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臣们错了还不要紧,竟然连朕都错了。

    朕是真龙天子,怎么会错呢?朕没有错,错的是大臣们,是大臣们蒙蔽了朕。

    朕没有错,错的是鞑靼人。是他们施展了阴谋诡计,竟然无耻地诈降,才使得十五万大军一败涂地的。

    这个可恶的贾家小儿,是他让朕丢了脸,成为了天下的笑话。

    这个时候,他大概会在躲在哪个阴暗角落里,偷偷地耻笑朕吧?

    “皇上,大喜啊。”

    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跑过来,还在十来仗开外,就喊了起来。

    正是六位军机大学士中,排名第一的鲁大学士。快七十岁了,此时竟然像个小孩儿一样。

    “皇上,大喜啊。”

    “李爱卿,都这个时候了,何喜之有?”

    “皇上啊,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卜奎冯紫英上奏,他们已经打败了鞑靼人。皇上快看!”

    打败了鞑靼人?怎么可能?

    元亨将信将疑的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这是驻防卜奎的府兵团幕僚长冯紫英,训练长陈也俊和军情长卫若兰的联名奏折。

    说的是他们按照府兵团团长贾珉的指令,严密戒备。在鞑靼人准备度过二道江南下时,打了一场伏击战。击溃两万鞑靼人先锋,打死三千六百多鞑靼铁骑。

    目前,鞑靼人已经退守到南温都拉草原,不敢南下。卜奎目前安然无恙,九千多名流人无一人脱逃。

    他们府兵团将誓死坚守卜奎,绝不让鞑靼人南下一步。

    至于详细情形,已经派府兵团一营营长贾琏回去,面圣陈情。

    奏折并不长,也就都三四百字。元亨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过了一个字。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呢?

    十五万大军都被人打败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府兵团,怎么可能打败鞑靼人?

    这不是开玩笑吗?

    “鲁爱卿,你可不要糊弄朕,这怎么可能?”

    “皇上,臣不敢欺瞒皇上,开始臣也是不信的,仔细一想,也就相信了七八分。”

    “嗯,你说说。”

    “第一,这些天来,沿途府县都没有鞑靼人南下的消息传来。第二,也没有流人作乱的消息传来。据此,臣推测,鞑靼人确实没有南下,卜奎守住了。”

    “道理倒是如此,只是这怎么可能?卜奎府兵团有多少人?”

    “不到六千人。”

    “不到六千人就打败了两万人,怎么可能?”

    “皇上,也并非不可能。贾珉去年不就用一千七百人打败了两万人嘛。再说了,这里说的是击溃。臣以为,应该是给了鞑靼人重创,让他们有所顾忌,才不敢南下的。”

    “臣已经安排下去,叫沿途府县速速上报。用不了几日,便可知真伪。此事若是属实,危局可解,大局安矣。”

    “此折还有谁看过?”

    “别人都走了,就老臣一个人看过。”

    “鲁爱卿,此事暂时不要张扬,待下面传来确切消息,再行公布。”

    还是谨慎一些吧,朕再也丢不起这个人了。

    “臣遵旨,臣告退。”

    表面上虽然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元亨的心里却是一阵狂喜。

    此事若是属实,就将除去了两大心腹之患。

    这么多天以来,为之寝食难安的事情,就这样轻易地化解了?

    按说,他们没有这个胆子敢来欺瞒朕。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来欺瞒。

    十五万大军都败了。六千人败了也是完全正常的,没有谁会去追究他们的责任。没有必要谎报军情的。

    难道贾家小儿又创造了奇迹?

    这个混蛋,怎么偏偏又是他?这不是叫朕越发没脸见人了?换个别人能死啊?

    “皇上。”

    端牌太监又催了。

    元亨在盘子里逡巡了一会儿,最后翻了贾元春的牌子。

    哼,贾家小儿,你敢打朕的脸,朕就挞伐你的姐姐。

    如果贾珉知道此时元亨的想法,不知会作何感想。

    估计会在心里说一句:你睡你的老婆,关我鸟事!

