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不长时间的沉默过后,袁父才道:“杨将军,你的想法不能说是异想天开,其中可操纵之处甚多。”

    “利用美国的资金和技术,发展现代产业。然后在利用利润,反过來再反哺国内的抗战,其中倒是有不少可为之处。你们能提供一些现代化工业,并能肯定畅销的设计,这我老头子也相信。两位将军都是讲诚信的人,这一点我还能看的出來。”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我和我的家人來说,影响甚大还需要慎重的考虑。家中的产业,倒是无所谓。虽然是我一手创立的,但丢了也就丢了。我还不至于眼皮子那么的短,为了这么一点产业心疼的吐血。”

    “其实如果不是你们打进了哈尔滨,将被日本人夺取的几个厂子又归还给我们,这些工厂实际上已经被日本人变相控制的工厂,早就已经丢了。交给你们,能为民族复兴大业出一份力,我更加不会心疼。”

    “其中的具体原因二位将军也应该都知道。中国人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一旦年纪大了,就故土难离了。我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个时候远渡重洋,恐怕这把老骨头有生之年,就很难在回归故土了。”

    “如果不是为了年纪大了,不想离开故土。加上想亲眼看看,这些在我们国土之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日本人究竟会有一个什么下场,我早就离开东北了。就算不出洋,但至少去关内还是可以的。杨将军,这一下子就将我弄到美国去,我想还是给一个可靠一些理由为好。”

    听到袁父的感叹,杨震也有些沉默。老人如灯的道理他明白。虽然袁父现在身体看起來还很健朗,但毕竟年岁已高。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去万里之外的美国。在抗战结束之前都不能返回,的确有些是强人所难。但眼下这个计划,除了这位老爷子之外,又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彭定杰现在留在美国,一方面担任驻美国的采购代表,一方面治病。除了对于经商一道,彭定杰基本上不懂之外。在另外一方面彭定杰的身份是公开的,美国的一些情报机构,甚至国民政府驻美国的一些机构,都是心知肚明的。

    以他这个身份从事一些事情,在很多的方面都会受到严格限制的。甚至在很多方面的投资,都不会被允许。要想找一个合适、恰当的人选,执行自己的这个河豚计划,洠в幸欢ǖ木滩拍苁遣恍械摹

    而且这个候选人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经商才能,身份最好也要进行保密,更不要直线与根据地、与东北局和自己有什么明面上的联系。但私下就算不是党员,至少也要有一定的关系。从眼前根据地内可以选拔出來的人才來看,彭老爷子无疑是最佳的一个选择。

    而且在杨震看來,彭老爷子不仅仅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自己的计划,自己本身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一子一女,眼下就在美国。恐怕以老爷子之前表现出的,绝对不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内的精明,在美国不见得也洠в幸欢ǖ牟怠

    杨震曾经仔细研究过彭家的几个子女的分布,尤其是在国外几个子女出国的时间和地点,还有身边随行的人员。他发现了一个不小的秘密。从彭家的这些子女,出国的时间和地点來看,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有意识的将子女分散开來。

    家中的资产,留在东北的恐怕只不过最少的一部分,也是无法搬离的一部分。真正的资金,除了在香港一部分之外,恐怕连关内都洠в卸嗌伲巯麓蟛糠钟Ω枚荚诠狻7裨颍粼诙钡牟当欢幔弦佑制窕崛绱宋茸鲇闾ǎ

    虽然不知道袁老爷子这种布置究竟有多久了,是不是在中东路事变对于江北的恐惧之后才有的,还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以老爷子敏锐的嗅觉便觉察出日本的异动之后,便着手开始布置的。但杨震可以肯定,袁家的子女出国,绝对不是简单的出国留学。

    杨震擦觉出來其中异常的原因很简单,袁家的几个子女出国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走的。身边还都或多或少的,都跟着几个袁老爷子一手培养出來的职业经理人,哦,现在叫做掌柜的。

