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云百年 系列--残阳如血剑如虹-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军的三万多人,就是张治中后来增援的第五军三万多人,第五军作为预备队,在开战半个月后加入战斗,蒋介石告诫张治中,必须完全听从19路军蒋光鼐的指挥,不要发生隔阂。为什么要这么叮嘱呢,原来这19路军,虽然也属于中央军,但却是隶属广东中央的,这次宁粤息兵,才跟着汪精卫北上过来的,和蒋介石的中央军分属两个派系。
你蒋介石在江西不是还有大部队呢吗?往回调啊,说的容易,2月4日,也就是日军在上海发起第二轮攻势的第二天,红军悍将彭德怀就率军兵临赣州城下,赣州是除省会南昌外江西第二大城市,蒋介石只好分兵去救,在赣州先后投入了近五万的兵力与红军激战。
这是怎么回事啊?说来也简单,老工人向忠发死了后,成立了一个由博古、洛浦(张闻天)和卢福坦组成的临时政治局,代表党中央发号施令,博古任总书记,这哥几个对革命极其狂热,上任伊始,就派周恩来去江西,任苏区中央局书记,这个职务原来是毛泽东代理的,现在你别代了,接受批判吧,罪名就是“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哈哈,从当年领导农会起,毛泽东就非常“左”倾和激进,只不过在一次次失败后,逐渐认识到了原来那些东西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劳而无功,于是更加切合实际了些而已,可党中央不干啊,所以毛泽东你就别在军队任职了,你就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吧,*从来是党指挥枪,党指挥政府的,所以这个在党内无职在军内无权的主席实际被架空了。这时候张国焘任前委书记的鄂豫皖根据地也干的风生水起,他手下,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的的红四方面军战果辉煌,其实力已经不输*缔造的红一方面军。除了红一,红四外,经过三次反围剿,其他红军武装发展的也极其迅速,已经拥有了15万大军。
“九一八”之后,党中央脑袋更发热了,国民党内忧外患,其统治已是危机重重,我们就要趁此机会拿下中心城市,日本人占了东北后,肯定会进攻苏联的,所以我们要武装保卫苏联。净他妈扯淡,日苏(俄)在中国东北的冲突根本就是狗咬狗,你不老老实实保卫中国,保卫哪门子苏联啊。还说什么“任何外传所谓*愿意一致对外的说法都是可笑到万分的谣言,蒋介石才是我们最最不可调和的死敌”。看见没,国难当头,李宗仁、冯玉祥至多是不帮忙,这可好,还有捣乱的。毛泽东是坚决反对攻取中心城市的,一是攻不下,二是攻下了也守不住,原来吧还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现在党中央直接派人来了,周恩来上任了,毛泽东又被挂了闲职,那就没人能顶的住瞎指挥了。好在周恩来不那么“左”倾,在他的斡旋下,最终决定攻打赣州,按照党中央的意思,直接就打南昌了。
江西不能有失,否则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即便淞沪战事紧急,也只能调回第四军团总指挥蒋鼎文和他手下的两个师增援上海,其余各部只能原地警戒。又调动了驻杭州的上官云相第47师、驻河南的胡宗南第1师驰援上海。这已经是仓促之下,蒋介石所能调动的所有部队了。
战斗在焦灼中打了一个多月,日军这次从本土出兵也是事发突然,海军部开始根本没想着调动这么多人跨海征战,所以并没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国联的强力干预下,日本就送了个顺水人情,3月3日,宣布保护侨民的目的已经达到,双方停战。3月7日,红军久攻赣州不下,撤兵。在这个过程中土肥原跑到天津,找到了溥仪,请他到东北当皇帝,这小子一听,好啊,就跟着去了,于是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溥仪又继位了。
5月5日双方达成《淞沪停战协定》,日军全线后撤回到战争前的日本租界内,而中国一方则把军队撤出上海市,上海市内的治安由警察和宪兵维持秩序。这个协议怎么样呢?以我看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换得的最好结果,是以四千多烈士的生命和一万多英雄的鲜血换来的,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军表现最出色的一次战役,他告诉日本人,中国军队不都是东北军,中国军队也可以做到战至最后一人,依然坚守阵地,绝不退缩,中国军队可以身背炸弹和火油,潜入日军阵地后拉动导火索和日军同归于尽。我可以断定,如果蒋光鼐、蔡廷锴学了张学良,那么全面侵华在32年就会开始,那么中国将万劫不复。
汪精卫感觉自己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毕竟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军队和日军打的还算是不错,可没想到铺天盖地的板砖向他砸来,激愤的民众认为《淞沪停战协定》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中国的土地,我们中国的军队想到哪就到哪,你汪精卫非但不派兵去收复东北,却又在上海卖国,你不是混蛋吗?叮当五六,还把派去签约的郭泰祺给胖揍了一顿。
汪精卫受不了了,他决定辞职出国,此公只要遇到困难就出国,屡次三番如此,说明两个问题,一没有权力欲,二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次走之前,他给张学良发了份电报:去岁放弃沈阳,再失锦州,致三千万人民,数千里土地于敌手,敌气益骄,延及淞沪。今未闻出一兵,放一矢,却不断向中央所要军款,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唯有引咎辞职,以谢四万万国人,勿使热河平津,为东北锦州之续。
此时的东北军已经全部撤到关内,要说张学良不生气,那搁谁也不信,日军占据东北后,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命人把张学良的家产装了一火车给张学良送回来了,这个本庄繁原来是张作霖的军事顾问,和张学良的私交不错。张学良一见这一车东西就急眼了,你这不是埋汰我吗?把这些东西给我拉回去,原样摆好,我回头自己去取,拿了我的东三省,你把整个日本赔给我都不够。所以要说张学良没血性,那是冤枉他,但确实能力不足,这支原本强大的东北军被他带的士气全无。如果说之前消极避战还是为保存实力的话,那么此时的张学良实际已退无可退,我相信他下令死守热河不是装样子的,只可惜一只绵羊所率领的必然是一群绵羊,张学良誓死保卫热河的豪言依然绕梁,汤玉麟已经弃城而逃,使张学良成为人们心中十足的笑柄。
全国一片骂声中,张学良已是狗血喷头,大家这时候又开始呼吁汪主席回国主政,汪精卫说了,要我回去也行,张学良必须辞职以谢天下,蒋介石也找到张学良,汉卿啊,现在船上有三个人,这个船上不能载三个人,总得有一个先跳下去。张学良一看,大哥你不能跳,那只有我跳了,1933年3月10日,张学良通电下野,离开了东北军,出国考察。3月底,汪精卫回国主政,蒋介石主军,二人再次合作。此时的汪精卫已经从一个愤青般的主战派,变成了主和派,汪蒋二人一致认为目前的中国还须隐忍,以积攒实力,因此和日本人签订了《塘沽协定》,规定冀东为非军事区,准许日军在该地区视察,非常扯淡的协定,等于默认了日军对东三省以及热河的占领。这次该轮到汪蒋挨骂了,要说那时候的*气氛还真不错,可以公开骂领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