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为了协助太行、太岳两个军区,加快战斗进程,在最短时间之内的解决三十六师团。即做好应对接下来战局可能出现的变化,也加快长治以及南同蒲铁路沿线战斗进程。尤其是长治战场,已经绝对不能在拖下去。

    在调集部队入晋加快晋东南战场的同时,杨震几经考虑给晋冀鲁豫军区并太岳军区首长,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太岳军区能够抽调出一部兵力,向南对晋城一线的日军展开攻势,并抢占天井关天险,确保晋东南战场侧翼的安全。

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 
在抽调部队入晋参战的同时,杨震也针对日军基本上可以确定的后续存在反扑,着手做着最后的准备,不断的调整兵力部署以及火力上的调配。抓紧时间调配物资,特别的是弹药的储备。

    按照杨震的要求,后勤部门利用手中控制的铁路,也在向冀中战场转运物资和弹药。整个平汉线以及平承铁路,几乎是每个十五分钟便有一趟军列运行。从东北运来的弹药、新兵、物资,不断通过铁路抵达冀中。

    到二月下旬,整个冀中战场已经储备了十五万一百五十毫米炮弹,山野炮弹以及各种口径迫击炮弹一百余万。两种口径的火箭炮弹,也各自储备了十余万。轻武器弹药,按照十五个基数的标准,也全部运抵冀中指定部位。

    坦克部队所需的油料、弹药、配件,也达到了规定的储备标准。所有的战损、无法进行战场维修的坦克,已经全部拉北平长辛店铁路机车厂作为大修地点。同时从东北调来的三百七十辆作为补充坦克也抵达冀中。

    只不过这批补充坦克之中,从储备之中抽调出来的德制的三号和四号坦克的数量不多,全部相加也只有一百四十辆。这些德制坦克都是刚刚从四三年结束的北非与苏联战场上,捡来的零部件一辆辆的拼凑起来的。

    这些在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眼中的废铁和垃圾,在抗联的手中却是无价之宝。抗联利用德国战俘中的装甲兵战俘,从北非与苏联中的废铁堆,硬生生的拼凑出来一批坦克。尽管这些坦克都是拼凑起来的,但是在原型性能优良的情况之下,这些坦克的性能也没有差太多。

    而且随着苏德战场的双方火力和装备的不断在变化,已经如梦初醒的德国人不仅投入了新式坦克,还大幅度的提高了装备威力极大的七十五毫米长身管火炮的四号坦克产量。这批坦克之中,从苏德战场拽来的,基本上都是四号。

    其中还有十余辆战损的黑豹坦克,以及两个费迪南坦克歼击车的火炮,两个虎式坦克的炮塔,外加一个底盘。对于这些德制新式装备来说,杨震可谓是如获至宝。立即交给了理工大学作为教学工具,以及进行研究工作。

    不过虽说这批坦克以美制轻型坦克为主,德制坦克都是拼凑出来的。但随着这批坦克6续运抵,在冀中战场的几支装甲部队,已经达到了满编。而在临时改为坦克大修工厂的北平长辛店,平汉铁路机车大修厂内,则还有近百辆坦克在进行抢修。

    等这批坦克完成抢修之后,整个冀中战场部队,将还可以保持一定的装备储备。一旦在后续作战之中,出现较大的战损,可以随时将这批坦克填上去。有了这批坦克,对接下来的战斗无疑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随同弹药而来的,还有五万名已经全部在东北完成训练的新兵。这批新兵在抵达冀中之后,立即被补充给各个师。原来调往东北补充的几个架子师,也在补充完毕之后,也全部调冀中战场。

    同时重新组建的冀中军区,也帮助抗联在冀中就地动员了三万余名新兵。渤海军区也在山东军区统一协调之下,三个团的地方武装。连同冀鲁豫军区抽调出来的七个团,整体编入抗联部队。冀鲁豫军区还给抗联在冀南与冀鲁豫边区,动员了一万新兵。

    山东军区为抗联也动员了两万新兵,以及抽调了九个独立团和一批县区武装,在抗联派出的骑兵旅掩护之下抵达冀中。但这总计六万多从上到下,连同身上的军装一样都是赞新的,没有小半年整训根本就无法投入战场的新兵,此次作战是指望不上了。

