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的小农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涵,你们早点睡吧,明天我们去赶集,还要做月饼去。”没办法,小尾巴寸步不离,孙刚想干坏事都干不了,只能作罢。
孙刚村子里人家大部分没有中秋节买月饼的习惯,都自家准备材料,然后上街有专门给你加工月饼的地方,只需要出加工费。想吃什么口味你就准备什么材料,吃多少做多少,既实惠又干净。
(突然才发现已经登上新人新书榜第六位,你们太伟大了,谢谢!!!感谢wl_0632,小猪gxz,血狮兽皇的打赏,谢谢你们!!)
036。赶集
孙刚村子里人家大部分没有中秋节买月饼的习惯,都自家准备材料,然后上街有专门给你加工月饼的地方,只需要出加工费。想吃什么口味你就准备什么材料,吃多少做多少,既实惠又干净。
今天是逢集,农闲了,又快过中秋节了,街上肯定很热闹。
孙妈昨天晚上准备好的各种材料,有葵花籽仁、花生米、松子仁、芝麻等都是炒熟的;然后还有冰糖、白糖、面粉、鸡蛋,还要带点儿猪油。还差一样青红丝家里没有这玩意儿,做月饼加工那也有,到时候要的话算到加工费里去。
“刚娃,你在街上看紧小妞妞啊,别让她跑丢了啊。”孙妈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这个小家伙稍微不注意就会跑没影。
“知道啦,我们会寸步不离的拉着她,想跑都跑不了。”孙刚拍着胸脯保证道。扭头对小家伙说,“你可别乱跑,街上有背小孩的。”
看着这小家伙满脸不屑的样子,孙刚和赵涵都头疼不已。真得看紧点儿,也不知道她爸妈怎么管理的,还不天天操碎了心啊,整个儿就像脱缰的小野马。
“刚娃,你上街是吗?”邻居周海生的老婆胡春莲,带着孙子准备去赶集,看到孙刚开车出门就问道。孙刚比她儿子大两岁,人家的孙子都两三岁了,想起这件事孙妈就非常的郁闷。
“是啊,表婶,你也上街啊,我带你一程。”孙刚记得以前上街谁家要是开上手扶拖拉机,准会是去的时候拉满人,回来的时候拉满东西。
在路上又上了几个村里的乡亲,最后车斗里都坐上了人,赵涵抱着妞妞坐在副驾驶位置。
“刚娃,真有福气啊,这妮儿真漂亮……”
“是啊,看样子还是城里人吧……”
“多好啊……”
“刚娃……”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赵涵早已经羞的满脸通红,孙刚大大咧咧的面不改色,他知道如果越害羞这些大婶们会说的更起劲,幸好离镇上的路程不远。
车子在热热闹闹中很快就来到了街上,做月饼的在桥东头,桥西头是集市。孙刚的大伯家就住在桥西头第二家。
把做月饼的材料交给老板,可能今天做月饼的人很多,所以要到中午才能拿到成品。和老板交代一番,把车停在孙刚大伯家门前,大婶少不了拉着赵涵问来问去的,几个适婚年龄的侄子就剩下孙刚还没着落,现在好了,不用担心了。
在大伯家坐了一会儿后,就起身去逛逛街,孙刚和赵涵一左一右的把妞妞拉住,省得她到处乱跑,惹得小家伙奋起抗议,在孙刚两人的“镇压”下,抗议无效。
集市成一个“土”字形,最下面那条街是菜市场,各种各样的蔬菜应有尽有;还有条十字街,肉类、水产类、水果摊都集中在这几条街上。那些服装、杂货、副食批发都在临街的门面里。
每逢农历单数日子,便是小镇赶集之日,凡是赶过集的人都是知道它的热闹和喧哗的,除此之外的时间,集市便空空荡荡的,偶尔也会跑过一群贪玩好耍的孩子。
有穿压箱底衣服的妙龄女子;有扎满大红大绿头花的羞涩小女孩;有肩挑担子撑红脸庞的年轻汉子;有头缠黑纱巾背着竹背篓的老婆婆;有一脸精明而面带横肉的中年屠户,他们从各乡村赶来,做着各自的买卖。
