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长歌-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豪杰,窦建德败后,他逃到长安,被人引荐给李建成,李建成考校了他的才学后,破格赏了件朱袍给他,擢拔他做了东宫的从五品洗马。除了这些情况,杜如晦甚至还给李世民弄来了一份魏征当年呈给李密的《十策书》。李世民一拿到手,就仔细读了一遍这份《十策书》,一边读一边连呼可惜。
  坐在一旁团凳上的杜如晦问道:“殿下在为何而可惜?”李世民答道:“我一是为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可惜,可惜他们守着这么个大才却不知道怎么去使用,我可以肯定,不管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重用了魏征,都不至于那么快地败亡于我手下。二呢,我更为自己可惜,窦建德是我领兵剿灭的,可惜我怎么就无缘在他的营中得到魏征呢?这可真是一块荆山美玉呀!”杜如晦点点头:“他去了东宫,的确是明珠暗投。”
  

贞观长歌二 虎符(7)
二人一番扼腕叹息之后,李世民让杜如晦以后一定要多留意这个人,他告诉杜如晦,被东宫拿走的那枚虎符算不了什么,这位魏征才是比虎符威力强过十倍的利器。杜如晦看着李世民,心里觉得有些奇怪,暗自思忖道,你不是说了要让众人给你一个当周公的机会吗?怎么眼睛又盯着东宫了?
  杜如晦虽然也是高人,但毕竟还只是替大英雄摇鹅毛扇的主,没有活到那个份上,自然就无法参透身为大英雄的李世民的心境。想做周公就得能真正向武王低得下头,也真得耐得住寂寞。可李世民骨子里并不是一个能真正向人低头,更不是一个真正耐得住寂寞的人。道德人伦虽然还在居高临下地约束着他,但是,与生俱来的英雄性格却让他时时会按捺不住那种大人物才有的冲动。比如,当他知道世上还有魏征这样一个雄才时,他就无法不产生出一种骑手见到良骥时的激情。这时候,他的内心深处自然就会生出一种常人无法体验到的违背自己的痛苦。只要违背自己,就会有痛苦,更何况这是一种巨大的违背。
  从武德六年的冬天,李渊着手从秦府手中夺去虎符开始,生性强悍不羁的李世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这种痛苦,其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一度决心自我牺牲向忠和义做出妥协时做好的种种心理准备。他一次又一次地问着自己,这种违背是不是真的有价值,但他却一直无法给自己一个可以接受的回答。他的心在挣扎着,而就在他的挣扎中,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却结成了没有盟约的同盟,一步步向他逼来,曾经强大无比的秦府像一艘失去了帆的船,无助地在翻涌的波涛中沉浮着。等到三年多后的武德九年夏天,李世民更和他的秦府团队一起被驱赶到了悬崖边上。他的心情也因痛苦紧绷到极致,就像快被拉折的钢丝一样,就等着最后断裂时发出的那一声脆响了。
  武德九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这年的夏天,关中的天热得很早,从五月末开始,从西往东的驿道上驰来络绎不绝的信使,他们从河西过来,身上还穿着厚厚的皮袄,加上走得急,热得简直无法承受,竟连着跑死了好几个人。这些信使向唐朝廷报告的是同一个内容的凶信:北方草原一部的数万骑兵在其首领郁设射可汗的率领下渡河入塞,一直打到大约位于今天甘肃武威境内的乌城。乌城是唐军防备北方草原民族的一个重镇,这个不祥的消息震动了京师,让李唐皇室成员们的心情变得和这天气一样焦躁不安起来。
  从北魏末年开始,中国北方草原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部族是阿史那氏,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和中原政权的关系时好时坏。隋文帝时,国力强盛,北患还不明显。炀帝继位后推行暴政,国力渐衰,阿史那部便迅速崛起,不断南下袭扰隋朝,到了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北巡长城时,甚至被阿史那部首领始毕可汗围于雁门。