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之惑-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忽儿,金营中打马出来两个使者。一个紫袍人,自称“太师”;一个白袍人,自称“防姡А薄7缞',即防御之意,是当时大金武官的一个职级。
这个紫袍人,就是燕人吴孝民;另一个,是纯粹土着的金国人。
大金派出的这两名使者极其精明,从后来的表现看,其智商一点儿不亚于大宋君臣。反观宋朝方面在派遣使者的问题上,却未免过于儿戏。朝中宰执畏惧金人、怕担责任的卑劣之举,太令人齿冷!
这样的国,不亡,还有甚天理?
两国使者在城上城下见了面,举鞭互相示意,遥为揖拜。郑望之约吴孝民晚间到城西何灌军帐中相见。当夜,郑望之与高世则缒城而下,进入何灌帐中。不一会儿,金使二人亦如约而至。
吴孝民开口道:“我们皇子郎君(指宗望)在赵州路上,截得贵国皇帝即位敕书,以手加额,万分释然,说:既然是上皇禅位,那便无可得争,便与他讲和罢了。如今大军来南,只似一场买卖也。”
这一段开场白,举重若轻,极富策略,几乎把大宋的两位使者侃晕。郑望之疑疑惑惑地问:“买卖?买卖之说怎讲?”
吴孝民言简意赅:“要割大河为界,更要犒军金帛。”
郑望之并非平庸之辈,张邦昌抓了他的差,阴差阳错之中也还算大宋的幸运。他一听,就明白了,当即反驳道:“如此,则不是买卖。譬如有人卖绢一匹,索价三贯,买者只答应给二贯五六百文。讨价还价后,又添一二百文,最终成交,如此才谓之买卖。今贵国既要金帛,又要割地,而却无一物与我国,岂可谓之买卖?只是强取罢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宋使者丢尽了大国颜面(3)
郑望之接着又说了不少,也算是雄辩滔滔,但是吴孝民更不说话,只是要求入城。
郑望之没法儿,只好带着金使进了安远门,先到都亭驿歇息。都亭驿原是宋朝接待辽使的宾馆,辽亡,现在就用来接待金使。时约四更,一行人才到达驿馆。就在此时,钦宗亲赐的御笔传到:“适才知道郑望之已回,不知有何话语,一一奏来。”
看看此时天已快亮,双方使者连个盹儿也没打,就急忙入宫。两位金使,安排在崇政殿前的幕次(休息室)等候,两位宋使则赶到延和殿向钦宗汇报。
郑望之、高世则奏事完毕,便退下了。钦宗便来到崇政殿接见金使。
好个金使吴孝民,见了大国皇帝,不卑不亢,跪奏曰:“上皇朝与大金结约海上,又违盟誓,此皆已属往事。今日少帝陛下可与大金再立誓书,结万世之好。前些时日,你方李邺来议割献三镇事,皇子今天又遣我们来代行朝见之礼,皆出于诚意。今愿少帝陛下派遣亲王、宰相到军前送礼。我们皇子喜礼意之重,前日割地之议也许可罢。”
这番话,是站在大金立场上提条件,但是听起来,又好像很为大宋的处境着想,端的是外交上的高明语言。
他口中所称的“少帝”,就是指钦宗。史上记载,他是第一个把钦宗称为“少帝”的人,自此这个称呼也就流行开来,
钦宗听了这番话,似乎没有什么主意,看了看宰执们,也都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只好同意大金开出的条件,请吴孝民先回都亭驿吃早餐,等这边选好了劳军大臣,再一同赴金营。
大金的这次外交折冲,没费吹灰之力。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基本都可以得到。发兵南下,无非是图财,大金的上下,都嫌宋地夏日炎热,对占领河北的大宋国土并不十分热衷。如今仗虽然打得不顺,但通过谈判,同样也可以捞一笔洋财回去,且不必付出血的代价,这不是上天特别的照顾么?
李纲率领众军在城上浴血奋战,朝堂上却瞒着他搞卖国的勾当,作为城防总司令,他知道不知道这一情况呢?
他当然知道肯定会有猫腻!
“小人勿用”……皇帝要是真能做到这一条,那还能是皇帝吗?
