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妇山泉有点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老子种了一辈子的地养了一辈子的四大家鱼,到头来还赶不上几个刚开始接触这个的毛孩子,这个想法让杨家湾老一辈的人物心里都充满了一种莫名的英雄末路式的伤感。不过再转头一想,难不成还要自己的这些子侄辈都跟自己一样,忙忙碌碌过一生到头来只落得几颗口粮?“青少年是早晨**点钟的太阳”,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年轻人的啊!而自己这些老家伙,也该落伍了。
一共十九万块钱,杨伟都和人家说好了。材料,食宿全部不管,这工程队按照三米五宽二十公分厚的标准给他弄起来,和主路上的一样,这个里面也是没有加钢筋的。然后这十九万里面还包括了农场里面的几条水泥通道,好让日后喂食栽果实的时候拖个板车推个斗车什么的方便一点。当然,里面的肯定和外面是不能比了,纯粹就是属于帮忙性质的,用混凝土铺个六七公分厚便行,半天就可以弄好。工程进行的很顺利,老天爷也在帮忙,一直到工期结束,都是艳阳天。
杨伟在这段时间倒是不在家里,直到最后验收付尾款的时候才露了一次面,然后又闪人了,他要回驾校去。
自从和杨保平一起找施工队勘察路况丈量长度并敲定最终价钱之后,杨伟就到驾校去报名学车了。以后农场要发展,没个车还真的是不方便,再者这杨伟心里也认为自己好像老骑着个破自行车有点掉面子,正如那发贷款的黄主任说的一样,你小子要是真骑着烂自行车出门谈生意,人家理都懒得理你。
本来按照规矩应该是交了报名费之后驾校发上两本考试资料让你回家背熟,然后等到荆州考过笔试及格后方能上车。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钱还用得着去考笔试?干脆出钱买个驾照都没什么问题。不过杨伟不同,他压根儿就没有丝毫的驾驶经验,连手扶拖拉机都没开过。直接买个驾照的话,那不是害人吗?
不过笔试还是没到荆州去,出了四百块钱找人代考。连教练都是这么说,就算是你笔试考满分,实际操作不过关照样还是马路杀手。说不得杨伟就只有老老实实地蹲在驾校里了,每天把那个东风汽油车挪来挪去的,机械方向盘拉得胳膊都快肿了起来,手上也起了一层老茧。
第五十二章孔雀(第三更)
嗯嗯……下了三江,接着又上了分类主打,高兴一个先……
刚到驾校时,杨伟还闹出了一个笑话。那天上车之前,教练让他把水箱里的水加满,可这小子倒好,从来没碰过汽车,哪里知道水箱在什么地方?提着水桶绕着汽车转了几圈,跑过来找教练要钥匙,原来这家伙把那汽车油箱给当成水箱了,嘴里还振振有辞:那么大个筒子装水,还拿个盖子锁着,累不累啊!
经过在驾校的一个月时间学习,杨伟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说汽车轮胎,那个是有正反丝芽的,左边的全部都是反丝,只有右边才是正的,也就是说不管左右,车轮胎上面的拧紧螺母朝前方扭才是紧,反之则是松。因为汽车朝前跑,车轮上的螺丝帽也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前越旋越紧,要不然,只怕跑到半路便得下车寻轮胎了。像这些方面的东西还有很多,没碰过汽车的人自然是不知道。
交了三千块钱,杨伟连荆州都没去一趟,就回家等着到时候拿驾照了。倒不是他对自己没信心,而是实在没时间。再说了,去来一趟花费也要不少,倒不如直接干脆点出钱要驾校代办算了,反正学了一个月的大东风,等执照下来了之后开个小面包还不就是像好玩一样?
接下来的时间杨伟便要开始到处去寻访那些高价格的鱼种了。可是要么是海鱼,要么就对水域水质要求特别高,反正总是找不到什么好的适合江汉平原上鱼塘或者网箱养殖的物种。看着时间一天天紧迫起来,杨伟就想了,要不干脆今年就先养一年黄鳝,把那钱留着做点别的什么。
问了一下他爸,也是拿不定主意。杨宝山是老养殖户了,不过他在行的也就只是四大家鱼之类的,其他的品种他也没有关注过。哪里能有什么好的建议给他?问那些学生,经过一番对比研究,还是黄鳝好养。其他的鱼种产量高的吧价不贵,价钱贵的吧它对环境要求又高。
打个电话给百里教授,那教授就说了:“你为什么就偏偏要养水里的东西,不是还有三百多亩地吗,你就不能在这上面打打主意想想办法?”
