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家侦探-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花郎不认为包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包拯刚进临西城,对于一个小小的命案,更不可能听说,那么包拯这么一问,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便是纯粹瞎猜,第二种则是他在来临西城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

    第一种不太可能,因为花郎对包拯太了解了,他不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很严肃,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因此包拯之所以会说出这样一个话,很大的可能是他在来临西城的路上听到了什么。

    从京城到临西城这条路上,并无多少行人,而临西城的事情很少能够传过去,包拯既然问了,莫非……花郎想到这里,突然有些兴奋,不过他并没有立马说出来,而是依旧平静的喝酒吃菜,好像根本没有把包拯的那句话放在心上。

    童卓跪在地上,不时的给花郎打眼色,可花郎却装作没有看到。

    花郎的这种行为,被所有人看在眼里,包拯淡淡一笑:“花兄弟在临西城,也有破不了的案啊!”

    花郎笑了笑:“非也非也,其实这件命案马上就要破了!”

    大家都很相信花郎,从来不认为他说出的话没有完成过,所以当大家听到花郎说临西城的命案马上就要破的时候,顿时兴奋不已,温梦更是连忙问道:“真的吗?能抓住凶手了?”

    花郎笑了笑:“其实,凶手早已经抓到了,只是不在我们的手里而已!”

    温梦等人不是很明白花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包拯和公孙策他们几人听完之后,皆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番笑完,公孙策道:“花兄弟就是不一样啊,单从包大人的一句话里,便听出我们抓到了一个可疑的人。”

    这个时候,大家才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而后,几名士兵将一个人给带来了,那个人土里土气的,个子还行,长的也还马马虎虎,根据小娥等人提供的周景画像,花郎他们一眼便认出来他便是周景。

    花郎和童卓等人很兴奋,童卓更是连忙问道:“包大人,您是如何抓住这杀人凶手的?”

    包拯笑了笑:“来临西城途中,我们遇到了这个人,这个人当时很奇怪,看到我们的队伍之后就要跑,喊他他也不停,我觉得可疑,便让展护卫把他给抓了来,抓来之后对他进行审问,可他却也不回答,他越是不回答,我们就越发觉得他可疑,于是便把他给带到了临西城,这里方圆几十里只有临西城人最多,他显然是从临西城逃出来的,如今一看,果真如此啊!”

    童卓等人很高兴,而这个时候,包拯说道:“既然凶手抓住了,就把他关押起来吧,切莫扰了我们相聚的兴致。”

    可就在衙役准备将那个周景押下去的时候,花郎却突然挥手制止了,然后对包拯说道:“包兄,此案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且等我来问一问。”

    包拯微微凝眉,他觉得这件案子挺简单的,周景为那五贯钱杀人,他甚至连辩解都没有辩解啊。

    不过包拯也是相信花郎的,就像很多年前他相信花郎那样,所以他任由花郎对周景进行审问。

    可能是花郎知道这样问周景他什么都不会说吧,所以花郎命人将周景的母亲给叫了来,老妇人来了之后,花郎这才开始审问。

    “周景,你杀人的罪已经无可辩驳,若是识相,最好老实回答我的问题,你是从何处听来小娥与其他男人私通的?”

    周景已然心灰意冷,所以对于花郎的话,他已不准备再做任何解答,可当他看到自己母亲的时候,他的心突然一痛,猛然给自己的母亲跪了下来,道:“母亲,是孩儿不孝,不能给您颐养天年了。”

    老妇人看着此时的儿子,也是眼泪连连,她不是那种很伟大的母亲,她不可能说要自己的儿子伏法什么的,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母亲,他想要的只是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

    所以这个时候,她突然给花郎跪了下来,她要求情,她要给自己的儿子求情,面对一个母亲的求情,花郎显得很无情,因为她所求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杀人凶手都可以原谅的话,那么要这天理何在,要这法律何在,要那无辜被杀的人怎么办?

    周景绝望了,可是他的母亲却不,她要一直求下去,而这个时候,花郎望着周景说道:“小娥与男人私通,你是听谁说的?”