    即便冀鲁豫军区部队和山东军区从鲁南、鲁南、胶东几个军区调来的这九个独立团,以及县区武装尽管都是基干部队,但是都是地方武装出身。一看 训练方式与抗联不同,战术标准也差距很大。要想编入部队只能重新整训,短时间之内也无法补充进部队。

    这批新兵除了部分人员就地在华北整训之外,还有一半的人被杨震利用运送物资的军列,全部运送了东北老根据地进行整训。虽说冀中平原已经大部恢复,但这里的训练条件远不如东北。所以杨震认为这批新兵,还是调东北整训更好一些。

    不过从山东军区过来的部队,可不单单是为抗联补充的部队和新兵。还有一批从各个部队之中抽调出来的连排级干部,以及一大批的班长和预提骨干,送到抗联这里进行整训。对于山东军区的这个要求,杨震也没有犹豫的全部接受。

    同时杨震还给山东军区部队,补充了天津战场上缴获的全部日制轻重机枪。并协调晋察冀军区,从自己的库存内,以及北平与天津的日军战备物资仓库之中,给山东军区部队协调了七百万六五步枪和轻机枪子弹,二百万七七重机枪子弹,一百万七九子弹。

    还抽调了五百个掷弹筒,十五万掷弹筒榴弹,九十门日制迫击炮和三万迫击炮弹。六十门九二步兵炮、十五门四一式山炮,外加一万七千枚日制九二步兵炮弹和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弹,二十五吨黄色炸药。

    有了这批弹药,再加上战役起之初以及战役进行之中,6续转交的一部分战利品。总数相加,足够整个山东军区所有部队使用一年。即便冀中、冀鲁边战场与山东军区联系,短时间被切断,山东军区也不用考虑弹药会出现匮乏。

    这也是杨震为了应对日军后续反扑,提前进行的准备。山东军区在他下一步的作战规划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尽可能的增加山东军区实力,并使其在弹药上能够囤积到足够的数量,对自己下一步的作战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地面部队加紧时间准备的同时,航空兵也不断的在调整部署,向冀中几个机场调运油料、航弹,以及凝固汽油弹。并组织一批战损飞机人员,返东北接收新的作战飞机。美国提供的一批p四零k型战斗机,已经完成组装。

    这批战斗机除了留下来部分作为东北战场补充之外,剩余的都调拨给了华北战场,用来补充华北战场的战损。下一步的作战,空中支援很是重要。所以航空兵尽可能的筹集飞机,优先补充华北战场上的战损。

    同时按照杨震的命令,自战役转入休整到眼下,一直在组织机群不断的从河间、正定出击行动的航空兵。加大对豫东、山东境内的日军公路、铁路,实施严密封锁力度的同时,配合山东军区部队作战。

    无论是津浦铁路、豫东境内的平汉铁路,还是胶济铁路,以及整个淮河以北所有日占区的公路上,每一个日军行军队列,甚至一辆军用卡车,都在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内。在渤海湾则将空中侦察与警戒范围,尽可能的向渤海海峡方向延伸。

    并以一部兵力,转场至太原和临城机场,对晋东南作战提供空中支援。在地面上作战转入短时间休整阶段,航空兵的出击强度,反倒是随着各个战线的变化,不断的在增强。作战范围,也越来越大。

    而相对于异常活跃的抗联航空兵来说,眼下还要面临西部战线中美联合空军压力,以及前一段时间战事之中的巨大战损。日本驻华航空兵,出动的次数越来越少,抗联南下航空兵,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豫东、山西、河北与山东战区的制空权。

    不过杨震希望太行军区一部,抢占晋城并天井关天险的设想却未能成功。接到杨震的电报,晋冀鲁豫军区电。晋西南的晋绥军一个军,在中央军一部的配合之下,在太行军区主力,目前都集中在长治周边的战场,根本就顾及不到晋南。

    利用日军独立十四旅团撤离的机会,动作相当的快。不仅已经基本控制了中条山区,其一个师已经抢先进抵丹河以西地区。整个晋城地区除了县城以及连接天井关的公路之外,周边的要点东沟、马村、高都一线,已经处晋绥军的控制范围之内。