其后,中原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各派力量中,有不少都曾暗中结纳阿史那氏,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李渊就是其中的一个,从太原起兵时,他就派心腹刘文静秘密去见始毕可汗,向其纳贡称臣。李渊攻取关中时,始毕可汗派兵相助,双方还暗中达成协议:亡隋后人众土地归李氏,子女玉帛归阿史那氏。但是,双方的蜜月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武德初年,阿史那氏就曾在刘武周的勾结下攻占李渊的发迹之地太原,武德五年八月,继承始毕可汗汗位的颉利可汗又统兵南下一直打到汾、潞诸州,掳走民众五千余口,从此无岁不侵扰唐境。
  为了避开阿史那氏的侵扰,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都曾主张把都城迁往樊、邓,最后因为当时还掌着唐朝大半兵权的李世民的反对而作罢。到了武德八年,颉利亲率劲骑十数万南下,在饱掠朔州后又进犯太原,唐将张瑾与之战于太谷,大败,仅以身免,郓州都督张德战死,而监军的唐中书侍郎温彦博也被俘。中书侍郎的地位很高,居然被敌生擒,足见这一仗打得狼狈。太谷之役是唐与颉利历年作战中遭受的最大一次惨败,是役之后,李渊不得不将唐将中几个有名的上将如李靖、李世等都派往东北方向的灵州、并州一线沿长城布防。
  东北方向的威胁还没有解除,西北又传来警讯,这着实给李渊出了一道难题。李靖、李世的人马要用来对付颉利和突利,不能挪动,那么,他该派谁去对付郁设射呢?派李世民去,以他的韬略,自然是可以对付得了郁设射的。问题是郁设射带着数万精锐,光秦府的兵马肯定不够,这一来就不得不再调拨其他军队交给李世民,虎符势必重回到李世民手中,这当然是李渊不愿意看到的。可如果派李建成统兵前去,他又实在不放心。去岁的太谷之役让他没齿难忘,那个张瑾是跟着他转战多年的唐军悍将,居然被打得全军覆没,足见阿史那氏骑兵的战力强大。李建成毕竟没打过什么恶仗,虽然平过刘黑闼,但凭的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攻心之术,若真刀真枪地对阵,他显然是比不过张瑾的,让他去难保不会重蹈太谷大败的覆辙。
  想到这一点,李渊寝食不安,连着几次召集重臣们商议此事,还把唐军中的一些将领从各地召来问计,其中包括灵州都督李靖,还有行军总管李世等人。商量了三天,却没有任何结果,所有人心里都明白,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李世民,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皇上他不想用李世民。李建成有心挂这个帅,可是,张瑾之败也让他对阿史那部之兵威感到胆寒,他几番犹豫,差点想开口请战,到最后还是没有在父亲面前说出声来。到了第三天的夜里,乌城方面连着发来了三道告急文书,李建成安插在中书省里的亲信在向皇帝呈报此事的同时,也把消息传到了东宫,李建成再也沉不住气了。
  

贞观长歌二 虎符(8)
这几年李渊有意扶持着李建成,就连武德七年发生了曾经当过东宫护军的庆州都督杨文干谋逆一案,李渊也没有放弃对他的重用,这使得李建成比从前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自己的父亲。越是接近,李建成就越能看透这位大唐开国皇帝的心思,他已经琢磨出来了,父亲现在的心态是想解乌城之围,却又不愿把虎符还给李世民。可是,李建成更明白,这种拖延毕竟是有限度的。乌城一失,郁射设的大军就有可能顺着河西走廊南下,威逼长安。没有人会愿意让自己的心脏暴露在别人的刀剑下,到了最后关头,李渊再不情愿也会做出妥协的,连着到来的这三道文书事实上已经在宣告这最后关头的来临。他李建成必须马上想出一个破解之道,不然,虎符必然会重新回到秦府去!这个时候,李建成又想起了魏征。
  三年前,魏征的谋略让李建成取得了人生中惟一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辉煌战绩,从山东班师回长安后,东宫势力在朝廷里的实际地位扶摇直上,李建成第一次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太子,朝臣们开始看好他的行情,许多见风使舵的人都投到他的帐下,曾经冷清的东宫一时门庭若市。这时候,魏征却渐渐地从李建成的视线里消失了。