    人的心境变化的很快,此时的周景突然想说了,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不说,他的母亲就会这样一直求下去,而且突然间,他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要隐瞒的。

    “是听两个人说的,他们分别叫狗子和二孬。”

    这是两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花郎立马派人去将这两个人叫了来,这两个人来的时候,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跪下之后连头都不敢抬。

    花郎望了他们两人一眼,很普通的人,而且穿的很破旧,是社会上最低层的人。

    “你们为何要散布谣言,说小娥姑娘与其他男人私通?”

    两人很害怕,其中那个狗子看了一眼二孬:“二哥这……”

    那个叫二孬的人微微凝眉,最后向花郎说道:“我们哥俩很穷,为了喝一次酒就要攒钱半个月,我们都没有钱娶媳妇,我们都是光棍,以前周景跟我们差不多,可是他却要成亲了,我和狗子听说之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就想着捉弄他一下,然后就散布了小娥跟其他男人私通的事情,我们也没有想到会闹成这种后果。”

    如今,一切都明了了,临西城发生的命案终于破了,可是那二孬的话却给众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知过了多久,花郎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贫穷,贫穷让人愚昧啊!”

第1177章 辽斗

    包拯等人在临西城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带上花郎等人直接向辽国奔去。

    辽国距离临西城有十天的路程,一路上大家互表相思,倒也不觉的路途烦闷。

    如此走过十天左右之后,他们的出使队伍终于进入了辽国地界,包拯命人递上拜贴之后,便在辽国国都上京外二十里安营扎寨,他们若想进城,必须经过辽兴宗的同意。

    这是规矩,也是为了安全。

    如此在上京外呆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早上,一名侍卫来报,说辽国派了礼部尚书胡卫清前来迎驾,包拯听完,微微点头之后,随即带人与那胡卫清见礼。

    胡卫清四十岁左右,样貌颇有些清瘦,但却十分文雅,跟大宋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而一切接待,皆是很符合规矩,不卑不亢,包拯见这胡卫清如此精明沉静,不由得对他大是赞赏起来,而暗自赞赏的时候,却又觉得此次和谈,恐怕并不见得容易。

    温梦第一次见到胡卫清后,很是惊讶,悄声问花郎:“这大辽怎么还有汉人当官,而且好像很大的样子。”

    花郎浅浅一笑:“辽国实行一国两制,因俗而治,汉人有汉人的法律,契丹人有契丹人的法律,当官嘛,机会基本上是平等的,可以说辽国被我大汉百姓,已经同化的差不多了。”

    听完花郎的解释之后,温梦似有所悟,于是再不言语,随众人去了接待使臣的驿馆,在驿馆住下之后,胡卫清对包拯等人说道:“诸位现行歇息,等明日上朝之时,本官领诸位使臣觐见我朝圣上。”

    包拯微微颔首,随后胡卫清在驿馆一番吩咐,让包拯等**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此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胡卫清在带领着几名下人离去。

    而在胡卫清离开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花郎等人觉得呆在驿馆有些无聊,于是便想到此走走,在这辽国,特别是国都上京,大有汉人比辽人还多的势头,因此他们在街上走,并不必太过担心。

    对于出去走走,包拯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他觉得既然身为使臣,在没有见到辽国皇帝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到此走动的好,可架不住众人苦劝,只得换了一身行头之后,随大家来到了辽国的大街之上。

    辽国都城虽不必开封繁华,可也绝不逊色,这里辽人和汉人已经很是融化了,所以若不仔细看,也不容易看出谁是辽人谁是汉人,这里的街上各种商铺林立,天南地北的各种货物也都有卖,只不过相比较大宋一些货物的价格,却是相差很大的。

    比如说,丝绸、茶叶以及大米面粉等东西,在这个地方的价格简直高的吓人,已然进入了奢侈品的行列,而像在大宋价格十分昂贵的皮革制品,在这个地方却只需很低的钱就能够买到。

    这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就算花郎他们已然走遍了大江南北,却也有不少东西是他们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

