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意图的他,再加上当面的成堆地雷,以及不断打过来的封锁炮火,也只能让他暂时放弃突围的想法。

    开什么玩笑在即没有工兵扫雷,也没有足够的炮火可供扫雷。只能靠人硬蹚雷区的情况之下,就这么点人恐怕连雷区都突不过去,就得全军被炸飞。无奈之下的他,就只能在孙正庄一线与对面的抗联部队,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儿的,在孙正庄一线对峙着。

    当然这位被唬住的岩渊少将,并不清楚在他预定突围路线上被布设的那些地雷,有三分之二都没有安装引信。也就是说这些地雷之中,有一大半是吓唬人的。别说踩上去,就是踩上去在蹦几下也不会爆炸。没有安装引信,那就是铁疙瘩一个。用来砸人倒是没有问题,但是用来炸人可就不行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安装引信原因很简单,地雷这玩意布设简单,可战斗的清扫却是一个始终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抗联自己制造的这些种类繁多的,各种反步兵地雷。杀伤力倒不算大,可被炸中就是一个残废。

    那个团长又不是脑袋有病,在进攻战之中布设太多的雷区,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不仅挡住了自己进攻的路线,还给战后打扫战场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因为按照抗联的要求,在本土作战所有的雷区,都要有详细的雷区地图。

    在作战完毕之后,第一时间就要将雷区清理完毕。现在自己处于绝对的优势,也成进攻的态势。布设太多的地雷,那是给自己找麻烦。至少战后收拾雷场,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这渤海平原的人口密集区,留下一枚未爆或是未被扫清的地雷,那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抗联研制的各种反步兵跳雷、绊发雷、压发雷和定向雷,一向都是日军进攻时候的噩梦,也是日军排雷工兵的梦魇。甚至出现过一个日军中队发起进攻,在雷区被炸的全部伤亡情况。而日军工兵基本上对抗联的各种地雷束手无策,经常在排雷的时候被炸的自身难保。

    只是抗联制造的各种地雷,的确在作战之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可这抗联自己清扫起来,也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雷区的布设,尽管上级要求一向在埋雷的时候,要求制定详细的雷区地图。在战斗结束之后要至少清扫三遍,以保证雷区之内,不留任何的隐患。

    可就这样还发生过旧战场残存的地雷,炸死炸伤老百姓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电木制造的四零式反步兵地雷,排除起来相当的困难。这些地雷虽说直接致命的不多,但踩上就是一个残废。在这人烟密集的渤海湾,一次性布设太多的地雷,那真的是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他在布雷的时候,采取了半真半假的办法。在他所布设的雷区之中,只有日军眼皮子底下抛射的那些是真的,剩下的全部没有安装引信的空壳地雷。不过他的这个办法,还真的将岩渊三次给唬住了。直接让其在下最后决定的时候,不断的因为犹豫而推迟时间。

    岩渊三次少将突围,是为了保住最后这点残兵败将。而抗联在他眼皮子底下,采取多种布雷战术,在短时间之内布设的大纵深雷区。要是强行通过,恐怕他这点人,等出了雷区也就剩不下什么了。

    要是真的那样,那突不突围还有什么作用?岩渊三次少将的突围行动,一直是犹豫再犹豫,就这么耽搁了下来。尽管看起来浪费不少的地雷,但毕竟也达成了上级的要求,那个团长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其实那些没有安装引信的地雷也不算浪费,都暴露在外面不用引爆就可以轻松的排除。到时候拿起来,还可以循环使用吗。总之这位老兄对自己急中生智,没有浪费一枪一弹,就达成了上级的战术要求,还是相当满意的。

    而相对于弥漫着古怪味道的孙正庄战场,虎狼庄一线打的也是多少有些诡异。杜开山以不断的缩小合围圈,并不断的削弱第九师团的实力,但就是不发起全线进攻。虽说他有这个实力,可他还是采取了层层削弱的办法。

    他杜开山虽说没有见过桑蚕,但是到东北多年的他,对于东北盛产的柞蚕还是有印象的。他在虎狼庄一线采取的战术,就像柞蚕啃食柞树叶子一样。先将外围日军阵地蚕食干净,然后在一层层的给第九师团剥皮。