一番话说得杨伟满头大汗。是啊,我就为什么偏偏要去养这水里的东西?还是从小到大形成的一个惯性思维的影响,他老子养了一辈子的鱼,好容易到他这代说不养四大家鱼了,可从小与水与鱼塘结下的感情偏偏又在这方面给了他极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吧,一说养殖就想到水产方面上去了。
至于说地里可以养殖的东西,可以种植的东西,那可是太多了。他那几个员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自把个杨老板弄得头晕脑胀不知道该怎么才好,这个说种菌子,蘑菇香菇木耳之类的,都是抢手货,还不累人。那个说养兔子,反正马上地里的那些青饲料都长起来了,苦荬菜用来喂兔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反正说的都有道理,钱景都是十分地广阔。
到最后还是赵静提出来建议:“要不,我们养孔雀?”
养孔雀?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不做声了。孔雀?开屏的那个孔雀?
“会不会太那个了一点?”杨伟摸了摸鼻子,苦笑道:“那玩意一般人养的起吗?”
“怎么养不起?你以为孔雀有多贵还是怎么的?”赵静笑了起来,“现在市场上孔雀价钱差不多是每斤六十到一百之间,按照一只孔雀十斤肉来算,最高也就一千块。谁说养不起?”
“电视里面看到的那个孔雀不是很大个吗?才十斤肉?”杨伟很是疑惑。说实话,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孔雀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再说了,这孔雀可是保护动物,你能把它养起来?”
这就是杨伟自己孤陋寡闻了。孔雀有蓝孔雀和绿孔雀之分,绿孔雀仅分布于云南南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可是不能动歪脑筋的。而赵静说的孔雀,则是指蓝孔雀,也是国家鼓励养殖的品种,集观赏食用于一身。近两年国内开始有人尝试养殖,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呵呵,说真的这些东西我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的。”杨伟不好意思地笑笑,“就算是想养殖这个,我又要到哪里去进种苗?种苗进了之后,销路又怎么样?总不可能就放在农场里自己看吧?”
“销路到处都是,只要你有货源还愁没销路?人家宾馆酒店等着要呢!”赵静看着有些动心的杨伟,一脸的坏笑,“至于种苗的话,你去找百里教授攀攀交情,要多少有多少。”
原来,这百里教授家里也是有农场的,由他儿子管理着,比杨伟这个那就要大得多了,好几座山呢!不过那是在东北,一般的养殖种植项目和江汉平原上面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别倒也没什么相同的地方。据赵静所说,共大农场和人家那个比起来,就是巴掌大个地方。不对,巴掌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个指甲盖。孔雀那边也是有养殖的,技术方面也很成熟。
()免费TXT小说下载
当下杨伟便又是一个电话打过去,刚提了孔雀两个字,就听到百里教授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我就知道这丫头靠不住……”
还真的是有这么一回事!杨伟当即从柜子里提了壶莲子酒,清好两件衣服便坐车直奔武汉。到农大时天已经黑了,刚说和上回一样找个招待所住下明天再到学校里去,手机响了。
这手机还是上回到市驾校去学车的时候顺便买的,花了三千多块大洋,很新潮的那种,把当时一同学车的几个学员都羡慕得要死。不过和他爸说的一样,这玩意好看归好看,终究还是没什么实用价值,家里头都两个座机了,还买个这东西起什么作用?再说,农场里头信号老是不好,从来没超过两格,经常就是打着打着便挂了,再打它还不在服务区。通常杨伟也就把它当闹钟用,平时没事拿出来看看时间,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铃声响了半天,他却跟个没事人似的径直朝前走,要不是周围路人全都一脸诡异地看着自己,只怕他还搞不清楚原来这东西到武汉了还可以正常使用呢。
电话是百里教授打来的,要他直接就到教师宿舍楼那边去。将手机放到腰间的皮套里,扣上盖子,杨伟提着塑料壶进了农大。照例登记,询问,打听到教授的地址后便直接过去。别的礼物倒是丁点儿没买,就是一个五斤塑料壶装着的莲酒,通过这么多回的交道,他也算是清楚这老教授的为人了。
按响门铃,马上就听到门锁的响动,百里教授大声笑着从里面把门打开:“哈哈,我就算准了你这小家伙这个时候会来。快进来!”
