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8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就完成了试生产,但是真正形成量产,已经到了四三年底。

    再加上杨震将主要的火炮生产,都放在了部队更加急需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上,这仿制的效率更加高不起来。引进苏美英三国缴获的德制榴弹炮,也就成了杨震缓解燃眉之急的一个手段。

    德制一零五榴弹炮的性能虽说比不上美制火炮,但是胜在来源渠道比较畅通。同时因为口径和弹药生产的问题,即便是被三国缴获,也不会作为主要火炮使用。因为没有人会为缴获的数量并不见得多的战利品,去大量生产在战争之中消耗量相当大的炮弹。

    当然除了苏德战争之初,德军缴获了成百上千的苏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弹炮。因为这种火炮性能过于优秀,补充进部队作为支援火力,而生产了相当一批的炮弹。但这只是整个二战之中,极少的一个特别。

    在部队不断的在扩编,中型口径火炮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之下,这个产量甚至连抗联自身都无法满足,更别说还要给关内部队换装、整训。直到战争结束,抗联之中这种火炮的编制,也没有达到杨震所设想的那样,每个步兵师都编制一个营的程度。

    无奈之下杨震只能先将这种火炮独立编成团,主要集中到了纵队所属炮兵,以及总部直属炮兵身上。各个步兵师的炮兵团之中的原有一二二榴弹炮的编制,都给了交换来的德制一零五榴弹炮或是缴获的日制九一式一零五榴弹炮。

    实际上早在这次协议达成之前,杨震就已经考虑到自身军工生产能力,是否能在全力生产其他武器装备,以及七十六毫米加农炮的情况之下,有没有能力在短时间之内为抗联提供大量的这款榴弹炮。所以,他也提前着手做了一些准备。

    在知道美苏注定不会提供给自己太多火炮,而自身生产能力又是相当有限的情况之下,杨震便将目光转向了美苏两国根本没有用处的德制火炮,主要是一零五和一五零榴弹炮,这两款德军师一级的制式火炮。

    德制火炮,尤其是一五零榴弹炮的性能虽说比不上美国货。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更比不上苏制ml二零式一五二榴弹炮。但是总比抗联现在使用的法式一五零榴弹炮强,而且更比没有强。

    在莫斯科保卫战刚一结束,杨震便通过苏联远东军区,以及在美国人的协调之下,不惜用五万吨的粮食,六千吨的肉类,以及二十万发八二迫击炮弹和一二零迫击炮弹,十余万发无后坐力炮弹为代价。

    与苏联人交换了其在莫斯科保卫战,以及之前苏军获胜的罗斯托夫也叶利尼亚两场战役之中缴获的全部德制一五零和一零五榴弹炮,以及几百辆德制的坦克、半履带车和装甲车。甚至连炮塔损坏已经无法维修,但只要底盘完好的坦克都被他拉回来了。

    还包括虽然被击毁,但是完好的发动机、负重轮、履带、电瓶等所有的配件,只要没有被战火毁坏的所有配件他都要。甚至被打坏的坦克上的钢板,他也照要不误。

    德军的装甲钢板制作精良,再加上德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可谓是最好的装甲钢。杨震用德国装甲钢制造的附加装甲,要比原来用铁轨钢制造的防弹性能要好的多。

    尽管同样缺乏这些装备的苏联人,并不想将这些自己缴获的装备便宜抗联。但是无奈在战场上,这些德军的三八t坦克、三号、四号坦克,以及德军标准的半履带车和装甲车,总挨自己人的炮弹。而天上的伊尔二强击机,也是对这些自己的战友大开杀戒。

    别说只刷上一颗红星,就是全部刷上特别的识别色,也照样挨炮弹。在战场上过于紧张的士兵,谁有时间去管你坦克上的细致标示是什么,或是刷的什么样的识别色。只要不是自己的坦克,谁管你开坦克的是不是自己人,一样照打不误。

    被高的惊人误伤比例,搞的头疼之极的苏联人,最终还是同意接受了抗联的条件。拿这些战利品,换取抗联制造的炮弹、粮食,当然还有肉类和其他反坦克武器,以及通讯设备等物资和装备。这种交易即便是美国援助的物资大批量抵达之后,也没有完全的停止。

