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功高权重-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郭拙诚现在就看到了如此热火朝天的一幕。
在这里,除了他,这里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那些忙于计算的士兵以及那个专家的,脸上明显写满了自豪:我们吃的可是技术饭,其他人不行!
耗时大约十三分钟,相关计算结果终于出来了,计算高手们一个个松了一口气,目光都盯在那张写满了计算结果的纸条。这张字条在计算室军官的手里呆了几秒,军官扫了几个关键数据后,迅速地在上面签字,然后快速地跑出帐篷,跑到指挥所递交数据。
郭拙诚看不到下面的流程,只是心里猜想着。
这时候纸条已经传到了指挥所的首长手里,那里的最高首长皱了一下眉,一边嘀咕着“怎么这么慢?比上次多了快一分钟”一边签字。
另一个军官拿着这张签了字的纸条冲向通信室,由通信室的通信兵将参数报告给炮位操炮的官兵。炮位的官兵按照这些射击诸元调整大炮,完成发射!
这里的大炮发射远远比迫击炮、无后坐力炮以及那些小型火炮等等前线武器的发射复杂得多。前线的武器发射基本都是直瞄式,对准目标发射就是,往往只有一个指挥人员,甚至就是发射人员自己一人瞄准目标抠下扳机就是。
而这种远程火炮却不同,操炮的士兵完全是盲射,他们的眼睛就是前方的观测员。发射之前是观测员报参数,炮弹发射完成后,前线的炮兵观测员还必须迅速将观测到的结果报告给后方,收到炮击结果的计算室里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大约几分钟后才提出修正参数,命令炮位操炮人员修改射击诸元,以使下一轮的炮击更准确。
如果修正后射击结果还是不行,则必须再走一次程序,直到炮击效果满意为止。
这次炮击效果不错,前方观测员报告炮弹落在目标圈里。消息传来,大家都笑逐颜开。就连看热闹的柳援朝和作战参谋也为他们的成绩高兴不已。
第168章 语出惊人
郭拙诚第一次见识了远程火炮发射的流程,心里很感慨,更有点不以为然:眼前的情景与他心目中的印象实在大相径庭,他感觉这种指挥方式实在太原始、太落后。
看到大家都在兴奋地谈论着,郭拙诚扯着柳援朝出了帐篷,鼓动他去昨天打靶的地方打靶。
回到学校后,郭拙诚又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虽然他知道现在学的知识未必有用,但他还是很认真地听课、做习题,和其他人一样预习、复习。其认真的样子跟前世参加高考之前的高中学习相差无几。
周围的同学显然比他更刻苦,有的人为了补上自己的知识缺陷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但郭拙诚没有攀比别人,很为自己能如此用功而感到自豪。
班上一共有37个同学,全专业有78个同学。与前世没有几个学生愿意上课的情况不同,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地学习,上课时没有请假的,更没有旷课的,除了晚上回寝室睡觉、吃饭时不能学习,其他时间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同班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一起,很容易就相互熟识了。现在大家没有利害冲突、心底都单纯,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处得极好,堪称兄弟姐妹。
七十多个同学,年龄相差很大,但大家没有什么代沟,见面后讨论最多的就是学习,询问的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习题和有关书本上的某些不同见解。
郭拙诚很自然地成了大家喜欢的对象,除了他年纪小,大家都以大哥大姐的身份关心他,跟他开玩笑。更因为郭拙诚在做习题方面很牛叉,什么习题到了他手里都能顺利解答出来。这让他们在敬佩的同时,更是欣喜:这不有了一个随时可以求教的老师吗?
