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自慢Ⅱ·以身相殉-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团队极小化的加人原则是:“为解决人力不足不得已而加入”,不是预先加人准备业绩成长,强调增加人力的“Just In Time”。
适用时机:创业初期最需要,会影响创业成败。进入稳定阶段,此定律会变成影响毛利的关键。创业全程也都适用。
团队极小化律
如果可能,创业我宁可由“我”一个人开始,因为这样风险最低、效率最高。如果要有第二个人,那是因为我已经完全不堪负荷,不得已才加人。在不确定创业成功时,要用最少的人力投入,一直到已经看到成功的可能,再酌量增加人力。
创办新杂志是过去20年来我不断重复做的事。最频繁的时候,一年要创办好多本新杂志,因此创办新杂志在我心中,早有最佳工作典范(best practice),而其中最关键的规则,就是团队极小化定律。通常我会用3个人组成核心团队,这是创办新杂志最有效率的规模。
这3个人的组合是一人掌管内容(总编辑),一人负责广告(广告业务经理),一人负责营销、掌管上市行情规划以及其他筹备阶段的所有杂务。这是经过无数次的创办经验后,缩到不能再小的团队规模,也是成功创办的最佳保证。
我不是要教大家如何办杂志,大多数人可能也没兴趣了解媒体经营,但这个经验说明了创办新事业的“团队极小化”律,对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有参考价值。
用3个人组成核心团队
新事业创办,通常代表高风险。在高风险中,最低地投入成本,回收最快,风险最低;最小的工作团队投入成本最低,道理简单明白,不需多言。但如何让团队极小化,却是最大的学问。
早期我们办杂志,没经验,总是想筹备充分,谋定而后动,因此人力多多益善,每个功能性的部门,都要有人负责。有些单位一人不够,还要两人,超过10个人的筹备团队经常出现。但人数越多,沟通越复杂,争执越多,意见越不一致,整体战斗力反而不易发挥。
第二阶段,我们确定每个功能性的部门只要一人,而有些小的功能,可合并成一人负责。经过这样的精简之后,筹备团队大约可缩小为6人:统筹1人,内容1人,广告业务、发行各1人,上市营销企划1人,后勤1人。这样的团队果真成本降低,而且效率提升,新杂志的成功率也更高。
经过这样的实验后,我们再进一步简化为前述的3人团队。取消的是统筹1人,由3人中最有经验的人兼管,通常是负责内容的人兼任;发行业务及后勤,则并入营销企划一并负责,因为在筹备阶段,这些工作不多。这是我们证实最精简而有效的团队,这些knowhow的形成,证实我们是最专业的杂志经营团队。
因此创办新事业、筹组团队的第一步是针对那个新事业的需要,展开所有功能性的工作,这代表最多需要多少人展开筹备;第二步再把那些非核心,而且工作分量不重的工作合并或缩减,这样筹备团队就可大幅缩小;最后一步,再逐一检查剩下的团队编组,针对每一项工作,假设如果没有人负责,会不会有困难,如果困难不大,就可以删去,团队可更小。这可能就是最小化的创办与筹备团队。
当然最小化的筹备团队组成后,沟通、谋合、取得共识和默契是重要的工作,然后随着工作的进展,可以视必要程度逐步增加人手,一直到接近全线启动时,就可全员到齐投入创办作业。
“团队极小化”定律中可能遭遇最大的困难是团队成员的抗拒。这些负责筹备的工作者如果胆识不足、挑战心不够,通常会要求更多的人力,那么团队极小化就不可能完成,因此选择创办成员又是另一项新创事业的学问。
■后 记
有位读者问我,3个人怎能办杂志,我回答:一个人也可以办杂志,看用什么规格?什么方法?办什么杂志?如果你心中还有“必要规模”这件事,那你还没想通创业的千变万化。
极小化团队在创业初期是不合理的风险控制,成功后人力要合理化,对创业期投入的开创员工,也要合理回馈。
创业第八律:最后一元律
定律解读:
(一)资金是创业的血脉,处理资金问题,永远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而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时,如何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时间,以扭转创业的困境?就是要避免花光手上可用的资金,最后一元律,就是此时的救命法则。
(二)下定决心,绝不增资,把手中的现金当作是最后一笔钱,这是创业者的基本认知。
(三)一旦这是手中最后一块钱,非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花费。或者确定花费这一块钱时,百分之百有把握赚回另一块钱,才可以出手,每天都要精算每一笔支出。
适用时机:
创业遭遇困境时。或者更积极地从创业初始,每一块钱都要如此看待,那会得到最大的创业试误空间。
最后一块钱
如果手中有源源不绝的资金,那不需要珍惜;集资而成的创业最容易陷入一再增资的状况,因为钱赔光了,所有股东一起负责,经营者没有“断炊”的压力,结果通常闹得不欢而散,股东反目。
2007年,《商业周刊》安静地度过20周年,现在的《商业周刊》坐稳台湾第一大杂志,当年一再亏损、一再增资的窘境,已少有人知。可是对我而言,那可是我最重要的创业实验,在那一段痛苦的日子,我用“最后一块钱”的心态,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不断赔钱、不断增资是恐怖的梦魇,原因除了我的经营不善、策略不明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花钱不当。刚创办时,雄心万丈,什么都想做,所有的钱都该花,钱很快就花完。增资后,又一样作为,钱也很快又花完。到第三次增资时,所有的股东们近乎翻脸,我知道这是我们的最后一笔钱了,如果又赔完,不会再有任何钱进来了,我们要小心谨慎地使用这些钱。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知如何善用金钱,想省钱也没方法。一直到所有的钱又快赔完时,我们才真正觉醒,如果没有非常手段,我知道我们没有机会反败为胜了。
