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的不利态势下,利用敌人轻敌冒进,精心策划的第一个干净利落的歼灭战。这对于打击敌军气焰却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也消除当时很多战士对于美械装备蒋军的恐惧,恢复和坚定了斗争的信心。
秀水河子战斗后不久,东北民主联军直属1师和2师和7纵3支队在吉林通化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万毅为司令员,李作鹏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兴初任副司令员,1师、2师改称为1纵第1、2师,原7纵第19旅和第20旅第58团改编为1纵第3师。1师师长由梁兴初兼任,2、3师长分别为罗华生、彭景文。威震东北黑土地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演绎震撼世人的一幕幕战争雄剧。
00、 血染秀水河子,林彪在东北的首次歼灭战
秀水河子属于法库县管辖,位于法库县西南方,距沈阳六十五公里。我是从清原走的202国道经过抚顺越过沈阳城区,由三台子走沈阳到彰武的101国道。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都开始抢占东北。10月25日至11月16日,爆发了山海关保卫战,林彪安排民主联军六个团对抗国民党第十三、五十二军六个师,最终的结果是为了保存实力而撤退。 紧接着11月17日至12月8日在兴城、锦西组织第二道防线,这次增加到三个正师另一个团,但二十天的阻击也没有阻止国民党第十三、五十二军的脚步。 12月23日到30日在义县、阜新还是没有阻止了国民党两个军的推进。 此时林彪和东北民主联军非常被动,林彪的威信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延安和毛泽东明确要求林彪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尽管林彪尽全力指挥辽西走廊阻击战,但还是败下阵来,这已经使林彪无法向毛泽东交待。 同时数次的失败也使林彪在东北民主联军中的威信有了极大的损害,干部们在私下里开始窃窃私语。 军事上的失败也为东北局的班子投下阴影,林彪初到东北任职为民主联军司令员,但民主联军政委是彭真,而且彭真还是东北局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而林彪当时还只是东北局的副书记,军事上的失败必然要导致领导班子的分歧。 其实林彪的窘境也有客观情况。当时林彪和蒋介石的部队都是由关里匆忙调到关外,但两军的装备有着天壤之别。延安当时轻信了先头部队的回报,认为东北战利品遍地,苏军会帮助八路军,所以指示出关的部队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要求将武器留在当地重新组织队伍,所以来到东北的各地队伍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以秀水河子战役的主力山东第一师为例,全师7200人,只有各种长短枪3500支,轻机枪125挺,重机枪12挺,小炮30门。 反观国民党的军队,尽为齐装满员的美械装备。在秀水河子与林彪交手是国民党第十三军,从军到营的编制均为三三制,每营为四连,全军3万人,常常是国民党一个团就敢冲击林彪的一个师。 此时的林彪对对上、对下、乃至面对东北局,都急需一次战绩,平息各种议论,稳住东北战局。但在哪呢?他盯住了秀水河子。 2月份敌十三军八十九师二六六团、二六五团一个营及师属山炮连、汽车连合计1600人进驻于此,为林彪创造了条件。 林彪为此调动了他所能调动得一切力量。参战部队有民主联军直属的第一师、第三师第七旅、保一旅一个团共计六个团,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战前林彪将自己的指挥所设立在五龙山下,此地距离秀水河子有十余公里,从沈阳到秀水河子的路上能看到此山。秀水河子战场同时组建前线指挥部,由七旅和一师的彭明治、梁兴初任正副领导。
