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之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忠言从来不进昏君之耳。大宋君臣就这样把军国大事当作儿戏,以小商业思想主导“国际战略”,终于引来大祸!
继起的宋金冲突,引发的是北宋末年的一场壮阔大戏。由于《岳飞传》等通俗文艺的渲染,宋方面的正义性,在一般人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后来宋的抗金战争,固然可歌可泣,但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大宋方面背信弃义在前。这个原因,一般都被忽略掉了。
大宋在处理与残辽的关系上,也极不谨慎。后来居然异想天开,要招降在夹山一带苟延残喘的辽天祚帝,把他作为与大金抗衡的一个筹码。宋徽宗还正式答应,如果辽帝来归,将待以“皇兄”之礼,并赠女乐三千人,好好养起来。
天祚帝对大金来说,是最后的心腹之患,且途穷不足以与金一搏。宋在这个问题上完全不顾金的感受,无谓地激怒金廷,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
宋宣和七年,金怀疑天祚帝与宋有勾搭,向大宋方面负责前线防务的童贯提出责问,问得童贯哑口无言。这年初,天祚帝企图南逃入宋,被金军阻截,又仓皇奔入西夏,终被擒获。残辽到此彻底覆亡。
宋在灭辽过程中的背盟行为,激怒了大金君臣。此前金太祖和太宗从总体上都还能遵守“海上之盟”,压制住了大臣要求惩罚宋的冲动。而在灭辽后,大金再无后顾之忧,对宋在两国关系上的种种不智行为,就再也不能容忍了。
金着名将领宗翰(粘罕)、宗望等一批激进派,都力主惩罚一下不知深浅的大宋。金太宗也感到:要是不打,宋是根本不能老老实实维持和平的。 。。
黑云南下欲摧城(3)
这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拉开了对宋战争的序幕。其中以粘罕等为西路军,南下太原,进取洛阳,截断徽宗西逃入蜀之路。以达懒、宗望等为东路军,攻克燕京。而后,两路急奔汴京合围,要生擒宋徽宗这个超级大艺术家。
歌舞升平了百多年的大宋本土,即将第一次被北方武士的铁蹄践踏!
金军在开战前曾经频繁调动、集结军队,引起大宋方面少数边官的警觉,以银牌急报于朝廷。但是,朝中的主管者正忙于祭天地大典,竟然没有将情况报告徽宗。直到战争爆发的种种迹象连傻瓜都能看出来了,身在前方的童贯这才慌了手脚,派人去和大金交涉。
这时候去交涉,还顶甚用?宋要求金归还燕云尚未归还的部分,金则提出让宋再割让河北大部土地,根本合不上辙。宋谈判使者马扩表示,一旦开战,宋军将奋起反击。
……可笑!大金还怕这无用的豪言壮语吗?金谈判使嗤笑说:若是怕你们,我们就不来了,如果你们能把河东、河北让出来,两国以大河为界,宋也许还能保全!
海上之盟、尤其是宋单方面背盟的恶果,到这时尽显无遗。招惹了人家,又打不过人家;原来还可以引为战略伙伴的辽,也让自己亲手参与灭掉了。这时候,就是天王老子再生,也是没咒可念的!
坐镇太原的童贯总算认清了形势,除了忧虑,一筹莫展。想想金军铁骑的厉害,太原一天也不能多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太原知府张孝纯不想让他走,便质问道:“金人背盟,太师应全力抵抗,假如离去,人心必摇!”
哪想到,童贯的脸皮是比城墙还要厚的,他居然答道:“我不过受命宣抚,并非守土!”
张孝纯知道,如此一来大势已去,不禁叹息道:“童太师一生何其威风,怎么事到临头竟然怕成这样,抱头鼠窜,有何面目去见天子?”
童贯不听,一心想走。他是宋西北军务最高统帅。他一开溜,大宋军队无人指挥,人心混乱。此时的宋军,不过是一群尚未逃散的鸟兽罢了。
金将领宗望此时也遣使到开封,向宋施加压力。宋大臣李邦彦等人平时就没主意,现在就更是吓得面如土色,小心翼翼地问金使:如何才肯罢兵?
金使傲慢异常,硬梆梆甩下一句话:“不过割地称臣耳!”
