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雨亭杂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怪状三:歌词泛滥
我一直在想,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歌迷。(统计数字表明,中国每十个人中有八个半是歌迷。)我不是追星族,也不是发烧友。与那些前卫的粉丝相比,我好象已经落伍了。不是么?在见到自己崇拜的某个明星后,他们追着叫着喊着闹着,要求签名,要求合影,而像我这样不入潮流的人,不被粉丝骂做傻冒痴呆无脑就心满意足了。但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思想健康内容积极的歌无人问津,为什么有那么多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歌却倍受青睐?或许,前者过于正统高雅,与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不合拍,令人望而生畏,后者各式的“快餐文化”正好迎合他们的口味。真得感谢这么多通情达理的粉丝,捧红了众多歌星;是他们,使那些粗制滥造的音响产品占据着市场的重要一角;也是他们,救活了大批活动在艺术圈中不必为下岗烦恼的人。
写完歌坛三怪状,我的愤怒略有冰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梦里泪痕
·梦里泪痕
沉沉的暮色中,一条小路蜿蜒到远方。路上有一位蹒跚前行的老者,他的两鬓已经斑白,条条黑蚯蚓一般的皱纹爬满额头,双目黯淡无光,嘴巴紧紧地抿着,仿佛在忍住一世的哀伤。他是阿梁,是个归乡的老兵。
前方依稀是一处村落,炊烟袅袅的。阿梁缓慢地向那边走去,走啊走,似乎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远远的他敏感地发现有位妇女正倚在闺房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山。他不禁心里一怔,仔细地看那妇女,可能是智者的眼睛格外明亮的缘故,竟看见曾经无边熟悉的眼神,那是写满思念和企盼,满怀伤心和忧郁的眼神。但再看面孔时,不免又失望了,那不是伊人。阿梁不由地感慨万千。想当年自己被汉军强逼捉去从军,才十九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和伊人的最后一面,也是在悲凄之中,她的眼神不也是这样的,但不想这一走便是悠悠数十载。
当年,也就是从军后的那年,阿梁被汉军稀里糊涂地编进名将周亚夫所统率的军队里。因为一心想着早点归乡,他在军队里特别效忠。在几次重要的战役中,英勇无畏地抗击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连升几级。阿梁以为自己回乡的时候到了,便向上级请辞,但汉军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宽厚,硬是没有批准。也难怪,连纣王这样的人都知道要扣留人才,汉军还会蠢到放他走?这样几次,阿梁终于将汉军看透了,心情也愈发的郁闷,不免嗜起酒来。但这还是无法掩盖他的过人的军事才华,也正因如此,阿梁结交了自己生命中极重要的一个人了——周亚夫。周亚夫的爱国热忱感染了他,使他的生命又有了精神追求。
封建终归是封建。几年后,周亚夫这个平定“七国之乱”,巩固汉王朝政权的功臣终于还是受奸人诬陷入狱了。自然,作为“犯人”密友的阿梁也受到牵连。在狱中这段日子,阿梁的内心更加愁苦,他无法想象以后的日子,感到人生不曾有过的迷茫,但他还是决心正面这一切。每天,他都极力地劝说挚友要忍辱负重;然而,周亚夫根本听不进去,依旧绝食,还淡淡地说:“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族惧哉?”阿梁到底是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挚友用极端的方式于恶势力作斗争,他也想过死,但他割舍不下他的亲人。最终,他不愿看,但又不得不看的一幕发生了,周亚夫吐血而死。同时,阿梁的重见天日的这一天也来到了,不过这是用鲜血换来的。因为周亚夫的死传到皇帝老糊涂的耳朵里,皇帝老子也不得不过问此事了。但这糊涂虫毕竟是糊涂的,连查都不去查,只是将其他的“犯人”发配了了事,然后在折子上批上歪歪斜斜的几个大字“念及亚夫昔日之功劳,予其厚葬,其余充军塞外,不再议”,盖上个红戳子屁颠屁颠地走了。