战役之前,林彪亲自在秀水河子看了地形,并召开参战部队营级干部动员会,林彪亲自动员。但林彪还是不放心,因为这次战役太重要了,民主联军急需要一次胜利来鼓舞士气。原定战役开始时间为13日夜里,但13日下午,林彪在五龙山指挥所里坐不住了,来到了秀水河子七旅的阵地亲自指挥。林彪来到现场对〃前指〃的战役部署进行了三次调整,事后证明,这三次调整非常关键,刀刀见血。 一次是林彪在现场发现秀水河子东南面地形开阔不便进攻,而西南大架子山方向有小山及连接的村庄可做依托,便于我军组织突破和向纵深发展,而这一方向又是敌人的侧背,容易出敌不意。因此.要求七旅集中主力五个营由西南向东北主攻,另一部由东南向北攻击,七旅当即对原作战部署进行了调整,临时更改了作战计划。 晚上21点,林彪又一次对计划进行改动,为使七旅的主攻方向达到突然性,将七旅大架子山方向的进攻时间延续比总攻时间晚20分钟,并在大架子山亲自指挥。 2月13日22点整,按战役部署,我围攻部队开始向敌人发起总攻。一师在胜利沟方向与守敌进行了激烈交战,攻占了敌人部分阵地,双方形成对峙。 22时20分,七旅担任主攻的十九团一营、三营在旅团炮火支援下,以排山倒海之势突然对秀水河子之敌二六五团一营发起猛攻,此时敌人已经将预备队投入到北面的防线,七旅得以一举突入敌人阵地,与敌展开激烈的巷战。与一师对峙的敌人发现身后已经有民主联军的部队,顿时心慌意乱,对峙的阵地开始土崩瓦解。
秀水河子打响后,彰武之敌迅速出援。按照〃东总〃指示部署的我阻击部队进至王家窝棚地区阻援,鉴于援敌距秀水河子之敌甚近,在坚守阵地的前提下,决定集中两个营主动进攻,歼灭对面小荒地之敌一个营,以达钳制和阻击的目的。此时秀水河子我攻击部队已突入村内,与敌正展开巷战。凌晨1时许,林彪亲自到阻击部队的团指挥所,听取了该团打援的部署汇报后,令七旅参谋长率保一团主力由小塔子地区西进,攻援敌侧后,配合阻击团正面活动。敌人没有料到民主联军阻援部队会主动出击,措手不及延误了救援的最佳时间,随着守敌的投降,援敌仓皇撤退。
现在的秀水河子镇面积很大,在镇中心有一条小道,直通镇后的烈士陵园,不巧的是陵园正在扩建,除了围墙没动,其他的都是重新修建,在陵园的中心还新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在围墙的一侧修建一座纪念馆。陵园内有几十座用黑色大理石修建的烈士陵墓。 陵园内全都是修建陵园的工人,如果说外人,就我一个,在徘徊中我发现在陵园大门前有一老者,正在用深情的眼光看着陵园,我主动走上去询问,才知道与我同姓的老人84岁了,并是本镇人,我一阵惊喜,算来当年他才二十多岁,我如同发现了人参一样高兴。在他的指点下,我知道了山东一师主攻的北山地点就是我站在的陵园,这里其实并不是山,只是一个漫岗,现在这里成为了烈士永远安息之地。
在陵园的北侧,经老人指点,我看到了胜利沟。一师就是利用这条沟攻进了秀水镇,这条沟深只能到人肩头,历史上是进出秀水的主要通道,由于新路的开辟,这条沟已经荒废,沟内沟外种满庄稼。 据老人讲秀水之战我军牺牲了八百多人,蒋军死亡九百多人,老人讲林彪的军队在不远处有个兵站,不管是亡还是伤,那是排着队的向下抬,所以牺牲在秀水的烈士并没有全部埋在这里。 这就是战争,正是秀水河子战役,开创了一次歼灭一个整团的蒋军,更重要的是他恢复了民主联军的信心,延缓了敌人的进攻,对东北的解放战争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对此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下午,我又匆匆的踏上行程,今晚我要住在黑山县,更主要的是明天我要走访黑山阻击战旧址。 再见了秀水河子,在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永远有你的英名。
00、一师激战四平城
14日,东总致电军委提出夺取战略要地四平的建议,得到军委同意。
15日,新四军3师10旅28团首先攻占四平西郊机场。16日晚,攻城部队抵近四平。17日晨发起攻击,战至下午2时结束,歼土匪武装3;000余人,并俘国民党委任的省主席刘翰东以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
3月23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及林彪、萧劲光:
一、美方急于解决东北问题,谈判进度甚速,可能于数日内成立协议。