青叶白梗的小白菜堆了一地,上面还沾着盈盈露水,满满一箩筐的西红柿水灵灵的似乎要滴出水来,圆滚滚的西瓜就要涨破肚皮,黄灿灿的油馍满街飘着香,肥鸡胖鸭不断地扑腾着翅膀,铁匠铺的打铁声铛铛响个不停。人挤着人,物挨着物,整条街人头攒动,嗡嗡声一片,有时为了前进不得不跟着人流缓慢地前行着。哪怕如此,但为了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又不得不在整条街上这样跟着人流缓慢前行地来来回回游走一次又一次。每一次赶集都让孙刚感到亲切不已。
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起来,那些大嗓门妇女们的讨价声不绝于耳,忍不住让人回过头去看一看,有的人总是精打细算毫厘也不肯退步,硬是磨破嘴皮才达成了交易。
赶集的时候没有人规定何时开场、散场,全凭赶集人自由到来,等你一个低头的时间,集市上就要多了许多人,好像是从地上冒出来一般。
集市上的面摊整天都做着生意。一般就摆两张桌子,桌子的两边放上几张长条凳,桌子上放有酱油、食醋、辣椒、葱花等等调料,心急的食客们总会不等冒着热气的面条冷下来,就一把抢着吃起来。
路边还有一些炸货摊,最招孩子们的喜欢,那些透着无数山野之气的孩子们老是拉着大人的手吵要吃这吃那。
小家伙就拉着孙刚和赵涵围上来了,摊上有炸的糖糕、油饼,红薯饼,孙刚小时候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勺馍”的东西,就是把小葱和豆腐切丁,拌到面糊里,用一种铁勺中间凸周围凹,舀起一勺放到油锅里,炸的金黄,趁热吃,那味道孙刚至今还忘不了。给小家伙买一个糖糕,赵涵和孙刚人手一个“勺馍”,一共才一块五,吃的三人满嘴流油。“勺馍”带着记忆中的味道让孙刚回味许久。
卖肉的屠户,腰上围着散发油光的黑围裙,健硕的双臂挥着大刀,买肉人又说又指地说着要猪身上的那一部位,生怕屠户耍怪卖给他们又肥又软的肉。屠户便手脚麻利地砍下足够的斤两,用刀尖在猪肉上一扎便钻出一个洞来,然后穿上草绳过完称,用满是油渍的手接过买肉人递来的人民币,一把扔进身边那个也沾满油渍的竹子篓篓,紧接着又招呼下一个买客。有的买肉人心底不踏实,竟偷偷地将买到手的猪肉拿到别的地方去重新过过称,生怕自己吃了亏。
集市的一些角落里,总会有一些卜卦看相的先生,他们随身带着小板凳、布包或者二胡,往哪里一坐,哪里就是他们的地盘,在没有生意的时侯,相术先生则会摇头晃脑地拉起二胡,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像是从门脚里挤压出来一样,在人流地裹挟下似有似无地蔓延开去。
“赶集真热闹啊,在县城就看不到这种场面,”赵涵感叹道。
“这还不算什么呢,过年前的几个逢集,那场面比着壮观多了,根本过不了车,”孙刚深有感触,从另外一个镇上发往县城,或者从县城发过来的车,经过孙刚这个小镇,一到春节前逢集日子就“此路不通”;到处都是买年货的乡亲们或者做生意的小摊贩。一般车都是在镇子边上就把人放下,然后绕路走,直接穿行的后果是:至少要停留8个小时以上。
“太夸张了,不可思议。”赵涵感到很神奇,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很难想象那场面。
“还有更夸张的,每年农历三月份,我们镇上有庙会,那场面也相当的大啊,”庙会,是全镇乃至附近几个乡镇盛大的日子,到时候都会从各地汇聚到小镇上。自从孙刚上大学后就再也没经历过了,小时候年年都被哥哥姐姐们带着看赶庙会。
“有庙会了你一定要叫我,我要见识一下,”赵涵一本正经的对孙刚说。