  其实,李建成一直并不了解魏征的性格,每天被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包围着,他也不会有心思去细细了解一个五品洗马。魏征出身贫寒却生性孤傲,不是那种靠摇尾谋生的人。当年李建成东征时,天天要向魏征问计。仗打完了,所有的人都用或明或暗的方式去向李建成讨取封赏,魏征却一次也没有主动找过李建成,更没有提起过什么封赏。而大少爷出身的李建成素来也不知道怎么去关心部属,天天在自己面前喊饿的,他就赏上一口,没有动静的他很快就会遗忘掉。因此,许多人从东征之役中捞到了好处,可魏征反倒什么也没有得到。对此他从未发过一句怨言,他躲进了藏书楼,满心沉醉地收集前隋遗留下来的各种文牍史料,准备开笔写一本记述隋朝历史的《隋书》。
  这天晚间,他正在东宫司经局里的一间阁楼上满面灰尘地翻着故纸堆,孙达提着一盏风灯气喘吁吁地走过来,嘴里大声喊着:“魏大人,魏大人!”魏征从书堆里伸出头来说道:“我在这儿呢,你有事儿吗?”孙达大声道:“快跟我走,太子殿下急着见你呢。”魏征看看自己的一身灰尘,对孙达道:“你稍候,我先回去换身衣裳吧!”孙达着急地说:“不用了,太子殿下急着见你呢!”说着上前拽着魏征就走,他是个习武的人,步子迈得比常人要大,魏征跟在后头,差不多是一路小跑,嘴里央告道:“孙将军,你慢些,我都跟不上了。”孙达却一步也没有停,因为他的主子已经发了三遍火了。
  到了东宫书房,李建成正候在门口,一见魏征,像见了救星一般,迎上前一把拉住魏征的手:“玄成,这些日子你干什么去了,也不来见我,快,快进屋说话。”进了书房,魏征才想起了什么,撩起袍角要跪,口中说道:“你看我,被孙达拽着跑得喘不过气来,都忘了给殿下行礼请安了。”李建成一把将他摁在团凳上坐定,口中谦和地说到:“你我是什么交情,何必来这些俗礼,你坐下就是了。”
  魏征只得坐下,抬头看看李建成问道:“殿下这么晚把臣召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李建成看一眼魏征:“是啊,遇到为难的事,我就想起了你这个大智囊呀!”说着他走到书案边伸手抓起那枚虎符,将它举到魏征面前,叹着气说:“三年前你费尽心机把这枚虎符从秦王手中夺过来,可现在,只怕又要给人家送回去喽!”
  魏征脸色一变,忙问出了什么事儿。李建成遂将乌城危急的情况向魏征陈述了一番,又将自己的忧虑和盘托出。在魏征面前,李建成倒也直率,他问魏征是否能想出个法子把这虎符留在东宫。魏征略一思忖,开言道:“依着眼下的形势,把虎符留在东宫只怕不易,但是,如果想阻挡秦府重新夺得这枚虎符,臣倒是可以给殿下出个主意。”李建成一愣,这个回答倒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贞观长歌三 天戮(1)
魏征出的主意是把虎符交给齐王李元吉,让他统兵去救乌城。李建成脑子里一直想着如何保住虎符不让李世民得去,从没想过把这虎符交给其他一个人,所以当魏征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他一时竟不知其用意,表情显得有些茫然,靠近魏征坐了下来,问这里头藏着什么玄机。魏征没有直接回答,他问李建成记不记得二桃杀三士的掌故。李建成读的书不少,自然知道这个掌故说的是发生在春秋时的事儿,齐国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猛士尾大不掉,晏子让齐景公赏两只桃子给他们,引得他们相争,迫得三人只好自杀。话讲到这里,李建成有些明白魏征的意图了,他是想把兵符抛给齐府,引得秦齐二府相争,好让东宫渔利。
  李建成对魏征道:“计是条好计,不过这齐王跟我一向十分接近呀,他还多次表白要效忠于我,上次出了杨文干那档事儿后,父皇一度生出废立之意,我的储位差点不保,还是他在父皇面前死保的我呢!这么做岂不是把他不当成自家人了?”魏征一笑:“看来殿下还是没有识透齐王这个人呀,他本是个带兵的出身,自视颇高,骨子里谁都看不上,野心只怕比秦王还要大。你看这些年来他一面左蹿右跳地怂恿殿下和秦王争斗,一面又暗中扩充自己的人马,几年间就不声不响地聚起一股势力。殿下一直盯着秦府,而臣却以为,秦府要盯着,齐府也一样要盯着呀。”
  李建成看着魏征,眼前闪过齐王那张挂着微笑的英俊面庞,手里却提着一柄滴血的长剑,脊背上立时生出一股凉意来。李元吉人小鬼大,十四五岁时就上了战场,以后又多次在唐王朝建立和统一的战争中独当一面,立过不少战功。他虽面如美玉却孔武有力,自幼好的就是弓马,上了战场杀人不眨眼,其手段之狠辣,军中无人不知。