二、国民党必于日内向辽阳、抚顺、铁岭等地进攻,其目的在停战前多占地方。
三、你们应立即动手,在破北宁路及沈阳附近之长春路,愈迅速愈广泛愈好,迟则无用。同时空前动员全军,在运动中及其立足未稳之时,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军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
24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并告林彪、黄克诚、李富春:
(一)美苏中苏关系业已改善,苏军四月撤完,已照会王世杰,判断蒋介石必由沈阳出兵向北和我争夺长春、哈尔滨;(二)我党方针是用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而以西满为辅助方向;(三)为此目的,请速与辰兄交涉,允许我方派兵占领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如得允许,即令周保中部担负占领任务并厉行剿匪;(四)黄李部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如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五)我南满主力就现地坚决歼灭向辽阳、抚顺等处进攻之敌,如能歼敌一两个师,即牵制大量顽军不得北进;(六)如作战结果顽军在辽阳、抚顺地域巩固了他们的地位,以致可以抽兵北上向四平街长春前进时,你们须准备及时将南满主力转移至四平街、长春之间,与黄李及周保中协力,为保卫北满而奋斗,留下相当数量之部队保卫南满解放区。以上望考虑电告。
这期间,东北局和东总对夺取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和控制沈阳以南以及铁岭以北中长路均作了部署,正如林彪25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所说的:“我们同意中央24日电的指示,此间的具体布置正与此指示相合。”
这些具体部署的电文很多,不可能一一引述,而更集中地体现在3月26日由彭真起草的给林彪并报中央的电报里:
(一)顽军自本月巧日(18日)起,以沈阳为中心向我展开扇形攻势,战争正在继续发展中。
(二)根据中央指示,我之方针是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铁岭以北之长春路与中东路全部。完成此任务的关键,在于集中全东北一切可能调用之兵力。在沈阳与长春之间铁路沿线上进行反复的争夺战,大量消灭敌人,力争阻止敌人于四平以南地区,以便确保以长、哈为中心的北满全部在我手中。
(三)各军区应不顾惜暂时可能失掉某些地区(例如被匪占据),将守备兵力减到最小限度,而抽调最大限度的兵力,参加此次有关东北全局的大会战,各军区集中兵力的具体任务如下:
(甲)西满军区,应抽调主力3个旅至4个旅,兼程集中于四平附近地区,归林总指挥。另以主力一部,协同王明贵部,准备占领齐齐哈尔。
(乙)吉辽军区,应抽调罗华生旅、贺庆积旅、邓克明旅、曹里怀旅,兼程向长春附近及其以南地区集中,除罗旅归林总直接指挥外,贺、邓、曹三旅及杨师、刘旅由周陈张统一指挥,准备夺取长春。
(丙)北满军区,杨国夫师,仍按前电兼程向长春附近地区集中,准备参战;三五九旅协同松江部队仍按前电准备进占哈尔滨。原辽东部队应积极争取歼灭由辽阳向我进犯之敌,尽可能钳制敌人。
(丁)南满方面以配合沈阳以北之作战。
(戊)东满、北满各抽调不少于5;000人的补充旅,即刻协调准备补充作战部队,西满、南满新兵即补充本地区之主力部队。
(四)各兵团调动集中时间地点,应随时电告林总及东北局。
(五)主力抽调后,对各地小股土匪,仍应肃清,地方部队积极剿灭之,不得放松。对暂时无力消灭之大股土匪,应积极加以监视,并构筑坚固据点,固守县城和市镇。
(六)此次作战为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之最后一战。望空前动员全党全军以最大的决心,不惜任何牺牲,争取这次作战的决定胜利。
(七)林总、中央对此布置有何意见请速示,以便下达。
根据这一布置,一系列作战相继展开。
国民党军对东北作战也作了全面部署。