在大家关心和敬佩中,郭拙诚平淡而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系主任曹宁西亲自到郭拙诚的教室,告诉他粟广笙教授已经从沪海市出差回来了。曹宁西同时告诉郭拙诚,学校领导已经跟粟广笙教授打了招呼,只要郭拙诚去找他,他都会接待,如果有什么问题问他,可以直接问。
在赵启东、曹宁西等人心目中,郭拙诚只是仰慕这个知名教授而已,他们可不相信郭拙诚这个大学生有资格和粟教授有什么可以交流的。
就是粟广笙教授,虽然很惊讶郭拙诚的高考成绩,也惊讶他的年龄,但他也不相信这个孩子除了过来说几句仰慕的话,还能说什么。如果不是校长赵启东亲自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才不想浪费时间跟一个小屁孩见面呢。
郭拙诚第一次去粟广笙的办公室时没有找到他,他的同事说他有事去了。第二天去找他,他却到了实验室。郭拙诚问到实验室,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粟广笙。
他是一个干瘦的老头,但眼睛却异常地锐利。
当郭拙诚进去的时候,粟广笙正在指着桌上一张大的图纸跟几个人说着什么:“……我希望你们能把这几张图纸看通吃透,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指出其中的错误。我们学校才可能在这个项目中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才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加入名额。
你们先看看,一张张的图纸来,一个个功能单元来,切忌不能贪多求快。你们要想到这张图纸可是专家们画出来的。虽然我们不能迷信专家,但他们能够被上级组织召集起来,肯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郭拙诚走近看了一会,虽然图纸的标题因为保密而被人涂抹,但他还是一眼就看出这是微处理器8080的逻辑电路图。
按照本来的历史,中国明年将成功仿制出这个微处理器。作为项目组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粟广笙显然有办法、也有权力拿出一套仿制过程中没有定型的图纸。
听他刚才说话的口气,他还希望将这些手下带几个进入那个8080芯片仿制项目组中,为滇南大学赢得更多的声誉。
几个人看见郭拙诚不受阻拦地进来很是奇怪,但见粟广笙并没有阻止的意思,他们也就没有说话,继续盯着图纸看着,思考着,同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郭拙诚看了一会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正准备退到旁边,等粟广笙讲完之后再打招呼,请教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不想他摇头的动作被对面一个男子发现,他忍了忍,但还是没有忍住,看着郭拙诚有点生气地问道:“请问你是谁?你怎么到我们实验室来了?”
现在的郭拙诚因为经常打篮球,加上这里太阳光强烈,皮肤比以前黑了不少,再加上稳重的气质和不低于南方人成年男子的身高,使人一下子看不出真实年龄。粗一看,他大约有十五六岁,与那些年纪小的大学生年龄差不多。
一直暗暗留意他的粟广笙却问道:“难道你能看懂这张图?”
郭拙诚见粟广笙问自己,连忙自我介绍道:“粟教授,您好。我叫郭拙诚,是今年进来的大学生。”
粟广笙摇手道:“我知道,你叫郭拙诚,我叫粟广笙,就不用相互介绍了……我问你,你刚才看见图纸的时候为什么摇头?”
郭拙诚说道:“我刚才只是无意地摇头,没有别的意思。对于上面这张图纸,我说不上完全能看懂,只能看出一些大概。请问粟教授,这是一款微型处理器的逻辑图吧?”