据李纲后来回忆,初九日那天,金使前来谈判,是和朝廷先期派往大金谈判的给事中李邺一起来的。这几个人抵达城下时,天已昏黑。金使向守城士卒喊话,坚持要马上入城。李纲闻报,立即传令:有敢开门者斩!让那金使老老实实在城下等候了半夜,到初十日凌晨才放进来。
李纲这样做,不为别的,只为给大宋争口气!
大国之大,须有尊严,况且两日来连战皆捷,不摆摆谱更待何时?大宋,弯着腰做人的日子太久了!
初十日,钦宗召见金使完毕,李纲就知道了消息,急匆匆赶来,要求朝见。
钦宗干了亏心事,一听是李纲来了,头就有点儿痛。但城防司令来了,总不能拒见吧。
李纲上得堂来,开口就请求,自己要出任这次谈判的和议使。
钦宗一惊,当即表示不许,说:“卿正在治兵,不可。”他任命李棁作为此次谈判的正使,郑望之、高世则为副使。为表示对大金的诚意,让他们先带去慰劳酒水果品和一万两金,作为见面礼。
君臣们忙碌了一天,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李棁一行备齐了礼品,连晚饭也顾不得吃,就匆匆西出万胜门,奔金军大营去了。 。 想看书来
大宋使者丢尽了大国颜面(4)
古道。西风。瘦马。
……这情景,深深刺痛了李纲。就李棁这个在同知枢密院事职位上尸位素餐的家伙,能为大宋争来什么利益?数万将士血战两天的战果,可不要让这个窝囊废几句话就给输掉了!
等宰执们都退下去后,李纲独自留下,问钦宗为何不派自己出使。
钦宗说:“卿性刚,不可以往。”
李纲心里来气,说:“敌士气方锐,吾大兵未集,所以不可以不和。然而议和的办法得当,则中国之势遂安;不然,祸患未已。宗社安危,在此一举。臣之所惧,李棁柔懦而误国事。”
接着,他又向钦宗反复阐述不可割地以及不可许诺太多金帛的道理:“金人贪婪无厌,又有燕人狡狯以为之谋,所以金人在议和时,必大张声势,过分索求,以窥伺中国虚实。如朝廷不为之动,措置合宜,他自然就知难而退了。如朝廷恐惧,一切都答应,他知中国无人,就越发觊觎,我国之忧,怕是从此不了。臣以为,先定,然后能应安危之机。愿陛下思之。”
……先定,然后能应安危之机。
这话,是说到了要害处。
在宋金开始对峙之后,大宋君臣的种种做态,简直不像是国家管理者,尤其不像大国之主。其患得患失、首鼠两端、见利忘义的勾当,连市井小儿都不如。主政者如此没有“定力”,国家哪里还有尊严?
李纲的苦口婆心,钦宗也体会到了,他对李纲的观点颇为赞同。
李纲看看话已说到,便告退,继续去巡城。现在和谈虽然在进行,但金军仍在城外虎视眈眈。为防止意外,李纲又向钦宗提出,请派宰执分管汴京城四面城墙的防御。钦宗准许,命蔡懋安排宰执们,分别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
这个战时的安排,很有意思,一下把李纲提到了凌驾于众宰执之上的位置。四壁守御使,都要听他这个城防司令的。
李纲对议和使的担忧,不幸而被言中。以李棁为首的这个使团,果然有辱使命。当天一出城,开局就不是很顺。先是吴孝民催命似地催促使团赶紧出城,但是为等待准备酒果、黄金,等了好半天。上马出发时,太阳已落;出万胜门约一二里,天色就已完全昏黑了。途中,不巧碰上金军骑兵三两人。金兵不知来人是使者,还以为是宋兵偷袭,便乱放了一通箭。使团的随从一人死,四人伤,损失惨重。
好不容易才让对方弄清了情况,使团又继续前行,至深夜一更时,才到达宗望的驻地孳生监。
宗望态度傲慢地出来见使者,南向而坐,俨然帝王。大宋的使团团长与副团长,居然对之行臣子礼,北面再拜,膝行而前。简直是丢尽了国家的脸!
宾主随意聊了几句,宗望所言不及和谈,只是指责大宋为何背盟、为何接受大金叛臣、为何要给张觉封官等等。说罢,甩下一句“天晚,待明日相见”,就起身走了。
当晚,宋使者在孳生监歇息。在安排住宿时,大金的接待官员、太师萧三宝奴说:“我们皇子郎君此次走到半路,就有返回之意,只是纳闷南朝为何不遣使来求和?”