“那当然,到时候会有10—15天左右,让你爸爸妈妈也来玩儿几天。”孙刚当然不会忘记未来老丈人两口俩。
“我也要来,我也要看庙会,”看着两人都没有叫她的迹象,小家伙终于忍不住要抗议了。
“哈哈,”孙刚和赵涵相视大笑,小家伙太可爱了。
太阳逐渐移到正中央时,午饭的时间到了,只见各个小饭馆、面摊、饺子铺都是爆满,大家都是随便对付一口,也有不舍得花钱饿一顿回家吃的。
“走咯,我们也回家吃饭了。”孙刚拉着赵涵和妞妞快速穿越人群。
来到大伯家,大婶都做了孙刚三人的饭,快做好了,让孙刚他们留下吃饭,盛情难却。
丰盛的菜肴,热情的款待,饭后告别大伯一家,路过桥东头顺便取了加工好的月饼,回家了。
当太阳逐渐向西移动时,街上的人眼见着慢慢散去,他们将生活的需要品买好之后,疲惫而又欢欣地往家赶。有的人背篓里装了满满的货物,生怕在路上掉下来还用蛇皮袋将篓口盖起来;有的人从家中带来的东西没有卖掉,也只好怏怏地带回家,等待下一场赶集日的到来;有的人赶集什么也不买不卖,只是干巴巴地赶来凑个热闹;也有的人来赶集只为买包菜籽或者理个头发。
人散尽后,集场突然显得空旷寂静起来,地上的果皮纸屑还沾染着白日的热闹与喧哗。小贩们的摊架静静地矗立着,仿佛是在为白日里的负重喘息着、休息着,准备迎接主人们下一次的到来。
(恳求大家支持!!!谢谢灬果壳灬的打赏支持,谢谢!!!)
037。悠闲的午后
“刚娃,你们回来啦,中午在哪吃的?”孙妈从副驾驶座赵涵手里接下小妞妞,这两天孙妈也喜欢上了这个在外面调皮捣蛋,在她面前却很乖的小家伙。
“我大婶拉住不让走,也做了我们的饭……”孙刚不是不喜欢在亲戚家吃饭,只是为了自己二三个人,就要做一大桌子菜,客人走后别人全家人要吃两天剩菜。在家就随意多了,不用盘盘碟碟的,弄两三个中吃的,有荤有素就行了。
孙刚随手把月饼递给妈妈,孙妈提着袋子埋怨道,“也不知道给小涵她们吃点儿,真不懂事这孩子。”
“阿姨,我们刚吃完饭,都饱饱的,”赵涵接过孙妈递过来的月饼。
“孙刚,这月饼怎么这么硬?”赵涵费了很大劲才咬下一口,疑惑着说。
“因为有大量的果仁存在,做松散了的话,月饼根本就不能成型,会自己散掉。”孙刚向女友解释道。在过去生产月饼,为了提高保存时间,将月饼烘干,在地上用车压不碎,可以当小锤来钉钉子。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牙口不好的确咬不动。
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年全国月饼评比,北京一家糕点厂出品的月饼因为自行车摔倒撒了一地,公交车压过去只只完好无损,捡起月饼,柏油路上多了好几个月饼形状的坑,可见国产食品质量之好,不同凡响。
“这种月饼虽然吃起来费劲,但是里面果仁、冰糖咬起来咯嘣脆。”孙刚很喜欢这种月饼,在工作的这几年间,每次中秋公司都会发月饼,包装很精美,可是吃起来就是没有这种味道。
“小刚叔叔,我还小,吃不了那么多,我只吃了一点点,剩下的给你吃。”小家伙太精明了,专挑里面的青红丝和果仁吃,剩下的面疙瘩甩给她姨姨吃,赵涵不吃,结果她又缠上了孙刚。
“走,妞妞,和奶奶一起去菜园子里抓虫虫去,”孙妈带着小家伙去了菜园子,孙刚喜出望外。
两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会儿二人世界,总算没有人来捣乱了。
“孙刚,晚上我做饭怎么样?”正走着,赵涵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吃你做的饭?”孙刚笑话她,“那我们今晚只有三种选择:是吃泡面?泡面?还是泡面呢?”
