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妇人拿出来的是一块黑sè的符牌,包括一个信函。

    “今rì老身看了苏府,感觉到护院的力量有些薄弱,近来流寇肆掠,若是苏公子信得过这些亲兵,可以拿着这个符牌,还有信函,召集这些亲兵,到府里来,若是不需要这些亲兵,就当老身什么都没有说。”

    苏天成连忙接过了符牌和信函。

    “亡夫的这支亲兵营,曾经历经征战,个个都是骁勇之士,可惜他们流落到了民间,自此无用武之地了。”

    苏天成半天没有说话,这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亲兵营的战斗力,那是不用说的,何况是熊廷弼的亲兵营,亲兵都是将军的亲信,也就是最为信任的人,熊廷弼惨遭横祸,解散亲兵营,也在情理之中,这些亲兵,就是继续呆在军队里面,也讨不到好。

    只是熊廷弼已经去世六年了,而且在天启二年就被抓进监狱了,算起来是九年的时间了,难道说这些亲兵,都还健在吗,那他们会在什么地方。

    “苏公子颇为谨慎,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老身也知道,你想些什么,这信函里面,所有情况,都是清楚的,如何决定,就是你的主见了。”

    “老身有些累了,想要歇息了。”

    苏天成回到了房间里面,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函,至于说符牌,他没有特别注意。

    熊廷弼的亲兵,竟然有三千人,这些人,如今悉数居住在四川嘉定州峨眉山一代,算是隐居下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亲兵,依旧在峨眉山一带隐居,很不简单了。

    苏天成呆在房间里面,足足思考了一个时辰。

    老妇人身边的丫鬟,急匆匆的来了。

    苏天成的眉毛跳动了一下,一丝不祥的预感上来了。

    “少爷,老夫人去了。。。”

    苏天成忽的一下站起来了,他应该预料到的,老妇人遭遇了这么大的创伤,忍辱负重,早就不堪重负了,如今找到了托付的对象,一切的心思都了了,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

    这是母爱的力量,要不是为了熊子健考虑,老妇人可能早就跟随熊廷弼去了。

    苏天成忽然又了一种感觉,熊廷弼的亲兵营,一定能够在自己的身边,发挥出来重大的作用,他必须要将这些人,招到麾下来。

    。。。

第六十四章 太原府城() 
老妇人去世了,丧事不可能大cāo大办,毕竟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苏天成披麻戴孝,按照晚辈的礼节,为老妇人守灵一整夜。

    熊子健已经哭红了眼睛,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没有办法安慰他。

    苏化文、苏天然都没有过问,苏天成既然不说,他们也不会追根求源,苏天成做事情,已经很有魄力和远见,他们不需要干涉了。

    三天之后,老妇人下葬了。

    苏天成和熊子健密谈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熊子健离开了平阳府城。

    苏天成接着找到了苏平阳,安排了诸多的事情,苏平阳离开书房的时候,显得很是严肃,看来苏天成说的,绝非是小事。

    七月二十四rì,苏天成正式出发,前往太原府城。

    因为偶遇熊廷弼的原配夫人,已经耽误了三天的时间,不能够继续耽误了,误了乡试,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太原府城距离平阳府城五百多里地,快马需要两天到三天的时间,好在渠清泽留下了十匹蒙古马,苏天成带着苏俊、苏二童和王大治,快马加鞭,赶往太原府城。

    七月二十六rì的午时,一行人终于看见了太原府城高大巍峨的城墙了。

    太原是九边重镇之首,晋商故里,被誉为龙城。汉朝即为为全国十三州治所之一,被称为并州,唐朝的时候被封为北都,与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三都、三京。

    苏天成是第一次来到太原,下马之后,他驻足城门外,看着高大浑厚的城墙,别有一番感受。

    因为流寇侵扰山西,城门口的军士,守卫很是严格,苏天成等人骑着蒙古马,穿着丝质锦袍,看上去气度就不一般,军士不敢摆架子,也没有看众人的路引,让众人进入了城门。这段时间,赶赴太原,准备参加乡试的学子很多,这些学子里面,甚至有国子监监生,人家的身份都是不一般的,巡检司的军士是得罪不起的。