    有着大量坦克集群的他,居然采取了这种见效缓慢的战术,倒是让人感觉到很奇怪。不过杜开山这个人做事,一向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他的攻击重点依旧放在了三虎庄一线。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对祁口滩头日军残余兵力开始进行扫荡。在虎狼庄一线,则是不紧不慢的给第九师团放着血。

    在他的这种战术之下,虎狼庄一线就打的相当诡异了。层层的抽丝剥茧,让原守中将是苦不堪言。多次突围的努力,都被密集炮弹给炸了来的他,只能依靠虎狼庄一线苦守。并不断的呼叫四十四师团,向自己方向靠拢。

    尽管三虎庄四十四师团方向传来的密集枪炮声,以及不断盘旋在四十四师团头上的抗联攻击机群,投掷下的凝固汽油弹点燃的冲天火光。让他知道四十四师团能靠过来的几率,几乎已经是不存在了。但知道孤军难挡的他,依旧没有放弃最后一丝努力。

    不过一天的苦战下来,原守中将得到的也不是什么坏消息。经过通讯兵的努力,到了下午十六时,他总算已经抵达烟台的上月良夫中将取得了联系。将整个战况详细的给自己的那位上司,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一下,或手机访问

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 
接到原守中将的报告,之前一直与祁口一线两个师团,无线电通讯始终联系不上的上月良夫中将也吃了一惊。怎么他在祁口一线的两个师团,这才一开始进入地面作战,就打成了这个样子?

    居然在真正地面作战第一天展开,就被敌军坦克集群给合围,并分割开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这第一天的战斗就打成这个样子,下一步的战斗还怎么打?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已经自身难保的第九师团和四十四师团,也用不到配合正面作战了。策应正面作战的两个师团,基本上已经只能等着别人去救他们了、

    尽管早在登陆进行的时候,接二连三中了敌军的诡计。导致海军参战的舰艇集群损失惨重,正在登陆的部队在敌军突然的炮击之下损失也相当的惨重。就已经明白此次登陆作战,恐怕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但上月良夫中将却是依旧没有想到,仅仅一天的激战下来,祁口战场就打成了这么一个模样。两个坦克师,大本营究竟是怎么考虑的,居然让两个步兵师团去和两个坦克师硬磕。这能是一码回事吗?

    大本营是脑袋抽抽了吧,这两个坦克师没有查清所在位置,就急匆匆的命令部队出动。华北方面军的情报是怎么收集的?敌军在祁口战场部署了这么多的炮兵,这么多的航空兵,甚至连重型轰炸机都出动了,居然之前什么都不知道。

    就算炮兵可以隐蔽,但支撑这么大规模作战,所需的物资数量可以说堆积如山,可这也没有查出来。这么多的敌情都没有摸清楚,大本营就如此草率,甚至是一厢情愿的匆忙发起反击,难道参谋本部的人脑袋都秀逗了?

    现在可倒好,这战斗打成这个样子,大本营的算计可谓是满盘皆输。不管大本营的计算是什么,他可以让那个计算立马去见鬼。可自己的两个师团,还在祁口一线今不保夕。在想不出办法来,恐怕距离全军覆灭也不远了。

    他的军就这么两个师团,要是真的全部折在祁口。他这个新鲜出炉的军司令官,屁股下面还没有坐热的位置,就得被一脚给开出去。关键是第一次与抗联交手就全军覆灭,自己以后的前途想都不要想了。这叫怎么一回事?

    只是更加让内心如焚的上月良夫中将闹心的是,眼下除了身边的一个警卫中队之外,手中再无一兵一卒,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光杆司令。就连军司令部的外围警戒,都要烟台本地驻军提供的他,就算想救援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无奈之下,始终还未能与四十四师团取得联络,在还不知道关原六中将已经阵亡,眼下四十四师团处在群龙无首状态的这位军司令官。一边不断的试图联系关原六中将,命令四十四师团向第九师团靠拢。

    一方面给上到大本营、中国派遣军,下到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发报,要求他们想办法尽快的增援祁口战场。祁口战场打成这个样子,下了一盘很烂棋的大本营,以及嗅觉极度失灵的华北方面军责任首当其冲。这个时候他们不出面收拾这个烂摊子,还能谁来出面?