    而在发生四二年上半年苏联方面因为扣押美援抗联物资,双方差点没有公开撕破的事件之后。杨震与苏联人达成了一个协议,抗联可以转交一部分美国援助的物资,比如装甲钢板和制造飞机使用的铝一类的物资,交给苏联方面使用。并为苏联制造部分ppsh冲锋枪,以及相应的弹药。

    但是作为补偿苏联方面要将缴获的所有德制火炮,无论是自行火炮,还是身管火炮,以及大部分坦克装甲车辆全部交给抗联使用。包括缴获的所有的炮弹、德军的钢盔、水壶、防毒面具等战斗物资,也一并转交给抗联。

    当然考虑到苏军面对着的德军装甲集群上的压力,杨震还是大方的同意苏联人将德军的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突击炮留下来自己使用。但是苏军缴获的德军自行榴弹炮,杨震是坚决要的。

    而且移交的坦克,杨震只要二号、三号和四号坦克。至于新式的坦克,苏联方面可以自己留下来使用。但是三号和四号坦克,连同所有的配件在内的所有型号都要交给抗联。

    至于杨震为什么不要在两年之后出现的性能更佳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原因很简单。这两种坦克之中的虎式坦克过于笨重,结构过于复杂。就连德国人自己都摆不平,上了战场毛病百出,更何况技术能力与之相比几乎天差地别的抗联?

    而身为二战德军各种坦克之中,综合性能最好的豹式坦克。虽说性能极其优异,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异常突出的同时,防御性能也远远超过德军除了虎式之外的其余坦克。但是同样存在着结构复杂,过于精细的毛病。

    这两种坦克,抗联很难达到其所需要的保养和维修能力。对于抗联来说,这两种坦克几乎就是负担,而不是一种装备。所以杨震很大方的只要了三号和四号坦克,以及德军的各种自行火炮、身管火炮。

    面对着杨震不断变化花样提出的用来交换的各种条件,是苏联人无法拒绝的。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杨震提出使用英国人转交的一批t三四型坦克作为交换,更是让苏联人难以拒绝杨震的交换。

第五百章 交换的后续影响() 
这批总数高达一百二十辆的苏制坦克,是德国人四一年和四二年的哈尔科夫战役之中缴获的之后,运到北非转交给缺乏性能优秀坦克的意大利人,但因为意大利人严重缺乏柴油,而压根就洠в惺褂茫髞碛直挥⒕暾奕钡慕苫窳嘶貋怼

    在还要满足自身需求以及主要援助苏联和英国,交付给抗联的坦克数量始终不足的前提之下,美国人便将这些英国人在距离苏联千里之外北非缴获的苏制坦克,连同在北非战场上缴获的德军火炮,以及坦克全部移交给了抗联。

    杨震提出的使用这批暂时囤积在伊朗的t三四坦克,交换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场缴获的德制坦克,对于对美英援助的坦克之中,除了m四坦克之外,其余的坦克性能并不满意的苏军來说这是一个相当诱人的条件。

    特别是这种坦克还是苏联自己设计和生产的,无论配件和维修,都远比美英坦克有保障,而且还是苏军主力制式的中型坦克,使用这批坦克可以直接移交给作战部队使用,连转换训练都不用。

    为了防止苏军在拒绝接受这个条件之后,在运输途中故伎重演,不经抗联同意强行直接将这批坦克揣入囊中,在谈判的时候杨震直接告诉苏联人,他会让在伊朗的抗联接收人员,在这些坦克上全部都安装上高爆炸药。

    如果苏联人不同意交换,但是想要在这批坦克在运输途径苏联的时候暗中下手,他会让抗联的接收人员直接将这批坦克全部炸掉,要么用这些坦克交换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缴获的二手货,要么就是玉石俱焚,大家谁也别想得到。

    经过一番勾心斗角的谈判之后,在战场压力之下,苏联人最终还是同意了这笔交换,苏将斯大林格勒缴获的几百辆德制三号和四号坦克,以及大量的半履带装甲车,装甲侦察车,与大批的一五零和一零五榴弹炮,连同钢盔一起被从苏德战场,全部转交给抗联。