“第一回登门,也没别买别的什么东西,就只有这一壶一直从家里带过来的莲子酒。”杨伟笑着,把那壶酒放到茶几上,“教授这些天身体还好吧?”
“不好!”百里教授答道,看杨伟一脸疑惑,立马哈哈大笑起来:“上回气得不轻,不过现在好起来了,打的死老虎呢!”
“那次是我们的错,不过您一走我们就全搞好了,他们几个也都做了检讨的。”杨伟见教授这么说,赶紧替几个手下开脱:“现在一个个都认真的很呢!”
“这个不说了,年轻人嘛,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然后改过来就好。”老教授话音一转,看着茶几上的那个塑料壶,道:“你也知道是第一回到我家来,就提这么个玩意儿?”
“市面上的那些东西我又怕您不喜欢,再说了,我要真的是大包小包过来,您老还能让我进门?”杨伟知道这老头在开玩笑,也配合着做了副苦脸出来。
“你别说,我还就惦记着这个东西。外面喝不到啊!”教授站了起来,宝贝似的把这塑料壶放到旁边餐厅的桌子上,冲厨房里头叫道:“我说老婆子,你就不能快点?炒几个菜你都磨磨唧唧半天时间。”
里头也有声音传出来:“莫催,马上就好。”
“小杨,过来帮忙端菜!咱爷俩先喝酒,不等你胡奶奶了。”百里教授也不客气,招手就要杨伟过去。
百里教授的爱人姓胡,很精神的一个老太太。她倒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有着武汉人式的豪爽与大方,与这百里教授倒很是登对,“对啊,小杨你们先吃,我这里马上就好了。”
拗不过这两人,杨伟只好把菜端上桌便坐了下来,两人边喝边聊。教授喝得是杨伟今天带过来的莲子酒,透明的玻璃杯中映着淡黄|色的酒液,几颗泡开的莲子在中间载沉载浮,酒香中带着淡淡的荷叶清香。杨伟就没这个福气了,那教授拿这酒当宝贝似的,哪里肯分他一点?直接从酒柜里抽出瓶五粮液丢过去:“这瓶是你的,别惦记我那点。”
“德行!”胡奶奶将最后一盘菜端了过来,正好见着这一幕,笑道:“总是听这老家伙嘴里说小杨小杨的,这下可是见到真人了。到这就跟在家里一样,千万别客气。”
“要讲客气那就该他饿肚子!”百里教授也笑了起来,“小杨,来尝尝你胡奶奶做的菜味道怎么样?”
味道实在是好极了!对着这满满的一桌子菜,杨伟直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进肚里去,直接就用行动来回答老教授的这个问题。
嗯嗯……求收藏,谢谢。
第五十三章钓捕甲鱼(上)
晚上,杨伟就在百里教授家里过夜,教授说了:“家里又不是没地方给你睡,还出去花那冤枉钱作甚?正好咱爷俩也能多亲近亲近。”说话间胡奶奶就把客房收拾好了,哪里还容得他矫情?