    当然,贾珉是不知道元亨想些什么的。

    此时,他也懒得去揣摩皇上的心思,因为他正在忙于跟北静王、季大学士、修同贵、刘长风吃酒呢。

    这是直隶最大的一家酒楼,不仅有酒菜宴席,还有戏可看。

    目前,戏台上就正在上演着一出戏。这是季大学士点的《游园》,是汤显祖《牡丹亭》里的一段。

    这一折演完后,该贾珉点了。

    贾珉看了一下戏单,点了一出《官渡》。

    《官渡》是三国里的一段,说的是袁绍在官渡被曹操大败的故事。

    袁绍的谋士田丰聪明绝顶,料事如神。但是,性格刚直,说话直爽。

    在官渡之战前,曾经劝过袁绍,不让他去进攻曹操,说此战必败。

    如此跟领导作对,自然没什么好果子吃。结果被袁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关进大牢。

    后来袁绍果然在官渡大败,消息传来,狱卒说,田丰啊,这回你可发达了。等领导回来,一定会大大地奖励你。

    田丰一听就说,这下子坏了。若是主公胜了,说明他比我高明,我还会有活路。

    现在败了,说明我比主公高明,这回我死定了。

    属下怎么能比领导高明呢?

    果然,袁绍还在路上的时候,就送回宝剑,叫人杀了田丰。

    这一出戏,就是贾珉和皇上的翻版,

    贾珉倒不是认为皇上真的会杀他,但是,他因此落不下什么好儿,却是一定的。

    唯一的转机,就是在鞑靼人南下,府兵团出击重创鞑靼人,将他们阻于二道江,保住了卜奎。或许此事会不了了之。

    几个人今天下午一来,贾珉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现在点这出戏的目的,就是叫他们不要开口,劝自己去收拾北温都拉的残局。

    贾珉之所以离开帝都,一直在外面逗留不归,也是在等着北温都拉败局之事的风头慢慢过去。

    此时若是他在帝都晃悠,是很扎眼的。很容易被别人视为故意向皇上示威,以此证明皇上的错误。

    几个人都不是傻瓜,自然明白了贾珉的意思。也就暂时不说,彼此交换一下眼神儿,准备稍后再议。

    于是就边说些闲话,边吃酒。

    就在此时,宁儿领着张德财来了。

    张德财给贾珉送来了冯紫英的信。

    信里面介绍了在二道江阻击鞑靼人的经过和派贾琏回帝都的事情。

    贾珉看完了信,心里轻松了下来,然后把信交给了北静王水溶。

    水溶看了信,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一下子站了起来。

    由于动作过猛,撞到了桌子,引起一阵晃动。桌上的酒杯都倒了,酒洒了出来。

    见北静王如此,另外三人也凑过去看信,自然也是一阵惊讶的样子。

    “各位大人勉强可以跟你们交代了。”

    贾珉嘴上说的谦虚,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

    “守住了卜奎,阻挡了鞑靼人南下,此为不世之功,大局已定,东北危局解矣。当浮一大白,来,我敬怀远!”

    水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附议怀远一杯。”

    季大学士,修同贵,刘长风也纷纷站起,众人共同喝了一杯。

    “再来一杯,今日不醉不归。郁闷了多日,今日终于可以开怀畅饮了。”

    水溶又提了第二杯。

    “怀远算无遗策,料敌机先,运筹帷幄,实为难得的朝廷栋梁,本王敬第三杯,余下你们再敬。”

    “好,余下就由我们来敬。”

    修同贵赶紧来凑热闹了。

    贾珉也不好推辞,加上收到了冯紫英的信,他心里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也很兴奋。也就来者不拒,跟众人斗起酒来。

    “怀远立下如此大功,却被小人污蔑,实为不公。我等回去,就联名上奏,为怀远讨回公道。”

    季大学士是性情中人,本就为贾珉抱不平,见贾珉对阻止鞑靼人南下早有安排,又喝多了酒,情绪一激动,就发出了倡议。

    他这一说不要紧,却把贾珉给吓了一大跳。

    “季大学士万万不就是害了贾珉了。”

    季大学士一根筋的毛病又犯了,哪里还管贾珉想什么。

    “怀远何必畏首畏尾,东北危局虽解,太子和公主仍然下落不明,你岂能袖手旁观?”