“哦,你以前看过?”粟广笙一愣,能够这么快就说出“微型处理器”这个名词,大大超过他的预料。他问道,“你仔细看看,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可不相信你刚才看了几秒钟就看出问题来了。”
郭拙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您说的对,我确实没有看出里面有什么问题。我只是觉得国家……呵呵,让我先看看。”
他本来想说“国家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地搞这种仿制,劳命伤财”,但话到嘴边就收住了,这可不是前世,说这种话很可能被人上纲上线,戴上右派帽子甚至打成反革命。
而且说这种话也与他内心的本意不符,他的本意是国家不要好高骛远,先把最基础的、工厂企业最需求的、现在有条件制造的东西搞好再说。
来自前世的他很佩服这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佩服他们在如此艰苦条件下能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勇气、胆量和魄力,也为他们的成果感到自豪。
但是,这个时代存在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重视科级成果的商用化。很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无数与世界水平并驾齐驱的科技成果出来后,很多时候就是在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而它们的使命一旦鉴定之后似乎就完成了,往往有关部门鉴定完毕之日就是这个科技成果置之高阁之时。
很高科技成果也就是在报纸、电台上宣布一下,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高兴一番,就此没有了下文。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专家、科学家、高级技工等等人员,在项目完成之后也就此解散,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单位继续上班。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大多数项目在开始研究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有工厂、有企业迫切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某些领导觉得这个项目搞成了能大大鼓舞中国人民的志气,能显示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所以决定上马。
项目所需要的大量资金都是由国家掏腰包,没有工厂企业投入一笔钱。而成果一旦出来,也很少投入到企业让其产生经济效益。
正因为项目与企业如此脱节,科技成果与企业利润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所以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藏在深宫里的公主,徒闻其名不见其人,更别说被男人压在身下享用了,自然也就无法生儿育女。
就如中国在1979年就有能力仿制8080微处理器。但多少年过去,中国还是依然花巨金进口8080、Z80、8088等芯片。微电子技术一直跟着美国屁股后面追赶着,技术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直到二十一世纪这种情况才因为国人重视科技成果商用化、国家经济实力大增而有所改观。
所以,拥有前世记忆的郭拙诚与面前的粟广笙等人因为能参加大项目攻关而激动不已不同,他对这种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技大会战兴趣寥寥。
到90年代,几乎每一所理工科大学里都针对8080、Z80芯片开设有专门的课程,很多大学都有相关的实验室。当然,这种实验室不再是仿制这些芯片,而是研究怎么应用这些芯片,教授学生给这些芯片如何编程。
郭拙诚前世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冰城工业大学,对这些芯片理解得很透彻。毕业设计的时候,他的任务就是制作一种焊接机器人上所需的控制板。
虽然他在机器人里控制板里只用了Z80芯片,可这是他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研究比较Z80、8080、80888等多款芯片的利弊后做出的选择,事先对8080、8088进行了研究。
在机床厂工作的时候,无论是作为产品设计人员还是后来担任厂设计所所长,他都对多款微处理器进行过认真地研究,因为数控机床非得用微处理器不可。
第169章 教授你错了
以他对微处理器的了解,让他一个人设计、制造一款新的微处理器芯片固然不行,但让他说出眼前这种8080芯片的逻辑图,说出8080芯片各脚的参数、功能,让他编写相关应用程序,那完全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他看了大约十分钟图纸,就指着上面一个与非门的逻辑图说道:“这个应该不是与非门,而应该是或门。否则的话,逻辑解释不通,会进入死循环。”
在众人讥讽、粟广笙惊讶的目光中,郭拙诚又指着一处说道:“这个电压取样不应该在芯片内部,应该是通过外设电容来进行的,否则取出来的电压波动大、运算错误的几率也大。”
刚才发话的男子又一次忍不住了,怒道:“小子,你以为你是谁啊。这是国家学部委员画出来的图纸,你狗屁不懂就在这里指手画脚……”
惊讶的粟广笙却连忙走过来,一把抓住郭拙诚的手,说道:“走!走!小郭,到我的办公室去!”
众人这才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相互打量着。等郭拙诚随着粟广笙走后,一个女人才小声问道:“这孩子是谁啊?这么厉害?我看他绝对不到十三岁!”
还没有进办公室,粟广笙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小郭,你怎么知道的?你真的是一眼看出这些问题的?”
郭拙诚也是一愣,问道:“这些问题你们早就知道?”
粟广笙这下真正吃惊了,因为他从郭拙诚这句话里听出他之前并不知知道这张图纸只是一张在测绘过程中画的草图。
也就是说郭拙诚事先并不知道这张图纸上有错误,能够从一张“正确”的图纸里找出错误,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地自信和多么敏锐的目光。这跟明知道里面有错误再从里面找错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些图纸确实是粟广笙利用自己是项目组主要研制人员的关系从项目组搞来的草稿,里面自然有一些小问题。他拿过来是给自己的弟子做培训教材的。
老头激动了,双手死死抓住郭拙诚的手,大声问道:“真的是你自己看出来的?你能够明白8080微处理器内部的逻辑电路,是不?”