    太原的繁华,与开封有所不同,如果说开封透露出来的是厚重,那么,太原就是细腻。这种感受,更加的贴近生活,让人感觉到舒服。

    来到太原,苏天成自然是要回家的,不可能在客栈住宿,于理不合,尽管说他和大娘之间,有着很多的不愉快。

    府门前的护院,看见了苏天成等人,一个护院赶忙进门去禀报,其余三个护院迎上来了,他们自然是认识苏天成的。

    要是在以往,这些护院根本就不会在意,苏天成在府里的地位,他们是清楚的。可如今,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了。

    将手里的缰绳递给了护院,苏天成慢慢朝着府门走去。

    不一会,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走出来了。

    “三弟,怎么才回家啊,乡试在即,我都等得着急了。”

    “大哥是什么时候从京城回来的,一晃快两年时间没有见到了。”

    “是啊,快进屋去,好好收拾一下,房间早就准备好了。”

    出来迎接的是苏天浩,国子监监生,苏天成的大哥。

    苏天成身后的苏俊、苏二童和王大治,都给苏天浩行礼。

    苏天浩不认识王大治,注意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

    苏天浩亲自出来迎接,说明苏天成在苏家的地位,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平阳府发生的事情,苏天浩不可能不知道。

    住宿安排在东边的一个小院子,跟随苏天成前来的下人,也住宿在这里。

    苏天成住宿的房屋,是一个套间。

    一刻钟之后,苏天浩过来了。

    苏天成已经洗漱完毕,回到家里来了,他必须要去拜见大娘,这是规矩。

    两兄弟慢慢说着话,朝着王氏居住的房屋走去,简短交谈之后,苏天成知道了,苏天浩已经回来快两个月了,身为国子监监生,本可以在京城参加乡试的,也可以回到太原。

    王氏端坐在卧室之外的厢房。

    “孩儿拜见大娘。”

    “坤元,一路上辛苦了,回到家里了,好好歇息一阵子,你们兄弟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都要参加乡试的。”

    “孩儿知道了,一定多向大哥讨教。”

    “好了,你们去吧,我有些累了。”

    苏天成告辞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苏天浩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冰冻三尺非一rì之寒,苏天成和大娘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特别的融洽,只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既成事实了,大娘估计也是接受了。

    “三弟,昨rì提学大人遣人送来了信函,我代为收下了,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哦,知府大人向提学大人推荐了我,不用参与郡试,直接参加乡试,估计信函就是说到这个内容的。”

    “哎呀,三弟着实不简单啊,得到了知府大人的推荐,直接参加乡试,这等好事情,值得庆贺一下啊,明rì我请三弟,到酒楼去畅饮一番。”

    其实苏天浩也不用参与郡试,身为国子监监生,直接参加乡试。

    吃过午饭,去拜访了嫂子段氏之后,苏天成回到了房间,打开了信函。

    这其实是一封公函,表明的意思,就是苏天成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凭着这份公函,到衙门去办理相关的手续,领取号牌,八月初九直接到贡院去考试。

    看过信函之后,苏天成感觉到疲倦了,连续两天多赶路,还是很辛苦的,到了目的地,才觉得有些吃不消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申时二刻,足足睡了一个多时辰,苏天成感觉到,jīng神好了很多了。

    苏二童揉着眼睛,进来禀报,看来也是睡了好一会。

    “少爷,刘公子来拜访了。”

    苏天浩紧接着进来了。

    “三弟,刘公子几乎每天都来拜访的,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到了太原,我叫他搬到府里来居住,可他就是不同意,依旧住在客栈里面,刚刚知道你已经到了,很是高兴,正在堂屋等候。”