    而对于这些东西,温梦和花婉儿她们往往最是热情,甚至可以说是疯狂,就算明知道买回去之后没有什么用,可还是毫不犹豫的便买了下来。

    此时已是初秋,天气凉爽的紧,可在这繁华的上京城,却不见一丝萧瑟,只不过在这些百姓的脸上,隐隐能够看出一丝忧愁罢了。

    毕竟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辽国跟西夏国一场大战之后,辽国的国力已然下降了,他们隐隐都为这个国家而担心起来。

    包拯等人虽是看出了这些人的忧虑,却并未放在心上,一行人在街上闲逛,却也悠然自得,可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展昭高喊一声保护大人,王朝马汉等人立马将包拯给围了起来,而这个时候,阴无错温梦他们,也已然将花郎和花婉儿他们给围了起来。

    一瞬间,本来繁花如锦的上京大街突然混乱起来,尖叫声更是不绝于耳,很快,十几名本来只是街头闲步的人突然手持匕首向包拯等人杀了来,看他们的样子,行动迅速,且颇有章法,一看便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

    这些人杀来之时,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脸很黑的包拯,他们要杀的,只是包拯而已。

    而就在这些人杀来之时,展昭又是一声保护大人,随后便飞身向这些人杀去,多年过去之后,展昭的功力又见长进,一剑挥出,是那般的随意,无论是挑是刺,皆是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而这个时候,阴无错也飞身而上。

    相比较展昭而已,阴无错的刀则更显霸气,一刀下去便是一个人头,一刀下去,便是一声惨叫。

    两人这般肆意厮杀,不多时,十几名刺客已经被杀去大半,剩下的人皆是心慌,连忙向人群中逃去,街上早已大乱,想要抓住他们,并不容易。

    一阵秋风吹过,仿佛吹来了无数冷意,刺客逃了,辽国的士兵急匆匆赶了来,当他们得知被刺杀的对象是宋朝使臣之后,脸上顿时露出惊慌的神色,派一人连忙去通报上面的人后,这些士兵则战战兢兢的将包拯等人安全护送到了驿馆。

    包拯的脸色很差,他没有想到来上京的第一天,便遇到了刺客,而这些刺客胆大包天,既然敢刺杀他,那么背后的人必定不简单,除此之外,他们的目的也再明确不过了。

    如果包拯真的被刺杀了,那么大宋跟辽国的和谈只怕是无望了,不仅无望,甚至还有可能爆发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而最想辽国和大宋发生战争的,恐怕只有西夏了吧?

    可西夏跟辽国一场大战,已然元气大伤,他们是否还敢这样做呢?

    包拯回到驿馆之后,与花郎等人商讨了一下这件事情,可是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他们敢来辽国,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所以对于这次的暗杀,他们真的是两眼抹黑。

    而在这天的傍晚时分,宋朝使臣遭遇刺杀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上京。

第1178章 追责

    本来繁荣祥和的上京因为一场暗杀,突然变的人心惶惶,危机四伏起来。

    那伙人的刺杀没有成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次,而为了包拯的安慰,展昭以及王朝马汉等人日夜进行保护。

    次日,包拯和花郎两人带着大宋皇帝赵祯的圣旨进了辽国朝堂,辽国朝堂跟大宋并无多少分别,只是显得有些粗矿罢了。

    如今的辽兴宗年纪已经不小,可看起来却十分的英武不凡,包拯和花郎两人按照规矩行礼过后,将大宋皇上赵祯的意思说了一遍。

    大宋一直以来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他们更想要的是和平发展,虽然大宋并不惧怕辽国的士兵,可当辽国要和谈的时候,他们还是派使臣来了,而原因无他,大宋只是想要和平而已。

    这些言辞不卑不亢,被包拯念完之后,辽兴宗很是高兴的便接受了,并且要包拯与他们的礼部尚书胡卫清商议具体细节。

    如今的辽国元气大伤,极其需要于大宋进行贸易来恢复元气,因此对于宋朝的一些要求,只要不是太过苛刻,他们都是接受的。

    而在说完这些事情之后,问题终于牵扯到了昨天包拯被暗杀的事情上,而最先提出的,则是包拯身边的花郎。

    包拯被暗杀,花郎站了出来,他要求辽国必须彻查此事,而且必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除此之外,也必须派人对包拯进行保护。

