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天黑,集合了山地旅的力量,十七师才算是将战场打扫了一遍,这回有了确切数字,日军丢下了两千一百四十三具尸体,估计还有一部分被大炮炸成碎片的无法统计,缴获各种枪支一千多支,子弹七万多发,日制手雷一万多颗,陈振林一开始对没有活口还很不满,他以为是两个旅将俘虏杀了,后来得知日军就没有投降的,受伤了还顽强抵抗,不由得沉默了好久。
而在八十里外,十三旅团先头部队遇到了高田美明的残兵败将,高田美明这时才彻底放下心来,十七师和山地旅没追击,不代表他这一路就平安,突击师特种作战大队上百人沿途给了他不小的麻烦,这些都是高手,一路在大路两边不停的骚扰,让高田美明多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
见到三十六旅团的惨象,十三旅团也不敢冒进,将防御补好,急忙上报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
进攻不利和惨败是两个概念,坂本政右卫门根本没想到才三天,他的三十六旅团就从磨盘山下落荒而逃,带着参谋长佐佐木吉良从后面赶到十三旅团指挥部,听完高田美明的叙述,他脸色阴晴不定。
“高田君,你还有多少人?”
高田美明早已清点过,他瞟了眼坂本政右卫门,小心翼翼道:“师团长阁下,三十六旅团还剩四千人出头。”
“什么!”坂本政右卫门扬手就想扇过去,想想对方大小也是个少将,这个场合还是要给些脸面,他悻悻放下手,“高田!你可真好本事,大日本皇军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师团长阁下,三十六旅团战败,高田旅团长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这也和我们的情报有误有一定的关系,赵子赟在多伦有炮兵这个我们是清楚的,但从高田旅团长所说的,我觉得还是有重大问题。”佐佐木吉良劝道。
“佐佐木君此话怎讲?”
“我认为高田旅团长猜测的孙殿英部参加了战斗恐怕不是那么一回事,这和孙殿英的作战风格不像,再说他怎么会听赵子赟的调遣,我想,多伦并不像我们认为的只有三十一军十七师!”
他这么一说,高田美明也觉得有理,出现在他后方的军队战力比孙殿英强多了,他在赤峰和孙殿英交过手,两下一对比,他也明白了。
“如此说来,多伦的三十一军恐怕有两万人,难道是二十二师秘密来到了多伦?司令部有没有消息?”
“这个,师团长阁下,没有和司令部核实过。”
坂本政右卫门刚想骂,突然想起是自己下令不要将多伦战况上报司令部的,自然也就不好向司令部询问相关情况。
多伦驻军超过他的想象,如今高田旅团惨败,手里只有十三旅团,坂本政右卫门对攻占多伦有些信心不足,他踌躇着该如何是好。
“师团长阁下,如今此事不上报司令部已经不行了,我建议向司令部说明情况,调骑兵第四旅团过来,并请司令部派关东军飞行队参战,等第一战车大队抵达,加上我们的野炮兵第六联队,拿下多伦不成问题。”佐佐木吉良说道。
高田旅团败在重武器上,坂本政右卫门心里还是清楚的,这和他的大意也有一定关系,佐佐木吉良的建议恐怕是挽回第六师团颜面的唯一办法。
“好吧,还请佐佐木君草拟电报,即要增援,也别太说明我们的”
“师团长阁下请放心,我自会斟酌。”
锦州的关东军司令部,武藤信义大将对坂本政右卫门的请求虽是有些不解,不过理由看着还是充分的,按照坂本政右卫门的解释,经过试探性进攻,发现多伦的防御工事确实很强,为避免造成重大伤亡,请空军给予配合,战车大队突破防线,骑兵迂回还是不错的设想,骑兵第四旅团呆在赤峰也没什么事,一旦拿下多伦,那热河真正的战线还是在长城一线。同意了坂本政右卫门的请求后,武藤信义将目光转回长城沿线,这边可是南京的底线,突破长城,就可直入中原,南京如果强烈抵抗,那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调整,否则,他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拿下华北的事了。
多伦战况赵子赟并没有向各界公布,大肆宣传,他认为老师说的对,这种噱头毫无必要,除了让日军恼羞成怒,全力进攻察哈尔找回颜面外,没有任何益处,等日军黏在长城一线,趁机打残第六师团,在强大的关东军未成形之前,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逼日军不会轻举妄动。