他说的这话,显然是宗望授意,旨在诱使宋使臣接受苛刻的条件,做出更大的让步。
郑望之答道:“朝廷已派遣给事中李邺去议和,但不知在甚处可逢大金人马,更不得消息。”
萧三宝奴说:“李给事,我们知道是上皇遣来,但我们皇子郎君说,不知今上意旨如何?”
郑望之说:“我们主上即位才十余日,上皇已南巡,朝廷仓卒间未及遣使,而贵军人马已到城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宋使者丢尽了大国颜面(5)
三言两语之间,金人就摸准了宋使者的态度,知道来的不是什么硬货,便自去回报了。
第二天,宗望根本就不露面了,派遣了燕人王汭,向宋使传话说:“贵国京都,城破就在顷刻,我军所以敛兵不攻者,只是为贵国皇帝之故。若能存赵氏宗庙,则恩莫大焉。因此之故,若议和,贵国须拿出犒师之物: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彩各一百万匹,马、驼、驴、骡之属各以万计。尊我国主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汉者,都要送还。此外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以亲王、宰相为人质,我乃退师。”
说完,他出示了一份清单,将上述条件开列得清清楚楚,交给李棁,让他送达大宋朝廷。
这场开封保卫战,若是大宋方面眼看要守不住,大金开出这样的条件还情有可原。一个败军之将,还敢狮子大开口,显然是摸透了对方态度的缘故。这时,大宋使者若词锋锐利,生死不惧,告诉宗望:今日已不复往日,大金根本没得可能啃下汴京,还有可能陷于各地勤王军的汪洋大海之中,那么,宗望断不敢如此狂妄!
可惜李棁胆小,他战战兢兢接过清单,不敢多说一句。过了好半天才说:“这里还有皇帝赐金万两及酒果。”宗望笑笑,也不答谢,只是让吴孝民把礼品接受下来。
宋使退下后,金人都笑之,道:“此乃一妇人女子尔。”
这是大金方面在开战后,第一次接待大宋的国家级代表。他们大致摸清楚了宋的谈判底牌。自此,上上下下都有轻视宋朝之心。
另有史料记载,正使李棁虽然窝囊透顶,但那位偶然被选中的副使郑望之,还算尽职尽责。在与萧三宝奴等人斡旋的过程中,多少还做到了据理力争。
他说:“女真本一小国,初以兵*盛灭契丹,终能以礼义与中国通好,岂不为美?若一向恃强,务欲并吞,非至理。”
三宝奴说:“只是南朝多失信,须要一亲王为人质,此事古亦有之。”
说起这个,难不倒饱读诗书的郑望之,他说:“不错,如燕太子丹质于秦是也。然不知周、郑交质,其后终至交恶?诚然,为大计,质亦何妨,然而若以亲王为人质,万一有感风寒而致不测(意为万一病死),以人情言之,贵国亦不得不悔。此事怕是无益。”
三宝奴又笑道:“北朝以兵之所至为疆境,今已至汴京,皇子郎君只想画河为界。”
这是不声色地提出了一个最苛刻的条件。条件涉及了领土问题,郑望之分外谨慎,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朝廷自来与金国讲好,以燕山为界限,内郡及都城都不设守备,以示不恃强欺弱!若你们皇子必欲以河为界,此乃恃强有所索取。且南朝得北朝地不能守,前日燕山收复就是一例;北朝得南朝地恐怕亦然。此乃人情向背不同,还是朝廷为金国增加岁币为好。”然后,郑望之提出,岁币可增至银三百万两。
这与金国提出的条件相差了一大截,三宝奴不悦,冷笑道:“南朝得北朝地固不能守,北朝得南地岂守不得?古人即有守得者。”
郑望之说:“耶律德光到汴京,不及一月,如何谓之守得?”
三宝奴只是说:“还是有守得的。”
郑望之说:“北边种籽落得中原地,无如拓跋魏(指北魏)。然而自拓跋南侵,改为元魏,已百年有余,当时所立君长,犹如中国之人也。用中国之礼乐、中国之法度、中国之衣服,故中国之人亦安之。今大金岂可以拓跋为比?”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宋使者丢尽了大国颜面(6)
说到最后,三宝奴见郑望之嘴不让人,不禁哈哈大笑,说:“你我各自尽忠尽节,不过,你我为国家能说得成甚事?只是我军许多人马远来,总不成空手回去也。须知,大金人马不似南朝健儿逐月有钱粮发。”
郑望之也缓和下来说:“若是讲和,却存旧好,所有贵军,朝廷定会犒劳,但不知有多少人马?”