两人一直谈到半夜,若不是杨伟怕太晚了百里教授身体不舒服劝了好几遍,只怕这两人要说到天亮去。天南地北,各地的农场情况,把个杨伟说的那是一头的汗,他还以为自己搞这么一个东西就很了不起呢,当真是坐井观天了。同时经过一番分析,杨伟也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步子拉的太快,太急切。当初赶鸭子上架,匆匆忙忙间上马,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市场方面的因素。品种虽然多,有拿得出手的精品吗?还有,信息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周围或者说国内其他农场有什么新品种,新思路,杨伟他不清楚。以后具体该往那些方向发展,他还是不清楚。消息闭塞,头脑僵化,哪里像个年轻人?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点,教授要去上班,杨伟便跟了出来,他要到新洲那边去看看黄鳝苗。至于孔雀的问题,教授说了,那不是个问题。最迟两个星期就可以运到洪湖,倒不用他亲自跑去东北了。
新洲处在武汉的东部,建材电力造纸纺织等产业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不过相对于这些来说,做养殖的洪湖人眼里的新洲,就是一个大的黄鳝种苗提供基地。大部分的洪湖人购买黄鳝种苗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里。倒不是说新洲的黄鳝苗要比别的地方便宜,而是因为环境气候的原因,新洲出的种苗在洪湖不会出现或者很少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杨伟是一个人去的,这回只是看看而已,并没有打算现在就买回去。因为天气预报说了,这几天会有雨。据那些有经验的养殖户讲,如果黄鳝种苗在下雨的时候放进去的话,容易生病不说,它还一年到头光吃饲料不长个,投下去多大到时候起鳝鱼还是多大,当然,这是属于一种迷信的范围了。不过大家都是这么说,保不准还真的会有这么回事呢!
在新洲阳逻转了一圈,最后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一个黄鳝养殖种苗供应基地。~~~~好家伙!一眼望去那水面都看不到边了,里面全是网箱。杨伟数了数,这网箱怕没有几千口!比起这个来,自己的两百口连人家的零头都算不上。
接待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姓李的中年男人,很是热情。这男人先前见他在水边站了半天,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路数,说不得就进前来问一声,结果倒是让自己很是吃了一惊。洪湖来进种苗的人自己见得多了,可像这样一口气就说要两百口标准箱的,终究还是少见。
按照一口标准箱底板面积为十个平方,一个平方投苗三到四斤来算,两百口网箱就要七千多斤,而现在黄鳝苗市价十四块,也就是说这小伙子一个人就要买近十万块钱。这倒是笔大生意,那男人不热情就真的是见了鬼了。尽管杨伟一再说明自己这回只是过来看看,买不买还难说,还是无法拒绝主人的热情,到最后只好留下联系方式方才脱身。
到百里教授家过了一夜,杨伟也算是理清楚了一点头绪。这黄鳝还是要养的,等迅速地完成原始资金积累之后便开始转型,最后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养殖种植之路。
()好看的txt电子书
回到农场,杨伟便开始和几个男学生一起往鱼塘里插网箱。头顶上下着雨,倒也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不得不说,他做的那个用塑料油壶当外壳的电子猫效果还真的是不错,老大一堆网箱,就没有一个被老鼠给祸祸了的。每个网箱下水之前都要检查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这个时候杨伟就是一脸的得色,生怕别人不知道那是他的功劳。
“德行!”赵静将手中打开检查过的网箱又重新叠好放在一边堆着,抬眼看见杨伟那副似乎不可一世的模样,忍不住就打击起来:“不就是个电子猫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哈哈,有本事你也做一个?”杨伟哈哈笑着,反击回来。他也不想想,人家学的是什么,他又学的是什么。要赵静做个电子猫,只怕就和他自己一个人种果树差不多,都是两眼一抹黑。专业不对口嘛!
几天雨下过之后,网箱也都在鱼塘里面插好了。不过也并不是说网箱一插好就可以往里面投黄鳝苗了,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放进去,那便是洪湖人对它又恨又爱的俗称“水花生”的水浮莲。
这水花生在洪湖境内,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物种。在洪湖,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它的踪迹,和小龙虾一样捞不尽杀不绝。自从五几年开始在洪湖发现第一棵这种叶柄状似葫芦的水生植物后,它便以让人瞠目结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生长繁殖速度迅速地占领覆盖了它所能涉足的一切水域。
因为水花生生长起来,都是成片成片的覆盖在水面上,成为蚊子滋生的温床,并且堵塞河道,腐烂之后又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染水源,降低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导致鱼儿缺氧甚至浮头,所以养鱼的农户对它那无一不是除之而后快。不过呢,那些养殖黄鳝和螃蟹的养殖户则拿它当宝了。因为黄鳝喜欢躲藏在阴凉的地方,而大片的水花生正好就给它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场所。螃蟹食性杂,什么都吃,这水花生又是上好的饲料。
一群人撑着船就进了农场南边的南大河,看着人多,可全部都是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