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襄阳军团主要管辖荆、扬、永、交、越五州的驻军和预备役部队,主战部队为原昆仑军三万士兵和文聘手下的三万水军以及霍峻手下的两万步兵。吕蒙和徐荣一文一武坐镇荆州,实际上便是代替赵兴控制着荆州以南的五州之地。
经过这么一番调整之后,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广袤地区皆有得力的文武将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这对于解决大汉六千万子民的吃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兴已经指示帝国水师派出船队下南洋寻找优质的稻种,准备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地种植高产水稻,从此彻底解决大汉的粮食问题。
第995章 家和才能万事兴()
汉历元年二月,正逢农历的春节,为了庆祝天下归于太平,兴和皇帝在长安城内大宴群臣和各地民众代表,酒席从正月初一持续到了正月十五,才算是告一段落,真把当了皇帝不久的赵兴给整惨了。
幸好皇帝有七位身份平等的皇妃,可以带着赵兴的子女代表赵兴本人出席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否则赵兴只怕要被自家酿制的长河大曲活活地淹死。
作为帝国最富有的人,赵兴家族掌握着整个大汉所有新兴产业的股份,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凑在一起仍然是个十分惊人的数目。因为赵兴带头不给皇家置办任何田产,所以皇室的开支主要依赖于赵氏家族在工业和商业方面的收入。
虽然赵兴家族如今是帝国首富,但老百姓却没有太大的意见。所有已经富裕起来的地方和百姓,当初都曾经受益于赵兴的各种惠民政策以及各种发明构想。古人讲究饮水思源,对于引领他们走向富足安康之路的赵兴,大家心里始终存着一份感激之情。正因如此,当赵兴提出将自己所占据的一些行业股份折价出售给当地百姓时,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
老百姓派出来的代表向赵兴反映群众心声,他们都说:“哪怕是兴和皇帝只在本行业持有一成的股份,大家心里也会觉得踏实。因为皇帝的招牌既是信誉和质量的保证,更是行业持续发展而不会遭受地方家族打压和侵吞的最大靠山!”
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试想皇家持股的行业,还有谁敢去随便乱打主意呢?更何况皇室乃是帝国尊严与荣耀的象征,如果皇帝自己是个穷光蛋,不仅大汉百姓脸上没有光彩,也容易导致皇室利用各种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长此以往反倒容易滋生腐败和堕落。
共同富裕、人人均等,只能是种美好的愿望,在懒惰贪婪的人性面前,在冰冷无情的现实社会之中,永远都没有实现的可能。既然绕不过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那么坦然理性地讨论个人利益便要比那些口中喊着仁义道德,实际却是贪婪成性的政客们要强上百倍。
耻于言利者其心可诛!赵兴的理念就是让皇室始终处于大汉最富裕的阶层,而不是假惺惺地回避或者故意装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操行。只要不是通过违背大汉宪章和大汉法典而获得巨额的财富,那么皇室就算是最为富裕的家族,也不会对帝国造成什么危害。相反,像赵兴家族这样凭借“技术入股”而成为天下首富的做法,实际上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对于大汉帝国的发展壮大是有益的。
想要让君主立宪制持续下去,首先就得保证皇族的利益。只有保证了皇族的利益,皇帝才不会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去将国家财富据为私人所有,才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监督和指导中央朝廷各院更好地运作。
如果有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叫嚣皇帝理应比他的子民过的清贫,而且还要安贫乐道,赵兴一定马上派人将这种家伙给彻底消灭。说这种话的人已经泯灭了人性,要么是虚伪的阴谋家,要么是只会说教的空谈家,总之他一定不是什么圣人。
从古至今,赵兴只在史书中见到过乞丐最终做了皇帝的事例,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当了皇帝的人过着乞丐般的生活。皇帝是国家的象征,如果皇帝都吃不饱肚子,那么他治下的百姓岂不是连泥巴都没得吃?