    在九一八事变的当天,接到消息的老爷子更是将家中大部分在商业上的精英,抢在东北交通还洠в卸暇那榭鲋拢荚诘谝皇奔渲谧频搅斯啬凇K婧笳庑┤耍蟛糠侄既チ伺访馈2⑶伊堑募胰耍惨徊⒌亩甲谱吡恕

    袁家的子女出国留学应该只是部分目的,应该更多的承担着家中资产转移的目的。至于跟在袁家子女身边的人,杨震并不相信,一个白手起家创下了偌大一份产业的老人,会对自己的子女如此的溺爱。在子女出国留学的时候,还派人去伺候。

    选择彭老爷子担任这个执行人,在美国也不会两眼一抹黑,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根本的是,杨震相信彭老爷子的爱国之心。至少不会人到了美国之后,就翻脸不会在认旧账。毕竟在很多老华侨眼中,此时代表着中国正统的国民政府更受欢迎。

    其实杨震尽管对袁老爷子极有信心,但对于他來说这未必也不是在赌。人心隔肚皮,这是老一辈就传下來的话。今天还是相濡以沫的爱人,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翻脸?袁老爷子百炼成精,让他能甘心情愿的配合自己,除了要协助他们家的产业做大之外,还有就是一个承诺。

    犹豫了一下,杨震还是开口道:“袁老爷子,您刚刚也说过打仗,打的就是钞票。在根据地眼下还处于一个初创的时候,我们不想固渔而泽。所以我们对于民族工商业,除了高消费的行业之外,一直都采取的是极轻的税率。”

    “其同期的税率,还不到伪满时期的两成。另外,根据地取缔了大烟馆、妓院等一些摧残我民族之身体与灵魂的产业。取缔了这些东西,伪满时期最重要的税收來源也被切断。至于其余的什么印花税和土地税,因为战乱频繁,为了保证民生基本上洠в惺杖 !

    “整个一个哈尔滨,今年一至三月份,税收的收入还不如伪满时期的三成。即便是全根据地全部加在一起,整个一年的税收加在一起不过相当于伪满货币二百余万元。而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实物税收,也就是农产品。”

    “这些经费,即便是只保证几十万大军的生活,也只能够勉强维持三个月的。现在整个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靠江北的贷款以及矿产品维持。财政赤字,一直保持在相当的规模。尽管我们对部队实行了供给制,并不实发薪金。”

    “部队的主要粮食來源,也來自于部队自行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全军干部统一标准,只发给少量的津贴。但兵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各个兵工厂的工人薪金,交通线的修复、部队的服装、被服以及蔬菜供应,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來维持。”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个承诺() 
说到这里,杨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实情都说出來。?乐?文?小说尽管这些多少有些意味着显摆,但杨震知道,只有将全部实情都说出來,才会更能打动老人。尤其是在目前根据地内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的事情,绝对会被打动的。

    “老爷子,一发七五山炮弹就相当于一个中农的家产。一挺重机枪一个战役打出去的子弹,顶的上几十个村屯一年的所有收入了。一场战役打下來,足够让按照伪满地方行政建制,一个省的财政破产了。”

    “现在的战争可不是那种单靠步枪和少量大炮就能打的起的,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战争。在武装到牙齿的敌军面前,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战士只拿着步枪和手榴弹去和敌人拼。我们也洠в心敲炊嗟娜肆梢韵摹!

    “虽然不能说在装备上完全的超过日军,为了尽量缩小与敌人在装备上的差距,让我们的战士少流一些的血。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发展我们自己的军工事业。老爷子,您也是搞实业的,应该明白建设一批现代化军工厂所耗费的资金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巨额的资金消耗面前,我们在办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是有心而无力。明知道部队急需扩编,但每次部队扩编都犹豫再三。除了北满本地兵源并不充足之外,最大的担心生怕把根据地脆弱的财政给弄垮了。”

    “在根据地财源奇缺,收入远远无法弥补支出。又不能学当年军阀为了敛财,而刮地三尺的情况之下,重新寻找财源已经成为最为紧迫的事情。否则,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通货膨胀几乎是早晚的事情。”

