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劳逸结合嘛,还能活跃气氛,振奋精神,这样挺好的。”
刘彪奇怪地看着沈宸,说道:“没想到大梅同志还这么有学问,这些道道儿俺就说不上来。”
沈宸赶忙摆手,说道:“啥学问哪,都是听别人说的。”
“听了就能记住,这也了不起。”刘彪丝毫没为沈宸的谦虚而减少敬意,他是个老粗,听到比较文化的词句,就觉得有学问。
沈宸笑了笑,没再往下接话。尽管他确实有文化,连外语都会,可他的身份,可不敢显摆。
正说着话,两个女同志跑了过来,亲热地和沈宸打着招呼,又邀请他过去坐着看。
“不影响你们,我一会儿就要走了。”沈宸赶忙推辞。
穆晓薇和陈梦瑶一左一右,拉着沈宸,咯咯笑着,硬把沈宸拉到了队前,战士们又抱以热烈的掌声。
“好,好,我就坐这儿吧。”沈宸无奈地向战士们招了招手,便要随便找个地方坐下。
“那可不行。”穆晓薇笑着挽住沈宸的手臂,对着战士们叫道:“欢迎大梅同志给咱们来个节目怎么样?”
“好啊,好啊!”
“欢迎,欢迎!”
更加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战士们笑着拍着手,热切地看着这个长得俊俏、枪法又好的姑娘。
沈宸使劲摆着手,说道:“我不会呀!除了扛枪打仗,什么唱歌跳舞,我是一样儿也不会。对不起大家,等以后我练会再来好嘛?”
刘彪哈哈笑着,在旁凑趣,似乎看着沈宸受窘很是享受,“大梅同志要是连个家乡小调也不会,你们信嘛?”
“不信,不信。”战士们发出笑声,整齐地叫道。
家乡小调?!沈宸觉得要是一个不会吧,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可搜寻大梅的记已,还真没能唱得出口的乡音俚曲。
抓耳挠腮了一会儿,沈宸终于想起一首,还是在上海的时候听抗日救亡的青年们唱的。
一九三七年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开始拍摄潘孑农编剧的《关山万里》,潘孑农邀请刘雪庵为影片配乐。
由于上海八一三事变发生,影片没有完成,但是刘雪庵把已经完成的影片插曲《长城谣》刊载在自办的刊物《战歌》上,并很快被一些青年抗日宣传队的演唱。
第九十七章 无题()
后来,十九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独唱领唱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时,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演唱灌制了《长城谣》唱片。
从此之后,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支援打击侵略者。
但由于某种原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城谣》被禁止演唱长达二十多年。
但是台湾香港的艺术家没有忘记这首歌,一代又一代传唱下来。一九八四年春节,香港歌手张明敏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长城谣》。
当时,大陆年轻人对这首歌曲十分陌生,以致认为是张明敏首唱的港台歌曲,却不知道这首歌诞生于抗战期间的中国上海。
沈宸可不管别人听没听过,反正他刚才是没听战士们唱过。也不为什么一唱成名,只为了敷衍过这段难堪。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
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
哪怕倭寇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沈宸唱得还可以,起码没跑调,歌词也记得挺清楚。
歌声刚落,下面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尽管因为是不争气的女声,苍凉悲壮是没唱出来,但听起来还是很亲切、优美,这与曲调和旋律当然是分不开的。
而且,这首歌从问世到现在,在大后方流传甚广,可在敌后各根据地,还真是唱得很少,听者不多。
“好听,真好听。”陈梦瑶用力拍着手,几乎要跳起来赞美,“我听过一回,叫,叫这个,长城谣。”
穆晓薇跳上前,摇着沈宸的手臂,热切的目光让沈宸都有点害怕,“再唱一遍,再唱一遍吧!让我们学学,以后都会唱。”
沈宸赶忙摇头,教一个两个聪明的还勉强,教这么多人,还是别遭这罪了。
“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刘彪挥起手臂,大声对战士们喊着。
“要!!!”