    看见苏天成的jīng神很好,苏天浩接着开口了。

    “三弟,要是你身体可以承受,不如我们和刘公子一起,一会到酒楼去。”

    苏天成点点头,他年轻,身体好,睡过一觉,已经恢复大半,到酒楼去没有什么问题。

    刘仲基正在堂屋等候,看见苏天成进来之后,连忙上前,仔细看了看苏天成,抱拳行礼。

    “苏兄,我一直都着急啊,你怎么还没有到,来参加乡试的同窗,都组织好多次的聚会了,可惜你没有能够参加啊。”

    各地的生员,在考试之前,总是有着一些聚会的,比如说一起到酒楼去吃酒,一起参加所谓的一些文林聚会,一起探讨学问等等,大家需要熟悉关系,或者说是结交关系,这样的聚会,往往是很热闹的。

    不要小看这样的聚会,读书人平时都是在家里,或者在书院,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参加乡试是最好的机会,能够鲤鱼跳龙门的读书人,毕竟不是很多,在这种场合,能够结交好关系,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着山西全境,参加乡试的监生、生员等,经过郡试,有五百多人能够参加乡试,可最终录取的举人,只有六十五人,这是朝廷规定的指标,绝大部分的考生,是没有机会的。

    读书人不可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员本来就有了一定的身份,若是乡试无果,依靠着朝廷给予的禀米,生活是很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找到一些高中的同窗,去做幕僚或者是师爷,谋到一份差事,解决生活上的困窘。

    当然,这样做的,大部分都是家境不好的生员。

    苏天成关心的是主考官的事情。

    乡试三年一次,朝廷是非常重视的,主考官都是朝廷直接派下来的,主考官分为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就是考场内的考官和同考官,外帘官是考场外的提调官、监视官等官员。

    内帘官是朝廷直接委派的,至于外帘官,一般都是布政使司衙门委派的官员。

    内帘官又分为主考官和同考官,主考官两名,同考官四名。

    按照惯例,山西乡试的主考官,一般都是六部的属官,或者是六科给事中担任,同考官也是京官,主考官和同考官,清一sè的进士出身。

    主考官和同考官的权力很大。

    乡试八月初九开始,八月初七,主考官和同考官进入贡院,出考题,贡院内的吏员,连夜赶制试卷,贡院大门封闭,有专门的军士把手,任何人不得靠近,防止考题泄露。

    乡试结束,主考官和同考官开始阅卷,同考官首先看一遍,将其中优秀的试卷,交给主考官复阅,主考官最终确定录取的举人。

    苏天成已经很清楚这一套程序了,他没有想到去结交主考官,那样的作用不大,毕竟自己没有什么强硬的背景,不可能引起人家特别的关注,可知道了主考官是从哪个部门下来的,就大致知道了人家的喜好,可以猜测出题的大致范围。

    乡试阅卷只有十天时间,主考官和同考官不是铁打的,那么多的试卷,不可能每一份都仔细看的,他们看中的,都是首场的试卷,只要首场试卷出彩,笃定被录取。

    。。。

第六十五章 现实() 
闲聊几句话之后,苏天成转入了正题。

    “刘兄,我今rì刚到,很多情况都不知道,不知道这次乡试,主考官为何人啊。”

    “呵呵,瞧我,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

    刘仲基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苏天浩,这么重大的事情,苏天浩也是要参加乡试的,按说是知道的,为什么没有说啊,不过苏天成刚刚到,没有来得及说,也是正常的。

    “此次的主考官是工部主事徐尔一,工科都给事中傅友亮。”

    苏天成的身体,不经意的颤抖了一下。

    徐尔一此人,他是知道的,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崇祯元年的时候,上疏为熊廷弼鸣冤,要求为其平反,崇祯不准,崇祯二年的时候,继续上疏,为毛文龙鸣冤,以家人xìng命担保毛文龙没有贪污军饷,崇祯还是不准,徐尔一愤而辞官,想不到崇祯五年,徐尔一官复原职,竟然成为了山西乡试的主考官了。