想出“海上之盟”馊主意的大宋君臣,此时被自己制造的苦果噎得喘不过气来,只得派出使者前往金廷求和。
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买卖做得太不合算。大宋君臣都预感到前景不妙……但不去讲和,又能如何?
当然,自从金军侵入宋境,这场战争就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大宋此前的举动就是再愚蠢,也不过是破坏了“国际关系”准则,这是可以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的。金依仗武力,对宋提出骇人听闻的领土要求,悍然点燃战火,涂炭生灵,那么无论其出兵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应受谴责的。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不管以前大宋君臣是何等低能少智,但他们今后所组织的任何抵抗,就都应视为保卫疆土的正义战争。
对于这一点,我们后人不能因历史疆域的变迁,就对以往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抹杀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界限,否定宋朝抗金名臣和名将的民族英雄地位。
大宋宣和末年,北方铁蹄踏踏,南方山河震悚。
人间顿成烽火地狱。
金东路军进入宋境后,几乎兵不血刃就接连拿下檀、蓟二州,进抵燕山府。燕京守将蔡靖命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率军迎敌。宋军稍作抵抗,就不败自退。郭药师本来就恨大宋待辽降将凉薄,此时索性反了,捆了主帅蔡靖与一干宋文武官员,降了金军。
燕京守军没了领导,一哄而散。燕山府所辖州县也尽入敌手。
郭药师降了金以后,恨犹不已,向金将领献计说,宋军精锐都在太原防守,河北空虚,不如趁势南下。于是自为向导,引领金军直扑开封!
西路金军此时也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太原城下。知府张孝纯最初倒还忠勇,传檄附近各郡援救,但应者寥寥。宋军本无斗志,又缺少高明的战场总指挥,在交城一战,不慎被金军劫了营,损失十之七八。
……雄关危殆,河山袒露,哪里还能有大宋的一线生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位惯于“惹事生非”的太学生(1)
●一位惯于“惹事生非”的太学生
就在大宋国运岌岌可危的巨变时代,有两位知识分子出身的政治人物,一先一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两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他们在猝然而来的宋金战争中,被命运所选择,介入了当时的国家大政,或长或短地影响了大宋国策和历史的走向,从而留下了显赫的名声。
其中一位,就是本书要讲的主人公……李纲。
另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大奸臣秦桧。
这两个人的生命轨迹,在早期有颇多重合之处。
他们生于同一时代,李纲是宋神宗元丰六年生人,秦桧小李纲七岁,是宋哲宗元佑五年生人。按照当今十年为一代的划分法,他们是同一年代人,都是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大动荡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都是仕宦子弟。所不同的是,李纲出身于高官家庭,父亲李夔是龙图阁待制,相当于皇帝的文化顾问;而秦桧之父秦敏学,则只做到了知县一级。
他们在年轻时,都是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李纲幼年时即有大志,勤学苦读。十多岁时,其才学名动州县,二十二岁入太学(国子监),是那时国立最高学府的“本科生”。二十九岁考中进士,有幸得到徽宗的再三眷顾,名次从乙科特别提至甲科。