    斯大林格勒会战连同周边的作战以及苏军后续的攻势,德军连同仆从国军队在内先后投入了数千辆坦克,在战役结束的时候,仅仅德军制式三号、四号坦克,连同有一定战损,但是可以维修的就被缴获了六七百辆。

    在这场在杨震暗中搅合之下,规模远比原來历史上的规模要大的多,德军投入的装甲集群数量也要大的多,甚至可以说将德军在东线的装甲部队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五十的战术航空兵都搅进去的。

    血腥的,与绞肉机一样的,给参战的苏德双方造成的伤亡可谓空前,德军先后损失高达上百万人的会战之中,另外还有大量的半履带车和装甲侦察车,自行突击炮和大量的火炮,被苏军缴获。

    除了之前投入的第六集团军的三个装甲师之外,还有德军后期投入的第四装甲集团军主力,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一个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全歼,在斯大林格勒以及周边地区全军覆灭的德军三个装甲军外加五个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总计十一个参战的装甲师给苏联带來了大量的战利品。

    这批坦克,再加上库尔斯克战役之前的苏军在各个战线上的攻势缴获的战利品,到四三年四月份,苏联方面一共提供给了抗联七百余辆德制坦克,以及上千辆半履带车和装甲侦察车。

    在由抗联自己换上苏式四十七毫米坦克炮,或是苏制七十六毫米坦克炮,代替缺乏炮弹,以及威力过小的三号坦克上的五十毫米火炮,以及性能不佳的四号坦克上的七十五毫米短管火炮之后。

    抗联用这批坦克中的三号和四号改造型号,连同四二年初,莫斯科会战结束后,苏联转交的二百多辆三号坦克,几十辆四号坦克,以及整个四二年和四三年上半年美英交给的一百五十多辆德制坦克,杨震在四三年中组建了三个全德制坦克的装甲师,外加五个独立坦克旅。

    但是后期生产的四号坦克上的长身管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却因为性能优异,而被杨震保留下來,与苏联后期交付的同型号坦克,单独编成了几个独立坦克团,用來对付日军新式坦克。

    这些装备了威力惊人长身管坦克炮的四号坦克,也成了抗战末期对付日军新式的一式、三式坦克利器,曾经在一场坦克战之中,一举击毁了日军上百辆的最新式三式坦克,对于不过是九七式坦克改进的一式坦克來说,更是简直就是屠杀。

    数量最大的三号坦克则与美国坦克,连同四三年下半年开始,苏军后续提供的数量更大的德制部分抗联自己更换坦克炮的四号坦克,以及自己生产和制造的t三四坦克七六型成为抗联各个装甲师的标准配备。

    如果说从莫斯科会战结束,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这一段时间之内,苏联人转交更多的是三号坦克,美英转交的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坦克是二号,四号坦克到四三年底,也不过是三百多辆的话,那么从四四年初到四五年,转交过來的则是以四号坦克为主了。

    到战争结束,连同美英缴获之后转交的德制坦克,总数已经达到上万辆坦克的抗联装甲部队之中,除了有四分之一是自行生产的苏式t三四坦克,其余的二分之一总数约为五千辆为美英援助的坦克之外。

    再加上美英陆续交付的在北非以及西线和意大利战场缴获的德军同类型坦克,抗联的坦克部队之中居然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装备的是德军三号和四号坦克,总数相加高达三千多辆。

    其中性能优异的四号坦克达到了将近两千辆,几乎成了仅次于美军m四中型坦克之外的,抗联装备最多的中型坦克,其余的除了二百多辆二号坦克和三八t坦克之外,全部为三号坦克。

    至于半履带车和装甲侦察车,更是干脆美制与德制的一样占据了一半的数量,也就是说,苏联以及美英在整个二战之中缴获的德制三号和四号坦克,以及半履带装甲车和装甲侦察车,最终几乎全部都落到了抗联的手中。

    至于一百五十毫米重炮,除了百余门抗战结束之前生产的苏制d一式一五二榴弹炮,以及接受的美国人援助的一五五榴弹炮,还有战前苏联转交的法式一五五榴弹炮中还能使用者之外,抗联装备的主力重炮,逐步由之前的杂式火炮换为苏联方面转交的德制一五零榴弹炮。