    此次晋绥军抢占地盘动作之快,也出乎中央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预料。虽说晋绥军的行动,只是沿着晋豫边界行动,基本上没有垮过晋豫交界地带。大部分的行动,并未越过王屋山一线。

    晋绥军此次行动之迅相当罕见,日军这边刚一开始收缩兵力,马上便跟随在日军身后抢占防区。中条山区的日军急于撤退,并未理会晋绥军这种跟在自己屁股后边捡便宜的举动。只是固守中条山以南的几个县城,大部则急向运城撤退。

    而按照战前中央对于此次会战山西战场上,尽可能要避免二战区,以及中央军生冲突的要求。太行军区将原本活动在晋城周边,太行八分区之一个独立营与晋城县独立营,已经撤过了丹河以东。

    除非与晋绥军直接生冲突,否则眼下控制晋城并中条山区,基本上已经无可能。晋冀鲁豫军区建议,在晋城一线暂时维持现状。重点放在邯郸方向,但对晋城方向的天井关一线也要重点盯防。很明显眼下晋冀鲁豫军区的那位老帅,对晋绥军的战斗力有些不放心。

    事情既然已经是这个结果了,无论如何杨震也只能接受。不过他也再三的提醒晋冀鲁豫军区,对天井关与滏口陉一线一定要重点盯防。并尽快的解决长治一线的战斗的同时,督促太岳军区也尽快的解决,眼下只能困守在南同浦铁路沿线最后几个据点的日军。

    就在抗联不断的向冀中战场,补充物资和整补部队的同时。已经完成山西战场作战的晋察冀军区部队,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将太原以及周边战场,全部移交给晋绥军区之吕梁军区部队。

    所有的参战主力,统一编成三个步兵纵队,共计十一个旅的兵力。连同全部的直属炮兵部队,6续的开始南下。准备投入到冀中战场第二阶段作战之中,以补充抗联的兵力可能存在的不足。

    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

第一百六十章 平静的背后() 
在晋察冀军区增援部队抵达冀中之后,杨震手中对于第二阶段作战,可以使用的兵力为抗联二十一个满编步兵师,外加两个装甲师、两个坦克旅、五个独立坦克团、一个骑兵旅,并独立炮兵九个团的兵力。

    连同晋察冀军区先后投入到冀中的十四个旅,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六个旅另十一个独立团,渤海军区的两个旅另五个团。杨震手中目前可使用的兵力,总计在四十余万人左右。共计坦克八百余辆,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四百余门,一二二火箭炮一百二十辆。

    同时航空兵可用于冀中战场的兵力,在紧急整补之下达到了近六百架。其中战斗机二百四十余架,伊尔二攻击机一百二十架,a二零攻击机六十架。b二十五、布伦海姆等中型轰炸机共计二百余架。

    而在天津与冀东战场,还有抗联的七个师、一个装甲旅外加两个独立坦克团,两个重炮团以及一个火箭炮团。在冀东军区两个旅以及五个独立团的配合之下,部署在沂河至大沽口一线,重点在北塘至大沽口一线。

    手中部队实力的恢复,让杨震眼下应对日军后续反扑的自信心很足。唯一让他有些担心的是,华北的春季即将到来。大开化后会变得泥泞的华北平原低劣的公路,会对自己的反击计划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平汉铁路抢修速度超过自己想象,尤其是山西战场除了晋东南之外,已经大部分平静下来。几经考虑杨震还是决定将整个防线南推,在西线利用滏阳河各条支流形成的水网地带,形成一个大纵深的防御地带。

    而在东线则以德州为顶点,以沧州和武强为两个底角,形成一个三角型的防御地带。两个防御体系,以衡水为交汇点。同时将两个装甲师,全部集中在津浦铁路沿线,作为东线的总预备队,以及做好日军一旦自渤海湾登陆反冲击准备。

    鉴于冀南地处滏阳河水网地带,整个地形并不有利于装甲部队大规模的作战。杨震在西线只部署了一个装甲旅,外加三个独立坦克团的装甲兵力。他将大部分的坦克部队,还是放在了东线。