    如果不是烟台港除了中国人的木船之外,已经再无一条可用于运载大部队的船只。他会将驻守烟台的四十八师团一部,外加那个野战补充队直接给踢到祁口去。至于负责指挥山东战场的十二军会不会同意,那就不是眼下心急如焚的他能管得到了。

    不过亲身经历了海军舰队,前一天在祁口海边地狱之旅的上月良夫中将。也清楚此次损失惨重的海军,是不可能在派出舰艇来支援陆军作战了。而陆军手中在本土的登陆舰艇,现在基本上也都扔在了祁口海边。要想在运输新的部队,只能从南洋往回调船。

    可等到那些船只突破美军潜艇封锁,慢吞吞的赶到本土装运部队,在慢吞吞的赶到渤海湾。这一系列动作全部完成,按照今天的战局发展,祁口一线的两个师团尸骨都早就寒了多长时间了。

    但明知道大本营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给他任何增援的上月良夫。更明白的是短时间之内,不给祁口一线调集援军的话,恐怕那两个师团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他们当面的是两个坦克师,加上无数的重炮集群和大量的步兵。别说重装备已经丢失大半,就是齐装满员也不是对手。

    虽说明知道大本营的援军,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有。但上月良夫却知道,祁口战场周边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增援祁口的兵力不是没有。乐陵一线的一百二十师团,距离祁口战场的直线距离并不远。

    如果一百二十师团能够突破当面敌军阻击,救出第九和四十四师团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尽管眼下这个一百二十师团,攻击发起却已经有相当一段时日,未能取得任何大进展。到目前还在与当面的抗联拉锯,而且伤亡也不轻,但毕竟是距离祁口最近的一个师团。

    唯一让他头疼的是这个一百二十师团,却不归他的四十七军指挥,而是隶属第十二军的建制。为了将自己手中的两个师团,从灭顶之灾中捞出来,上月良夫给冈村宁次大将和内山英太郎中将发出了电报,希望他们能够督促一百二十师团加快行动。

    为了督促十二军出兵,急于将自己两个师团捞出来的上月良夫,在电报上甚至使用了哀求的语气。希望十二军能够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祁口战场提供支援。哪怕是一个师团,甚至一个旅团都好。

    不过眼下正为救援自己两个师团,而拼命在努力的上月良夫不知道。即便是一百二十师团能够突破当面抗联阻击,也许第九师团还能够坚持到援军的抵达。但是他始终未能联系上的四十四师团,基本上已经不太可能坚持到他可能存在的援军抵达。

    相对于平静的孙正庄一线和有些诡异的虎狼庄两个战场,位于整个祁口战场最南侧的三虎庄一线,可就是打的异常精彩。当然这个精彩是相对抗联来说,而对于四十四师团只能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尽管天色已经渐渐的黑了下来,但是秉承着一鼓作气的杜开山,并未中止对三虎庄一线的攻击。反倒是随着夜色的降临,他的攻势力度也越来越猛烈。坦克以直瞄炮火,在照明弹的协助之下,不断的开火摧毁着日军的火力点。

    而步兵则以三组一队典型的抗联战术,在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和炸药,以及大口径机枪的掩护之下,对着四十四师团残存阵地实施攻击。穿插、分割、歼灭,将四十四师团残部一口口的吃掉。

    整个三虎庄战场,被成群升起的照明弹,以及杜开山调来的几盏大功率的探照灯,照的一片雪白。密集的枪炮声,十几公里之外都清晰可闻。眼下已经意志崩溃的四十四师团,只是在被动的做着抵抗。也就是说四十四师团,眼下已经处在总崩溃的边缘。

    战事进展到这个时候,实际上三虎庄战场已经在无什么悬念。三虎庄战场进展顺利,明显让杜开山很是松了一口气。虽说孙正庄的战斗拖了一些后腿,但整个战斗的进展,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的。

