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成为金融强国的战略方向:大国金融方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在未来几十年里,国际、国内石油供求紧张的长期趋势将不会改变,而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极可能引发新的石油危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出击。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国家石油安全的国际经验
  第一,我们应汲取美国的经验。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石油储备,它起步最早,制度最健全,收放储和轮换运作最成熟,管理经验最丰富。美国SPR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由位于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4个储备基地组成,按照美国《能源政策和储备法案》的规定,在总统领导下由能源部对SPR实施管理,超出法律范围对SPR进行处置时,必须得到国会授权。此外,2000年美国还建立了规模为200万桶的东北部地区家庭取暖用油储备,该储备起到紧急情况下的缓冲作用。目前美国SPR储备能力为727亿桶,政府替代进口保护能力达到59天,加上私人机构储备合计约118天,超出国际能源组织IEA对OECD成员国90天进口保护能力的要求。
  美国是石油资源大国,石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十,石油产量排名第二;同时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占世界的1/4。10年前,美国石油进口占消费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因此,美国各届政府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都表现出对石油安全的关注,且具有政策连续性。这些政策可归纳为:第一,控制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元和黄金价格,进而抵消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调整国内能源结构,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第三,调整进口来源,减少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第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第五,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第六,以价税政策引导,推动油气生产。第七,通过多种渠道开拓国外石油资源。
  在美国石油安全的各项政策中,最成功的当属其金融政策和战略石油储备政策。1973年石油危机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的以美元为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在其后的10年里,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了10倍多,表面上看美国的日子似乎很难过,而与此同时,美元相对于黄金的价格却贬值了10倍多,由于欧佩克将其销售石油获得的美元用于购买黄金,结果石油价格暴涨所获的超额利润却由于美元价格暴跌、黄金价格暴涨化为乌有。美国利用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霸主地位,使得欧佩克的石油涨价政策最终归于失败。此外,美国企业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规避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六、地缘政治与世界能源金融合作(3)
美国石油储备体系也是十分成功的。美国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政府战略储备和民间商业储备两个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完全由政府承担,并授权能源部具体负责。1975年,美国国会授权政府兴建庞大的应急石油储备体系。到1991年已为战略石油储备拨款190亿美元,其中160亿美元用于购买原油,其余用于储备设施建设。在储备规模方面,初期战略储备目标为5亿桶,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后将储备目标改为75亿桶。美国战略储备主要用于保障国家安全,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石油战略储备,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原油,起到了稳定市场、平抑价格的作用。此外,美国民间石油储备也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第二,我们还应该汲取日本的经验。日本是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却是能源生产小国,国内能源资源极其贫乏。日本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表现为“能源需求高度依赖石油,石油高度依赖进口,进口高度依赖中东”的畸形结构。日本石油消费数量巨大,自给率很低,996%靠进口,其中773%从中东地区进口。这意味着日本经济极易受到油价上升和石油供应中断的冲击,特别是深受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影响。1973年中东战争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混乱。1991年海湾战争,再一次使日本认识到石油安全的重要性。早在1963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综合能源小组的报告就提出了储备石油的重要性。1979年前,日本石油储备完全由民间储备完成,采取民储官助形式。1979年后,国家储备建立并快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石油储备达到5000万立方米,民间储备达90天的水平。
  日本重视从组织、技术和经济上鼓励日本公司以购买股份、签订产量分成协议等多种形式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在鼓励措施方面,除由国家石油公司指导和监控各石油公司的海外勘探开发外,日本还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如海外石油勘探项目,由国家提供股份投资和贷款,可达项目总投资的70%。若项目未勘探成功或遇到自然灾害和战争,贷款利息可减免。政府对海外石油项目提供财政担保,提供债务总额的60%。政府还设立海外勘探开发储备金,石油公司海外勘探开发收入的50%作为储备金,期限3年,且免税。
  此外,日本还成立了石油技术研究中心,为海外石油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日本已建立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采取统一管理模式。1997年,日本政府储备可满足154天使用。加上民间储备,总量达到9722万立升。即使石油进口中断,其战略储备可维持半年的供给。日本通产省为石油储备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分为“通产省资源能源厅–国家石油公司–核心石油公司–国家储备公司”等4个层次。