    按照杨震的整个部署,河北战场的两大集群,西集群配备抗联的六个师并晋察冀军区一个纵队,以及冀鲁豫军区部队四个旅。东集群下属九个师,加强晋察冀军区一个纵队、渤海军区大部,另冀中军区的两个旅。

    在津浦铁路沿线,则部署了两个装甲师全部外加三个步兵师,渤海军区一个旅加上四个独立团的兵力,沿着津浦铁路全线展开。剩余的抗联两个师并晋察冀军区一个纵队,北调的冀鲁豫军区两个旅作为总预备队。

    不过杨震在整个装甲部队的部署上,实施高都的保密。所有的部队调动,一律都在夜间进行,并采取了虚张声势等多种隐蔽手段。所有坦克部队的部署区,都避开了人口稠密的地区和所有的城镇。同时利用木头,制造了大批的假坦克部署到了冀南与德州地区。

    杨震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假动作,让日军相信他的坦克部队,不仅调往天津战场一部分,剩下也大半都集中在西线。整个津浦铁路沿线,并无多少装甲和重炮部队。抗联在河北战场上的整个防御重点,是西边的平汉铁路,而不是东边的津浦路。

    根据形势的变化,杨震不仅在兵力的部署上,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在指挥体系上,也做了相当的调整。原来由陈翰章指挥的西线集群,由自己亲自指挥。将陈翰章调往东线,接替杜开山的东线集群司令员的位置。

    陈翰章的长处是大开大合,在越过沧石公路以南后,西线滏阳河形成的水网地带防御作战,明显不是陈翰章的长处。所以杨震将陈翰章调往了德州一线,接替杜开山负责东线指挥。而杜开山在完成沿渤海湾防御体系考察之后,则一直被他晾在总部,始终没有安排职务。

    杨震没有给杜开山安排职务,杜开山自己也不敢问。只能在总部挂着一个副参谋长的职务,与柴世荣管起了总部内的鸡毛蒜皮。不过在与陶净非谈完话的杜开山,这次倒是相当能沉得住气。一有空闲,就在那里研究反登陆作战。

    而眼下虽说在与日军对峙的德州以及冀南的邯郸两处前线,东线部队以及冀鲁豫军区部队,与德州和邯郸的日伪军,小规模的战斗始终没有停止,双方的侦察与反侦察力度都相当的大。但整个河北战场绝大部分地区,却显示出一股异样的平静。

    但在这股平静的背后,却是在孕育着一场大规模的风暴。特别是在豫东战场一战区参战主力,已经全部退回新黄河以西,整个豫东战场彻底的平静下来之后,杨震知道日军的大规模反扑已经不远。

    鼻子里面已经闻到了异常气味的杨震,一方面不断的督促各部队抓紧时间修建工事,调整火力配置,做好迎接日军大规模反扑的准备。一方面亲自前往冀南以及德州前线检查,找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以及抗联东线集群总指挥陈翰章研究作战方案。

    从邢台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结束与冀鲁豫军区的军政主官,就下一步作战进行谈话,并召开作战会议后。杨震没有做任何的休息,立即马不停蹄的带着被他一直带在身边的杜开山,赶往陈翰章司令部所在地东光。

    看着连续参加了三天会议,显得疲惫不堪外加脸se不太好看的杨震,坐在他身边的杜开山小心翼翼的道:“一号,您是不是有些太累了?我看您到老陈那里是不是休息一下。冀鲁豫军区那边我看实在不行,还是以命令为主吧。”

    “现在他们的心气很高啊,您这样一个个去说服,这有些太辛苦了。还不如下道命令让他们执行,我想还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心气高是高一些,可在服从命令上还是坚决的。毕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大家都要遵守的。”

    “一号,我现在也看明白了。他们现在想要将主战场设置冀南、豫北的态度这么坚决,是打算在战场上和咱们好好的较量一番。前一段时间,他们一直负责敌军纵深活动,切断敌军补给线的任务,这心里看来还是很不舒服。”

    杜开山的劝说,杨震摇了摇头道:“老杜,有些事情你现在还不明白。我们眼下的兵力,的确占据关内外全军总数相加的四分之三。而且有些其他根据地所没有的空军、装甲兵,以及全国来说都绝对首屈一指的炮兵。”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