在长城一线,中日双方都在准备着,日军到达长城一线后,在南昌剿匪的老蒋坐不住了,长城就是底线,他再退就不像话了,他急忙赶到保定,随即调动黄杰第二师、徐庭瑶第十七军、关麟征第二十五师等主力前往长城一线,准备通过军事压迫让日本人放弃染指华北的企图。
整个三月上旬,长城沿线都是枪炮声不断,长城外,西义一的第八师团从古北口地区、服部兵次郎的混成第十四旅团从喜峰口、冷口、中村馨的混成第三十三旅团从界岭口、义院口发动连续进攻。在长城这边,商震三十二军一百三十九师、万福麟五十三军一百一十六师、宋哲元的三十七师、三十八师、王以哲六十七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双方反复拉锯,让日军混成第十四旅团、混成第三十三旅团遭受重大打击,再也无力进攻,向武藤信义发去要求增援的电报,这连带着第八师团也不得不停止了进攻势头。
武藤信义没料到长城一线会遭到如此大的抵抗,以他现有在长城沿线的兵力根本不可能突破长城防线,只有增派援兵一条路,经过一番分析,他采纳了小矶国昭的建议,暂时放弃对多伦的进攻,全力保证长城一线的战事取得胜利。
正当他准备下令让张海鹏接替坂本政右卫门第六师团面向多伦采取守势时,第六师团却发来求援电报,在多伦以东,第六师团陷入三十一军重围。
第183章 奇兵出击(一)()
再次进抵张房山-磨盘山防线,坂本政右卫门还是小心了多了,他从司令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驻涿鹿二十二师刚刚抵达张家口,正准备赶赴多伦,驻阳高的二十师由于情报系统尚未渗透进去,情况不明,不过从张家口获悉的消息来看,没有从阳高发出的军列,就算要动,估计也是在多伦战事完全陷入绝境时才会动,三十一军不可能不在口内留一只军队。
至于上次在高田旅团身后出现的神秘军队,他也通过司令部搞清楚了,确实不是孙殿英的部队,而是察哈尔刚成立的山地旅,兵员四千,没有重武器,多伦方向三十一军总共有一万三千左右的作战部队,两个独立炮兵团,七十二门火炮。在前番大战中,高田旅团遭受重创,但在多伦的三十一军也有两千多人的伤亡,比眼下的第六师团总兵力虽说多一些,但如果算上骑兵第四旅团,他这边是占优的。三十一军唯一可依仗的就是经过精心修筑的张房山-磨盘山防线。
三月十六日,野炮兵第六联队联队长城岛荣兴大佐一声令下,他手下两个大队十八门山炮、十二门野炮连同个步兵联队十六门野炮一起开火,将磨盘山全部笼罩在浓烟之中,与此同时,战斗机第十一大队一个中队和轰炸机第十二大队两个中队共十二架战斗机、十八架轰炸机飞抵张房山和多伦,对可能炮兵阵地和张房山阵地进行轰炸,二十五公斤、十二点五公斤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整个多伦以东、包括多伦县城都陷入到火海当中。
在持续炮击了一个小时,第六师团开始进攻,骑兵第四旅团也沿着兴安岭东麓运动,准备从卡伦迂回。
第十三联队鹫津铅平大佐派出一个大队作为第一攻击梯队,这一次他们很顺利的进入到三百米以内。
驻守磨盘山的九十七团这次没有向上一次那样由部分士兵先期进入散兵坑,曹毅不是傻子,知道第六师团挟恨而来,必定动用一切重武器轰击磨盘山,投机取巧已经不现实了,这是场血战。
一线战壕,罗海放了一个营,六百人,在炮火一结束,这些战士就从后方赶了上来,架好轻机枪,子弹上膛,他们这次没有重机枪的支援,旅长为避免损失,已经将碉堡里的重机枪全部撤了下去,面前的情形也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几乎所有的碉堡都在炮火中损毁。
就算在战壕里,依然是枪法好的士兵率先射击,零星枪声响起,山下的鹫津铅平可不会认为这是抵抗弱的表现,他已经从三十六旅团得知这每声枪响之后,他都可能有一名士兵倒在面前的山坡上。
双方很快短兵相接,相互对射起来,三十一军算是经过长时间实弹训练过了,和日军相比,总体的射击水平还是要弱一些,不断有人被击中,倒在战壕里,依靠防御工事,和比对方多的轻机枪,九十七团勉强挡住了这一波进攻。
鹫津铅平对第一次进攻还是满意的,仰攻本来就吃亏,能够和对方打平,他已经比三十六旅团好了不知多少。
曹毅的心情就没那么好了,这一交锋,他就损失了两百多人,必须调整战术,“罗海,你想法子再顶一轮,然后我们给小鬼子点颜色瞧瞧!”