    花郎站出来说这些要求,并非是为了朋友而做的争取,而是为了大宋而做的争取,如今的包拯既然是大宋使臣,那便代表的大宋,包拯被人行刺,如若没有人站出来进行逼问追责,那么只会让人觉得他们大宋软弱可欺。

    所以,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

    而当花郎站出来之后,本来很平和的朝堂,突然变的热闹起来,有人觉得这事必须严惩,而有人则觉得太过小题大做。

    辽兴宗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最后将目光投到一位大臣神色,问道:“耶律锦,你觉得该怎么办?”

    那名叫耶律锦的人已经六十多岁,已是老态毕现,此时听了辽兴宗的询问之后,连忙行礼答道:“回皇上,老臣觉得,这事既然发生在我大辽,就必须由我大辽调查清楚,不然无法向天下人进行交代。”

    这耶律锦一句话说出之后,本来那些还有些想要反对的人,皆是避开不言了,由此可见,这个耶律锦的地位和影响力皆是不低。

    辽兴宗听完耶律锦的话之后,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宋使在我辽国险些被行刺,此事必须调查清楚,胡卫清,这是就交给你来办吧,朕知道你是礼部的,不过朕相信你的实力。”

    胡卫清脸色微微一变,可最后还是点头领命。

    包拯和花郎等人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朝堂变化,多多少少也看出了一丝端倪来,在这辽国的朝堂之上,因为实行一国两制,所以辽人和汉人皆有代表,其中辽人的代表是那个耶律锦,而汉人代表则是胡卫清,而在刚才要求彻查此事人当中,多半是汉人,而一开始反对,后来在耶律锦说了那一句话后而不再吭声的,则多半是辽人。

    看到这些之后,花郎微微一笑,原来所谓的朝堂之争,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

    退朝之后,胡卫清与包拯和花郎两人直接去了驿馆,在驿馆坐下之后,胡卫清说道:“昨天包大人险些被刺,是我等疏忽了,还请包大人原谅。”

    包拯微微摇头,道:“无妨,在下并未受伤,只是那些贼寇显然是有预谋的,如果不将其全部抓获归案,只怕我们宋辽两个之间的和谈怕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吧。”

    包拯的意思很明确,被暗杀这件事情若是不调查清楚,和谈免谈,包拯代表的是整个大宋,所以他必须争取,就像今天在朝堂上花郎争取的那样。

    而在包拯说完这些话之后,胡卫清淡淡一笑:“调查自然是要调查的,而且一定会给包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只是本官想问包大人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胡大人请说!”

    “包大人觉得刺客行刺与您,是跟您有仇呢,还是有另外的其他目的?”

    包拯刚来辽国,那里会得罪什么人,在胡卫清的话说完之后,包拯立马明白归来,刺客对他进行刺杀,其目的再简单明了不过了,那便是想阻止大宋和辽国和谈,甚至激发两国因此而发生战争,而如果他们真的不和谈了,岂不是正中了刺客的下怀?如此一来,那些刺客就算没有真的杀了包拯,却也是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的。

    这点包拯自然是早想到的,只是他却没有想到,胡卫清却能利用这个来消弭自己对他们辽国的追责和逼迫。

    包拯有些为难,看了一眼花郎,花郎淡淡一笑,随后向那胡卫清道:“胡大人当真是深算的很,只不过那些刺客一日不解决,我们包大人只怕一日便没有安全感,这和谈之时,又如何进行下去?我想胡大人应该明白,和谈是你们辽国提出来的,对我们大宋来说,和谈可有可无,而我们两国是否能够和谈,就看胡大人的诚意了。”

    花郎口中的诚意,很简单,便是指胡卫清能不能将刺客的事情调查清楚了,如果他连调查都不调查,亦或者调查的马马虎虎不够尽力,那又如何让包拯同意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