秦桧也是当时的青年精英,曾在太学“游学”。他博闻强记,擅写文章,尤其长于办理俗务,当时同学们凡有郊游活动,都委托他一手操办、里外奔跑,因此获得了“秦长脚”的美名。他二十五岁时进士及第,此后步入仕途。
他们都曾经是大变动时期宋朝的宰执大臣,也就是宰相,以自己的意志和种种努力,影响了大宋的对金战略。
他们同时也有泾渭分明的不同之处,一清一浊,一黑一白,判然不同。一个博得了千秋美誉,一个则留下了万世骂名。
李纲,为相仅仅七十七天,后被贬,辗转于途近三年,一度被流放到山遥水远的海南,所幸很快遇赦,但到底未能完成抗金复土的大志,郁郁而终。
秦桧则要幸运得多,当了宰相之后,专国十八年。他的执政理念,与后来宋高宗的意图完全一致,决定了宋金战争之后,“南宋”百余年委曲求全的命运。
李纲与秦桧两人,一个,以文士之身,亲自上阵部署,拒强敌于城下,是个惟愿以死报国的热血汉子;一个,以宰执之尊,却处处破坏抗战,谋害抗金名将岳飞,是个令人不齿的巨奸大恶。
这些区别,就是人性在历史考验中的善恶分野,是知识分子官员在品德上的优劣之别。
盖棺论定,青史有判,鱼龙终究不可能混杂。
一个正直人士在生前的不幸,是由千秋万代人们的赞美来做补偿的。
一个奸侫小人在生前的侥幸得意,则是以臭名昭着、子孙蒙羞的身后定评来作为惩罚的。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于宁愿让子孙也跟着挨骂的恶人,善意的劝诫是没有用的。只有世世代代的读书识字者,以白纸黑字的利剑,将他永远在历史上钉死。
本书在此以前的部分,就是李纲在出场之前的大背景。之所以说了那么多,是因为其中的曲折、原委,如果不讲清楚,我们就很难对李纲的历史作用作出恰当的评估。
从下面起,我们就专门来说说李纲……这个曾经挽救过大宋王朝的传奇人物。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祖籍邵武(今属福建),从祖父一代起,迁居无锡。无锡有一条河叫梁溪,李纲便将此做了自己的号,大家都习惯叫他“梁溪先生”。
一位惯于“惹事生非”的太学生(2)
李纲的家世很有来头,系出自唐朝的宗室。他们家的老祖宗,在唐时因宗室身份出任过建州刺史,因此家族从那时起就定居在福建。
在研究李纲身世的过程中,我发现,李纲在史籍的记录上,虽是名声很好的“主战派”大臣,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人。
首先,很可能他一辈子过的都是奢华的生活。李纲祖先地位隆宠,父亲李夔是皇帝的近臣,他本人在三十岁后又多年在朝为官。宋代的官员,待遇之厚为历朝之最,李纲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他一生不缺乏锦衣玉食。据一些野史笔记上载,即便他后来遭贬后,家中财富也甚多,拿出来赠送朋友的珠宝,一出手数量就大得惊人。
其次,曾经有人说他在政治上有污点,是蔡京的儿子蔡攸一党(笔者注:此说不确。)。
但是,这些问题即便是有,也不能掩盖他在宣和、靖康年间挺身抗金的大节。
兵临城下之时,一个出身高贵的知识分子官员,没有袖手,决不逃命,以文人身份亲历战阵,部署杀敌,这样的壮举,足以使他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一味忍让。而在民间,则抗日情绪高涨,知识界中也弥漫着杀敌报国的豪气。1935年,上海“汗血书店”出了一套《民族英雄评传》丛书,其中的第六集,书名为《抗金护宋的民族英雄李纲》(成亚光着)。书中对李纲评价极高,称其“保家卫国的精神与功绩,甚至要超过岳飞和韩世忠”。
作者说,假如宋朝当时没有李纲,那就连半壁江山都要保不住了。因此,李纲坚决抗战的决心和事迹,可说是“贯日月、泣鬼神”!
民国的那些年,并不如当今某些学者所渲染的那样,是自由主义的宁静乐土。那是一个“国土一天天沦丧”的危难时代,整个中国,哪儿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因此,该作者疾呼:愿自己写的这本小册子,“能鼓舞第二李纲的崛起,来挽救这汪洋大海中的破舟”。
……国有大难,英雄必出!