  李建成知道魏征是个智者,他说该提防齐府,那就不会有错,权力角逐的游戏中原本就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个道理,读过不少古书的李建成当然明白。经过一番盘算,李建成决定采纳魏征的建议,不过他心里又生出一丝担心,对魏征说道:“让元吉统兵,就怕父皇不会答应呀。经了太谷之败,朝廷上下都对阿史那部的骑兵畏如猛虎,不是身经百战的上将,是不敢轻易派往前线与敌接锋的!”魏征当然听得懂话中的潜台词,如果人人都可以领兵前往的话,李渊派他这个太子去不就行了吗?他也不便挑破这一层意思,笑着往下说道:“这个殿下不要担心,齐王统兵多年,虽不如秦王的战功多,但毕竟也打过不少硬仗。如果有人怀疑齐王的能力,还有个法子可以既堵住他们的嘴,又能把秦府的根基再挖去一截。”
  李建成连忙追问:“什么法子?”魏征答道:“请求皇上下令把秦府的精兵旧将拨给齐王调遣,这一来就能增加援军击破乌城敌军的胜算。大敌当前,为了免遭众议,他秦王只怕也无话可说!”这实在是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魏征话还未说完,李建成一拍大腿连声称妙,接着大声向外喊道:“孙达,快备车,我要进宫面圣。”
  孙达在外头应了声“是”,便匆匆忙忙离开。这边李建成有些歉意地对魏征说道:“玄成呀,三年前,我是靠着你的奇谋争得虎符立下平定刘黑闼的殊勋的,事后你没有向我伸手要过一点犒赏,而我呢,又被那些争名夺利的人围着,实在是应付不过来,所以没能顾得上给你该得的封赏,这件事儿,我对你有愧呀,你没在心里骂我吧?”魏征微笑着说道:“殿下这是哪里的话,当初臣辗转于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军中,整日为稻粱犯愁。建德败后,臣走投无路,是殿下收留了臣,让臣苟延至今,还做到了五品洗马,臣已经是感恩不尽了,还会有什么别的奢求呢。”魏征的大度从容无所抱怨更增加了李建成的歉疚,他心里暗暗许下愿来,等自己继承了大统,一定授魏征以宰相之职!
  以后的事情,果然又一次按照魏征的预料发展着:李建成到李渊面前力荐李元吉挂帅出征往救乌城,并建议李渊降旨调派从前一直由秦府统御的数万精兵,包括李世民麾下的骁将尉迟敬德、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等一并随李元吉出征。一直找不到解决问题方案的李渊得到了这个既能解乌城之围,又可以避免让李世民重新执掌虎符的建议,实在是喜出望外,立即采纳了李建成的主张,把裴寂等重臣和李世民、李元吉召到宫里来,当众宣布了这个出援方案。
  李世民一听就明白自己又遭了暗算。可是前敌军情紧急,身为亲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实在无法开口把话挑明,因为那样会耽搁了援救乌城的大事,而因私废公一向就不是他的作风,所以,他只能一言不发地等着这次御前会议结束才拂袖而去。那枚虎符从秦府到东宫绕了一圈,又转到了齐王李元吉的手里。
  在这场悄无声息的权利较量中,真正的胜者是失去了兵符的皇太子李建成,因为心事重重长年失眠的他,从皇宫回来后一倒头便进入了梦乡,一觉睡到第二天的中午,睁开眼睛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梦里残留下来的笑。
  和李建成当年初得虎符时的狂喜不同,李元吉拿到那枚虎符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从十几岁就开始算计人的他比起李建成要奸诈得多,自武德五年冬天东宫的势头起来以后,他一直躲在李建成的身后,明里暗里推动着李建成与李世民争斗。他的如意算盘是让自己这两个兄长较量下去,借李建成之力逐步削弱李世民,然后与李建成合力将李世民彻底逐出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至于李建成,李元吉并没有太放在眼里。他非常清楚,一旦李世民被击垮,转过来对付李建成,就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贞观长歌三 天戮(2)
在李元吉的怂恿下,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