阿梁不久就被两军吏押出牢狱,赶去塞外。他早听得岑参的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如今真要去那,全身免不得瑟瑟发抖起来。
一月后,阿梁内心的痛苦再次来临——他被“送”进了塞外军营。
在塞外军营里,阿梁的思乡之情愈浓了。想来已是出门在外的第十个年头,不禁百感交集起来,但无奈身不由己。大概半月后,匈奴大肆侵犯汉王朝边境,边塞告急。那能不告急呢?有昏庸的国君,就有差劲的军队。然而,阿梁并不象其他人那样感到非常焦虑,他的机智的头脑告诉他,这是借机逃走的好机会。于是,他毛遂自荐,请求将军准许自己去劝匈奴单于退兵。将军正愁没办法退敌,此番见着有人自动来请缨,欣喜万分,想也没想就许了。随后,阿梁和几个随从便驱马奔敌营去了。他一边骑着马,一边想着怎样甩掉这些跟随的家伙,但不知怎地,耳边突然响起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他的母亲时常告戒他们的一句话。这使他想到了残酷的战争,想到了因战争而饱受灾难的百姓,他不再忍心那样做了;他不愿再逃避现实,决定去劝说单于。到达敌营后,阿梁用尽一切办法劝单于,但不论劝说之辞如何的入情入理,单于就是听不进去。他从此明白这样一个真理——自大的君主都是冥顽不灵的家伙。说也奇怪,几天后,单于竟莫名其妙地出意外死了。汉军得知这个消息,喜出望外,立马派兵进攻匈奴;匈奴兵营早就乱了,他们没了首领,已经无心恋战了,结果败得一塌糊涂。匈奴因而迁怒阿梁,但毕竟单于不是因他而死,只得将他押送到北海去放羊,软禁起他来。
阿梁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生活变得从未有过的凄苦。匈奴不给口粮,他就只得掘草根充饥。日子一久,草根也快掘尽了。阿梁愈来愈想念家人了,但他不后悔当初的抉择,只憧憬着回中原的那一天的到来。他时时刻刻都在收着岁月的折磨,无时不刻不在维系着心中的那份向往。终于,在二十六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分裂成三个国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逃了出来。
如今,阿梁看见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归家的妇人,不能不悲从中来了。他内心别无所求,在浓情的黄昏中,拖着凌乱的步子,继续地向远方走去了……
且续经典
·孔已己之死
孔已己喝了半碗黄酒,离开了酒店。慢慢地用手在地上走着了,两眼不敢向旁边斜视。几个顽童跟着他,一边跑,一边叫着,孔已己只是低头不理,跟了一阵,顽童也觉得无聊,边各自散开了。寒风吹来,鲁镇的石板路上显得格外寂静,只听见孔已己身下的蒲包和石板相擦的刷刷声,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从他的身旁匆匆而过,瞧也没瞧他一眼。
孔已己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出了鲁镇。通往乡下的黄土路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灰土。孔已己的手有时落到地上,“扑”的一声,便扬起了尘土。他的眼睛被迷住了,止不注淌眼泪,但他不回头,他要到乡下去,以乞讨为生。
