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注释】赤子:婴儿。德:万物各自适应道而形成的自性本然。
道德涵养深厚者,好似婴儿,至淳至朴。不任智,不诈伪,行不知所止,居不知所为,而依其本性与物自然相处。范应元说:〃含德者,其德不形也。苟彰其德,则薄矣。赤子者,婴儿未孩之时,以譬一毫无私欲伪情也。〃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注释】毒虫;指蜂、蝎、蛇之类。攫鸟:长有利爪的鸟。搏:鹰用爪翼击物。
顺应事物本性,与其同步而趋,故不犯于物,所以无物以损其全。俗言道:〃人无伤虎意,虎无害人心。〃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则平安长久矣!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
【注释】牝牡之合:指男女交合。朘:男婴的生殖器。作:挺举、勃起。
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握固,以其意专而心不移。婴儿未知男女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所至。
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注释】嘎:哑。和:和谐,协调,平衡,中和。常:事物的客观常规。
婴儿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真气畅通、和谐的表现。而〃精之至〃〃和之至〃则是这不沙哑的物质基础。
和谐,乃事物之本,是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这种对立统一的过程。追求的这种统一,就是追求的事物和谐。知晓了追求和谐乃是万物自然之理,可谓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可谓是智明通达。
【漫谈】和谐作为哲学范畴其内涵可界定为:各方面的相互协调、适应、融洽,是一种适度的比例关系。和谐是事物称之为妥善、美好的基本属性。例如,机体不和谐则生病,家庭不和谐则生非,官民不和谐则生事,社会不和谐将生乱,国家不和谐将生战,为人处事不和谐将失机,大自然不和谐将失调。《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毛主席也说:〃矛盾永远存在,人就要不停地搞平衡。〃所谓中庸之道,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皆是追求和谐之意。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注释】祥:吉祥,古代有时用作谓不祥。这里即是指后者。心使气:意气用事。强:逞强。
事由其道,虽柔弱也能成功;不由其道,虽逞强而不获。范应元说:〃知常久之道者,则因自然而不益生,守和柔而不强壮。不知常久之道者,则欲益生而妄作,是谓妖怪也。欲以心而使气,是谓强壮也。生道无为,岂可益之?冲虚自然,岂可使之?〃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壮:强壮。不道:不合于道。早已:完结。消亡。
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自然规律,所以,强盛过头必将老衰,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者,会很快消亡。
意译
道德涵养深厚者,好似初生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害他,凶鸟不抓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小手却抓握牢固。虽然不知两性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之故。整天哭啼,喉咙却不嘶哑,这是由于元气和谐之故。
知晓了追求和谐乃是万物自然之理,可谓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可谓是智明通达。
贪欲厚生可谓致殃,任性使气可谓逞强。
事物强盛过头则将老衰,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者,会很快消亡。
原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注释】知者不言:不言并不是不说,而是尊重客观当然,不肆意妄作妄说,这里引申为不任意施为政教号令。言者不知:谓自以为是而妄作妄言、任意施为政教号令者,其实并非是真知。
天不言而四时运行,万物滋生。圣人则天行化,因而只是用宏观调控来营造浑厚纯朴的大环境,让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任由百姓自作自息而不搅扰。所以,知〃道〃者,从不师心自用妄言妄行。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日月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注释】兑:口。门:耳目。兑、门,都是指窍穴,意思是指产生贪欲尚为之处。挫其锐,解其纷:意谓用虚柔不盈的方式来化解纷扰。和:涵蓄。同:相同,混同。玄同:微妙的同一。
道乃是万物行为之本。修道者,则天行化,故不可师心自专,而应隔绝这些贪欲尚为之处,主观意识统一于客观规律,依事物的当然而然,顺事物的当为而为。无为为之谓之天,无言言之谓之德,行不端锐谓之宽,爱人利物谓之仁,不同同之谓之大,这些都可谓是与事物微妙的同一。
【漫谈】和光同尘,并非如小说故事中济公似的吃狗肉喝烧酒,装疯卖傻,蓬头垢面矫饰混迹于尘世,而是在真正理解道的前提下,与客观凡俗自然而然的同一。范应元说:〃塞兑闭门,以挫情欲之锐,解事物之纷莹,心鉴而不炫其明,混浊世而不污其真者,则是与道冥合矣。〃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至道不损,至德不益,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真正之道义乃是大公,无亲疏之别,无物我之分,于大不终,于小不遗,广慈博大,至诚不移。所以,不可能得到额外的亲近,不可能得到额外的疏远;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利益,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妨害;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崇贵,不可能得到额外的卑贱;因而为天下人所尊贵。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所谓亲疏、利害、贵贱,都是相对而显。如有所亲,必有所疏;如有所利,必有所害;如有所贵,必有所贱。故而大公者不为。
【漫谈】《淮南子》曰:〃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法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为惠者,尚布施也。无功而厚赏,无劳而高爵,则守职者懈于官,而游居者亟于进矣。为暴者,妄诛也。无罪者而死亡,行直而被刑,则修身者不劝善,而为邪者轻犯上矣。故为惠者生奸,而为暴者生乱。奸乱之俗,亡国之风。是故明主之治,国有诛者而主无怒焉,朝有赏者而君无与焉。诛者不怨君,罪之所当也;赏者不德上,功之所致也。民知诛赏之来,皆在于身也,故务功修业,而不趋上媚君。〃
意译
知〃道〃者,不主观臆断妄作妄言;主观臆断妄作妄言者,可谓不知〃道〃。
堵塞表象之浅见,禁闭妄为之欲门;削弱锋芒,化解纷扰;涵敛光辉,混同凡尘;这叫做与道微妙的同一。
所以,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亲近,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疏远;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利益,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妨害;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崇贵,不可能得到它额外的卑贱;故而这法则和践行这法则者为天下人所尊贵。