    贾珉恨不得一头撞死在桌子上。

    你们和皇帝老儿这帮大老爷们,一天能不能干点儿正经事儿啊?

    不欺负我这个小孩儿能死啊?sp;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pbtxt520xs ……》

第0379章 尽是些损招儿() 
又喝了好一阵子,酒br /》    贾珉把几人送到了客栈离去,水溶等几个人还是意犹未尽。

    此次他们到这里,属于私人行程,并没有惊动官府。

    若是官府知道了这几个人物来到了直隶,怕是直隶总督都要出面来接待的。

    不过,这样也好,倒是叫他们减少了许多应酬,自在了很多。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几人都是酒场老将了。只是比较亢奋,倒还没糊涂。

    不一刻,随从沏了茶,几人就一边喝茶,一边议论。

    “据老夫看来,北温都拉之事,还得落在怀远身上。”

    虽然刚才贾珉在酒桌上极力拒绝,季明銮就是认准了贾珉。

    “怀远之才,可堪重用。既然他以前说过,需要用一年时间才能打败鞑靼人,想来他就是有办法的。”

    这话是季大学士说的,就叫刘长风给记住了。

    “是啊,怀远做事,常常出人意表。越是看起来不可能之事,他越是能做成。那年我俩操办公交马车的时候,就领教了他的本事。”

    “公交马车之事,我倒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详情,说说,怀远到底是如何操办的?”

    听得修同贵一说,北静王也来了兴趣。

    于是修同贵和刘长风你一句,我一句地把当时的经过诉说了一遍,听得北静王啧啧称奇。

    “看来,怀远对付鞑靼人确实是有办法的。不过,怀远所说的,也有道理。此事我们还需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

    北静王沉思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出了这番话。

    众人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冷静了下来。

    此前贾珉坚决反战,如今北温都拉大败,正好应验了他的话。此时最为难堪的,就是皇上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要求皇上给贾珉平反,甚至重新启用贾珉,无疑就是叫皇上自打嘴巴,让他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仅不能给贾珉平反,反而给他召来祸患。

    贾珉叫几个人看《官渡》那场戏,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虽然那只是一出戏,但是,许多时候,现实是要比戏更加精彩的。

    “叫你这么说,那怀远就永远不能东山再起了?北温都拉之事,又有谁能承担的起来?”

    季大学士又感到有些沮丧了。

    “季大学士勿急,我心里倒是有个人选。”

    北静王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

    “北静王快说,到底是何人?”

    “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王子腾?”

    另外三人沉默了。

    “北静王,恕我直言。王子腾虽然是帅才,但是,要他来解决北温都拉之事。恐怕还力有不逮。”

    刘长风略一停顿,接着说了下去。

    “倒不是王子腾无能,而是京营的兵,也跟此次的十五万大军差不多的。并无特别之处。遇上了鞑靼人,也不是对手的。”

    “我曾经署理京营,还是知道京营的底细的。到了北温都拉,也不过是给鞑靼人当靶子而已。”

    “这个就不用我们操心了,到时候,王子腾自然会有办法解决。”

    “他会有什么办法?”

    “各位忘了王子腾跟贾怀远是什么关系了?”

    北静王胸有成竹地看着几个人。

    “对啊,我怎么就忘了这回事儿呢?”