沈宸使劲摆手,突然看到赵铁和老周在杨指导员陪同下,在不远处出现,赶忙说道:“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哈。”
说着,沈宸转身就跑,狼狈地落荒而逃,身后则爆发出一片善意的笑声。
赵铁等人边走边说着话,猛地发现沈宸有些仓惶地跑了过来。不远处的战士们都向这边瞅着,笑声响亮,都觉得有些奇怪。
沈宸来到近前,打了个哈哈,便说道:“咱们这就回去了吧?”
赵铁说道:“是啊,怕耽搁时间,回去后来不及安排和准备。”
“那,那就快走吧!”沈宸还向后望了望,见没人追上来,才松了口气。
杨指导员奇怪地问道:“怎么啦,好象有人追你似的。是不是有人为难你,你指出是谁,一定处分他。”
“没,没人为难我。”沈宸嘿嘿笑着。
老周怕真有部队上的人对沈宸不善,呆的时间长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便向杨指导员说道:“那我们就先走了,杨指导员,您就送到这里吧!”
杨指导员见余保根把车赶了过来,便点了点头,又与赵铁和老周握手告别。
走了一段路以示尊重,拐过弯后,赵铁、老周和沈宸才上车,一声鞭响,骡车驶出村子。
“怎么回事呀?”赵铁忍不住先开口问道:“看你慌慌张张的。”
沈宸摇了摇头,说道:“没啥事儿,就是他们太热情了,吓着我了。”
老周也是疑惑,摸着下巴的胡子茬说道:“是不是因为要枪的事,对你有些意见?”
“不是。”沈宸说道:“在训练场打靶,他们都服气了。”
余保根知道事情经过,便笑着说道:“是俺们队长的歌儿唱得好,他们还想听,就不让俺们走。”
哦,赵铁看了沈宸一眼,笑了起来,说道:“这还真新鲜,没想到你这丫头还会唱歌,唱得还挺好?”
嘿嘿,沈宸干笑两声,转眼看着路边。
老周笑道:“这叫真人不露相。咱们的大梅呀,不光能扛枪打仗,还能唱歌跳舞。对了,唱的什么歌儿呀,让我们也听听。”
“没啥好听的。”沈宸打了个呵欠,说道:“倒是你们,嘀咕了这么半天,又有什么计划呀?”
赵铁和老周互视一眼,都是无奈的表情。不是对接下来的计划,而是对沈宸。
八路军的补充兵源,在前期主要是老百姓;在中后期,也是老百姓,便却有所不同。
前期的老百姓主要是放下锄头的农民,进了部队要进行训练,完全是从新兵蛋子开始。
中后期呢,由于地方部队建立起来,兵源也就主要从这里来招,对地方部队的训练也越来越重视。
按照上面的指示,对于地方部队,主力部队要量力而行地给予武器补充,并且要尽可能地提供训练。
有些根据地搞得好,不仅对民兵进行系统化的训练,还会经常抽调各村的民兵进行集中轮训。
除此之外,还要求民兵要经常参加配合游击队、区中队、县大队的军事行动,以具备相当的实战经验。
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使八路军拥有稳定的兵源,且能很快适应部队的战斗和生活。
当然,地方部队的真正发展壮大,还是在一九四二、四三年以后。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人员训练,以及实战经验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现在根据地的民兵组织还远不成熟,可也比放下锄头的老百姓要强,招兵的对象自然是主要依靠他们。
而游击队也算是地方部队,也是要动员动员,有自愿参军的,脸面儿也好看。
这是区上布置的工作,对游击队没有硬性要求。毕竟游击队日渐发展,在反扫荡中,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参军,沈宸还没有什么渴望,或许只是暂时的,也是因为他不觉得在主力部队就更能自由驰骋。
“你就是想参军,我和老周也要挽留的。”赵铁沉吟着说道:“就现在来说,你在游击队的作用无可替代,游击队的继续发展壮大,也需要你。”
沈宸咧嘴笑道:“原来我这么重要呀!那行,看在多加照顾的份儿上,我就留在游击队好了。”
老周笑道:“你这丫头呀,要是能再谨慎些,再听话些,就更好了。”