    到战争结束,抗联的二十三个直属独立重炮团之中使用德制一五零榴弹炮的,达到了十五个,其余的八个团之中,使用抗联仿造的苏式d一式一五二榴弹炮四个,使用美国援助个。

    使用缴获的日制式一五零加农炮,与加式一百二十毫米加农炮各一个,德制k十八型一百七十毫米加农炮的一个,德制一五零榴弹炮,到了四四年已经完全成为抗联的主力大口径火炮。

    十六个纵队所属榴弹炮团之中的大口径榴弹炮营,则是装备的战前苏联转交的法式一五零榴弹炮和日制九六式榴弹炮各一半,除了作为主力火炮使用之外,抗联按照中央要求,陆续向关内部队整体移交了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八十余门。

    至于美国人援助的那一百多门一零五榴弹炮,则因为射程比较远,最关键的是重量轻,被抗联使用苏联方面转交过來的德军缴获并留下來自用的捷克三八式坦克,以及抗联之中的法制坦克的底盘,改造为一百零五毫米的自行榴弹炮。

    为每个装甲师都配备了一个营,作为装甲师主力支援火力使用,与由t二六坦克地盘改装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以及使用苏联移交过來的无法修复的三号坦克,缴获的日制九七式坦克的底盘,加上抗联自行仿制的部分九二式加农炮编制成的自行加农炮营,组成师属自行火炮团。

    每个自行火炮团,编制十二辆制的一零五毫米自行榴弹炮两个,自行加农炮一个营,七十六毫米自行反坦克营一个,以及一个由二十三毫米双联装高射炮改装的自行高射炮,组成的十八辆制的高炮营。

    每个团也配备了则由二号坦克底盘,加上后续生产的四联装十四毫米高射机枪,组成的一个八辆制的高射机枪连,除了部分轮式运输车和加油车,以及半履带式和轮式的装甲运兵车之外,抗联各个装甲师所有的主战武器,都换装为全履带式。

    大量的德制火炮、坦克,再加上抗联已经全部更换的德军钢盔,在抗战结束四六年全面爆发内战之中,有大量德制装备的抗联,搞的国民政府军队在与在四四年底便大举入关的抗联第一次遭遇的时候,还以为自己遭遇的不是共军,而是正宗的德国军队。

    同时随着德军在苏德战场遭受的巨大损失,到了四三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联转交过來的性能优异的德制m三五、四零式钢盔的数量就已经足够给主力部队全部换装,抗联陆陆续续淘汰了原有的性能只能说是一般的法制钢盔,全部都改装为清一色的德制钢盔。

    也许缴获坦克和大炮费一些力气,但是对于钢盔这种单兵装备,苏联人在四一年底缴获的数量就很大,到了四三上半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之后,苏联缴获的德制钢盔数量,早就超过了抗联的需求。

    尽管这些钢盔,很大一部分是苏联人从战死德军尸体上剥下來的,运來的时候,很多钢盔上面还带着血迹和,甚至一些残存的人体组织,但对于抗联來说,总算得到了一款性能优秀的钢盔,有效的减少了部队在作战之中因为弹片击中头部而造成的伤亡。

    至于美国人在太平洋爆发之后,与英国人一起援助的大量托尼式钢盔,则早在运來之初,就与缴获的日制钢盔,以及部分换装下來的法制钢盔一同被抗联转交给了关内部队,抗联自身却并未装备,而是逐步将法制钢盔替换为德制钢盔。

第五百零一章 杨震的长远规划和目标() 
至于剩余的部分法制钢盔,除了部分作为储备之外,则装备了四三年底在抗联主力部队大举南下之后,留守北满根据地的地方部队,以及由原划给保卫部部队组建的,专门担任内卫、剿匪、保护大型工厂、交通线重点部位,以及地方政府警卫的,由原各县属县大队的部分武装中队改编成的武装公安部队。

    杨震采取的种种手段,交换来的这些武器装备,尤其是坦克和大口径榴弹炮尽管性能不是最优秀的。但足够的数量却保证了抗联在因为技术、原材料等一系列原因,以及杨震因为一些特别的想法、安排,将主要的军工生产,安排到了飞机和zls三加农炮之上,导致重型武器的产量始终不足。

    以及美援装备除了飞机与汽车之外,地面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