    “尤其我们在根据地实行了全部免费,不分男女的强制义务教育制。所有学生,除了需要交纳少量的粮食以及个人的被服之外,所有受得九年的教育中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我们统一负担。如果考上高中与大学,依旧不收取一分钱的学费。”

    “根据地所有的孤儿,不分出身于家庭,全部由东北局统一供养,直到学业有成。同时每年我们都要招收部分留学生,赴江北留学,以培养自己的人才。所有费用,也全部由我们自身承担。”

    “现在整个根据地的教育经费,已经成为除了军费之外最大的负担之一。而根据地在不断的扩大,适龄学生的数量也不断的在上涨,在这方面所需投入的教育经费,也几乎年年都在翻倍增加。”

    “每年我们全部的收入,除了军费之外,优先保证教育经费的支出。但无论在困难,我们也从來洠в卸倘惫环智慕逃眩馐俏颐侵贫ǖ囊桓鲇残怨娑āK蟹延茫司驴手猓磺幸越逃畔取!

    “我们这些人虽然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部分人可以说相当的低,很多人直到参军之后,才在部队学习到了一些文化,才认识自己的名字。但再苦不能苦教育,再穷不能穷知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道理我们还是懂得的。”

    杨震语气相当诚恳的道:“老爷子,我们也知道在您如今这个年纪让您远离故土,万里迢迢的去美国有些让您为难。但在我们实在选不出其他人选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将希望放在您的身上。”

    “为了抗联的壮大发展到能将侵略我国土的所有外队,全部赶出中国的那一天,为了我们能迎來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为了我们这个曾经孱弱的民族真正战胜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的那一天。也为了根据地,还有东北的孩子们,我只能拜托您了。”

    杨震的话,尤其是那个免费强制义务教育制让袁父听了微微一愣。他活了六十多年,经历前清、北洋政府、张家父子,还有现在的所谓伪满洲国。风风雨雨几十年,也算见过世面的他还是从未听说过在眼下战争打的如此艰苦的情况之下,会有某一支军队,甚至是一个国家或是政府自己节衣缩食,來供养自己辖区的孩子免费读书的。

    甚至还要自身财力不足的情况之下,承担着几乎全部的教育经费,让所有适龄的学子全部都有书念。即便是当年在军阀之中极为热衷办教育,并一手创办了东北大学东北王也做不到这一步。

    这一点不仅是国内派系众多的军阀之中无人能够做到。即便是放眼全世界,也洠в腥魏我桓龉摇⒁桓稣蚴悄且桓鋈擞姓饷创蟮钠橇Α>退愀辉5亩嗟奈鞣搅星浚矝'有一个国家和政府会这么做。

    就算当年让自己钦佩不已的,那位毁家纾教的冯庸大学创办者,恐怕也洠в腥绱说难酃庥胧滞蟆8慰瞿歉鋈舜窗斓闹皇且凰笱В杂谡嬲菁捌胀ò傩盏钠毡橐逦窠逃词羌幢阌行牡参蘖Α

    实行这个教育制度,意味着什么?尤其对那些因为家贫而念不起书的孩子來说,意味着什么,老爷子那里会不清楚。而实行这种教育制度,对一个政府、一支军队在经济上带來的压力究竟有多大,袁老爷子大致也能估算出來。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古今不变的真理,老人虽然出身旧派人物,但是这个道理却是很明白的。在转过头向女儿确认了一下杨震的话后,老人微微颔首道:“真洠в邢氲侥忝堑难酃馐侨绱说某ぴ叮谌绱思枘训那榭鲋拢鼓芟胱虐旖逃翟谀训谩!

    “而且你们实行的这种教育制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也不见得能有來者。完全的免费义务教育制,这在我中华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可谓是开天辟地。这对我们这个还充斥着大量文盲的国家來说,更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知识虽然不见得能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但我相信,他却可以改变我们这个积弱已久国家的命运。你们能有如此长的眼光,我是真的洠в邢氲健2凰当鸬模テ菊庖坏悖揖拖嘈旁谡獬≈腥照秸校〉米钪帐だ谋亟崾俏颐恰6颐钦飧鲈嘣侄嗄训拿褡澹不嶂匦掠幸惶煲倭⒃谑澜缟稀!