沈宸没觉得自己哪里太冒险,但这是以他的标准来衡量的,与赵铁和老周的判断却是不同。
“鬼子吃了大亏,是肯定要报复的。”赵铁掏出烟荷包,犹豫了一下,又收了起来,说道:“但扫荡刚结束,他们想再次行动,恐怕要准备些时间。可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还是要主动出击,破坏敌人的布署和准备。”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和蒋连长、杨指导员也进行了商议,他们要招兵休整,主要的任务就要落在游击队头上,他们可以配合行动。”
沈宸觉得这也很正常,在伤亡上,主力部队在这一战中的损失更大。游击队嘛,也有减员,但在本乡本土,进行骚扰袭击,还是比较可行的。
“那咱们是再潜入矿区,还是有别的目标。”沈宸开口问道。
赵铁说道:“暂时还没决定,倒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沈宸陷入了沉思,半晌没有说话。
老周笑着鼓励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错了也不罚你。”
沈宸笑了笑,说道:“要我说的话,还是留在本地比较好。打也好打,跑也好跑,补充起来也容易。”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丫头别说半截话,把想的都说出来。”
沈宸说道:“祖旺据点的敌人损失很大,但强攻依然不是游击队能够胜任的。可祖旺据点的对外联系和通路,相对来说却是薄弱的。我们还有地雷这个武器,封锁或截击,应该是可行的吧?”
赵铁呵呵笑了两声,说道:“祖旺是敌人伸进根据地的脑袋,比较硬;而道路就是他的脖子,抻得挺长,破绽也多。我看,大梅的想法不错。”
老周也笑着颌首,说道:“封锁道路,截击运输,让祖旺成为孤立的据点。说不定,不用硬攻,敌人就吃不住劲儿,要缩回去了。”
“咱们回去后再仔细研究。”赵铁说道:“争取尽早出动,掌握主动权。”
沈宸说完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再多言。一路上,他却好象在想着什么。不是别的,而是在找理由,明天不想去参加什么联欢庆祝了。
回到陈村,沈宸还真就找到了借口。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家里来人看他了。
主力部队和游击队打了胜仗,是令人振奋和高兴。但伤亡也令人悲痛,出身王家洼的游击队员也有两名牺牲,家属自然哭啼伤心,举办丧事。
孙洪山等人听说游击队伤亡不小,各村都有,立时便担心起沈宸来。虽然没有不幸的消息,能证明沈宸还活着,但是不是伤着了,就瞒着家里人呢?
越想越是坐立不安,大早上,孙洪山便让二旦赶上车,带上闹着想姐姐的小花,赶来陈村看个究竟。
沈宸回来的时候,孙洪山等人已经等了很久。游击队招待得挺好,也说得明白,可孙洪山等人不看见沈宸活蹦乱跳,就是不放心。
“看,我啥事儿都没有。”沈宸心中感动,给亲人们展示了一下活蹦乱跳的姿态,又伸手抱起了小花。
孙洪山这下才算放了心,看沈宸的样子,好象连根毫毛都没伤着。可刚才招待他们的游击队员却大夸特夸,说她如何如何厉害,打死了好多鬼子。
“大梅呀——”孙洪山伸手按了按,示意侄女坐下,缓缓说道:“这打仗啥的,哪是闺女家家应该干的事儿?家里人一听游击队和鬼子打仗,死了好些人,都担惊受怕得不得了。唉,要不咱家去?你当民兵,也能扛枪。”
沈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叔,这事儿咱们不是说过了吗?我再干上段时间。家里人都不用担心,我在游击队里是有人保护的,肯定不会有事儿。”
“那子弹还长眼睛啊?”孙洪山叹了口气,知道这个侄女现在的主意很正,他是说不听的,只能嘟囔几句。
小花仰着小脸儿,对沈宸说道:“姐,他们刚才说你好厉害,一个人打死了好些鬼子呢!”