    至于傅友亮,他不是很熟悉,但都给事中的权力是很大的,不能够忽视,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品秩,但给事中的职责,就是弹劾官员,能够风闻奏报,直接归皇上领导,这一招,令很多的官员头疼,每年chūn节的时候,六科都给事中还要和内阁大臣同聚一堂,名义上是商议朝政得失,实际上是安抚诸多的都给事中。

    吃饭之时,众人少许喝了一些酒,饭后,刘仲基告辞回客栈去了,大概是想到,苏天成长途奔波,需要休息。

    回到府里,苏天成直接回房间,他要安静的思考一些问题。

    崇祯年间,朝廷**现象严重,官吏只知道贪墨和享受,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乡试已经成为聚财的主要手段之一了,一些胸无点墨的考生,银子送的多了,或者是背景硬了,可以高中举人。

    苏天成甚至记得一个典故,通过了乡试和会试的考生,在参加殿试的时候,运气不好,露陷了,在皇上的面前,什么都写不出来,话也说不好,皇上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剥夺了这个考生的功名。

    苏天成可不想遭遇这样的潜规则了。

    论学识,他有着充足的自信,以前那个苏天成的学识,加上自己超出这个朝代几百年的认识,融合到一起,难道考不上举人,那才真的是奇怪了。

    若是科举考试的制度严格,大家都按照规矩来,自己的学识不够,不能够通过乡试,那也是没有办法,怪不得他人的。

    若是有了学识,被那些胸无点墨的考生给挤下去了,那才是泼天的冤枉了。

    乡试三年才有一次,下次就是崇祯七年了,自己的年纪不大,按说是可以等上三年的,三年之后,二十一岁的举人,也是很不错的,可惜他没有时间耽误的。

    这不是和平的年代。

    苏天成一直认为,自己必须要成为朝廷官员中的一员,掌握权力,很多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好的,白手起家,想着壮大自身的实力,想着保护家人,想着扭转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些痴人说梦的意思了。

    他想到了徐尔一,《明史》对这人的评价是不错的,称呼其是伟丈夫。

    依照徐尔一为熊廷弼和毛文龙鸣冤叫屈的情况来看,徐尔一是那种认死理的人,撞墙都不回头,甚至不惜辞去官职,认识也有些偏激。应该说徐尔一带有正直感,但缺陷也明显,自认为崇高,就是做错事情了,也难以认识到,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

    就说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事情,袁崇焕没有禀报朱由检,先斩后奏,这样的情况下,他出头为毛文龙喊冤,能够有什么作用,让朱由检怎么办,跟着杀掉袁崇焕吗,当时的蓟辽前线,形势危急,朱由检肯定要考虑到大局的。

    徐尔一只要是稍微思考一下,就不应该上疏。

    其实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徐尔一上疏的事情,还是附和皇上想法的,朱由检为熊廷弼平反,杀掉了袁崇焕。

    不知道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徐尔一是不是会有所改变,几年时间过去,他依旧是工部主事,可见还是倔强的。

    这可真的是江山易改本xìng难移。

    遇见了这样的主考官,对苏天成来说,是好事情。

    乡试的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称之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chūn秋称之为五经,考题是四书五经的原文。

    乡试的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对四书五经的注释为准,不准采用其他的注释。

    乡试的文章结构体裁也是固定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八股文。

    八股文,顾名思义,就是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最后加上一个大结,一篇八股文就形成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中股了,是整篇文章的重心所在,需要考生尽情发挥,文字要轻松灵活,内容易虚不宜实。

    后世对八股文极尽批评,认为八股文没有实际用处,不论公私文书、文史著作、记事、抒情、说理等等,全部都用不上,仅仅是科举的敲门砖。

    但苏天成不这么认为,就算是几百年之后的考试,同样是有着规矩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就是要考试的,这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只有在固定模式之下,考试才便于cāo作,否则,人人都依照自己的思想,写出来文章,主考官同考官没有标准,无法阅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