  除了美国和日本之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洲各国也开始考虑如何减少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的依赖问题。英国、德国和法国都建立了大量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价波动引起的负面影响。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建立我国石油安全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引言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中国小农经济为何不能自然进化到商品经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问题没有解决。随着商品流通增加,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必须同步增长,如果此时货币供给跟不上,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货币增值,引起大量的货币储存或高利放贷,造成利率高涨,从而扼杀发展生产的冲动,阻碍经济发展。
  对美国而言,最佳结果是,在滥发美元的同时,美元继续保持升值,这才叫“鱼和熊掌兼得”!如果滥发美元造成美元贬值,这时美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增加,而美国黄金储备升值。因此,美元或升或贬的风险已完全对冲,可谓是左右逢源。相比之下,只有中国才面临人民币贬值发愁,升值也发愁的两难境地。
  建立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核心问题是美国是否会让步。在涉及多元货币体系、规则制定与投票权分配等方面,美国显然不会自愿放弃自己的霸主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需要进一步积累实力,更需要政治家拿出勇气、智慧和耐心,跟美国霸权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呼声高涨
1.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
  这场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存在严重问题,呼吁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呼声不绝于耳。此前,在美元贬值、全球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不少国家已经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放弃了美元,或者使用交易双方各自货币,或者增加新的结算货币。如巴西和阿根廷,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已确定两国双边贸易使用各自的货币进行支付结算,不需要美元作为中介。而马来西亚、巴林、利比亚、摩洛哥和伊朗等*国家,早在2003年就使用叫做*第纳尔的统一货币,以取代美元进行贸易。
  另外,建立区域货币也成为部分国家希望摆脱美元中介的手段。如俄罗斯想用“石油卢布”挑战美元地位,不仅使卢布成为区域货币,并进而晋身到世界性货币。在2008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希望到2020年把莫斯科建成世界金融中心,使卢布成为独联体区域货币。泰国副总理奥兰(Olarn Chaipr*at)在27届亚洲及太平洋中央银行会议上也表示,人民币和日元应该成为区域主要流通货币,帮助亚洲减缓西方经济体带来的冲击。
  但是,突破美元主导的货币困局并非易事,货币霸权是由国力决定的。在“绿票子”肆意妄为的背后,是以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产业科技竞争力为后盾的。货币霸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反过来,金融货币的支配能力则可大幅地提升和强化美国的国力。从历史经验看,英镑和美元的崛起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目前要求改变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很强烈,但是若要彻底地改变这一格局,恐怕还需假以时日,做艰苦卓绝的长期努力。
  2.G20集团金融峰会开局良好
  2008年11月9日,巴西政府在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年会闭幕后发布一份公报,称:“现有国际金融组织和论坛以及现行国际标准和做法,已无法满足当前世界经济需要,因此,应当建立新一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同日,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通过声明,呼吁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进行全面改革,使新兴国家获得更大的发言权。此前一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也表示,世行计划把发展中国家在世行中的股份比例提高到44%。
  实际上,美元的“江湖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71年尼克松解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世界各国于1976年签订了“牙买加协定”,开始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即无本位货币、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日元和欧元等货币的地位有所提升,有人认为,欧元将取代美元地位。但是,目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虽然有所削弱,却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国际价值储藏手段。
  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G20)金融峰会,美元毫无疑问成为关键问题。受次贷危机冲击,美国经济下滑,美元地位开始动摇。英国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齐、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欧洲领导人多次发出了“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呼吁,以改革当期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也纷纷表示,必须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但是,作为最大既得利益者的美国,是不可能轻易就范的。因此,与会者并没有直接讨论重建国际货币体系问题,而是不痛不痒地讲了一些国际合作和金融监管的问题。
  3.海湾六国达成统一货币共识
  1981年,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立,海合会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达、科威特和沙乌地*6国,它们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一年一度的海合会峰会迄今已举办了28次。海合会各国财政大臣于2008年9月17日在沙特召开会议,就建立海湾统一货币联盟和成立海湾中央银行达成一致。
