及皇太子的事情,但语气是不满意的,认为豪格的缺陷是不少的,认为自己建立的功劳是很大的。
多尔衮的这种态度,让济尔哈朗担心,他数次听说了,皇太极的身体不是很好,甚至在上朝的时候,偶尔都不能够坚持下去了,要知道皇太极是非常要强的人,不是真正的挺不住,是绝对不会哦表现出来软弱的。
其实济尔哈朗早就向皇太极表明了态度,一定要支持豪格的,也就是支持皇太极做出来的决定,相信,如此表态的不止他一人。
皇太极的态度,尽管身在大明京城,但济尔哈朗能够体会到,豪格率领大军,出征草原,对付苏天成和江宁营,这就是非常明确的态度,草原部落对于大清国来说,太重要了,让豪格到草原去,与草原部落的首领熟悉,建立起来不一般的关系,也就是在取得支持,从实际的作战能力来说,这样的征伐,应该是多尔衮领军的。
在大清国掌握满八旗的,才是真正的权贵之中的顶尖者。
皇太极亲自掌管正黄旗和镶黄旗,代善掌握正红旗和镶红旗,多尔衮掌握正白旗,多铎掌握镶白旗,豪格掌握正蓝旗,自己掌握镶蓝旗。
这六个人,是大清国站在最上面的权贵。
豪格出任皇太子,能够直接掌握的,有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力量是不弱的,但正白旗和镶白旗,恐怕不会彻底服从的。
到了这个时候,代善与他济尔哈朗,就是非常关键的人物了。
代善的态度,一定是支持皇太极的,自从正红旗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代善从大明的京城回到沈阳之后,济尔哈朗就感觉到,代善的态度完全变化了,以前那种超脱的态度,不存在了,皇太极对代善的担心,也明显减弱了,皇太极确定豪格为皇太子,代善肯定是赞成,而且是完全支持的,可惜这里面还是有些奥妙,那就是代善的权势,也比不上以前了。
这种情况下,济尔哈朗的态度就显得很是关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