守着手上仅有的一点钱,我告诉我自己:要把每一块钱当作最后一块钱,要把每一块钱用在最关键、最紧急、最有效益的地方,我完全放弃了正向思考,采取了完全不讲理的逆向思考方式。
精算成习,花在刀口上
要花任何钱之前,我会问:不花会死人吗(这只是比方)?如果不会,不花。如果会,再问:谁会死,重要吗?如果是不重要的人,也不花。或者:这一块钱花下去会有效益吗?如果百分之百绝对有效益,才考虑;接着还要问:有几倍的效益?倍数不高也不花。总之,在“最后一块钱”的逻辑下,花钱变成绝对的罪恶,我变成不可思议的守财奴。
可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花光了手上所有的钱,然后进入借钱周转、寅吃卯粮,长期跑三点半的日子。当我们处在倒闭边缘的时刻,“最后一块钱”已经不是假设的情境,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每天我们都要和最后一块钱告别,轧完这张支票,下张支票的钱不知道在哪里。
我很清楚,如果没有“最后一块钱”的逻辑,我们无法撑那么久,也等不到团队改善,更等不到环境与运气的改变。
从此以后,“最后一块钱”化为我内心的一部分,当我变成经营者、当我身负组织团队的成败责任时,我谨守每一块钱,节俭成习、勤俭经营、精明花钱。虽然这与我的个性相去甚远,我大而化之、不拘小节,讨厌斤斤计较,但我知道,面对经营、面对团队、面对创业的成败,最后一块钱的小心谨慎,是必要的罪恶。
“最后一块钱”代表的不是小气,而是花钱之前的审慎、精算与分析;也不代表不敢花大钱,因为只要经过精算后,认为该花且有效益,最后的一块钱与最后的一百万、一千万,是一样的意思,只要精算成习,钱就会花在有效益的刀口上。
■后 记
①对独立筹资创业者而言,手中的资金可能是辛苦储蓄得来,也可能是借来的,很可能花完了之后,就再也没钱继续投资,因而很自然地就会慎用每一块钱。
②当我回忆这段创业过程时,有时我会觉得如果股东们对我坏一些,不要给我这么多次机会,可能我的彻悟会更早一些,也不会浪费股东这么多钱,当然我自己的浪漫是公司陷落的最大凶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创业第十三律:坚持律(1)
时间在谁手上?
当创业遇到困难时,如果知道这个行业是未来明星行业,市场会越来越大,而且知道时间在我们手上,只要坚持,就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看遍商场的浮沉兴衰之后,我常感慨生意没有对错,只有进出场的时间错误,才导致失败,因此除了思考生意本身正确与否以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时间因素。
以我所从事的文化传播媒体行业而言,现在要创办任何新的平面杂志,都是不正确的时间,因为数字世界来势汹汹,眼看着所有的平面媒体都受到数字内容的威胁,因此创办新的平面杂志,都要与时间赛跑,快速成长获利。限期回收所有的前期投资,是创办一本新平面杂志最重要的思考。
这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启动任何平面杂志的新计划时,都要考虑再三,精准地计算所有的时间,包括:前置准备期、培养亏损期、损益平衡期,以及稳定获利期,而且要尽量压缩时间。一旦计划的时间拖长,一切都会失控,无法预测。
这代表这种类型的生意,时间不在我们手中。时间在与我们为敌的环境手中,时间越长,对我们越不利,如果不能限期完成计划,定时炸弹就会引爆,一切投入付诸东流,这时就是极危险、极麻烦的生意。
可是相反的,如果现在我们创办任何数字新媒体,那情况完全改变,时间就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活得够长,美丽新世界就在等着我们。
理由很简单,数字世界会越来越成熟,使用者越来越多,数字生活形态越来越普及,因此数字媒体的市场一定越来越大。时间在所有经营数字新媒体的人手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活得够长,等到市场成熟发展。
在大楼崩塌之前抽身而退
这是特殊的例子,当环境的改变不大时,时间通常会被忽视,有气派的生意人,甚至会刻意淡化时间因素,国泰集团创办人蔡万春就说:“再坏的时间,都有人赚钱;再好的时间,都有人赔钱。”这强化了主事者的决心、能力、毅力,而时间是可以被掌控的因素。
但是以现代世界的瞬息万变,时间有时候已变成不可改变的因素,尤其在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因此除了思考策略、生意模式、资源配置之外,时间变成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时间到底在谁手上,是经营者必须仔细想清楚的关键。每一个事业不是上升就是衰退,环境不是变好就是变坏,但如果环境变动不是景气循环(景气循环对企业经营影响不大),而是不可回复的变动。就像网络世界逐渐改变人类生活习惯一般,这就是人类无力抗拒的变动。面对这样的转变,时间就会变成最重要的因素。
做的是发展中的未来事业,时间在自己手上,想的是撑过萌芽期,成功就会来;如果做的是没落中的传统事业,想的是倒数计时抢到钱,速度要快、收山要早、转型要决绝,因为时间在环境手中,我们要在大楼崩塌之前及时抽身而退!