    对于一号暂停对孙正庄一线攻击,由强攻改为围困,对孙正庄一线的日本海军官兵,要尽可能俘虏的命令。杜开山虽说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一号这么做的真正原因,但最终还是没有敢违反。

    这个命令是一号通过电话亲自下达的,能让一号在西线战事正紧张的时候。亲自给自己挂这个长途电话,也说明一号对这些日本海军士兵的重视。尽管这个命令让他感觉到很棘手,但最终还是没有折扣的立即执行了。

    好在孙正庄的日本海军虽说顽强了一些,但本身就不多的兵力,经过一天的激战下来已经无几。即便是暂时先困住他们,也影响不了战局的走向。既然一号让放过这些水兵一马,他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先解决四十四师团也是基本上一样的。

    至于孙正庄一线,一号既然说了由总部接手,自己还是不要去参合了为好。万一一个不留神,将孙正庄一线的日军打光了那可就不好了。其实早在接到杨震命令之后,杜开山的表现并未比孙正庄一线的那个团长,要好到哪里去。

    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战场,面对着又是日军那种顽强的军队。打死了倒是好说,可这即不能被他们跑掉,又不能死伤太多,这就有些难为人了。所以在接到一号的命令之后,不想在挨一顿批的杜开山,很是痛快的服从了命令。

    不过当杨震从总部调来的人,赶到他的指挥部之后,杜开山也很是吓了一跳。这其中不仅有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三个中队,还有一批装备部的技术人员,以及几个天津战场俘虏的日本海军佐级军官。

    而且总部派来的这批人,居然是由特种作战司令部政委韩仁和亲自带队的。如此高的规格,让杜开山原本平淡的心,反倒是多少有些好奇起来。孙正庄一线的日军,除了是海军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吧。

    之前此次华北会战不管打的多激烈,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的部队,除了北平战场局部地区之外,一直未投入任何一个战场。此次一号居然一下子就派出了三个中队,还由政委韩仁和亲自带队指挥,这不禁让杜开山兴趣大增。

    只不过在抵达杜开山的指挥部后,韩仁和即没有急于采取行动,也并未做出任何的解释。而是直到亲自指挥在三虎庄以东战场,围歼九十三联队残部渤海军区司令员赶来之后,才与杜开山加上渤海军区司令员,以及跟随他来的一个中校四个人,开了一个小范围的短会。

    在会上韩仁和直截了当的提出,希望渤海军区选拔一批政治合格,并且熟悉渤海湾情况,精通操纵船只的干部和战士,并想办法收集几条大一点的船只,配合他带来的这些技术人员,登上渤海湾内被击沉、击毁的日本舰艇上,却拆卸一些技术设备。

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宝贝() 
对于这个要求的前半部分,渤海军区司令员倒是没有含糊。渤海军区辖区就是濒临渤海湾,很多战士自幼就和长辈一起出海打渔、跑船,可以基本上就是在海里面长大的。挑选一批这样的干部和战士,倒不是什么难事情。

    但对于韩仁和后面的要求,他却是多少有些犯难。眼下渤海湾除了一些只能在近海行驶的小船,那些大一些的船只不是在战前被日军掠走、烧毁,就是被之前日本海军对渤海湾封锁的时候击毁。除非从胶东或是天津方向现调,否则这大船实在是有些不好找。

    而韩仁和的要求,也让杜开山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对祁口一线的滩头日军残余力量的扫荡,这才刚刚开始。整个日军登陆地区的马棚口、祁口、张巨河一线,还有为数不少的日军散兵游勇。这个时候马上开始执行,他实在没有办法保证这些人员的安全。

    最关键的是,那些日军大型舰艇被击沉的地方是水雷区。此次作战虽说成果巨大,但是究竟日本海军舰艇群,引爆了多少水雷他不清楚,海里面现在还剩下多少他也不清楚。靠近海岸线上被击毁的日军驱逐舰和海防舰,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可从韩仁和的话中,以杜开山的嗅觉很敏感的察觉出来。海岸线上的那些驱逐舰和海防舰,以及什么登陆艇一类的舰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