“瞎说,我除了泡面还会炒菜啊,”赵涵被孙刚挖苦的脸色一红。
“根据经验,你炒的菜,青菜里面有青虫,粉丝里面有铁丝。你想吓我们啊。”孙刚继续戏谑的看着女友。
“讨厌,我手艺真有那么差吗?”赵涵也不自己想想,在家从来也没动手做过饭,孙刚敢让她下手吗。
“听人家说,结婚了媳妇要做饭,不然婆婆不高兴。”赵涵也不知道从哪听说的。
“是有这样的事情,不过我妈妈就不会啊,你看她老人家多喜欢你,都超过我这个亲儿子了。”孙刚确实有点吃味,每次赵涵来,孙刚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就要退居次席。
“那你说我要不要学着做菜?”赵涵还是不确定的问了孙刚一下。
“你想学就学呗,反正以后你嫁过来是用不着你做饭。”开玩笑,以后孙刚结婚了又不打算和爸妈分家,吃住当然要一起,以后家里农活就不让妈妈干了,只负责家人的起居就行了,再说了孙刚也会经常下厨的。
“哦,那就不学了,反正你以后要天天做给我吃,”赵涵难得像孙刚撒起娇来。
“保证给你养的白白胖胖的,像头小肥猪。”孙刚打趣道。
“讨厌,你才是猪呢,”两人窃窃私语,打情骂俏。
夕阳西下,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黑夜来叩门。
一年四季中,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两人偎依在堰塘边的山坡上,沉静在夕阳的美丽景色中,谁也没有说话。身下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坡上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掉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现在的人们,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太在乎得失,太在乎名誉、地位和金钱了;于是勾心斗角有之,尔虞我诈有之,人际关系也随之复杂冷漠起来了。
远处的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
村庄房屋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这是乡村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这也像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切、和睦、融洽。
突然听见孙妈的声音在叫:“刚娃,你们快回家吃晚饭啊,”妈妈的叫声打破了两人的宁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草屑,赵涵也被这份美丽所震撼,“孙刚啊,这里好美,我一定要在这儿生活下去。”
“傻丫头,你不在这儿生活下去,你还想去哪?这辈子你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孙刚爱怜的拍拍女友的头,“走,回去吃饭,不然我妈又该说我们贪玩呢。”
小时候,孙刚和哥哥经常在村里与小伙伴们玩耍,一到吃饭的时间点,孙妈就会叫好几遍才回家吃饭,每次回去晚了都会被妈妈数落一顿。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两人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
“爸,等闲下来,我们把堰塘埂上刨些树坑,明年开春了种点树,”孙刚边吃饭边和爸爸商量着。
“好啊,不过种啥树啊?”孙爸习惯了儿子的思维,反正想做什么做就是了。
“堰塘埂上光秃秃的,夏天像钓鱼也没有树荫,”孙刚向爸爸解释道,“种什么树到时候再考虑。”
“咱自家地里有很多冲天杨和桂花树的树苗。”
“咱家什么时候种的这些树苗?”孙刚很是疑惑,毕竟农村地里一般都种庄稼的,几乎没有种树苗的。
“哎,造孽啊,前几年国家要求的退耕还林,咱这儿的当时政策要求说种冲天杨,到时候成苗了还能卖,结果大面积的耕地种上了冲天杨,前两年可以卖苗的时候,发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谁还会去买啊?结果这几年树苗都快有这桌子腿粗了,”孙爸叹了口气,指了指饭桌的桌腿。
孙刚也沉默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谁也无能为力,农民只有吃了这个哑巴亏。
“那桂花树呢?你怎么想起种这个的?”孙刚继续问道。
“桂花树是你小叔的同学弄得,说是有销售前景,就种了几百颗苗,现在差不多大拇指粗细了。”
“这是个好东西,明年开春都移植回来,院子里种点,剩下的弄到果园里,不然长大点就会遭贼。”孙刚有空间,不担心“树挪死”的这个问题。要不是怕孙爸孙妈怀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