  2008年12月30日,第29届海合会首脑会议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落下帷幕。会议通过的货币联盟协议和货币委员会宪章为建立海湾中央银行奠定了基础。根据货币联盟协议的规定,货币联盟协议生效后两个月,货币委员会宪章将开始生效,这标志货币委员会成立。货币委员会成立之后,将致力于完善单一货币的支付和结算系统准备工作,确立和发展单一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框架,制定海湾央行的法律和制度。并将未来海湾单一货币命名为“凯拉米”(*语,意为尊贵的)或“海元”。
  海湾中央银行一旦建立后,将自动取代货币委员会并履行其功能和职责。协议还规定,未来的海湾央行将完全独立,不隶属于任何海合会机构,能够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任何海合会下属机构以及成员国政府不得向海湾央行及央行各执行机构发布指令或施加干涉。海合会在以前的协议和声明中一再强调,高度的经济趋同是建立货币联盟的基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其货币政策与成员国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将是货币委员会需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2008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油价也从每桶最高147美元急剧下降到每桶40美元以下,这使海湾国家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兵临城下的危机。虽然海湾六国掌控着全球45%的石油资源,对国际油价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六国如果贸然采取措施调整石油政策来提高油价,势必招致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如果任凭油价高速下滑,就将导致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六国收入锐减。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六国终于在统一货币上找到了突破口。无疑,这对美元是一个挑战,也使海湾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
   。 想看书来

二、回归国际金本位是否可行(1)
1.金本位制度的先天性缺陷
  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美元信用货币泛滥。因此,有人主张回归国际金本位。但是,经验表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转曾经由于黄金短缺和由战争引起的黄金存量分布不平衡而受到妨碍。美国持有的黄金占世界黄金存量的比例从1913年的24%增加到1923年的44%,英国所占比例从3%增加到9%。另一方面,包括德国、意大利、俄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里蒙受了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绝对的黄金流失。在这种背景下,1922年热那亚会议正式推荐金汇兑制作为缓解世界黄金短缺的一种手段。
  对于金本位的问题和缺陷,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第一,美元本位取代金本位制是一种历史进步,金本位制被淘汰有其合理性。金本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由于黄金储备量有限,金本位制体系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缓慢,而黄金发掘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经济活动中对货币的需求。从历史数据看,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约386吨,100余年来其平均增速不到1%。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黄金年产量一直保持稳定,仅为2500吨左右。如果沿用金本位制而不进行改革,这与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是极不匹配的。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禁止国民用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只用作国际贸易结算,而随着贸易逆差增加导致黄金供应不足,美国在1971年不得不终止了国际贸易用途的黄金兑换。因此,金本位制被淘汰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第二,金本位制具有不稳定性,有实际资产支持的货币体系也会爆发货币危机。与固定汇率制度类似,在一国出现宏观经济政策失当时(例如政府赤字过高),外汇投机者会预期货币与黄金之间的比价难以维持而发起攻击。例如,1967年,英镑因投机性攻击而被迫贬值,1968年发生黄金挤兑事件,等均证明有黄金支持的货币体系依然存在着不稳定性因素。
  2.金本位制下必然发生衰退
  历史经验表明,金本位制时代的经济衰退和萧条频率反而高于纸币时代。在1870~1914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进入金本位制,但在这短短40余年间,美国经历了11次经济衰退,其中有3次为经济萧条。1928年美国重返金本位制后不久,又在1929年发生了经济大萧条。一个基本事实是,摒弃金本位制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余年间美国经济衰退的频率反而下降了。因此,可以认为金本位制对经济衰退的影响反而更大,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金本位制度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压力。一方面,金本位制体系内货币供应量增长十分缓慢,根据P×Y=M×V(即价格乘以产出等于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流通速率),随着产出不断上升,加上货币流通速率相对稳定,一国价格自然有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金本位制下价格对贸易余额非常敏感,贸易赤字往往意味着黄金外流,因此,货币供应量将下降并引起通货紧缩。伯南克(1995)也认为金本位制导致的通缩压力是1929年经济大萧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当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爆发之后,金本位制使得货币当局缺乏有效干预工具并加剧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在金本位制度下,中央银行不能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调节总需求,因此,在发生经济衰退后,央行缺乏有效手段刺激需求和提振经济,经济衰退更容易演化成经济萧条。此外,金本位制使得一国的金融动荡更容易传染至他国,并引发全球性的灾难,19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