正因为赵兴手里有钱,而且不是贪污霸占了国库之中的财富,所以他可以正大光明地自己掏腰包在长安城内大宴宾朋,却不会受到天下百姓的谴责和监察院的弹劾。人人皆知皇帝是帝国最大的富豪,所以前来长安向皇帝祝贺新年的各地代表只需带些本地的土特产,而不用绞尽脑汁甚至花费巨资为皇帝和皇妃们置办礼物。
各地百姓派出代表给皇帝送来价值不超过十两银子的土特产,皇帝在长安城的皇宫中掏腰包请大家吃饭,原本应该搞的极为铺张奢华地皇帝赐宴,经过赵兴这么一改良,变成了家户之间的走亲访友,少了一些等级森严,却多了几分感情色彩。
到了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这天,赵兴终于从繁忙的迎来送往之中解脱出来,可以专心陪着妻子和儿女们共度良宵。
赵兴的七个老婆皆为大汉帝国皇妃,却没有一人被册封为皇后,这也是赵兴特意提出来的规矩。过去后宫之中设立皇后这么一个官不官、民不民的职位,那是因为皇帝的女人实在太多,后宫三千佳丽需要人来管理,所以皇后便应运而生。如今皇室的规模急剧缩小,除了赵兴的娘亲、七个老婆以及三十几个孩子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护卫和为皇室日常生活服务的人员,也就用不着专门设立皇后来管理皇宫内院。
赵兴之所以不想设立皇后,也是考虑到古时后宫之中女人们为了争宠而搞出的那些你死我活的斗争,实在是过于惊心动魄,残酷无情。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七位老婆今后为了争宠而搞得皇家后院鸡犬不宁,甚至是血流成河。
如今,赵兴的七个老婆按照嫁入赵家的顺序,被依次称呼为大夫人、二夫人、直至七夫人。其中大夫人许婉婷主要负责照顾赵兴母亲的起居生活,管理家族内部的琐碎事务;二夫人胡杏儿经常陪同赵兴前往军队进行慰问和视察;三夫人任红昌负责赵兴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的关系维护;四夫人张忻负责监督赵兴子女的功课学业;五夫人糜贞管理赵氏家族的内部财务;六夫人许婉琳负责料理赵兴的生活起居以及书房打理;七夫人蔡琰负责皇室形象的维护和宣传工作。
因为七个老婆各有任务,而且赵兴又不曾偏爱其中任何一个,又不曾设立皇后,所以大家相安无事、情同姐妹,让赵兴心里觉得十分欣慰。
大汉百姓在茶余饭后经常会聊起皇帝善于治家的故事,人们都认为皇帝娶七个媳妇实在太少,按照兴和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本事,就是再娶十个八个的老婆,一样可以调教的服服帖帖。
大汉帝国如此之大,皇帝只能有一位,可皇妃千万不能少了,不然如何让天下百姓共同分享皇室的荣耀与伟大呢?
第996章 开设五院利国家()
经过一个冬天的修养生息,原本就充满活力的大汉帝国迎来了蓬勃旺盛的春天,于是各地一片繁忙的景象,竟然再也看不见昔日烽火硝烟过后残留下来的一些痕迹。
原卧虎农业院已经由皇帝亲笔题词,更名为大汉农科院,位列诸学院之首,院长仍由醉心于农业增产的枣祗担任。可别小看了这院长之职,枣祗如今可是享受部级的待遇,论起爵位来,那也是堂堂的二品国公!