沈宸咧了咧嘴,说道:“他们说的,你信呀?连那壮汉子也不敢这么吹,这话可别跟外人说,让人听了笑话。”
小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啥时回去呀,娘说给你包饺子吃。”
小丫头,是你想吃了吧?
沈宸摸了摸小脑袋,笑道:“这才刚出来多久,哪能说回去就回去呢!”
“姐,明天大张庄开集,你去不?”二旦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老姐。
大张庄?赶集?沈宸歪头想了想,一拍大腿道:“这样,你们在这里住一宿,咱们明天去赶集。”
孙洪山挠了挠头,觉得晚上不回去,老婆该担心了。可要不答应,又觉得会让侄女不高兴。
二旦和小花倒是没想那么多,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
沈宸看叔叔的神情,也想到了留在家里带孩子的婶子,便说道:“这样,你们今天先回家,明天一大早便赶车出来,咱们约个地方碰头。”
孙洪山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就让二旦和小花陪你赶集吧,我还要和村上的人赶着猪去慰问部队,这是村上安排好的,不好不去。”
沈宸就是想避开这个联欢庆祝,赶集也就是个理由,还不能直说,只能说是陪陪家人。
好在赵铁和老周并不知道沈宸受欢迎的程度,觉得联欢庆祝没她也无伤大雅,春节时不是就弄得挺好。
第九十八章 公路伏击()
几个队员参军走了,而受伤致残的队员也得到了区上的安置,更有牺牲而长眠于地下的烈士。
所以,如果以服役时间长短,来衡量士兵存活的几率显然是不对的。
在战斗中伤亡率最高的就是新兵,老兵的经验和沉着,可是在战火中磨练出来的救命符。
而这就是战争年代,死去的,伤残的,悲痛的,哭泣的,仇恨的,软弱的……
各种各样的人在你眼前打转,熟悉的远去了,说不定这一面便是永别;陌生的近前了,或许连名还没记住,又消失不见。
感受着战争年代的悲欢离合,还有这段时间的所闻所见,沈宸觉得老百姓似乎已经适应了战争年月。
鬼子来了便跑反躲避;鬼子不来便劳动便生活。就象那生长的大树,冬季叶落萧瑟,到了春天便吐绿,到了夏天又会郁郁葱葱。
这就是顽强,也是忍耐,更是一种可贵的本质,体现着不气馁、不屈服的精神。
也正是靠着这种本质和精神,在艰难困苦、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才会鼓起勇气去适应,习惯那不同于和平时期的生活,并且不放过短暂的、来之不易的快乐。
人哪!就是这样,可不能多想。一想多了,就会觉得身在水深火热之中,活着都没多大意思了。
队员们向沈宸描述联欢庆祝的热闹场面,为他没有参回而惋惜,沈宸却为和亲人赶集团聚而快乐。
只不过,战争年代的安生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经过研究讨论,经过侦察刺探,游击队又要展开行动了。
对于战斗,沈宸说不上多么喜欢,但那种奖励式的升级和身心的愉悦,却是他要追求的。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使命感更强。
对沈宸来说,现在都是在打基础,在铺垫,冥冥之中安排他完成的任务,可能只有他的能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
所以,沈宸既是期待,又是出于本能,对杀戮相当的狂热。这也就难怪大家都觉得他杀心重了。
当东山顶上飞出第一块红霞,山川里仍然阴暗的时候,游击队已经接近了预定的地方。
不久,高山顶上的红光渐渐变成了白色,队员们还在加紧时间赶路,没有一个人掉队。
上午九时左右,游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