傍晚的时候,孔已己蹭到了一座小山冈上,朦朦笼笼望见远处有一座村庄。但他早已精疲力竭了,挪不动半步了。凛冽的寒风越吹越紧,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不是传来一阵刺耳的乌鸦的“呱呱”的叫声。孔已己浑身一颤,抬头呆呆地望着灰冷的天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涌上他的心头。他向四周看看,发现不远的山坡上有一间草房,草房的土墙歪歪斜斜,屋顶上的茅草经风一吹,横七竖八地飘落。孔已己挣扎过去,退开虚掩着的门,挤了进去,他想暂时在这里避避风。屋里阴暗潮湿,门一关,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借着门缝透进的一丝光线,孔已己把散落在地上的稻草随意收拾了一下,放在墙角,就躺在草铺上。孔已己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连睁眼的气力也没有了,全身都想散了架,大约是由于太累了罢,不知不觉,他边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孔已己的眼前忽地金光一闪,身子慢慢地浮了起来,飘出了草房,落在一左别致的小花园中,他身上已不是破烂不堪的夹袄,而是华贵的状元服。他手捋着梳得十分整齐的胡须,忍不住笑了。
恍惚中,孔已己回到了鲁镇,有来到了酒店。他背着手,踱着步,用眼角扫了一下掌柜的,掌柜的一眼就认出了孔已己。他小跑着出来,惶恐地弯着腰:“给大老爷请安。请大老爷赏光,进去坐坐。”孔已己没搭话,昂着头,双手到背,慢慢地踱了进去,后面的随从紧跟着,掌柜的忙不迭地跑过去,掀开离间的门帘,让孔已己进去。
孔已己一坐定,掌柜连忙用抹布把桌子擦了又擦,然后双手捧着菜单送到孔的面前,孔已己捋着胡须,看了半晌,慢慢地点了几个菜,慢条斯理地说:“在给我这几个随从弄些酒菜,一块儿算帐,从前的十九个钱也一道还清。”掌柜在一旁唯唯诺诺,一会儿烫酒,一会耳下厨房。不一会儿,酒菜上来了,掌柜的又连忙斟上酒,孔已己伸出两指,端起酒杯,放在嘴唇边抿了抿,美滋滋地笑了……
一阵狂风过后,那扇破门被吹开了,屋里的草飞了进来。孔已己全身哆嗦一下,醒了,原来是一场好梦。孔已己连忙爬过去,想把门关了,突然,“哗”的一声句响,小屋连顶带墙塌了下。孔已己连哼都没哼一声,就被埋在倒塌的土墙下。
寒风哀号着,漫天的乌云下,几只不知名的鸟儿憎也似的离去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悲哀与情怀
·蒙蔽与悲哀
现在网络上的文字,似乎都有着令人悲哀的语调了。作者们叫嚷着自己得不到爱,并且宣布不再相信这炎凉的社会。一些名家也悲伤地摇着头,嘟囔着“虚假,虚假,这一切都是虚假!”甚至公开与人叫板“人类一向是如此”,“社会本就是这样”,争论着自以为是的绝望论断。
我不喜欢这种人。他们不仅仅是懦夫,更是人类未来的背叛者。
他们的观点都是不符合事实的,起码那是一个视觉上的错误。
进步时常是缓慢的,但是我们只要把主观的偏见放于一边,对这眼前的社会作个客观的评价,就会发现,发展并不是停止的,事物总是从几乎无法形容的野蛮状态走向较为高尚的境界,甚至连金融危机的偌大错误也无法动摇这个坚定的看法,决不是像那些人说的那样,这是事实。
他们一旦认清了这个事实,马上就不会悲哀的“叫嚷”了。
* * *
人类具有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它的这个特性绝对可以战胜那些偏见,它经历了残酷的*和各种规则,但它终将会克服许多扰乱这一代人的精神罪恶。
历史谨慎地揭示了自己的秘密,它已经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了。
我要说的是,对人性的真正理解孕育于对现实的善意和大度中,即便现实是残酷的。
人们在真正了解社会的时候,是很倾向于正义和善良的。到现在为止,人们却很少有机会实践这两个美德。但我认为,在我的有生之年看不见这两个美德在人身上实现,也没什么了不起。毕竟人类实在太年轻了,今后的路也还很漫长的。
倘要求年轻得近乎可笑的人类就具备这些美德,那不是太不公正了么?况且,这会致使我们像那种所谓“名家”一样出现思想偏差,说出刁钻刻薄的话来。
千万不要这样!