枣祗享受如此之高的爵位,却也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凭着实实在在的功勋受到册封。经过连续十多年的辛勤付出,枣祗硬生生地将大汉各地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两倍不止,这也正是大汉内部虽然连年战争,却再也没有饿死人的原因。战争之中虽然损失了一些人口,但因为黄河两岸连续多年的粮食丰收,大汉人口竟然增加了将近千万。
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时代,农业便是国家的根基和命脉,赵兴如此重视农业增产,给予枣祗和农科院下属如此之高的待遇,便是要鼓励和激发他们始终为大汉的农牧渔殖等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装备支持,确保大汉帝国在不断向外扩张的进程中不会遭受粮食危机。
排在农科院之后的便是大汉工程院,其前身是卧虎装备院,院长由同样位列二品国公的马钧担任。此前马钧的主要精力都用来研究如何制造杀人利器,偶尔会涉及到一些关乎民生的新式器械制造,但仍然是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服务。如今天下战事渐渐平息,以大汉军队的装备水平,已经足以横扫境外的各个国家,所以马钧现在的主要任务便是将一系列先进的军用技术转为民用技术,以期为大汉的发展建设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工程院与农科院相似,下面设有许多分系,各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比如水利工程系便是主要研究江河湖海,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道路工程系主要研究如何开山架桥以及修筑结实耐用的道路;建筑工程系主要研究如何修筑坚固的边境防御设施以及适合人居的城镇;矿山工程系主要研究如何深度挖掘和开采各类矿产资源。
排在第三位的是大汉商学院,其前身是农兵商金行、四海商贸货栈以及晋国商业协会,院长由政务院财政部部长糜竺亲自兼任。经过这么多年的纠正和影响,大汉百姓已经对经商之人的态度大为转变,不再像从前那样鄙视和看不起。兴和皇帝曾经专门就商业对国家发展建设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过清晰的论述,他说:“农业是稳国之基,工业是强国之要,而商业便是富国之道。国富才能民强,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离不开商业这个润滑剂和催化剂!”
因为皇帝对于商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因为普通百姓这些年从高速发展的商业活动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所以如今就连蔡邕和张俭等老学究们都不再觉得皇帝重视商业有什么不对,普通人家的孩子自然也就愿意报考前途远大的大汉商学院,成为帝国将来急需的理财能手。
排在第四位的是大汉军事学院,其前身是卧虎讲武堂和卧虎少年班,院长由帝国皇帝赵兴亲自担任,今后专门负责培养和培训各级军事指挥人才。考虑到皇帝日理万机,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军事学院又设几名副院长协助赵兴处理日常事务。有幸成为军事学院副院长的分别是高顺、王路、徐辉和马谡等人,虽然他们的名头没有关羽、赵云、郭嘉、庞统等人响亮,但按照赵兴的建军思路来主持军事学院的日常工作却足以胜任。
关羽、赵云、郭嘉和庞统等人如今正率领大军向西扩张,没有个十年八载的,根本回不来,就算赵兴有心想让他们兼任副院长的职务,那也只能是个摆设,不如安排几个实实在在可以干事的,抓紧时间为西征各路大军培养和储备足够的军事指挥人才。
大汉军事学院招收的学员分为四个层次。最顶级的学员必须是军级以上的带兵将领,主要接受赵兴的亲自教导,学习军事战略思想以及一些极为重要的核心军事机密;高级学员主要面向团级至师级之间的将领,主要接受副院长和专业军事教员的教导,学习战役指挥等理论知识;中级学员主要面向连、营级的基层军官,学习骑兵、步兵、水军等战术理论和初级战场指挥及日常军队管理等技能;低级学员则面向所有的普通士兵,经过文化考核、体能考核以及实战检验等环节,挑选出最优秀的士兵作为候补基层军官,专门进行为期两年的集中教育和培训。
原幽州训练团、卧虎训练团、高平训练团以及员渠城训练团尽数划归大汉军事学院管理,成为学院的附属机构,主要负责对普通士兵进行常规训练。
按照赵兴的设想,今后帝国军事学院的院长将一直由皇帝兼任,如果作为皇储的太子不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无法胜任军事学院院长的职务,那么他很有可能被踢出皇位继承人的序列。皇太子想要具备让大汉军民信服的军事才能,那就必须在年轻的时候进入军队服役甚至要带兵上阵作战。
不要怪赵兴对自己的后人如此苛刻,如果继承帝国皇位的人是一位懦弱无能之辈,又如何能够控制即将横跨世界的超级大汉帝国?作为帝国的守护者,大汉皇帝必须要牢牢地控制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且可以随时调动和指挥这支部队为大汉而战。
排在最后的是大汉理学院,相当于是将未来的社会学和哲学混合在了一起。按理说,赵兴应该明白哲学乃是各种学科的根基,应该排在第一位才对,可赵兴却偏偏将其列于最后,这是何故?