    刘长风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王子腾是贾怀远的舅舅,若是王子腾领了这件刺手的差事,贾怀远还能够坐视不理?自然要去帮忙了。北静王高明。如此迂回之计,实在是巧夺天工了。”

    “长风谬赞了。也是没有办法,才逼出了这个主意。只是此事还要悄悄地进行,不宜宣扬。”

    “对,暗中进行,不能叫怀远知道,否则,他又推三阻四的了。”

    “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如此做,既可以保全了皇上的脸面,又解决了北温都拉的问题。或许找回太子和公主,收回南温都拉,就指日可待了。”

    北静王这一招,确实非常高明。

    此前王子腾虽然反战,但是,被皇上训斥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头。如今他又率兵在盛京,准备迎敌。

    叫王子腾去处理北温都拉事宜,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皇上避免了重新启用贾珉的尴尬,又可以解决了北温都拉的问题,挽回了脸面。

    至于贾珉给王子腾效力,那就很好办了。人家是王子腾的外甥,给自己舅舅帮忙,又有什么可说的?

    这一招,成功地击中了贾珉的软肋,连求贾珉的人情都省了。

    于是四个人商定,回了帝都,看看风声之后,就不动声色地推进此事。

    此事计议已定,几个人才放心的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几人启程回帝都。贾珉来送行时,几人对此事绝口不提。

    北静王甚至还假装说了几句遗憾的话,另外几个家伙也纷纷附和。

    贾珉见几人终于理解了自己的苦衷,还连连感谢。承诺以后到了帝都,要请几人吃酒。

    几人自然是爽快地答应了。

    说着几人就告辞离去,走了不远,回头见贾珉回去了,几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皇上休朝半个月之后,终于恢复了早朝。、

    此时首席军机大学士已经得到了帝都到卜奎沿线各地传回来的确地消息。

    署理卜奎事务的冯紫英等人奏折中所称的二道江之战,战果属实。鞑靼人确实被阻截在二道江以西,不敢南下了。

    至此,北温都拉战败之后的最大一个隐患,已经解除了。

    这次二道江之战,驻守卜奎的府兵团,可以说是立下了最大功劳。

    在正常情况下,是应该对他们进行大力褒奖的。

    皇上慰勉,甚至将士封赏,都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没有一个大臣在这方面提出建议。皇上也对此不提不念,只是在朝上说了几句勇气可嘉,守土有责的话。

    明眼人都明白,这自然是因为府兵团中,贾珉的色彩太重的缘故。

    府兵团是贾珉一手组建和训练出来的,去年又取得了南温都拉大捷。稍微知趣儿点儿的人,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去撩动皇上那根敏感的胡须。

    七天之后,来自卜奎的第二道奏折送达。

    奏折里主要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府兵团一直在寻找太子和公主的下落。但是,目前仍然没有结果。他们将继续设法寻找。

    第二件,是鞑靼人派使者到了卜奎,要求向朝廷转达和谈的请求。在和谈结束之前,鞑靼人将不采取任何进攻行动,以二道江为界,与卜奎和平相处。

    谈判的条件,鞑靼人也大致地开列了几条。

    其中的主要内容有:将来与朝廷以二道江为界,划江而治。免除北温都拉七十年的贡赋,将来也永不征取。赔偿鞑靼人军费银一百万两,开放卜奎到北温都拉的商路,取消盐、铁、茶叶、香料、硝石等战略物资的配额和专卖。

    还有一条就比较敏感了。北温都拉和朝廷和亲,朝廷将公主下嫁给鞑靼人头领。

    这最后一条,让此前一直回避的太子和公主失踪的问题,又浮出了水面。

    太子和公主失踪,其敏感性和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其他问题。

    若是两人战死了,还比较好办。死了一了百了,对于皇家来说,固然是个重大损失。但是,对于朝廷社稷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后果。

    若是没死,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一个可能,是两人至今还在某个地方隐藏。另一个可能,就是被俘了。

    后一个可能,才是最为可怕的。

    万一鞑靼人将两人作为人质,借此向朝廷要价,可就非常棘手了。

    现在鞑靼人提出了和亲要求,还只是要求迎娶公主。对于长安公主的信息,并没有透露。

    这就有两个可能,一是他们现在还没有抓到到长安。二是已经抓到了长安,但是处于保密状态,在将来跟朝廷和谈时,突然拿出这个筹码,借此向朝廷施压。

    如果谈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