* * *
我们对自己要诚实。
如果我们试着了解自己是什么人,那倒于我们的思想健康更好些。明白了这些,那种“名家”的文章就不足为道了。
当然,也决不要跟在别人后面去充当悲哀的预言家,做一些业余的说教。只要社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病,说教完全是浪费时间。
—————————————————————————————
·这样想
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即使是那些让你很厌烦的人也不例外,因为他们身上,你可以知道人性的弱点。
快乐的人不只接受改变,而且会欣然地全身心投入。他们会说:“未来5年如果像过去5年一样,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付出的时候,不可期待任何回报,否则一颗心老是牵挂着结果,反而很难有收获。
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们很不开心,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人生目的。假如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如先找出最接近你理想的事,可以把那里作为起点。
做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的精彩。
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不应该被困在原地,因为你是一个人,不是一棵树!
当你说:“我就是要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老天爷就会开始支持你。
你对生活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乐地过日子。
若真想获得心灵平静,就必须懂得心存感激。如果你总是说:“等我生活得好一点之后,我一点去感激,”那你就一辈子没希望了。
改变自己是可行的、聪明的,当你试图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显得愚蠢,而且会自寻烦恼。
除非你自愿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被打败。
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地击中。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问题的征兆。但我们还是会执迷不悟地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你不必害怕和人接触,很有可能他们也很害怕你!
称赞别人会令你自己更快乐。称赞别人会帮助你把注意力放在正面的事物上。每当你将焦点放在正面的事物上,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最好的txt下载网
恨与希望
·韩寒与教育
不知何时起,耳边时常听得“韩寒”这个名字,大概是某个名人的名字吧。我心生好奇,到网上一查,真是吓我一跳。原来,韩寒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这个在数理化方面成绩不及格,写作却有着惊人才华的奇人,在高中时候就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对于一般看惯、听惯且老于世故的前辈们,这些原都是很用不着大惊小怪:但如我这样一个阅历未深的人,神经自然容易激动写,所以不免有些变态——逢同学便说。
其实,令我真正吃惊的并非韩寒惊人的写作能力,而是他身上的那一种真实。我曾看过他一篇名为《瞧不起文学大师瞧得起徐静蕾》的文章,显得特别真实,写出了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这不正是人们现在缺少的么?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我想,大概就有说到这点罢。然而,有人却说韩寒眼中无人,傲慢无理。自然,他们要说,我阻止不了,但我有些话必须说,人绝不能将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别人身上。
总而言之,韩寒的事情,若要详细地写下来,总也有好长的文章可做:于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感受,想写的就这么多。下面再来写一点现今教育的感慨,聊作我的对今日压抑着的学生的哀歌。
设立学校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我说不清楚。难道是为了中、高考么?想到这里,我又想到了韩寒。韩寒为何辍学?不正因为他的数理化成绩不及格么?在想下去,数理化不及格就非要辍学么?是因为这样读下去没“前途”么?唉!不愿再往下想了。于我,成天——学着我所不愿学的那些所谓“知识”,听着学校那些所谓“素质教育”的这样那样的话,真是素质教育么?唉!究竟要到那一日才能熬出头?
—————————————————————————————————
·写给这个社会的几句话
近日来,常有一些网友和同学将“创建文明社会”的文题拿给我看,要求我去试着写写,我到底没有那样做。老实说,我并不愿意编些虚假的感人事例来赞扬这社会中的人性。在此,我就说说我的心里话罢。
文明是什么?它不就是一个人品位,道德,智慧的体现么?我们在这社会里,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他人因而尊重我们,与我们和谐相处。其实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文明,不过如此。然而,我在这个社会中所见过的绝大多数人,似乎都多少堕落了。每当我看到那些衣冠整齐而言行粗野的学生时,心里很矛盾,既惊奇,又痛苦。何以连受了教育的人都不讲文明了呢?由此可见,以前那所谓的文明的社会,也不过如此;最近也时常听得一些朋友大声疾呼,呼吁改良不良的社会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