郭拙诚想不到粟广笙如此率真,堂堂的著名教授专家,竟然表现得如此失态。
他连忙小声道:“别人看着呢,我们先进办公室再说。”
粟广笙看了一眼周围闻声止步的人,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呵呵,你比我还镇定还稳重。行,我们进去谈。小郭,你可要好好教我,我对这些逻辑图还有不少疑问。”
郭拙诚故意加大声音说道:“我就是来向粟教授你请教的,我好几道习题都不会做。”
粟广笙并没有感激郭拙诚为他遮羞,说道:“小郭,你就别给我脸上贴金了……嗨,怪不得赵启东那家伙对你如此赞不绝口,我一直以为他是在气我呢。现在我承认他终于做了一件好事了。”
粟广笙将郭拙诚带进他的办公室之后,并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经过办公室后面一道小门进了另一栋小楼的走廊,经过一段阴暗的走道后,走进了一个入口有军人把守的大厅。
郭拙诚和粟广笙都以为要好好解释一番军人才会让郭拙诚进去,不想他们走到军人面前时,那个军人除了向粟广笙敬礼外,还向郭拙诚也敬了礼。
粟广笙惊讶地朝军人问道:“你认识他?”
军人微笑了一下,说道:“保卫处已经给我们看了他的相片。按照赵校长的指示,我校所有非特级机密场所,他都可以进。”
郭拙诚有点惊呆了,他自己都没想到赵启东竟然给自己这么大的权限。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都是分级别的,不到那个级别你休想看到这个级别的资料,而且现在的大学跟很多国有企业一样,都驻扎有军队,很多规定制定得非常死板,只要违反了可不是写检讨就能过关,非得让你脱一身皮不可。
看到郭拙诚吃惊的样子,粟广笙笑了,开心地说道:“小子你真牛啊。赵启东总算又做了一件好事。走!我让你看一样好东西。”
粟广笙拿出的东西是郭拙诚熟悉无比的芯片Z80。虽然多年不曾见过它,但拿在手里有一种异常熟悉的感觉,心里不免有点激动:这可是前世各理工科大学的当家菜啊,呵呵。
粟广笙没有注意到郭拙诚的神态,他亲自给郭拙诚倒了一杯茶,又给自己的茶杯蓄满水,笑问道:“小郭,你应该没有见过这东西吧?这可是我最近才搞到手的,是一个华侨从美国带到香港,然后转进来。我争取了好久才从他们手里弄到了五块。”
郭拙诚装作第一次见得它的口气,说道:“粟教授,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
粟广笙开心地说道:“这是另一款微处理器。是前年美国Zilog公司推出的,它的性能极好,有强大的输入输出接口能力,有快速的运算速度,是1974年Intel公司推出的8080改进型。”
郭拙诚对它自然清楚无比,可以说除了它的设计人员,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就是他对它的功能最熟悉了。他还可以自信的说,他对它的应用了解还超过这款芯片的设计人员。
要知道Z80后来被广泛应用于PC机接口及扩展和各种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是美国、日本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潜心于它的市场开发。
郭拙诚前世为了做好毕业设计,自然对它的历史和应有领域都有涉猎。特别是担任机床厂设计所所长后,对单板机的研究就更多了。他所在的机床厂所生产的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就有不少是借鉴Z80在国外的成熟应用经验而开发出来的。
Zilog公司对Z80微处理器的设计定位是要求该微处理器既能象ASIC那样尽可能利用硬件设计满足应用对象的各种特殊要求,又能通过软件代码手段来适应各种应用场面。这个特点是它成为了80年代最成功的8位CPU之一。
郭拙诚将手里的芯片小心翼翼地放到办公桌上,问道:“粟教授,你准备用它制造计算机吗?”
粟广笙连连摇头道:“不,不,我的想法是仿制它!以我们滇南大学为主,向国家申请项目,争取用二年时间仿制出来。这款微型处理器肯定比他们沪海市仿制的8080更加出色。没有看到你,我还心里有点没底,有了你,我的信心更足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