两人一边嘀咕着,一边布置,没多久,鹫津铅平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回让他看到了巨大希望,有的士兵都已经攻到十米上下。
“旅团长阁下,我请求师团进行一次覆盖性炮击,然后以一个大队的兵力一举突破对方防线!”鹫津铅平在电话中请求着。
持续的炮火再次覆盖了磨盘山,在联队步兵炮和重机枪的压制下,一千多日军分成三个梯队向山顶发动了波浪式进攻,很快,鹫津铅平就看到自己的士兵站在了第一道战壕上,这以其说是战壕,不如说成已经快被填平的小沟,这时,重机枪和步兵炮已经失去了作用,再打就打到自己人了,鹫津铅平果断下令重机枪、步兵炮前移,从第三大队里抽调一个中队尾随进攻,随后准备拿起电话,向旅团部报捷。
“突突突”重机枪声响彻战场,鹫津铅平急忙丢下电话,抓起望远镜望去,天啊,山顶突然出现了十几挺重机枪,形成了交叉火力,瞬间覆盖了整个一线战壕及其前面的大片空地,鹫津铅平傻眼了,自己的重机枪和步兵炮正在前移,后方火炮又没那么准确,除非将自己人一起覆盖,否则任何一发炮弹都有可能炸到的是自己人。
“小样!玩计策中国人可是老祖宗!”曹毅重重的吐了口唾沫,他这回算是解气了,在日军炮火结束开始进攻后,他利用前线抵挡拖延的这点时间,将九十七团全团的重机枪都运送道二线阵地,正好给攻上来的日军当头一棒,这棒算是打得痛彻心扉,再不怕死,和重机枪抗衡也是不明智的,日军如碎石般从山坡滚下。
倒霉的不止是这些步兵,抬着重机枪和步兵炮闷头往上爬的日军也在重机枪的射程范围,一挺可能没多大威胁,十几挺就不一样了,重机枪追着撤退的日军打,自然很快就扫到还未来得及躲避和抵抗的日军重机枪、步兵炮,子弹在这些铁家伙上打出朵朵火花,“当当”声不绝于耳,部分子弹还形成了跳弹,四处乱飞,让这些机枪手和火炮手躲都没地方躲。
完了,已经投入绝大部分兵力的鹫津铅平彻底失去了想法,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后,他望着磨盘山一筹莫展。
坂本政右卫门这次算是领教了磨盘山这根硬骨头,好难啃啊,他此时有些同情高田美明起来。松田国三望着手下十三联队遭受重大挫折,叫嚣着要决一死战。
“师团长阁下,我们的长处是有大炮、飞机,士兵作战能力强,要用我们的长处对敌人的短处!”参谋长佐佐木吉良提醒着。
“佐佐木君有何良策?”
“首先,我们要放弃一两天攻破张房山-磨盘山防线的想法,其次,集中火炮,加上飞机,向磨盘山持续轰炸,组织一两百人的敢死队,连续冲击对方的防线,不要让对方有机可乘,只要不采取密集进攻的队形,他们的防线迟早会被攻破!”
“嗯,说得有道理,我们至少还有十天的时间,等二十二师增援部队到,我们早就可以站在多伦城里!”
日军战术调整,曹毅顿时感受到了巨大压力,面对日军小股部队的持续进攻,他的重武器也发挥不出太大作用,加上飞机持续轰炸,磨盘山已经没有完整的防线,伤亡也持续上升,不得,他将九十七团调往后方,让一零一团接手。
这磨盘山成了绞肉机,两边都在不停的往里填人,战局向日军一方开始倾斜。对此坂本政右卫门很满意,伤亡是大了点,不过他已经看到曙光,磨盘山支撑不了多久了,再有三四天,他就可以彻底占领磨盘山,缺了这一角,张房山就好打多了,他至少可以从东西南三面进攻,再说第四骑兵旅团也运动到位,到时候突然出现在多伦,他相信对方整个防线都将崩溃。只是,他真的有三四天时间吗?