    说完这番话后,老爷子沉默了一会后,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和儿媳,将头转向杨震。在又仔细打量了一番一脸期待的杨震之后,老人终于点点头:“不为别的,就凭你刚刚的一番话,这事情我接了。手续你们抓紧时间办理,我随时可以走。”

    “而我名下在哈尔滨的资产,不用你们出现金购买。你们在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之下,想必拿出这一大笔资金还是很吃力的。我这个人虽然不善于雪中送炭,但也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军队落井下石。”

    “我在哈尔滨所有的工厂和其他的产业,老朽全部都捐献出來,都无偿的交给你们,不会要你们一分钱。而我只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些工厂产生的利润,那就是我希望你们都能够投入到教育之中去。这也算是我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点贡献。”

    听到老人这个简直可以称之为不是要求的要求,杨震心中很是感动的道:“感谢老爷子您如此深明大义,我代表抗联全体将士真心的感谢您。请您老人家放心,您的这个要求,我一定会全力做到。还有什么要求,您也尽管提出來。只要我杨震能做到的,绝对不会有二话。”

    对于杨震的保证,老人却是笑了笑,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后道:“杨将军,你先不要急着做出承诺。你是上位者,这种话以后还是少说的为好。古人有云,君无戏言。你这个几十万大军的统帅,同样也是要做到一字千金。所有的承诺不管是面对任何人都不要轻易的出口。”

    “承诺便意味着责任,甚至是义务。这个年代,欠人钱好还。但是欠人的承诺,却是最难还的清的。不过,今天我的确还有一个要求。不,需要的应该是承诺。只不过这个承诺多少有些强人所难,就是不知道杨将军能不能同意。”

    当袁老爷子的视线看向袁芷若的时候,杨震就几乎猜到了这位老爷子这个要求是什么了。但这个承诺,让他立即就答应下來,却是有些为难。看着面前的袁老爷子和袁芷若,杨震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张了张嘴,却最终还是什么都洠в兴怠

    杨震不说话,一边也猜到这个承诺是什么的郭邴勋,也无法开口。两个人谁都不开口,场面上不由的出现了一股难以言语的尴尬。而袁老爷子却似乎并不着急,就在那里稳如泰山一般一动不动的坐着。

    直到良久,老爷子看了看面色还多少有些尴尬的杨震后,才轻声道:“杨将军,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和我们这些老人有些不同。我不是要你马上点头,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承诺,难道这让你真的很为难吗?我老头子洠в斜鸬囊螅

    “我这一走,能不能回來都很难说。芷若的心思我明白,她的性格,我作为她的父亲也很清楚。我知道,让芷若和我一起走,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这一去,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孤身留在东北的她。”

    “她自幼失母,直到离家出走参加抗联都是我一手带大的。与她的兄弟和几位姐姐不同,她自幼从未离开过我的身边。我这一去万里之遥,还不知道今生能不能相见。临走之前,不将她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人,我又岂能走的安心。”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个父亲的拜托() 
对于老爷子的话,杨震却洠в辛⒓椿卮稹!帧摹∷怠520‘又是一阵不短时间的沉默过后,杨震才开口道:“老人家,不是我不给您承诺。我不知道小袁和您提起过洠в校以泄椿槠蓿驮谇澳晡颐墙峄榈那跋Γ次谀浅≌揭凼だ暗恼匠≈稀!

    “她虽然人已经不在了,但是让我这么快的就忘记她,却是我根本做不到的。我不是那种感性的人,面对战场上成千上万人的生死,也曾经淡然处之过。但对于那种曾经刻骨铭心的感情,却是很难忘记。”

    “就像您老人家,在妻子早年病逝后,这么多年下來虽有家财万贯但却一直洠в行遥恢本凸律硪簧泶偶父龊⒆由睢R残砥渲泄倘挥械P挠鬃邮艿郊棠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