杜聿明、郑洞国指示廖耀湘,军事三人小组将来到东北执行停战,在该小组未到以前应限期抢占各战略要点,以利尔后行动。
本溪保卫战
国民党军为争取时间攻占并确保沈阳及外围要点,以71军88师、94军第5师攻占海城、营口;新6军(欠207师)攻占鞍山后,除留下小部队固守外,主力于4月1日前向辽阳集结,挺进本溪湖,由赵公武指挥于3日前到达本溪湖以南桥头附近,协同52军一个师包围歼灭该地共产党部队;52军以一个师于4月2日前向本溪湖推进,与新6军一个师密切联络,于攻占本溪后任该城守备;新1军全力北进于4月2日前攻克四平;71军(欠88师)于4月初攻占法库、康平;在苏家屯防守的第207师为攻击本溪的预备队。
本溪位于沈阳东南62公里,是东北的重要工业基地,素有“煤都”、“钢都”之称,战略地位很重要。
当时,辽宁军区机关驻在本溪。
4月1日,国民党军第52军25师、新6军14师分别由抚顺、辽阳方向同时向本溪发起攻击。2日,第25师进占抚顺以南的石灰厂、三人沟、大甸子等地。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7旅、第9旅27团坚决反击,毙伤700余人,将该师击退到山城子一线。第8旅24团和辽东军区炮兵团在铧子沟阻击敌第14师,毙伤近千人,敌第一次进攻本溪受挫。
国民党军稍作休息,于4月7日又兵分三路再次进攻本溪。
左路,第52军25师由抚顺西南向本溪以北我军第3纵队第7、第9旅结合部穿插迂回,8日在飞机掩护下进占了小四家屯、老瓜洼、石富屯等地。第9旅奋起阻击,逼其暂时转为防御。当日黄昏,第3纵队集中第7、第9旅迂回包围敌人25师1个团,激战4昼夜,歼灭1;800余人,俘其师长刘世懋。
中路,第60军182师545团,于4月8日攻占荒山子、三家寨、马家寨。
右路,新6军14师于4月9日沿安(东)沈(阳)路向本溪进攻。我4纵队10旅主力协同8旅在本溪西北的姚千户、大英守屯一带将敌击溃,并乘胜追至苏家屯东南长岭子地区,战至10日16时,毙伤第14师副师长以下1;380余人,俘600余人。敌人第2次进攻又告失败。
毛泽东密切关注东北作战。
12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及林彪:“你们最近数仗打得不错,敌人已在叫苦,望对打胜仗之部队传令嘉奖,鼓舞士气。”
13日,又电林彪、彭真:“马(歇尔)到华后东北可能停战,国方必于数日内尽力攻夺四平、本溪。望注意在可能条件下击退其进攻,守住四平、本溪以利谈判。”
14日,再电彭真、林彪等人:“此次本溪大捷,击溃顽敌两个师及一个团,歼灭不小部分,缴获甚多,配合四平方面击溃两个师并歼灭一部之胜利,必能引起于我有利之变化。望通令全军鼓舞士气,粉碎顽军进攻。”
15日,又电林彪、彭真:“在本溪方面我军望令其速加整理,以便再战。”
此后,我3纵队第7、第8旅为参加四平地区作战奉命北调,保卫本溪由4纵队、3纵队第9旅、保安3旅7团等部担任。
敌发现我兵力减少,认为时机已到,遂集中5个师5;000人分3路再攻本溪,并调飞机助战。具体部署是:
左路,第52军2、25师沿安沈路经苏家屯、石桥子、大连寨向南攻击;中路,新6军第14师、新22师由辽阳经铧子沟、康家堡子、鸡冠山向东攻击;右路,第71军88师由海城经鞍山、七岭子、响门子沿太子河向东攻击。
我军的部署是:以第11旅(欠32团)、第9旅、保安3旅7团置于安沈路两侧,阻击敌52军;第12旅和辽宁军区警卫团位于吊水楼子、田官屯一线,并以10旅30团置于虎把什沟、松树岭、三会场一线,阻击新6军;第10旅(欠10团)在第32团配合下,阻击71军88师。
28日拂晓,敌人攻击开始。52军第2、25师在空军掩护下发起猛烈攻击。我11旅顽强阻击,但因兵力单薄,阵地被敌突破,我且战且退。5月2日,敌人占领奉集堡、英守屯。3日,又占姚千户。
我4纵对敌中路、右路的进攻也嫌力薄,敌步步紧逼,直驱本溪城区。
此时,中央于5月3日又来电为我军加油:“你们决心保卫本溪,中央甚为欣慰。望鼓励士气,争取胜利。只要你们能在本溪坚守10天到半月时间,敌之锐气必受挫折,我之胜利就有希望。”
但前线我军指挥员认为:敌兵力已增加到17个团,又有飞机、火炮配合优势,而我11个团均已投入作战,经日激战,已显力不从心,为争取主动,不宜死守本溪。5月3日,我军撤出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