原六十三章 为无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注释】有些人指责老子哲学是消极保守、无所作为,是拱手不事事,是机械唯物论,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即曰为,便非是无为。但所为皆本于道,其所为便如同无为。所谓〃无为〃就是说要依事物客观自然而为,不强行、不违反物性、不主观妄为,不能为得过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探索、认识、遵循这种当为之为。为皆本以道,则会本仁以待人,本宜以处事。不刚不柔,无过无不及,皆本道之中和以为规矩。
司马迁《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漫谈】例如〃画蛇添足〃的故事,说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成为胜。一个人已经画成了,一看另一个人还远远落后,就决定把他画的蛇加以润饰,添上了几只脚。于是另一个人说;〃你输了,因为蛇没有脚。〃这个故事说明,照蛇的原样作画,就可谓是为无为,而再主观地给蛇画足,就可谓是有为,有为就会适得其反。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注释】报怨以德:以〃道〃至诚不移之德答报其怨。
大小多少,是指处理事物的作法。处理事物,皆依当然而然,当为而为,不因其怨尤而意气用事。范应元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者。以天地有形迹,故得以憾其风雨寒暑,大小多少之或不时;然天地未倘以人有憾,而辍其生生之德。圣人之大,人亦有所怨者,以圣人有言为,故得以怨其恩泽赏罚,大小多少之或不齐;而圣人亦岂可以人有怨,而辍吾教化之德?故曰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至大,由近至远。圣人能见微知萌,见端知末,故而能防萌杜渐,把祸患消弭在于微萌之中。所以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故韩非子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缝之隙焚。故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忧先于事,乃能去忧;事至而忧,则无济于事。所以,圣人循理应物,慎于始而不躁进,谨于终而不放肆,以致处事能顺遂成功。一个轻易许诺的人,必定是很少坚守信用。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很容易,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举轻若重,慎终如始,这样一来,他就自始至终都不会有困难了。
意译
为顺应自然无主观妄为之为;
做遵循道理不造端生事之事;
以淡泊明志美意延年为趣味。
利、害、福、祸之大小多少,皆是由因致果;
用广慈博爱,至诚不移之德来答报嫌怨者。
解决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干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天下的难事,必定是从容易处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是从细微处开始。
因此,圣人始终不待把问题酿大,所以能成就他的大业。
那轻易许诺者,必定会少有信用;总是把事情看得容易者,必定会多次遇到困难。
因此,圣人还总是重视困难,所以终究没有困难了。
原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其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无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其散。
【注释】安:稳定、安定。持:维持、掌握。未兆:未见征兆,未露苗头。谋:图谋、谋划。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其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重大的事物,都是由细微的事物发展而来。而安定的局面则容易维持,未露苗头的问题则容易设法,祸患脆弱时则容易化解,事故细微时则容易消散。
老子教导我们要认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这种辩证法,遵循自然规律,防患于未然,在弊端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有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征兆就应及时地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注释】为:做,防止。未有:尚未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荀子大略篇》说:〃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黄帝内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注释】合抱之木:两臂围拢,形容树的粗大。
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近至远的发展过程。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筐筐土堆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迈出第一步。
俄国伟人托尔斯泰的名言:“最坚强的战士乃是时间和耐力。”美国诗人和哲学家爱默生曾说道:〃对于一件做得很漂亮的事的最佳奖赏就是做成这件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注释】为:指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妄为。执:强行把持。
庄子说:〃天下事物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园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故附离不以胶接,约束不以执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则天无为故无败,顺物性无执故无失。”
进化论证明,每一个物种都在以自己完美的生活方式适应着自然。所以,不能顺应事物的客观自然,而主观任意妄为妄作者,必将遭到惩罚,以失败告终。古今中外能圣治天下者,其举错未必相同,但其顺应于事物的性命之情,其合于道则一。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注释】几成:几乎要成功了。慎终如始:始终如一的小心谨慎。
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虑先于事,循道而行,且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则将百事以成。
是以圣人欲无欲,不贵难得之货;
【注释】欲不欲:欲望的却是别人不屑一顾的东西,是以澹泊宁静视为追求。不贵难得之货:不看重那些稀奇珍贵的东西。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所以行〃道〃者能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生,使之爱憎不牺于情,忧喜不留于意,虚无恬淡而心常和平。
【漫谈】韩非子说:〃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范应元说:〃众人贵难得之货,而轻至重之身,欲之胜也。圣人则不然,欲乎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将以辅万物自然之理,而不敢妄为也。〃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注释】学不学,是说学习世俗不学的顺应自然之学。
过,谓或过中,或不及中。《礼.中庸》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蒋锡昌说:〃普通人君之所学者,为政教礼乐等有为之学;其不学者,为无为之学。为有为之学,以致天下难治,此多数人君之过也。圣人学人之不学,则复多数人君之所过,返至道矣。〃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