答案是不,在多伦,陈振林正在与风尘仆仆赶到多伦的张煜讨论着,没错,二十师赶到了,这便是张煜定下的瞒天过海之计!
在日军开始进攻赤峰之时,张煜也提出日军攻打多伦的可能性,据此,他根据当年特木得突击多伦的线路提出了一条大胆设想,日军要攻多伦,不会不考虑二十师、二十二师的增援,如此一来,赵子赟当初在军校提出的不对称作战理念出现了,他计划以二十二师作为面上的增援部队,大张旗鼓,暗地里二十师不走铁路,而是直接从阳高过长城,前往兴和,如果日军确有攻击多伦之企图,那么,二十师将在沈忠毅骑兵旅带领下走康宝,横穿草原,避开大路,直抵多伦,这个计划就是时间,张煜保证二十师在十天内赶到多伦!
这个计划得到了赵子赟和陈振林的认可,二十师在第六师团转向多伦方向后,便出发了,他们其实在十七日就抵达了多伦外围,和陈振林见面后,就开始谋划收拾第六师团。沈忠毅骑兵旅本来在计划中是准备作为追击部队扩大战果用的,得知日军骑兵第四旅团绕到攻击多伦的消息后,他来了兴趣,骑兵对决,那才是该干的事。
经过对双方态势分析后,一个计划形成,沈忠毅骑兵旅北上,准备伏击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在多伦以东,曹毅旅在磨盘山顶一顶,磨磨日军的锐气,二十师秘密进入张房山以东,山地旅进入磨盘山以南陈家沟,然后曹毅假装不敌,全线撤出磨盘山,引诱第六师团进入到磨盘山至多伦的丘陵地带,然后二十师和山地旅堵了它的后路,十七师翻身再攻回来,合围第六师团。
二十一日,经过五天鏖战,磨盘山曹毅旅露出了不支的迹象,松田国三见状大喜,看来师团长说还要三四天是高估了三十一军,今日他就要踏平磨盘山!
下午时分,再次炮击磨盘山后,松田国三命令常冈宽治第四十七联队接替鹫津铅平进攻,果然,曹毅败了,磨盘山第一次被日军彻底踩在脚下,松田国三急忙将这一喜讯告知坂本政右卫门,随即派鹫津铅平二十三联队进抵张房山脚,与四十七联队形成犄角之势,多伦门户洞开。
第184章 奇兵出击(二)()
曹毅旅放弃磨盘山并没有引起第六师团上下的怀疑,毕竟他在飞机大炮之下抵抗了五天,这已经是奇迹了,当晚,坂本政右卫门接到骑兵第四旅团茂木谦之助少将来电,他已经翻越兴安岭,进入到多伦草原,坂本政右卫门长出口气,多伦已是囊中之物,第六师团算是一雪前耻,和佐佐木吉良商议后,他决定以战车第一大队为先锋,三十六旅团补充部分辎重兵后尾随,朝多伦进击,十一旅团辅之野炮兵第六联队进攻张房山,骑兵联队和搜索联队反复搜索后路,防止三十一军那支山地旅的偷袭。
二十二日,士气高涨的日军在飞机的配合下发起了进攻,这回张房山被炸得一塌糊涂,等日军冲上山后才发现工事里已经空无一人,看来驻守的十七师已经连夜全线撤出了张房山,准备在多伦决战。
冲破这道防线,坂本政右卫门不认为十七师还有能力挡得住,他的战车大队将如铁流扫过多伦草原。
在多伦北面,骑兵第四旅团也加速冲向多伦,刚过兴隆,前锋来报,前方发现骑兵部队,人数和他们差不多。
茂木谦之助知道察哈尔有骑兵,不过他没放在眼里,听到消息后直接下令消灭对方的骑兵,两军越来越近,这边带队的沈忠毅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第四骑兵旅?找死!”
他说这话不是没有原因的,日军第四骑兵旅两个联队外加一个机枪中队,满编时也不足一千人,何况打赤峰还损失了一些,眼下只有七百人,可他面对的察哈尔骑兵师可是三千六百多人,多为蒙古人,骑术比日军有过之而无不及,沈忠毅在正面只派出九百人,就是不想把日军吓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