■后 记
顺势而为是最聪明的方法,跟着趋势、潮流,做未来会兴起的事,最容易成功。
但做未来的事业,很可能太早投入,你等不到市场勃兴之时,这时就要坚持。
5、创业误区
钞票的颜色……创业者不应被政治绑架
无奸不商,商人唯利是图,自古皆然,但是创业者还要有自己的良心,在生意至上中,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能卷入政治,为生意而不问是非,胡作非为。 。。
创业第十三律:坚持律(2)
在一个应酬的餐会上,许多人谈起台湾政治的蓝绿纷争,现场虽然有人偏蓝、有人偏绿,但每一个人都摇头叹息,对政治人物的纠葛,不以为然。其中某个人忽然冒出一句话:“管他蓝还是绿,我们只认同钞票的颜色!”这句话获得大家的认同,钞票的颜色才是这个社会的共识。
餐会后我心情沉重,并不是我不认同钞票的颜色,作为一个经营者,企业盈亏当然是每天要面对的乐趣,赚钱也是经营者的天职。问题是“认同钞票的颜色”这句话,似乎承载了太多意蕴,也反映了台湾社会的问题。
最简单的说法是,大家对政治无奈、对意识形态伤心,因此大家只能谈生意、谈生活、谈赚钱,因此不管蓝与绿,只认同钞票的颜色。
进一步的说法则是:生意是现实的,为了生意的完成,我们要取悦客户,客户是蓝的,我们就是蓝的;客户是绿的,我们就是绿的;如果客户不蓝不绿,我们当然也不蓝不绿;如果客户讨厌政治,我们当然也更讨厌政治。放弃自我,以客户为尊,客户永远是对的,完成生意才是硬道理,这就是只认同钞票的颜色。
如果仅是这样,看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商场上就是如此,取悦客户是天经地义的,不和客户唱反调,好像也是商场上应有的礼貌。你的立场、判断、是非、对错,为了完成生意,一时被牺牲,短暂被客户挟持,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更有原则、更有是非。或者应该说,只是因为他的生意做得更好,产品更有竞争力,钱也赚够了,所以他可以挑客户、挑生意,违背自己原则的生意不做,与自己立场不同的客户不要。这种人除了钞票的颜色之外,还可选择自己想要的颜色,可以活得更有原则、更有尊严、更有自我。
当灵魂染上金钱的颜色
可是台湾社会所谓认同钞票的颜色,真只是这样吗?真只是一时的妥协吗?真只是隐藏自己的政治倾向吗?真只是短暂地为生意折腰吗?
我的心情沉重不只是如此。我感受到的是,太多的人为了钞票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自己的是非判断,出卖自己的价值观,出卖自己的良心!
许多事,我不相信社会没有公理,我也不相信台湾社会的教育水平如此之低,连许多基本的判断,都如此是非不明。可是,为什么许多事都如此是非不分呢?
因为为钱所苦、为钱奔波的大多数人,不只是为生意妥协,甚至为钱出卖自己的良知、出卖自己的灵魂!
我不怪政治人物,因为政治人物本来就是政客,因此颠倒是非,本是常态。但是,如果政治人物以外的人,也被政治牵引,也被金钱污染,当良心抹上政治意识形态,当灵魂染上金钱的颜色,我们会变成政治的奴隶,会变成金钱的魔鬼。
■后 记
2008年的台湾,笼罩在贪污的阴影中,这其中不乏大商人、大老板卷入其中,为了生意,这些人出卖了灵魂、出卖了原则,“穷得只剩下钱”,肮脏得连钱都无法帮他们洗净,这些都是错误的示范。
想创业的人,回归自己的努力,远离政治吧!
。 想看书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