三宝奴答:“河东国相(即宗翰)二十万,皇子郎君这边三十万。如今讲和,我军便遣人通知河东军,此事朝廷不要迟疑,早早便了。这里许多军,久住必坏了你家人民田禾。”
郑望之说:“昨日得圣上的意思,若说及犒军,可许诺银三五百万两,即使此数亦不易出也。”
三宝奴嗯哼一声,说:“金人离家有六七千里,动辄一二年,须是每人得两铤银、一铤金方可!”
郑望之叹道:“太师开得这样大口,又要以河为界,好难商量!”
李棁一直在旁,一言未发。回到住处,想想大金的苛刻条件,吓得面如土色。这一夜,他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有一位叫韩宣徽的大金官员来看望,作了个揖,说道:“皇子郎君遣人去打城也。”
郑望之吃惊道:“既是讲和,何言打城?”
韩宣徽笑道:“且要耀兵。”
之后,宗望才约见宋使,对宋使笑说:“打城人适才已返回矣。”又云:“讲和事,我派人去朝廷理会。”
于是给了萧三宝奴、耶律忠、王汭一封国书和一件不封口的公文,并玉带、玉篦刀、名马各一为礼,叫三人与李棁、郑望之一同入汴京城。那个不封口的文件,就是索要的金银、绸缎、牛马数目。
当晚一更之后,一行人来到福宁殿门,李棁、郑望之入殿具奏。钦宗看了所进的大金国书,才知道大金开出的条件:除了金银牛马外,还要割让三镇(太原、河间、中山),以亲王一名为人质,等金军回军之日送到黄河边,并要宰相一名同往,参与交割地界。交割完毕,宰相可回。
钦宗看了,没言语,叫两位使者跟大臣们说仔细。
听罢汇报后,以李邦彦为首的一帮宰执大为震恐,连夜讨论,最后拿出了意见:割地及亲王为质的条件,全部答应。财物方面,拟在金人所提条件的基础上减半,拿出金八十万两、银二百万两、缎二百万匹;牛羊则按大金的要求给,即牛马五百头、羊一千口。据记载,这个方案,主要是出自李邦彦的主意。
十一日在崇政殿上朝,钦宗听了宰执们的意见,“默然无所主”。
如果采纳了这个意见,初八、初九两日将士们舍命得来的战果,就将一风吹掉。大宋将再次沦入耻辱的深渊!
这个卖国的方案,激怒了李纲。
他引用钦宗昨天赞同的“先定,然后能应安危之机”的看法,据理力争。他说:尊称金国国主为“伯父”以及归还金国叛臣这两条,倒也罢了,可以如其所欲,因为这两条实际上对大宋无害。但是犒师的金币,他们索要得太多,虽竭天下之财力不足以充其数,我看酌量给他们一些就行了。
大有问题的是割地条件。太原、河间、中山,是国家屏蔽,虽号称“三镇”,其实包括了十余个郡的领土,北部险阻都在这些地方,割之,又何以立国?此外,三镇还是三祖陵寝所在,子孙奈何将此地送人?
至于派遣人质的问题,即使宰相当往,亲王也不应当去,事关尊严,决不能答应。
李纲建议:莫如选择干练使臣,与之往返商议,给大金方面讲明白所以可、所以不可的道理。另外再告诉他们:金币之数,要用一些时间让有司核查数目,陆续呈报。以这些理由,滞留金军数日,待我大兵四集,金军以孤军深入重地,势不能久留,虽所得不满意,必求速归。然后朝廷与之盟约,再派重兵把他们礼送出境,彼辈自然就不敢轻视中国,其和可久也。 。 想看书来
大宋使者丢尽了大国颜面(7)
这些看法,充分考虑到了大宋的长治久安,很有见地。特别是利用谈判滞留金军,以待勤王大军前来向他们施压的主张,可谓绝妙。
可惜宰执皆不以为然,都说汴京城破,就在旦夕,肝脑尚且可能涂地,谈何三镇之有无或者金币之多少,这些都不足计较也。
凡卖国者,万事当前,考虑的就是自己的肝脑能不能涂地。祖宗留下来的国土,虽寸土寸金,在他们却是可不予计较的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