对李纲一生的总体评价,以“民族英雄”而论,大抵不错。这一点,恐怕只有身处危局的人们才有更深刻的感受吧。
李纲的家乡无锡,是锦绣江南之地。当年李纲的祖父退休,在还乡时途经这里,为太湖的烟波浩渺所陶醉,遂起意在此安度晚年。
无锡山水,素有“吴山青,越山青”的那种空灵,李纲在此生长,自幼也就有着一份剔透明澈的聪慧,少年时胸有大志,学业精进。
十九岁那年,母亲吴氏去世。李纲是孝顺之子,在为母守丧的三年中,他结庐在母亲坟茔旁,清心寡欲,手抄了《妙法莲华经》七卷,放在母亲的棺木中。据说,在此期间还在墓地周围栽下了松柏数十万棵。
李纲完成启蒙学业后,先后入了县学和州学,成绩一直优异,每次考试总能名列前茅。到二十二岁时,由州学推荐,进了京师的太学,名次是当年的第一。这个荣誉,他的父亲曾获得过,后来李纲有个堂弟也获得过。
一门三个太学榜首,史书上说:如此盛事,“时人荣之”。
就在这一年,李纲娶了襄阳人张氏为妻。张氏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李纲的老岳父张根,官居秘阁修撰。
从崇宁五年起,夫人为他连生了三个儿子,即长子李仪之、次子李宗之和三子李集之。
李纲入了太学后,如鱼得水,学业更加精进。第二年成为“进士预贡”,具有了考贡士的预备生资格。 。 想看书来
一位惯于“惹事生非”的太学生(3)
第四年,因父亲升职,按照古代官场规矩,李纲获得了候补“将仕郎”的官职。这是一个最低品级的文散官,无具体职务,是专门赏给还没考中进士的官员子弟的。
第五年,参加“国学贡士”考试,又得了个第一。这年春天,他已经具备了考进士的资格,但是突然听说有家中有亲丧,于是决定不参加考试。有朋友写信给他说,那不过是不确切的消息,劝他还是参加春季的考试,中了进士,也好安慰尊亲。李纲是个大孝子,坚决不干,宁可错失了这次机会。这一年,他被正式授予“将仕郎”和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法参军的职衔。
从上面这个履历看,李纲也就是一个走了“学而优则仕”的官宦子弟,似乎看不出他后来会有那么大的勇气。
所以,他少年时的一次经历,在这里必须一提。他父亲早年在延安为官时,李纲才十四岁。当时有西夏人来攻,围城甚急。李纲的父亲组织城防,万分紧张。小小李纲那时就有胆量骑着马,时时在城墙上绕城巡逻,无所畏惧。父亲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寇的蔑视,给了小李纲以深刻影响。
……良好正派的家教,就是英雄的摇篮,不管这个家是华贵之所还是贫寒之屋。
在太学就读的日子,是李纲仕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基石。开封城内蔡河湾南岸的这所森严学府,在李纲踏入仕途之前,就锻造了他刚正不阿的为官理念。
宋朝是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宋代的太学,规模甚为了得。这所当时世界上罕见的人文学院座北朝南,气象恢宏,共有一千八百七十多间大小屋宇。院内有亭园射圃,供太学生门练习射箭,触目皆是庭树森森、花木繁盛。
从全国各州县推荐上来的优秀生,就在这里潜心攻读,学生人数常年保持在三千八百多名左右;再加上行政官吏、教师、工役,整个学院的人数,总计当在四千人以上。
这里是全国读书人无限向往的深造之地,典籍丰富,浩如烟海,教师也都是一时之选。太学生只要经过几次考试,朝廷就可正式授官,所以人们也把太学叫做“储材之地”。
李纲赴太学就读之日,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路水陆兼程,心潮难平。船一过尉氏县,远远就眺见汴京城楼高耸天际,端的是人间天上。进入东水门后,只见一座百万人口的繁华之都扑面而来……
年轻的李纲饱读诗书,心怀天下,从此就要从太学的亭亭柏荫下,走上修身治国的坦荡大道了。想到此,他怎能不心事浩茫!
入学之时,朝中正是蔡京当道,朝政糜烂如江河日下。一路所见,太湖采石所的官船,高挂“应奉局花石纲”的皇家大旗,十多艘一队,在水路上横冲直撞。
沿途百姓不堪搜刮,怨声载道,都说国家将要败在这伙奸贼手里了!
民间疾苦,深深震撼了从深宅大院里走出的年轻李纲。他不禁浩叹:人间何世,百姓何辜,要遭这刮骨剔肉的残酷盘剥?
李纲是精英教育熏陶出来的学子,坚信儒家真理。古来孔子讲“求仁”,孟子讲“民本”,可是眼前的景象,哪里有一点仁义和爱民可言?他搞不懂,难道真理就是写在纸上来哄老百姓的?
在太学里,人也是物以类聚的。李纲结识了同学李彪、陈朝老等人,彼此情投意合,如同手足。他们目睹奸臣弄权,朝政*,都压不住心头的一股怒气。几个人聚在一起,免不了要慷慨陈词,指斥时弊。 。。
一位惯于“惹事生非”的太学生(4)
李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