只因为赵兴觉得在没有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之前,空谈什么形而上、形而下的哲学内容实在有些扯淡,更让赵兴忌惮的是诸如经学、玄学以及后世的程朱理学等学派,对于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幸福没有多少益处,倒是把好好一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最终亡国了事。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东汉末年经学盛行,士大夫们坐而论道、日日空谈,结果汉朝亡。程朱理学盛行于宋,结果当时最为富裕的宋朝被不懂什么狗屁理学的蒙古人灭亡。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赵兴极力控制理学院的规模,只让蔡邕和张俭二人担任副院长,并将后世一位牛人的心学理论丢给这二人,让他们带着一帮闲得蛋疼的学究们去好好琢磨。这也是赵兴相信“堵不如疏”的道理,特意为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们准备的一块乐土。与其让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潮冒出来扰乱国家和社会,不如提出一个很难逾越的理论归宿让大家没事都去讨论,只要不耽误了发展建设就好。
王守仁的心学理论比起程朱理学来,于国于民都还算有益,以其博大精深,足够让哲学家们讨论许多个世纪也无法得出结论。原因很简单,老王的核心思想是规劝人们“为善去恶”从而达到“良知”的境界。
人都是贪婪的,也是自私的,能够做到“知善恶”已属不易,想要身体力行地去为善去恶,那需要终生的修行!
第997章 大军去平倭()
延州最南端的凯旋湾,是当初黑山军从东胜国(济州岛)登陆三韩半岛的一处港湾,如今经过三年的扩建,已经成为延州南端最为繁华热闹的港口,承担着徐州东海港经东胜岛至延州的海上航线吞吐与运输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航线。
每隔十天左右的时间,都有大型的运输商船在大汉水师的保护之下来往于东海郡与延州之间,船上装载的各种货物让来往于两地之间的海商们赚得盆满钵满,于是招惹了更多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加入到海上淘金的大潮之中。
延州向大汉内地主要输送的是上等的木材、各种珍惜药材以及金银铜铁矿石等资源内的货品;大汉内陆则向延州输送各种消费性商品,如农具、服饰、粮食、木器家具、成品药丸、书籍、日用百货等高附加值的货物。
延州的人口如今尚不足百万,其中有一半是汉人,一半是当地土著,许多地方还处于待开发的原始状态,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淘金客”从大汉内地涌来,用不了二十年,这里便会成为大汉帝国最为重要的东北门户。
实际上,不等更多的淘金客到来,延州半岛上的百姓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延州大发展的宏伟远景。这全都是因为半年之前陆续向凯旋湾集结的晋国水师大军给延州半岛带来了许多发展建设的机遇。
整整十万大军从晋国的幽州、冀州、青州和徐州向延州南端集结,大船之上的将士们绝大多数都是参加了中原大战的老兵,他们的兜里揣着厚厚的一叠银票以及因为作战有功而得到的赏金,在延州百姓看来,那就是几万个财神爷。
因为十万大军的到来,可把延州牧崔琰给急坏了。普通百姓看到的是巨大的商机,可崔琰却是知道延州的家底,若是不能按期给十万平倭大军提供足够的补给,日后他可没脸回长安向皇帝述职。崔琰很清楚,可供大汉水师选择的集结地点至少不下于三处,如东胜国、双子岛、甚至是倭奴本岛,皇帝亲自指示太史慈率军在凯旋湾集结,那就是在帮着延州发展经济和民生,他可不能辜负了皇帝这片良苦的用心。
在崔琰的全力调度和指挥之下,整个延州都在为平倭大军渡海作战做着准备,经过了半年时间的运作,如今总算是不负众望,顺利地为最后一艘大船装载上了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参与其中的延州百姓虽然十分辛苦,但也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想想看,只要把一分钱都不用花的净水从陆地运到大船之上就能得到工钱,这种好事情哪里还能再遇到?
在悠扬的船用号角声中,平倭大元帅太史慈所在的帅船稳稳当当的离开了凯旋湾的码头,在他身后一字排开地站着凌统、徐盛、顶风和朱恒四员将领,此刻他们脸上都流露出激动和自豪的神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